————————————————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智元年,天下有名之除妖師奉聖昭聚於平城京,興舉國之力誓肅清天下之妖。
妖魔鬼怪自不甘引頸受戮,血洗數座城池以予瘋狂報複,一時縱橫千裏之間,掀起血雨腥風。
時有大妖怪風見幽香,翻手為雲覆手雨,為禍蒼生致使民怨沸騰。各方有識正義之士所謀數次圍剿,雖未曾得手,卻也致使其輾轉數地而不得安寧。
……
……
傍晚時分,坍塌茅舍與路邊枯骨遍地的廢棄村莊中,卻有座大屋點起了燈火。
破舊不堪的屋舍原為旅店,因妖怪襲擊了村子而久無人經營,早已破舊不堪。搖曳燭火之下,有十二三人聚於其間,也不管桌椅的積灰,或站或座,各自占據一方之地。
手持引罄的光頭和尚兀自開口打破沉默:“風見幽香,將臨此地。”
聞言,諸人便將各自手中的法器緊了緊。
舍下之人,有來自飛鳥平城之陰陽師名氏族,有鄉野間的無名除妖和尚,皆是曾與妖怪拚殺數年的血勇之人,但此刻卻無一不感到喉頭發幹。
坐在屋內正中一桌的年輕人此前一直低頭看著桌上的草製地圖,忽的陰森森地開口道:“武藏、甲斐、尾張、伊賀而至此地,相信在座諸位也看出來了……”
抬起頭,環視四周,說著:“此妖半年來輾轉各地,看似被我等所逼迫,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其另有目的。”
沒有人說話。
順著這條線連下去,大妖怪一路橫跨半個日本,其終點恐怕正是在去年陛下定都之地——平城京。
在天智天皇下達肅妖令半年之久的今日,這個大妖怪出現在此的目的不難猜測。
風見幽香意欲「弑君」——便是眾人做出的最壞打算。
所以今時今日,各方本不熟識之人匯集在此,不單是為了給天下除害,更是為了盛世的和平。
靠窗坐著、凝視著窗外暮色的女子收迴目光,歎了口氣。
沉吟一刻,終於開口說道:“諸君,聽我一言……”
話剛出口即被打斷。
男子的目光落在了這位衣著紅白的女子身上:“巫女小姐,此刻切莫再作婦人之見。”
和尚也沉聲說道:“貧僧也勸巫女大人一句,正如霧雨君所言,不能當機立斷,便趁早抽身也好,若不然……無非憑添一屍體罷了。”
來曆不明的巫女與其餘眾人是在匯合時方才認識的,相互間並沒有細致的介紹。而早在那時巫女的意見便被當即否決,而此刻,不死心的她舊事重提。
“為何非要兵刃相向?我相信風見幽香並非不可理喻之妖怪,如若……”
“如若怎樣?!”和尚兀地怒喝一聲打斷,“若能講和,小僧恩師之仇該如何相報?霧雨君、平田君家中氏族之仇,便也可以放下了麽?此妖怪殺人無算,為得一時安寧,便可放虎歸山了麽?”
剛剛開口的、被喚作霧雨君的青年則“舍下皆是與此妖怪有深仇之人,巫女小姐感大義前來相助,我等感恩戴德,但若再作此般蠱惑之言,便趁早離去吧。”
聞言,女子不再開口。
戊時三刻,身著和服、手中提著一柄細劍的綠發女子,推開了破舊木門。
“啊啦啊啦,終於看到活人了,”從數裏荒無人煙之地行來的大妖怪,看著屋內如臨大敵的一眾人類,露出了喜悅的笑容,“果然,是來迎接我的……沒猜錯吧?”
……
……
————————————————
2得失之憂,天下之辯
/
屋舍塌了。
其下掩埋了七具屍體殘肢,而其餘幾人,皆負傷逃遁。
風見幽香抬手,看了看自己被利刃劃破的袖口和衣襟,皺起了眉。
這身和服是有點中意的,真是可惜了。
隨即,身後有腳步聲傳來,她便轉過身去,與這巫女衣裝打扮的女子四目相對。
然後噗地笑出了聲。
“哈哈哈……”
“很好笑嗎?”
“隻是覺得,”緩了緩,大妖怪的語氣恢複平靜,“不知道什麽時候你也學起人類、穿起這種衣服了?”
“不,隻是方便行事而已,以巫女身份的話。”
夜色如墨,圓月漸明。
與這冷酷的大妖怪風見幽香侃侃而談的白發巫女,身體發生了些許變化。
頭上兩側,長出了兩支細小的牙角。
“雖然之前你就經常與人類為伍,但那時倒不覺得什麽,但……”綠發的大妖怪露出了陰沉的笑容,“如今你出現在此,又與這些人為伍,是要與我為敵嗎……上白澤慧音。”
名為慧音的女子不理會這妖怪半真半假的威脅,開口道:“幽香,告訴我,你是真的要那麽做嗎?”
“嗯……哦,怪不得呢,最近阻截我的人類忽然多了起來,”風見幽香微笑著,“原來被發現了啊。”
卻絲毫看不到驚訝的神色,似乎早已料到。
上白澤慧音卻笑不出來。
“你不能殺掉天皇。”
“那麽在意?……他是你姘頭?”
“風見幽香!”身為白澤獸、因為被滿月映照而獸人化的人形妖怪——上白澤慧音,有些惱火地低沉著聲音道,“天皇的死活與我無關……但你的作為,會讓世間再度陷入紛爭。”
“哦,那不正好嗎,”風見幽香仍是滿不在乎的態度,“人類因利益而廝殺,不就無法騰出手對付妖怪了嗎?”
皓月高懸,為這一片漆黑的村莊間灑下些許光輝。
破敗的村莊裏站立著兩位身形姣好的美麗人形妖怪,相隔著數十步的距離,在月華下煢煢而立。
大約是感受到了此間的某種氣場,平日晚間會來村子裏覓食的孤狼野獸,隻在數裏外便扭頭離開了。
上白澤慧音聞言,不禁歎氣。
“幽香,之前發生的事我也很抱歉,但是那些惹事的除妖師已經被你……”
“哦?你知道?”一瞬間風見幽香變得冰冷無比,“那麽,站在人類立場的白澤獸,告訴我,假如人類被匕首劃傷了,他們是會把匕首折斷來當做報複,還是會去找拿匕首的人?”
“幽香……”白澤獸的聲音悠悠傳來,“我知道你很討厭人類,但他們之間其實有很多是不錯的家夥……”
“好吧好吧,看來你要白費口舌了,”風見幽香歎了口氣,“其實也不是非要殺掉那個高高在上的人類,但作為一個看起來挺有意思的選項,我對後續的發展挺期待的。”
“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這種後續發展就是你想要的麽?”
“對妖怪來說,聽起來不錯呢,不是嗎?”
“如果你想看到有趣的發展,或許還有其他選擇,我正是為此而來的。”
“哦?不妨說說?”
……
……
——————————————
3世無英雄,神劍蒙塵
/
“八尺鏡、八尺瓊勾玉和草薙劍,作為曆任天皇登基時所承接的三神器,其象征意義更大於實際作用。但其中的草薙劍,論其功用,可謂是三者間最重要也最神奇的一項。”
“從古延續至今,民間已少有人知道——此劍非人間凡鐵所鍛,其具靈性、可識明君。”
“賢明舊主若薨,此劍會鳴泣數月,劍刃泛紅光;若新明主接引,以手撫此劍,鳴泣方止,紅光內斂、化為白光,每易明主,皆會有此變化。”
“然四十年前,皇極天皇即位時手持此劍,劍刃卻無任何光華迴應,天皇慍怒,將此劍奉與熱田神社不再理會。”
“數年後,此劍被一僧人自神社間偷走,流落民間不知所蹤。”
“如今天皇陛下所持的天叢雲劍,乃是以此劍為模型重新打造之兵刃,不再具有此劍之靈性。”
上白澤慧音將自己所知娓娓道來,而其麵對的風見幽香,則邊聽邊端詳著手中發著微微白光的利刃。
“當初撿到的時候隻當是一把不錯的兵刃才留下的……現在聽起來,還真有點來頭,”風見幽香笑的挺開心,“按你所說,現在這劍發出白光,是說我被當做人類的明君了?”
“不是的。”
上白澤慧音搖頭,踱步來到了大妖怪的身前。
劍刃的白光映照著兩位女子的麵龐間,白澤獸向風見幽香伸出手。
綠發的大妖怪歪了歪頭,便將劍柄遞過。
慧音接過寶劍,後退一步,將其插入泥土間。
劍刃的光華隻是稍作黯淡,隨即又重新明亮起來。
“關於此劍的特性,我是知道一些的,”看著無人持有卻仍兀自發著光華的神劍,上白澤慧音終於肯定了心中的某種想法,情緒略微振奮起來,“現在的情況,隻有唯一的可能——世間出現了真正的千年一見、可為萬世開太平的明君。”
雖然是活過了無數歲月的大妖怪,但平日裏對自己不管興趣的東西是從來不關心的。眼下見對方說出這樣的話,風見幽香也無從反駁。
但說到底,這與自己也沒多大關係。
“你是想說,有「明君」資質的小孩子在某戶人家裏誕生了?”
“不,並非如此,”上白澤慧音搖頭,“僅是「有資質」卻尚未達到,這樣的人是無法獲得草薙劍的認可的;想要被承認,其自身必須就是明君。”
風見幽香疑惑:“這種要求是不是高了點?”
“的確如此,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明君,但也正因如此,千百年間此劍也未作出過這等光華。”
“你是想說……現在有了?”
“這是唯一的解釋,”上白澤慧音嚴肅道,“進可為開國雄主、退可為盛世賢君之人,如今就在奈良盆地的某處。”
“哦,說得好,真是精彩的推理,”風見幽香以拳擊掌喝彩,隨即麵色揶揄起來,說道,“然而那又怎樣?與我又有何關係?”
“這正是我數月間一直尋找你的目的,”白澤獸沉吟半晌,終於開口道,“恕我厚顏,此劍能否……轉贈於我?”
“還真是薄情的妖怪呢,”風見幽香抱臂,“百年未見,一見麵就找我討要東西。”
“……抱歉,但這把劍……”
“我很好奇,身為白澤獸的你拿著這把劍,打算做些什麽?”
“姑且有一些打算……”
“比如?”
“打算先尋找下失蹤半年之久的大海人皇子,他或許是最可能的存在。”
“哦……在野的皇室權貴嗎?”
“算是吧,”慧音點了點頭,“茫茫人海中找一個未知之人太過困難,隻有先將目光放在皇室係族中。”
“嘛,你也知道找人很難……”
“所以我打算去平城京開設寺院教習詩書,以此廣納天下棟梁之才。”
“嘖嘖,希望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風見幽香笑著,“你當真以為自己能在人類聚居的城市裏隱藏住妖怪的身份?”
“白澤被人類當做瑞獸,即使被那些貴族識破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顯然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上白澤慧音並不遲疑,“至於所麵臨的危險……肯定是有的,但在所圖之迴報麵前……是值得的。”
傳說中的白澤獸,通萬物之情、隱於世間,除非有聖人治理天下,才會奉書而至。
所以,即使妖怪的身份被識破,慧音相信自己也有著周旋的餘地。
“沒救了啊,沒救了,”風見幽香歎氣搖頭,“希望你還能記得自己是個妖怪的事實。”
“我很清楚。”
“那你應該了然,如果真有你所謂的賢明君主出現,那種「可為萬世開太平」之人,真的會放任妖怪與人類共存?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綠發的大妖怪冷笑著,“別忘了人類的格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我卻相信,人類與妖怪能夠和平共處的世界,是一定可以存在的!”
“所以你,將起寄托在所謂明君身上?”
“沒錯。”
“這便是你所說的有趣的事?”
“正是。”
良久的沉默,唯有兩人眼前、插在泥土間的劍刃散發著忽明忽暗的光華。
終於,風見幽香笑了起來。
“雖然對我來說沒什麽吸引力,但姑且看看你怎麽行事吧。”
右手伸出、做出「請便」的動作。
示意這把劍現在歸上白澤慧音所有了。
“多謝。”白澤獸點頭致謝。
走上前,將草薙劍拔起。
“話雖如此,但你尋找明主與我所要做的事並不衝突吧?”
不如說,弑君之舉所造成的亂世,甚至會幫到白澤獸的忙。
“不,希望你能理解,我所求之事,並非是人類的明主,而是盛世之天下,”上白澤慧音嚴肅道,“雖有言不破不立,然則亂世之間、百姓受苦,與我所求背道而馳,故此為舍本逐末之下策。”
“好好好,我說不過你,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就給你些時間吧,”風見幽香不打算再浪費唇舌,轉過身去,“但如果看不到好戲,到時候我可是要找麻煩的哦。”
“多謝了。”
背對著上白澤慧音,風見幽香揮了揮手,踱步離開。
……
……
————————————————————
4無爭之世,桃源淨地
/
自中大兄皇子即位至天智四年,飛鳥遷都至平城而設為京都。
朝廷設“造平城京司”,有長官二名、次官三名、三四等官合計十六名,大抵類似於後世的警局。
都內頒“關市令”,凡出售者,不得行濫;屬橫刀、槍、鞍、漆器等均需刻造者之名,並有數道法令以鼓勵商貿,平城京一時間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頗有盛世之景。
盛況之下,朝廷也有些推陳出新之舉,時有“蓄錢敘位令”,詔曰:
夫錢之為用,所以通貿易,易有無也。當今百姓,尚迷習俗為解其理。僅雖買賣,猶為蓄錢者。隨其多少,節級授位。
白話來講,無非是將“賣官鬻爵”法律化了而已。若錢財積累到一定量,即可換取官位。雖然以此而來的官位與名門世家相比依然是天壤之別,卻也足以讓平頭百姓為積累錢財而奔波勞碌、為賣官鬻爵而趨之若鶩了。
當然,所謂盛況,也隻僅限一城一家罷了。遠在距平城京十裏之遙的窮鄉僻壤,靠山而居的一座小村莊中依然過著貧苦卻與世無爭的生活。
……
……
春季裏的竹筍非常好吃,可以賣個不錯的價錢。所以通常伐竹翁在此期間是不伐竹,隻扒筍的。
隻是近日以來,村裏麵跑去山上伐竹的不再是那個白發蒼蒼的伐竹翁,而換成了一個年輕人了。關於那個突然出現的年輕人,村子裏有著不同的說法。
有的認為是老翁的親戚,有的則認為是落難至此被伐竹翁救下的貴族子弟,但最後眼見那孩子開始幫年事已高的伐竹翁上山采損,便多半將他當成了村裏的自己人。
老人們親切的稱唿他為“竹取小子”,而小孩們則多半參考了之前對伐竹老頭的稱唿,不管當事人的看法而昵稱其為“竹取翁”。至於對方不滿地迴應“哪裏有年紀二十歲的竹取翁啊”,鬱悶的表情卻反被小孩子們當做樂趣,稱唿也叫的更頻繁了起來。
年老的竹取翁並未與村民們聚居在一處,而是在相隔百米之外的山坡旁單獨建了座木屋。
春季的中午十分,新來的年輕人坐在木屋的玄關上,從一旁的竹簍中挑揀著山中采迴來的竹筍。
成色上好的能賣個好價錢,最差的則留下來自己吃。這是旁邊老人的經驗之談。
隻是,此刻年輕人的麵色有些不爽,因為一旁的老頭子已經在他耳旁聒噪了一上午了。
“……是老朽最後的托付了……”須發皆白、躺在竹椅上的老者——讚岐造麻呂握著扇子悠哉地晃著,一邊卻好似淚眼婆娑、顫顫巍巍地說著話。
看起來毫無誠意。
“沒記錯的話,”扒拉著竹簍裏的筍子、年輕人麵無表情地道,“昨天、還有前天,老伯你都是這麽說……”
“咳咳、老朽年事已高,自視已無幾日活頭,心中憂慮,小子你又遲遲不肯答應,故而……”
“老伯你哪來這麽多文縐縐的詞,你不是一輩子都是編竹子謀生的麽,”一邊抱怨著,年輕人一邊把背上的竹簍放到地上,“再者我雖沒說答應,但也沒說不答應啊……”
年輕人的名字叫做莫茗,他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或者說,他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但即使問他來自哪裏,或許連他自己也答不上來。
他本應該來自一個文明更加先進的世界,但是,在他的記憶中卻莫名其妙的多出了近百年光陰——在另一個好似歐洲近代的時期,在另一個世界中的辛苦打拚。
他完全不理解。
並非僅限於他的經曆……更糾結於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難道……自己其實是渴望權利到那種如饑似渴程度的人嗎?自己難道不應該是更加向往自由和無拘束的生活才對嗎?
那麽多年來打拚出的天下和權力,所受的苦是如今想來完全無法承受的。他無法相信自己是會為了肮髒的政治而做到那種地步的人。
連日來,對此的疑惑讓他不斷地懷疑其自己的本性,對於本我和自我的質疑,讓這個年輕人到現在也沒打起精神。
相比於那個,自身現在所處的境地所帶來的困惑反而稍微不那麽明顯了。
記憶的最後,是死在了一座宅邸的椅子上,最後卻來到了這裏……據說是有著鬼怪神仙存在的另一個世界……這難道是所謂小說裏的「重生」嗎?
但沮喪的心情影響了對於“重生”的振奮,讓他絲毫興奮不起來。
近日來幫著這個在山野間撿迴自己的竹取老人幹一些活計,倒也總算慢慢地清醒了一些。
這老伯在知道莫茗可以讀書識字後,便固執地認為他是貴族出身,固執地向他請托著一個條件——希望自己能帶村裏的孩子去平城京念書。
現在想想,自己眼下並無他事,即使為了熟悉這個世界也好,帶著一幫孩子去念書或許並不衝突。
隻是,
有些不明白這老頭子為什麽這麽執著於讓孩子們念書。
與遙遠的東方不同,在這裏讀書並非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相比讀書,村裏的孩子更願意成為一個能以一敵十的出色武士。
耳邊,聒噪的老伯繼續開口了。
“要問老夫為何出口成章,告訴小子你,老夫名為讚岐造麻呂,想必你便明白了吧?”
“首先,我隻是說你文縐縐,沒有絲毫誇你的意思,別說什麽出口成章,”莫茗歎息,“再者,我什麽也沒明白,記得和你說過我不是本地人吧?”
“咳咳,好吧,”竹取老頭尷尬地咳嗽了聲,“老夫的家族為讚岐氏,雖說現今已經沒落,但百年前原也算是京都裏排的上號的貴族大人……”
“嗯……”莫茗心不在焉地應著,隨即便也明白了這個竹取老頭諸般作為的原因。
身為貴族後裔,大概自視是與這些平民百姓有些不同的吧。
雖然同樣淪落至荒野村莊間伐竹為生,但並未選擇與村民們比鄰而居,反是在山坡間單獨蓋起一座茅屋,或許正是出於某種沒落貴族的矜持而覺得自己與他人有某種不同吧。
但即使如此,半生多的來往讓他與村裏人們的關係變得十分融洽。
而最後的遺願,竟是希望村裏的孩子們能去讀書……大概便是他一直以來的精神支柱了吧。
“所以你便答應了嗎?你若不答應老夫死不瞑目……”
“好好好……不就是帶孩子們去讀書麽,”莫茗歎氣,“提前說好,也不是所有村民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城裏讀書的,而且那些頑童會不會安心學習也得兩說,我隻盡一份力……”
“盡力就好盡力就好,”造麻呂老頭欣慰地連連點頭,“這些孩子們若能出一兩個棟梁之才,村子便不會再這麽苦了,如此,老夫也不枉了……”
莫茗想說你想多了,但終於緘口不言。老伯要怎麽想便由他吧,也不是非要辯出個分明的事情。其為村子裏的一片拳拳之心,總歸是值得讚許的。
似乎是覺得自己對這個年輕人逼迫太緊,有些挾恩圖報的意思,竹取老頭恬笑著轉移話題:“老夫一生膝下無子,若莫茗閣下你……”
“休想。”
雖然不願意承認,更想把記憶中那段經曆當做一場夢來忘掉,但那畢竟太過真實了,讓莫茗不得不正視其存在。
以此,莫茗便不再是表麵看起來的二十歲年紀,而是一百多歲的老者了。
也正是如此,莫茗才不會對麵前的老者畢恭畢敬,而是像老友般交談著。
被打斷的竹取翁尷尬一笑:“不是老朽與少年人要攀親戚,隻是想說,老頭子死後這間房子也無人居住,若不嫌棄,你便拿來當個落腳地方也好。”
“如此,多謝了……”
“莫要客氣,”眼見年輕人答應了請托,竹取翁心情十分愉快,“過不了幾日櫻花便開了,村子前頭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櫻花……”
“中午飯吃筍子炒蛋吧?”莫茗仍在消沉之中,並沒有和一個老頭子談論櫻花的閑情雅致,便習慣性地將話題轉移到了午飯。
“炒蛋?好是好,可是蛋從何來?”
“我拿些筍子去鄰裏換吧。”
“如此甚好。”
……
……
伐竹老人並未撐到櫻花盛開之時。
挺過了嚴寒的冬日,卻在春季到來之時死去了。
但或許是一直以來的憂心之事有了托付,老者死去時的表情並不十分傷感,絲毫不拖泥帶水地咽了氣。
聽聞老者逝去,村裏人都很悲傷。大夥一同在山間啟了座墓,幫助莫茗將老者下葬了。
而代替這死去老者之人繼承伐竹工作的,大約便是這新來的小夥子了。
年紀輕輕的竹取翁——莫茗,開始活躍在奈良初期的曆史舞台之上。
————————————————
————————————————
下章:g.2落花時節與君逢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智元年,天下有名之除妖師奉聖昭聚於平城京,興舉國之力誓肅清天下之妖。
妖魔鬼怪自不甘引頸受戮,血洗數座城池以予瘋狂報複,一時縱橫千裏之間,掀起血雨腥風。
時有大妖怪風見幽香,翻手為雲覆手雨,為禍蒼生致使民怨沸騰。各方有識正義之士所謀數次圍剿,雖未曾得手,卻也致使其輾轉數地而不得安寧。
……
……
傍晚時分,坍塌茅舍與路邊枯骨遍地的廢棄村莊中,卻有座大屋點起了燈火。
破舊不堪的屋舍原為旅店,因妖怪襲擊了村子而久無人經營,早已破舊不堪。搖曳燭火之下,有十二三人聚於其間,也不管桌椅的積灰,或站或座,各自占據一方之地。
手持引罄的光頭和尚兀自開口打破沉默:“風見幽香,將臨此地。”
聞言,諸人便將各自手中的法器緊了緊。
舍下之人,有來自飛鳥平城之陰陽師名氏族,有鄉野間的無名除妖和尚,皆是曾與妖怪拚殺數年的血勇之人,但此刻卻無一不感到喉頭發幹。
坐在屋內正中一桌的年輕人此前一直低頭看著桌上的草製地圖,忽的陰森森地開口道:“武藏、甲斐、尾張、伊賀而至此地,相信在座諸位也看出來了……”
抬起頭,環視四周,說著:“此妖半年來輾轉各地,看似被我等所逼迫,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其另有目的。”
沒有人說話。
順著這條線連下去,大妖怪一路橫跨半個日本,其終點恐怕正是在去年陛下定都之地——平城京。
在天智天皇下達肅妖令半年之久的今日,這個大妖怪出現在此的目的不難猜測。
風見幽香意欲「弑君」——便是眾人做出的最壞打算。
所以今時今日,各方本不熟識之人匯集在此,不單是為了給天下除害,更是為了盛世的和平。
靠窗坐著、凝視著窗外暮色的女子收迴目光,歎了口氣。
沉吟一刻,終於開口說道:“諸君,聽我一言……”
話剛出口即被打斷。
男子的目光落在了這位衣著紅白的女子身上:“巫女小姐,此刻切莫再作婦人之見。”
和尚也沉聲說道:“貧僧也勸巫女大人一句,正如霧雨君所言,不能當機立斷,便趁早抽身也好,若不然……無非憑添一屍體罷了。”
來曆不明的巫女與其餘眾人是在匯合時方才認識的,相互間並沒有細致的介紹。而早在那時巫女的意見便被當即否決,而此刻,不死心的她舊事重提。
“為何非要兵刃相向?我相信風見幽香並非不可理喻之妖怪,如若……”
“如若怎樣?!”和尚兀地怒喝一聲打斷,“若能講和,小僧恩師之仇該如何相報?霧雨君、平田君家中氏族之仇,便也可以放下了麽?此妖怪殺人無算,為得一時安寧,便可放虎歸山了麽?”
剛剛開口的、被喚作霧雨君的青年則“舍下皆是與此妖怪有深仇之人,巫女小姐感大義前來相助,我等感恩戴德,但若再作此般蠱惑之言,便趁早離去吧。”
聞言,女子不再開口。
戊時三刻,身著和服、手中提著一柄細劍的綠發女子,推開了破舊木門。
“啊啦啊啦,終於看到活人了,”從數裏荒無人煙之地行來的大妖怪,看著屋內如臨大敵的一眾人類,露出了喜悅的笑容,“果然,是來迎接我的……沒猜錯吧?”
……
……
————————————————
2得失之憂,天下之辯
/
屋舍塌了。
其下掩埋了七具屍體殘肢,而其餘幾人,皆負傷逃遁。
風見幽香抬手,看了看自己被利刃劃破的袖口和衣襟,皺起了眉。
這身和服是有點中意的,真是可惜了。
隨即,身後有腳步聲傳來,她便轉過身去,與這巫女衣裝打扮的女子四目相對。
然後噗地笑出了聲。
“哈哈哈……”
“很好笑嗎?”
“隻是覺得,”緩了緩,大妖怪的語氣恢複平靜,“不知道什麽時候你也學起人類、穿起這種衣服了?”
“不,隻是方便行事而已,以巫女身份的話。”
夜色如墨,圓月漸明。
與這冷酷的大妖怪風見幽香侃侃而談的白發巫女,身體發生了些許變化。
頭上兩側,長出了兩支細小的牙角。
“雖然之前你就經常與人類為伍,但那時倒不覺得什麽,但……”綠發的大妖怪露出了陰沉的笑容,“如今你出現在此,又與這些人為伍,是要與我為敵嗎……上白澤慧音。”
名為慧音的女子不理會這妖怪半真半假的威脅,開口道:“幽香,告訴我,你是真的要那麽做嗎?”
“嗯……哦,怪不得呢,最近阻截我的人類忽然多了起來,”風見幽香微笑著,“原來被發現了啊。”
卻絲毫看不到驚訝的神色,似乎早已料到。
上白澤慧音卻笑不出來。
“你不能殺掉天皇。”
“那麽在意?……他是你姘頭?”
“風見幽香!”身為白澤獸、因為被滿月映照而獸人化的人形妖怪——上白澤慧音,有些惱火地低沉著聲音道,“天皇的死活與我無關……但你的作為,會讓世間再度陷入紛爭。”
“哦,那不正好嗎,”風見幽香仍是滿不在乎的態度,“人類因利益而廝殺,不就無法騰出手對付妖怪了嗎?”
皓月高懸,為這一片漆黑的村莊間灑下些許光輝。
破敗的村莊裏站立著兩位身形姣好的美麗人形妖怪,相隔著數十步的距離,在月華下煢煢而立。
大約是感受到了此間的某種氣場,平日晚間會來村子裏覓食的孤狼野獸,隻在數裏外便扭頭離開了。
上白澤慧音聞言,不禁歎氣。
“幽香,之前發生的事我也很抱歉,但是那些惹事的除妖師已經被你……”
“哦?你知道?”一瞬間風見幽香變得冰冷無比,“那麽,站在人類立場的白澤獸,告訴我,假如人類被匕首劃傷了,他們是會把匕首折斷來當做報複,還是會去找拿匕首的人?”
“幽香……”白澤獸的聲音悠悠傳來,“我知道你很討厭人類,但他們之間其實有很多是不錯的家夥……”
“好吧好吧,看來你要白費口舌了,”風見幽香歎了口氣,“其實也不是非要殺掉那個高高在上的人類,但作為一個看起來挺有意思的選項,我對後續的發展挺期待的。”
“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這種後續發展就是你想要的麽?”
“對妖怪來說,聽起來不錯呢,不是嗎?”
“如果你想看到有趣的發展,或許還有其他選擇,我正是為此而來的。”
“哦?不妨說說?”
……
……
——————————————
3世無英雄,神劍蒙塵
/
“八尺鏡、八尺瓊勾玉和草薙劍,作為曆任天皇登基時所承接的三神器,其象征意義更大於實際作用。但其中的草薙劍,論其功用,可謂是三者間最重要也最神奇的一項。”
“從古延續至今,民間已少有人知道——此劍非人間凡鐵所鍛,其具靈性、可識明君。”
“賢明舊主若薨,此劍會鳴泣數月,劍刃泛紅光;若新明主接引,以手撫此劍,鳴泣方止,紅光內斂、化為白光,每易明主,皆會有此變化。”
“然四十年前,皇極天皇即位時手持此劍,劍刃卻無任何光華迴應,天皇慍怒,將此劍奉與熱田神社不再理會。”
“數年後,此劍被一僧人自神社間偷走,流落民間不知所蹤。”
“如今天皇陛下所持的天叢雲劍,乃是以此劍為模型重新打造之兵刃,不再具有此劍之靈性。”
上白澤慧音將自己所知娓娓道來,而其麵對的風見幽香,則邊聽邊端詳著手中發著微微白光的利刃。
“當初撿到的時候隻當是一把不錯的兵刃才留下的……現在聽起來,還真有點來頭,”風見幽香笑的挺開心,“按你所說,現在這劍發出白光,是說我被當做人類的明君了?”
“不是的。”
上白澤慧音搖頭,踱步來到了大妖怪的身前。
劍刃的白光映照著兩位女子的麵龐間,白澤獸向風見幽香伸出手。
綠發的大妖怪歪了歪頭,便將劍柄遞過。
慧音接過寶劍,後退一步,將其插入泥土間。
劍刃的光華隻是稍作黯淡,隨即又重新明亮起來。
“關於此劍的特性,我是知道一些的,”看著無人持有卻仍兀自發著光華的神劍,上白澤慧音終於肯定了心中的某種想法,情緒略微振奮起來,“現在的情況,隻有唯一的可能——世間出現了真正的千年一見、可為萬世開太平的明君。”
雖然是活過了無數歲月的大妖怪,但平日裏對自己不管興趣的東西是從來不關心的。眼下見對方說出這樣的話,風見幽香也無從反駁。
但說到底,這與自己也沒多大關係。
“你是想說,有「明君」資質的小孩子在某戶人家裏誕生了?”
“不,並非如此,”上白澤慧音搖頭,“僅是「有資質」卻尚未達到,這樣的人是無法獲得草薙劍的認可的;想要被承認,其自身必須就是明君。”
風見幽香疑惑:“這種要求是不是高了點?”
“的確如此,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明君,但也正因如此,千百年間此劍也未作出過這等光華。”
“你是想說……現在有了?”
“這是唯一的解釋,”上白澤慧音嚴肅道,“進可為開國雄主、退可為盛世賢君之人,如今就在奈良盆地的某處。”
“哦,說得好,真是精彩的推理,”風見幽香以拳擊掌喝彩,隨即麵色揶揄起來,說道,“然而那又怎樣?與我又有何關係?”
“這正是我數月間一直尋找你的目的,”白澤獸沉吟半晌,終於開口道,“恕我厚顏,此劍能否……轉贈於我?”
“還真是薄情的妖怪呢,”風見幽香抱臂,“百年未見,一見麵就找我討要東西。”
“……抱歉,但這把劍……”
“我很好奇,身為白澤獸的你拿著這把劍,打算做些什麽?”
“姑且有一些打算……”
“比如?”
“打算先尋找下失蹤半年之久的大海人皇子,他或許是最可能的存在。”
“哦……在野的皇室權貴嗎?”
“算是吧,”慧音點了點頭,“茫茫人海中找一個未知之人太過困難,隻有先將目光放在皇室係族中。”
“嘛,你也知道找人很難……”
“所以我打算去平城京開設寺院教習詩書,以此廣納天下棟梁之才。”
“嘖嘖,希望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風見幽香笑著,“你當真以為自己能在人類聚居的城市裏隱藏住妖怪的身份?”
“白澤被人類當做瑞獸,即使被那些貴族識破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顯然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上白澤慧音並不遲疑,“至於所麵臨的危險……肯定是有的,但在所圖之迴報麵前……是值得的。”
傳說中的白澤獸,通萬物之情、隱於世間,除非有聖人治理天下,才會奉書而至。
所以,即使妖怪的身份被識破,慧音相信自己也有著周旋的餘地。
“沒救了啊,沒救了,”風見幽香歎氣搖頭,“希望你還能記得自己是個妖怪的事實。”
“我很清楚。”
“那你應該了然,如果真有你所謂的賢明君主出現,那種「可為萬世開太平」之人,真的會放任妖怪與人類共存?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綠發的大妖怪冷笑著,“別忘了人類的格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我卻相信,人類與妖怪能夠和平共處的世界,是一定可以存在的!”
“所以你,將起寄托在所謂明君身上?”
“沒錯。”
“這便是你所說的有趣的事?”
“正是。”
良久的沉默,唯有兩人眼前、插在泥土間的劍刃散發著忽明忽暗的光華。
終於,風見幽香笑了起來。
“雖然對我來說沒什麽吸引力,但姑且看看你怎麽行事吧。”
右手伸出、做出「請便」的動作。
示意這把劍現在歸上白澤慧音所有了。
“多謝。”白澤獸點頭致謝。
走上前,將草薙劍拔起。
“話雖如此,但你尋找明主與我所要做的事並不衝突吧?”
不如說,弑君之舉所造成的亂世,甚至會幫到白澤獸的忙。
“不,希望你能理解,我所求之事,並非是人類的明主,而是盛世之天下,”上白澤慧音嚴肅道,“雖有言不破不立,然則亂世之間、百姓受苦,與我所求背道而馳,故此為舍本逐末之下策。”
“好好好,我說不過你,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就給你些時間吧,”風見幽香不打算再浪費唇舌,轉過身去,“但如果看不到好戲,到時候我可是要找麻煩的哦。”
“多謝了。”
背對著上白澤慧音,風見幽香揮了揮手,踱步離開。
……
……
————————————————————
4無爭之世,桃源淨地
/
自中大兄皇子即位至天智四年,飛鳥遷都至平城而設為京都。
朝廷設“造平城京司”,有長官二名、次官三名、三四等官合計十六名,大抵類似於後世的警局。
都內頒“關市令”,凡出售者,不得行濫;屬橫刀、槍、鞍、漆器等均需刻造者之名,並有數道法令以鼓勵商貿,平城京一時間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頗有盛世之景。
盛況之下,朝廷也有些推陳出新之舉,時有“蓄錢敘位令”,詔曰:
夫錢之為用,所以通貿易,易有無也。當今百姓,尚迷習俗為解其理。僅雖買賣,猶為蓄錢者。隨其多少,節級授位。
白話來講,無非是將“賣官鬻爵”法律化了而已。若錢財積累到一定量,即可換取官位。雖然以此而來的官位與名門世家相比依然是天壤之別,卻也足以讓平頭百姓為積累錢財而奔波勞碌、為賣官鬻爵而趨之若鶩了。
當然,所謂盛況,也隻僅限一城一家罷了。遠在距平城京十裏之遙的窮鄉僻壤,靠山而居的一座小村莊中依然過著貧苦卻與世無爭的生活。
……
……
春季裏的竹筍非常好吃,可以賣個不錯的價錢。所以通常伐竹翁在此期間是不伐竹,隻扒筍的。
隻是近日以來,村裏麵跑去山上伐竹的不再是那個白發蒼蒼的伐竹翁,而換成了一個年輕人了。關於那個突然出現的年輕人,村子裏有著不同的說法。
有的認為是老翁的親戚,有的則認為是落難至此被伐竹翁救下的貴族子弟,但最後眼見那孩子開始幫年事已高的伐竹翁上山采損,便多半將他當成了村裏的自己人。
老人們親切的稱唿他為“竹取小子”,而小孩們則多半參考了之前對伐竹老頭的稱唿,不管當事人的看法而昵稱其為“竹取翁”。至於對方不滿地迴應“哪裏有年紀二十歲的竹取翁啊”,鬱悶的表情卻反被小孩子們當做樂趣,稱唿也叫的更頻繁了起來。
年老的竹取翁並未與村民們聚居在一處,而是在相隔百米之外的山坡旁單獨建了座木屋。
春季的中午十分,新來的年輕人坐在木屋的玄關上,從一旁的竹簍中挑揀著山中采迴來的竹筍。
成色上好的能賣個好價錢,最差的則留下來自己吃。這是旁邊老人的經驗之談。
隻是,此刻年輕人的麵色有些不爽,因為一旁的老頭子已經在他耳旁聒噪了一上午了。
“……是老朽最後的托付了……”須發皆白、躺在竹椅上的老者——讚岐造麻呂握著扇子悠哉地晃著,一邊卻好似淚眼婆娑、顫顫巍巍地說著話。
看起來毫無誠意。
“沒記錯的話,”扒拉著竹簍裏的筍子、年輕人麵無表情地道,“昨天、還有前天,老伯你都是這麽說……”
“咳咳、老朽年事已高,自視已無幾日活頭,心中憂慮,小子你又遲遲不肯答應,故而……”
“老伯你哪來這麽多文縐縐的詞,你不是一輩子都是編竹子謀生的麽,”一邊抱怨著,年輕人一邊把背上的竹簍放到地上,“再者我雖沒說答應,但也沒說不答應啊……”
年輕人的名字叫做莫茗,他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或者說,他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但即使問他來自哪裏,或許連他自己也答不上來。
他本應該來自一個文明更加先進的世界,但是,在他的記憶中卻莫名其妙的多出了近百年光陰——在另一個好似歐洲近代的時期,在另一個世界中的辛苦打拚。
他完全不理解。
並非僅限於他的經曆……更糾結於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難道……自己其實是渴望權利到那種如饑似渴程度的人嗎?自己難道不應該是更加向往自由和無拘束的生活才對嗎?
那麽多年來打拚出的天下和權力,所受的苦是如今想來完全無法承受的。他無法相信自己是會為了肮髒的政治而做到那種地步的人。
連日來,對此的疑惑讓他不斷地懷疑其自己的本性,對於本我和自我的質疑,讓這個年輕人到現在也沒打起精神。
相比於那個,自身現在所處的境地所帶來的困惑反而稍微不那麽明顯了。
記憶的最後,是死在了一座宅邸的椅子上,最後卻來到了這裏……據說是有著鬼怪神仙存在的另一個世界……這難道是所謂小說裏的「重生」嗎?
但沮喪的心情影響了對於“重生”的振奮,讓他絲毫興奮不起來。
近日來幫著這個在山野間撿迴自己的竹取老人幹一些活計,倒也總算慢慢地清醒了一些。
這老伯在知道莫茗可以讀書識字後,便固執地認為他是貴族出身,固執地向他請托著一個條件——希望自己能帶村裏的孩子去平城京念書。
現在想想,自己眼下並無他事,即使為了熟悉這個世界也好,帶著一幫孩子去念書或許並不衝突。
隻是,
有些不明白這老頭子為什麽這麽執著於讓孩子們念書。
與遙遠的東方不同,在這裏讀書並非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相比讀書,村裏的孩子更願意成為一個能以一敵十的出色武士。
耳邊,聒噪的老伯繼續開口了。
“要問老夫為何出口成章,告訴小子你,老夫名為讚岐造麻呂,想必你便明白了吧?”
“首先,我隻是說你文縐縐,沒有絲毫誇你的意思,別說什麽出口成章,”莫茗歎息,“再者,我什麽也沒明白,記得和你說過我不是本地人吧?”
“咳咳,好吧,”竹取老頭尷尬地咳嗽了聲,“老夫的家族為讚岐氏,雖說現今已經沒落,但百年前原也算是京都裏排的上號的貴族大人……”
“嗯……”莫茗心不在焉地應著,隨即便也明白了這個竹取老頭諸般作為的原因。
身為貴族後裔,大概自視是與這些平民百姓有些不同的吧。
雖然同樣淪落至荒野村莊間伐竹為生,但並未選擇與村民們比鄰而居,反是在山坡間單獨蓋起一座茅屋,或許正是出於某種沒落貴族的矜持而覺得自己與他人有某種不同吧。
但即使如此,半生多的來往讓他與村裏人們的關係變得十分融洽。
而最後的遺願,竟是希望村裏的孩子們能去讀書……大概便是他一直以來的精神支柱了吧。
“所以你便答應了嗎?你若不答應老夫死不瞑目……”
“好好好……不就是帶孩子們去讀書麽,”莫茗歎氣,“提前說好,也不是所有村民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城裏讀書的,而且那些頑童會不會安心學習也得兩說,我隻盡一份力……”
“盡力就好盡力就好,”造麻呂老頭欣慰地連連點頭,“這些孩子們若能出一兩個棟梁之才,村子便不會再這麽苦了,如此,老夫也不枉了……”
莫茗想說你想多了,但終於緘口不言。老伯要怎麽想便由他吧,也不是非要辯出個分明的事情。其為村子裏的一片拳拳之心,總歸是值得讚許的。
似乎是覺得自己對這個年輕人逼迫太緊,有些挾恩圖報的意思,竹取老頭恬笑著轉移話題:“老夫一生膝下無子,若莫茗閣下你……”
“休想。”
雖然不願意承認,更想把記憶中那段經曆當做一場夢來忘掉,但那畢竟太過真實了,讓莫茗不得不正視其存在。
以此,莫茗便不再是表麵看起來的二十歲年紀,而是一百多歲的老者了。
也正是如此,莫茗才不會對麵前的老者畢恭畢敬,而是像老友般交談著。
被打斷的竹取翁尷尬一笑:“不是老朽與少年人要攀親戚,隻是想說,老頭子死後這間房子也無人居住,若不嫌棄,你便拿來當個落腳地方也好。”
“如此,多謝了……”
“莫要客氣,”眼見年輕人答應了請托,竹取翁心情十分愉快,“過不了幾日櫻花便開了,村子前頭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櫻花……”
“中午飯吃筍子炒蛋吧?”莫茗仍在消沉之中,並沒有和一個老頭子談論櫻花的閑情雅致,便習慣性地將話題轉移到了午飯。
“炒蛋?好是好,可是蛋從何來?”
“我拿些筍子去鄰裏換吧。”
“如此甚好。”
……
……
伐竹老人並未撐到櫻花盛開之時。
挺過了嚴寒的冬日,卻在春季到來之時死去了。
但或許是一直以來的憂心之事有了托付,老者死去時的表情並不十分傷感,絲毫不拖泥帶水地咽了氣。
聽聞老者逝去,村裏人都很悲傷。大夥一同在山間啟了座墓,幫助莫茗將老者下葬了。
而代替這死去老者之人繼承伐竹工作的,大約便是這新來的小夥子了。
年紀輕輕的竹取翁——莫茗,開始活躍在奈良初期的曆史舞台之上。
————————————————
————————————————
下章:g.2落花時節與君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