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一個年紀不大,但麵相已然成熟,且略顯英俊的少年越眾而出,他將橫刀擋在自己身前,目光灼灼的盯著羅信問:“閣下自稱是遼國公,可有憑證?”
這少年從一進來的時候,就用一種十分奇怪的眼神看著羅信。
羅信早先就已經察覺了,因為那是一種敬佩中帶著崇拜的眼神,仿佛對方在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不過,話說起來。
在這個年代,政府官方並不允許,民眾隨意遷徙。
打個比方,如果有人家想要從揚州遷徙到長安,並且在長安長期定居的話,他需要文牒以及當地官府的一些憑證。
另外,雖然民眾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但一般人如果出遠門的話,身邊會攜帶一些相關的文字信息,上麵都會寫上這個人的名字,籍貫,以及他的從業信息。
這種東西也叫“路引”。
而在大唐。所有官員都要隨身攜帶,一個“官員證”。
這個時候,羅信直接從自己懷中取出了一個用金絲線編織起來的魚袋。
所謂的魚袋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護身符,它是長方形的,封口上還有做工精致的流蘇。
周邊眾人在看到這個用金絲線編織起來的魚袋時,連忙後退數步,那些不良人第一時間將手中的很多插入刀鞘,統一對著羅信抱拳行禮。
在大唐,這個裝有官員身份證的袋子是按照等級劃分的,三品以上的官員魚在是金色的;五品以上則是銀色,六品以下則是銅色。
羅信現在的官職還是四品,按理來說,他應該是銀色的魚袋。
但羅信的爵位卻是堂堂國公,因此,皇帝李世民為他破了一次例,準許羅信用金色的魚袋,而且這個魚袋裏麵裝著的“官員證”也是黃金材質。
羅信隨手就將自己的官員證丟給身前的少年,一般人在看到這個標識的時候,別說是打開驗證,恐怕在借接住這物件的同時,就已經流露出了誠惶誠恐的姿態。
但是眼前的少年卻是堂而皇之的打開袋子,並且從中取出了一塊金色的魚符。
在魚符的背麵,上麵鐫刻著一些文字,這些都代表著羅信的身份,官職以及爵位。
魚符和魚袋都是新做的,之前羅信跳入水中救聶瑾兒的時候,這東西並沒有帶在身上,是林三找到羅信之後才交給羅信。
之前羅信不帶,那是因為嫌麻煩,但是現在他出門在外,而且身邊並沒有隨從,所以官員證是肯定要帶的。
羅信現在之所以耐著性子將自己的官員證丟給對方,主要是他想知道,泉男建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少年在仔細觀察之後,當下恭恭敬敬上前,將魚袋交到羅信手中。
接著少年做了一個讓羅信感到略微有些詫異的動作,他竟然當著眾人的麵對著羅信跪了下來,然後重重地叩了一個頭。
現在可不是在明清兩朝,除非是在非常嚴肅的場合,否則人和人之間根本不需要下跪。
抱拳行禮,或者說九十度彎腰鞠躬已經能夠體現出對方對自己的恭敬了。
羅信正要開口詢問,少年則是用一種十分誠懇的口吻開口說:“將軍救命之恩,在下沒齒難忘!”
“嗯?”羅信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開口問,“我以前救過你?”
“是!”少年緩緩抬起頭。
羅信發現這少年麵色堅毅、眉宇清秀,雖然年紀輕輕,功夫也不怎麽樣,但羅信在跟他對視的時候,卻發現他的眼眸靈動而深邃。
羅信一開始並沒有注意眼前這位少年的樣貌,但現在仔細看過之後,他突然發現這個人有些麵熟。
雖然不清楚眼前人叫什麽名字,但羅信能夠確定的是他以前肯定見過他,隻不過相距的時間有些長了,一下子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羅信的右手輕輕一托,一股略微有些柔軟的氣勁,就將少年直接從地麵上拖了起來,少年在地上蹭蹭後退了幾步,則是被身後兩名不良人攙扶住。
“我們以前是不是在哪見過?”
少年點點頭,他對著羅信說:“我乃並州太原人氏,之前被人拐賣到長安,是將軍從歹人手中救了我。”
“哦,我想起來了!”羅信拍了一下手掌,“之前在羅恆關押孩童的地牢裏見過你,當時還是你指引我去救迪婭的。我記得你好像姓狄,嗯對,狄仁傑的狄。”
羅信最後說的話是下意識開口說出來的,結果他一說,那少年連忙端正身體,對著羅信行了一禮:“啟稟將軍,小子正是狄仁傑!”
“哈?”
羅信一下子還真是被眼前這個少年給說愣了,他伸手摳了摳自己的耳朵,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這個信息,又反問一句:“小子,你剛才說什麽,你叫啥來著?”
“啟稟將軍,小子狄仁傑,並州太原人士!”
“我去!”
在確定眼前這個少年就是狄仁傑的時候,羅信不由得笑了。
他真沒有想到,自己當初隨便救了一個人,竟然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東方神探”。
羅信對於狄仁傑的履曆並不清楚,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狄仁傑一個文官變成了不良人。
羅信對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很強的代入感,他也不認為自己還能夠迴到原先的世界去。因此現在也不可能說遇到一個曆史名人,就流露出過於激動或者興奮的表情。
眼下羅信最為關注的還是泉男建的存在,他對著敵人家招了招手,直接將他叫到了邊上,小聲問:“你們究竟是怎麽過來的,是誰通知你們在哪發生的事情?”
狄仁傑見羅信麵色凝重,他知道這件事情對羅信來說肯定非常重要,於是開口做了一番解釋。
按照狄仁傑所說,是有人之前通過紙條傳書的方式告訴他們,這裏發生了命案。
至於門口那些民眾又是如何匯聚,狄仁傑暫時還不清楚,不過想來對方應該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廣而告之。聽到這裏,羅信原本就不太順暢的心思,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這少年從一進來的時候,就用一種十分奇怪的眼神看著羅信。
羅信早先就已經察覺了,因為那是一種敬佩中帶著崇拜的眼神,仿佛對方在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不過,話說起來。
在這個年代,政府官方並不允許,民眾隨意遷徙。
打個比方,如果有人家想要從揚州遷徙到長安,並且在長安長期定居的話,他需要文牒以及當地官府的一些憑證。
另外,雖然民眾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但一般人如果出遠門的話,身邊會攜帶一些相關的文字信息,上麵都會寫上這個人的名字,籍貫,以及他的從業信息。
這種東西也叫“路引”。
而在大唐。所有官員都要隨身攜帶,一個“官員證”。
這個時候,羅信直接從自己懷中取出了一個用金絲線編織起來的魚袋。
所謂的魚袋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護身符,它是長方形的,封口上還有做工精致的流蘇。
周邊眾人在看到這個用金絲線編織起來的魚袋時,連忙後退數步,那些不良人第一時間將手中的很多插入刀鞘,統一對著羅信抱拳行禮。
在大唐,這個裝有官員身份證的袋子是按照等級劃分的,三品以上的官員魚在是金色的;五品以上則是銀色,六品以下則是銅色。
羅信現在的官職還是四品,按理來說,他應該是銀色的魚袋。
但羅信的爵位卻是堂堂國公,因此,皇帝李世民為他破了一次例,準許羅信用金色的魚袋,而且這個魚袋裏麵裝著的“官員證”也是黃金材質。
羅信隨手就將自己的官員證丟給身前的少年,一般人在看到這個標識的時候,別說是打開驗證,恐怕在借接住這物件的同時,就已經流露出了誠惶誠恐的姿態。
但是眼前的少年卻是堂而皇之的打開袋子,並且從中取出了一塊金色的魚符。
在魚符的背麵,上麵鐫刻著一些文字,這些都代表著羅信的身份,官職以及爵位。
魚符和魚袋都是新做的,之前羅信跳入水中救聶瑾兒的時候,這東西並沒有帶在身上,是林三找到羅信之後才交給羅信。
之前羅信不帶,那是因為嫌麻煩,但是現在他出門在外,而且身邊並沒有隨從,所以官員證是肯定要帶的。
羅信現在之所以耐著性子將自己的官員證丟給對方,主要是他想知道,泉男建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少年在仔細觀察之後,當下恭恭敬敬上前,將魚袋交到羅信手中。
接著少年做了一個讓羅信感到略微有些詫異的動作,他竟然當著眾人的麵對著羅信跪了下來,然後重重地叩了一個頭。
現在可不是在明清兩朝,除非是在非常嚴肅的場合,否則人和人之間根本不需要下跪。
抱拳行禮,或者說九十度彎腰鞠躬已經能夠體現出對方對自己的恭敬了。
羅信正要開口詢問,少年則是用一種十分誠懇的口吻開口說:“將軍救命之恩,在下沒齒難忘!”
“嗯?”羅信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開口問,“我以前救過你?”
“是!”少年緩緩抬起頭。
羅信發現這少年麵色堅毅、眉宇清秀,雖然年紀輕輕,功夫也不怎麽樣,但羅信在跟他對視的時候,卻發現他的眼眸靈動而深邃。
羅信一開始並沒有注意眼前這位少年的樣貌,但現在仔細看過之後,他突然發現這個人有些麵熟。
雖然不清楚眼前人叫什麽名字,但羅信能夠確定的是他以前肯定見過他,隻不過相距的時間有些長了,一下子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羅信的右手輕輕一托,一股略微有些柔軟的氣勁,就將少年直接從地麵上拖了起來,少年在地上蹭蹭後退了幾步,則是被身後兩名不良人攙扶住。
“我們以前是不是在哪見過?”
少年點點頭,他對著羅信說:“我乃並州太原人氏,之前被人拐賣到長安,是將軍從歹人手中救了我。”
“哦,我想起來了!”羅信拍了一下手掌,“之前在羅恆關押孩童的地牢裏見過你,當時還是你指引我去救迪婭的。我記得你好像姓狄,嗯對,狄仁傑的狄。”
羅信最後說的話是下意識開口說出來的,結果他一說,那少年連忙端正身體,對著羅信行了一禮:“啟稟將軍,小子正是狄仁傑!”
“哈?”
羅信一下子還真是被眼前這個少年給說愣了,他伸手摳了摳自己的耳朵,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這個信息,又反問一句:“小子,你剛才說什麽,你叫啥來著?”
“啟稟將軍,小子狄仁傑,並州太原人士!”
“我去!”
在確定眼前這個少年就是狄仁傑的時候,羅信不由得笑了。
他真沒有想到,自己當初隨便救了一個人,竟然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東方神探”。
羅信對於狄仁傑的履曆並不清楚,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狄仁傑一個文官變成了不良人。
羅信對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很強的代入感,他也不認為自己還能夠迴到原先的世界去。因此現在也不可能說遇到一個曆史名人,就流露出過於激動或者興奮的表情。
眼下羅信最為關注的還是泉男建的存在,他對著敵人家招了招手,直接將他叫到了邊上,小聲問:“你們究竟是怎麽過來的,是誰通知你們在哪發生的事情?”
狄仁傑見羅信麵色凝重,他知道這件事情對羅信來說肯定非常重要,於是開口做了一番解釋。
按照狄仁傑所說,是有人之前通過紙條傳書的方式告訴他們,這裏發生了命案。
至於門口那些民眾又是如何匯聚,狄仁傑暫時還不清楚,不過想來對方應該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廣而告之。聽到這裏,羅信原本就不太順暢的心思,一下子就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