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言誌的話就像:
數學老濕對著數學白癡說——數學超級簡單啊!
物理老濕對著物理白癡說——物理小兒科啦啦!
化學老濕對著化學白癡說——化學真有意思啊!
.......
頓時讓‘小貨一號’艙室中的水軍總旗、小旗官麵麵相覷起來。
其實,這小貨船是真心容易、真心傻瓜式、真心跟碰碰車的操作很像——明朝人應該很容易學會的。
傻瓜船的操作方式(請勿模仿,風險自負):
把鑰匙放入這個地方,扭動它,發動;
油門位於中間位置,螺旋槳並沒有和發動機動力鏈接,螺旋槳停機;
向上拉油門,螺旋槳正轉,船體直接向前開;
向下拉油門,螺旋槳反轉,船體向後倒車;
轉舵(方向盤)可以控製方向,轉舵的限度180度;
因為駕駛艙在床尾,可以以船頭為參照物轉向;
........
“對於你們這種新手,在碼頭停船的時候,直接就停在碼頭外吧——”
“和碼頭的人合作拋繩子把船拉進去就行了,免得撞到了。”
以上都是基礎操作,除了油門真心跟碰碰車沒啥區別,張言誌第一次就放手讓他們嚐試了;
14人全都眉飛色舞,興奮不已——
但他們第一次駕駛傻瓜貨船,還是錯漏百出、出現了千奇百怪的問題;
幸好這艘傻瓜船夠便宜、夠皮實耐操,幸好海灣附近也沒有什麽暗礁啥的,海水深度也夠,不至於擱淺.......
等14人都練了一遍,此時天色已經晚了。張言誌親自掌舵把船開迴去海中棧道——
別看現在操作簡單,但水軍說來說去還是技術兵種啊!
再讓他們練一個星期的基本操作,接著就可以上馬高級貨了;
首先就是雷達。這年頭連小轎車都裝雷達,開船的就更不用說了。
說實話。這年頭裝這玩意就跟加裝個探照燈一樣簡單——
喂!師傅!麻煩你安裝認真點啊!
安裝船頂雷達天線怎麽能他妹的用雙麵膠啊!?
給我狠狠的上螺絲啊!
......
經過綜合考慮,張言誌毫不猶豫的給所有船都加裝了華安牌船用雷達kr-1338c:
雷達範圍36海裏(66.6km);
10寸32位真彩色液晶顯示,簡明易了;
.......
有了雷達,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開船‘鐵達尼克’了!
有了雷達,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海戰被敵人埋伏了!
有了雷達,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搶劫時找不到目標了!
......
總之,有了雷達萌萌噠!
躲避障礙物和航行調整方向更容易了,以後海戰玩‘風箏—火炮戰’還不爽呆?
張言誌結賬的時候才知道。這玩意簡直便宜到家了,才一萬軟妹幣/台(淘寶有賣,別打我臉劈裏啪啦——)
......
雷達過後,就是導航了!
沒錯!就是導航!
別以為隻有放了衛星才有導航;
其實還有另一種方式——無線電台導航。
無線電台導航通俗點說,就是接收3-4個固定位置電台發出的信號,然後通過計算這些電台信號的數據得出船體、飛行器的相對這些固定電台的位置,再根據這個數據調整船體、飛行器的方向和位置,來達到導航的目的。
舉個例子:
現代,貨船從羊城出發,開往澳大利亞悉尼;
船上的無線電導航係統就會接收‘羊城廣播電台’的廣播、‘悉尼廣播電台’的廣播。還有參照電台‘燕京廣播電台’的廣播;
然後係統就會根據接收三個電台廣播信號的時間、相位、幅度、頻率數據;
自動計算出貨船和‘羊城廣播電台發射塔’的距離x,距離‘悉尼廣播電台發射’塔的距離y,距離‘燕京廣播電台發射’塔的距離z;
接著。係統就在世界地圖上:
以羊城廣播電台發射塔為中心點,以距離x為半徑畫一個圈;
以悉尼廣播電台發射塔為中心點,以距離y為半徑畫一個圈;
以燕京廣播電台發射塔為中心點,以距離z為半徑畫一個圈;
羊城的圓圈和悉尼的圓圈還有燕京的圓圈,三個圓圈在地圖上相交於一‘點’——
這個‘點’就是貨船的位置。
貨船一直開著,係統不斷根據三個電台的x、y、z數據測算貨船的實時位置,給出駕駛員調整意見,以實現導航功能。
當然以上這些隻是原理,現代的無線電台導航係統會全自動的完成以上這些操作;
無線電台導航係統隻會像汽車導航一樣,告訴你怎麽走。還距離目標多遠等等。
20世紀20~30年代開始,無線電測向是航海航空僅有的一種導航手段。並且沿用至今——
現代主要靠衛星導航,無線電台測距等作為輔助手段。
.......
同時。這些未來的船長、大副——現在的總旗、小旗們全都吃了‘三屍腦神丹’,全都要納入紫霄神教管理中,遵守保密條例。
其實說實在,張言誌也不怕他們泄密;
雷達、無線電台導航係統他們會用就算了——
但說出去誰信啊?
就算他們偷迴去也沒卵用,因為他們沒有電,沒有與之配套的一切一切;
越是先進的東西越是離不開整個現代工業體係的配合.......
但是,即便平海水軍應用了上麵的兩項高級技術,也隻是航海手段高明而已;
軍事能力還是太過薄弱——說到底還是要火炮啊!
說道火炮,現代人聽了,估計又要跳出來說這是技術活:
沒有長時間的培訓、學習玩不轉啊,什麽的.......
張言誌則嗤之以鼻,這年頭沒有不可能,隻有腦洞開的夠不夠!
下次要這樣弄、這樣弄.......
張言誌一邊開著船,一邊思考著今後平海水軍,甚至是澳宋水軍的發展,很快船就安全靠上了浮橋棧道;
.......
————(未完待續)
數學老濕對著數學白癡說——數學超級簡單啊!
物理老濕對著物理白癡說——物理小兒科啦啦!
化學老濕對著化學白癡說——化學真有意思啊!
.......
頓時讓‘小貨一號’艙室中的水軍總旗、小旗官麵麵相覷起來。
其實,這小貨船是真心容易、真心傻瓜式、真心跟碰碰車的操作很像——明朝人應該很容易學會的。
傻瓜船的操作方式(請勿模仿,風險自負):
把鑰匙放入這個地方,扭動它,發動;
油門位於中間位置,螺旋槳並沒有和發動機動力鏈接,螺旋槳停機;
向上拉油門,螺旋槳正轉,船體直接向前開;
向下拉油門,螺旋槳反轉,船體向後倒車;
轉舵(方向盤)可以控製方向,轉舵的限度180度;
因為駕駛艙在床尾,可以以船頭為參照物轉向;
........
“對於你們這種新手,在碼頭停船的時候,直接就停在碼頭外吧——”
“和碼頭的人合作拋繩子把船拉進去就行了,免得撞到了。”
以上都是基礎操作,除了油門真心跟碰碰車沒啥區別,張言誌第一次就放手讓他們嚐試了;
14人全都眉飛色舞,興奮不已——
但他們第一次駕駛傻瓜貨船,還是錯漏百出、出現了千奇百怪的問題;
幸好這艘傻瓜船夠便宜、夠皮實耐操,幸好海灣附近也沒有什麽暗礁啥的,海水深度也夠,不至於擱淺.......
等14人都練了一遍,此時天色已經晚了。張言誌親自掌舵把船開迴去海中棧道——
別看現在操作簡單,但水軍說來說去還是技術兵種啊!
再讓他們練一個星期的基本操作,接著就可以上馬高級貨了;
首先就是雷達。這年頭連小轎車都裝雷達,開船的就更不用說了。
說實話。這年頭裝這玩意就跟加裝個探照燈一樣簡單——
喂!師傅!麻煩你安裝認真點啊!
安裝船頂雷達天線怎麽能他妹的用雙麵膠啊!?
給我狠狠的上螺絲啊!
......
經過綜合考慮,張言誌毫不猶豫的給所有船都加裝了華安牌船用雷達kr-1338c:
雷達範圍36海裏(66.6km);
10寸32位真彩色液晶顯示,簡明易了;
.......
有了雷達,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開船‘鐵達尼克’了!
有了雷達,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海戰被敵人埋伏了!
有了雷達,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搶劫時找不到目標了!
......
總之,有了雷達萌萌噠!
躲避障礙物和航行調整方向更容易了,以後海戰玩‘風箏—火炮戰’還不爽呆?
張言誌結賬的時候才知道。這玩意簡直便宜到家了,才一萬軟妹幣/台(淘寶有賣,別打我臉劈裏啪啦——)
......
雷達過後,就是導航了!
沒錯!就是導航!
別以為隻有放了衛星才有導航;
其實還有另一種方式——無線電台導航。
無線電台導航通俗點說,就是接收3-4個固定位置電台發出的信號,然後通過計算這些電台信號的數據得出船體、飛行器的相對這些固定電台的位置,再根據這個數據調整船體、飛行器的方向和位置,來達到導航的目的。
舉個例子:
現代,貨船從羊城出發,開往澳大利亞悉尼;
船上的無線電導航係統就會接收‘羊城廣播電台’的廣播、‘悉尼廣播電台’的廣播。還有參照電台‘燕京廣播電台’的廣播;
然後係統就會根據接收三個電台廣播信號的時間、相位、幅度、頻率數據;
自動計算出貨船和‘羊城廣播電台發射塔’的距離x,距離‘悉尼廣播電台發射’塔的距離y,距離‘燕京廣播電台發射’塔的距離z;
接著。係統就在世界地圖上:
以羊城廣播電台發射塔為中心點,以距離x為半徑畫一個圈;
以悉尼廣播電台發射塔為中心點,以距離y為半徑畫一個圈;
以燕京廣播電台發射塔為中心點,以距離z為半徑畫一個圈;
羊城的圓圈和悉尼的圓圈還有燕京的圓圈,三個圓圈在地圖上相交於一‘點’——
這個‘點’就是貨船的位置。
貨船一直開著,係統不斷根據三個電台的x、y、z數據測算貨船的實時位置,給出駕駛員調整意見,以實現導航功能。
當然以上這些隻是原理,現代的無線電台導航係統會全自動的完成以上這些操作;
無線電台導航係統隻會像汽車導航一樣,告訴你怎麽走。還距離目標多遠等等。
20世紀20~30年代開始,無線電測向是航海航空僅有的一種導航手段。並且沿用至今——
現代主要靠衛星導航,無線電台測距等作為輔助手段。
.......
同時。這些未來的船長、大副——現在的總旗、小旗們全都吃了‘三屍腦神丹’,全都要納入紫霄神教管理中,遵守保密條例。
其實說實在,張言誌也不怕他們泄密;
雷達、無線電台導航係統他們會用就算了——
但說出去誰信啊?
就算他們偷迴去也沒卵用,因為他們沒有電,沒有與之配套的一切一切;
越是先進的東西越是離不開整個現代工業體係的配合.......
但是,即便平海水軍應用了上麵的兩項高級技術,也隻是航海手段高明而已;
軍事能力還是太過薄弱——說到底還是要火炮啊!
說道火炮,現代人聽了,估計又要跳出來說這是技術活:
沒有長時間的培訓、學習玩不轉啊,什麽的.......
張言誌則嗤之以鼻,這年頭沒有不可能,隻有腦洞開的夠不夠!
下次要這樣弄、這樣弄.......
張言誌一邊開著船,一邊思考著今後平海水軍,甚至是澳宋水軍的發展,很快船就安全靠上了浮橋棧道;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