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來?來啊,放出幾個兒子,輪著個拍飛你!兒子要是不成,某家親自披掛上陣,照樣拍不死你!苻堅怒到極點,終究理智尚存,又有王猛在一旁勸說,隻能狠狠磨著後槽牙,對著竹簡運氣。“陛下,張涼屢次侵擾國境,此時不宜同秦氏興兵。”王猛好說歹說,各種擺事實講道理,終於說服苻堅,暫時將秦氏塢堡和慕容鮮卑放到一邊,先解決張涼政權,奪下涼州為上。至此,曆史突然拐了個彎。本不該出現的秦氏塢堡揮師東進,將要吞並燕國。滅掉前燕的氐人卻是轉道向西,開始和張涼死磕。因動靜鬧得太大,甚至引來吐穀渾的注意。吐穀渾王辟奚擔心氐人聲東擊西,幹脆先一步發兵,在陰平一場大戰,打了氐人一個措手不及。接到戰報,苻堅氣得吐血。他打張涼關吐穀渾什麽事?退一萬步,張涼是漢人政權,他和辟奚都是胡人,就算不聯起手來,也不該背後捅刀吧?辟奚卻是連連冷笑。什麽胡人漢人,真這麽說的話,慕容鮮卑不是胡人?自從苻堅登位,滅掉的胡人部落還少嗎?何況,有王猛在一旁出謀劃策,他壓根不信苻堅隻謀張涼。得知對方的迴答,苻堅看向王猛,王猛四十五角望天,才名太大,怪我咯?北地烽火驟起,秦氏塢堡率先出兵,燕國、秦國、張涼以及吐穀渾先後卷入戰團,連柔然都開始在邊境集結重病。日前高舉反旗,鬧得風生水起的雜胡卻突然銷聲匿跡,偶爾在青州一帶出沒,劫掠一番迅速退走,好像真成了占山為王的賊寇。晉國雖未卷入戰團,卻是時刻提高警惕,更在邊境駐紮重兵,以防胡人趁亂南下。台城要擔心的事不隻這一件。元正朝會之後,桓大司馬的聲望一時無兩。行走在建康城內,隨時能聽到“北伐”“大司馬”等語。請功的表書遞上,三省請示宮中,沒有半點遲疑,迅速擬定封賞。凡表書所請無不應允,自桓大司馬以下,參與北伐的刺使基本都得到了實惠。唯有豫州刺使袁真,因久久沒有鑿開石門,使得糧道不通,給了慕容垂反擊的機會,非但無功,反而被桓溫參上一本,奪去刺使官印,一擼到底。不是郗愔暗中幫忙,早就背鍋下獄。袁真很是不服,兩度上言自陳。奈何桓溫勢力太大,風頭太盛,上言如石沉大海,沒有激起半點浪花。桓容擔心的事沒有發生。桓大司馬終歸是要麵子,沒有強行壓下他的戰功。隻是以“避親”為由,請賞之言不多,僅有寥寥幾句。如果按照表書所請,桓容頂多升任郡守,並且不會是大郡。好在南康公主和褚太後達成默契,又有郗刺使幫忙,加上謝氏打邊鼓,封賞升上數級。“詔授桓容征虜將軍,領幽州刺使,假節幽州諸軍事。”這個幽州指的自然是僑州。顧慮到桓大司馬,授給桓容的終非富饒之地。“品位兩千石,食邑一州。”桓容領旨,送走傳旨之人。迴到房內之後,迫不及待的鋪開輿圖,查清幽州所在的位置,再掰著指頭算算治下郡縣和人口,當下雙眼發亮,嘴角咧到耳根。朝廷之所以這麽大方,無外乎是幽州臨近燕國,又是流民聚集之地,治安不太好,基本收不上多少稅。就此授給桓容,並沒太多實際好處,桓大司馬也不好多說什麽。然而,旁人視為雞肋的地方,在桓容的眼中卻是個實打實的聚寶盆。遍數幽州的轄地,想到州內聚集的人口,桓刺使滿眼都是金光。發財了,這迴是真的發財了!第一百零一章 叮囑東晉幽州屬僑州之一,臨近長江,位於後世江蘇境內。東漢末年,黃巾成亂,中原之地狼煙四起。為躲避戰亂,陸續有百姓開始南遷。後經三國鼎立,南遷人口陸續增多。至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百姓南遷的數量達到頂峰。後經統計,數量將近百萬,接近當時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東晉建立後,為聯合南渡的北方士族,鞏固皇室統治,不被吳姓士族壓製,朝廷陸續設立僑州、僑郡、僑縣,劃分實土,維護北方士族的利益,收攏南渡的庶人百姓。起初,僑州郡縣多以流徙人口的原籍為名。後因連年戰亂不斷,東晉屢次對外征討,滅除成漢政權,並收迴少數北方州郡,郡縣重名之事時常發生。為避免混亂,朝廷發下政令,凡重名郡縣,原地加北,新設為南。然而,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設立的僑州過多,地名混淆,管轄郡縣常有重疊,各州刺使隔三差五就要為稅收打官司,朝廷不得不多次合並郡縣,重新設立僑州。幽州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合並設立,幾次變更之下,統轄地包括揚州大部以及徐州的兩座小縣。因新刺使是桓容,還要加入鹽瀆縣。今後是否再變,端看桓容的胃口和實力如何。接到授封後,桓容第一時間查看輿圖,確定幽州的轄地,尤其是看到清水過境,直連長江,激動和興奮壓都壓不下去。有人口,有水道,有土地,隻要規劃得當,這絕對是一座寶地、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