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師傅、師丈出手相救。”武媚娘跪在地上,得知這次是師傅出手,整治了那李淳風,才讓她得以從西宮脫身後,自是萬分感激。
林逸輕笑了一下,道:“我可沒幫上什麽忙,都是你師傅做的好事。”
武媚娘更為感激地看著師傅,在她心裏,從小教導她的師傅與親人無異。
寧可可嬌哼了一聲,說道:“那李淳風也不是什麽老實人,誣陷我徒兒‘克死長孫皇後’,落得這麽一個下場,也是活該。”
武媚娘默然,雖然她獲得了自由身,但經過這件事情,使她明白,僅僅是皇上的寵愛是不夠的。因為李淳風一句話,李世民還不是將她幽閉在了西宮?
寧可可突然問道:“媚娘,如今你可知道,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是什麽?”
武媚娘更加默然,若是以前,她自然會迴答,皇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就是“皇寵”,但如今看法已經改變。盡管如此,她還是沒太想明白,皇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到底是什麽呢?
林逸與寧可可也沒有點透,這一切,都需要武媚娘自己來領悟。日後,她終究會成為那個女帝武則天的。
在這個皇宮裏,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想要生存,最需要的自然是權力,而且是無上的權利。隻不過絕大部分女人,都不敢覬覦那份至高無上的皇權。然而武媚娘、武則天,卻是敢的。
武媚娘不愧是寧可可從小教導的徒弟,漸漸地,就明白了皇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什麽。她的野心,也開始萌發……
雖有野心,但一個女子,想得到那至高無上的權力,簡直難如登天。別說是她,便是尊貴如太子李承乾,因為覬覦那份至高無上的權利,不也落得一個慘淡收場?
得益於寧可可的教導,武媚娘也是個行動派,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自然要開始實施。雖然難如登天,但終究要試一試不是?
最終,她將目光放在了晉王李治身上。
自從她當年入宮,與晉王李治機緣巧合的結識後,這些年下來關係一直不錯。她現在已經是過來人,哪能不明白,李治這個少年郎,對自己有著別樣的感情?
武媚娘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便是將自己的未來,投資在李治身上……作為李世民的女人,她的這個想法,可謂是有違倫常,膽大包天的。
但因為西宮一事,武媚娘對李世民已經不再抱有少女的愛情幻想之類,她又本就是個膽大包天的主兒,便暗自下了這個決定。
但要把她的未來,投資在李治身上,也是需要一步步來的。首先,便是要幫李治登上太子之位,等李世民百年之後,繼承皇位。
太子李承乾死後,如今對於太子之位,唿聲最高的便是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長孫皇後的第二個兒子。
作為‘觀音婢’長孫皇後的次子,李世民對他自是十分寵愛,甚至比對太子承乾還要寵愛,可謂是寵冠諸王。
魏王李泰,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然而李世民不僅舍不得愛子離開自己去封地,甚至還一度下詔,想讓心愛的兒子搬進武德殿居住。
唐太宗對李泰百般寵愛,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甚至不過短短一日見不到他,也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為“將軍”的白鶻去送信,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
眾所周知,李泰“腰腹洪大”,是個胖子。不過李世民見到愛子如此圓滾滾的模樣,擔心的卻不是太胖的話會影響身材,而是覺得兒子這樣上朝參拜的時候,一定會很辛苦,心疼之下特別準許他乘著小轎子到朝所,如此恩寵,幾乎是前所未聞。
更甚至有一次,有人向李世民打小報告,說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如魏征、房玄齡等,對李泰不夠尊重,借機中傷他們。
李世民一聽自己心愛的兒子受了委屈,雷霆震怒之下,立馬把那些大臣召進宮來嚴詞質問一番。房玄齡等人被嚇得是不敢說話,唯有魏征梗著脖子據理力爭,最後李世民承認自己的確因私愛而忘公了。
就連李泰的長子李欣,也因為父親的原因,甚為李世民喜愛,四歲的時候便被接進了宮中撫養。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李欣小小年紀就非常乖巧伶俐,長孫皇後曾問他剛來這裏住的可還習慣,他立馬拱著一雙小手說道:“孫兒有幸住在皇宮裏,已經很開心了。”
長孫皇後聽了既驚訝又高興,不僅親自為他取名為“欣”,還把這個孫子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養育。李欣也因此,得以常常和年歲相仿的小叔叔李治一同玩耍,叔侄二人感情非同一般。
唐太宗對李泰這種種逾越禮製的寵愛,令滿朝文武都驚歎不已。所以在太子李承乾謀逆被貶之後,魏王李泰登上太子之位的唿聲,也最高。
然而武媚娘與魏王李泰,根本不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旦將來李世民百年之後,李泰登基,她在皇宮裏的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武媚娘非常清楚,即便是自己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未來也是登不上皇位的。
李世民所鍾愛者,隻有長孫皇後,那位‘觀音婢’所留下的三個兒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
所以太子承乾在謀逆大罪後,也隻是貶為庶人罷了,並沒有賜死。魏王李泰能夠得到如此恩寵,也是如此。前翻晉王李治突然“患病”,李世民如此著急,也是如此。
也隻有長孫皇後留下的這三個兒子,才被李世民視愛屋及烏,視為真正的繼承人。即便是武媚娘為李世民生下孩子,也終究是無用的。
更何況那位長孫皇後的親哥哥,長孫無忌,乃是當朝宰相,權傾朝野。長孫無忌也隻會支持自己的親外甥,登上皇位的。其餘妃子的兒子,也終究是無用的。
所以,武媚娘才將目標鎖定在了晉王李治身上,一旦魏王李泰失勢,晉王李治便是唯一的繼承人。
林逸輕笑了一下,道:“我可沒幫上什麽忙,都是你師傅做的好事。”
武媚娘更為感激地看著師傅,在她心裏,從小教導她的師傅與親人無異。
寧可可嬌哼了一聲,說道:“那李淳風也不是什麽老實人,誣陷我徒兒‘克死長孫皇後’,落得這麽一個下場,也是活該。”
武媚娘默然,雖然她獲得了自由身,但經過這件事情,使她明白,僅僅是皇上的寵愛是不夠的。因為李淳風一句話,李世民還不是將她幽閉在了西宮?
寧可可突然問道:“媚娘,如今你可知道,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是什麽?”
武媚娘更加默然,若是以前,她自然會迴答,皇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就是“皇寵”,但如今看法已經改變。盡管如此,她還是沒太想明白,皇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到底是什麽呢?
林逸與寧可可也沒有點透,這一切,都需要武媚娘自己來領悟。日後,她終究會成為那個女帝武則天的。
在這個皇宮裏,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想要生存,最需要的自然是權力,而且是無上的權利。隻不過絕大部分女人,都不敢覬覦那份至高無上的皇權。然而武媚娘、武則天,卻是敢的。
武媚娘不愧是寧可可從小教導的徒弟,漸漸地,就明白了皇宮裏的女人,最需要的什麽。她的野心,也開始萌發……
雖有野心,但一個女子,想得到那至高無上的權力,簡直難如登天。別說是她,便是尊貴如太子李承乾,因為覬覦那份至高無上的權利,不也落得一個慘淡收場?
得益於寧可可的教導,武媚娘也是個行動派,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自然要開始實施。雖然難如登天,但終究要試一試不是?
最終,她將目光放在了晉王李治身上。
自從她當年入宮,與晉王李治機緣巧合的結識後,這些年下來關係一直不錯。她現在已經是過來人,哪能不明白,李治這個少年郎,對自己有著別樣的感情?
武媚娘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便是將自己的未來,投資在李治身上……作為李世民的女人,她的這個想法,可謂是有違倫常,膽大包天的。
但因為西宮一事,武媚娘對李世民已經不再抱有少女的愛情幻想之類,她又本就是個膽大包天的主兒,便暗自下了這個決定。
但要把她的未來,投資在李治身上,也是需要一步步來的。首先,便是要幫李治登上太子之位,等李世民百年之後,繼承皇位。
太子李承乾死後,如今對於太子之位,唿聲最高的便是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長孫皇後的第二個兒子。
作為‘觀音婢’長孫皇後的次子,李世民對他自是十分寵愛,甚至比對太子承乾還要寵愛,可謂是寵冠諸王。
魏王李泰,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然而李世民不僅舍不得愛子離開自己去封地,甚至還一度下詔,想讓心愛的兒子搬進武德殿居住。
唐太宗對李泰百般寵愛,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甚至不過短短一日見不到他,也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為“將軍”的白鶻去送信,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
眾所周知,李泰“腰腹洪大”,是個胖子。不過李世民見到愛子如此圓滾滾的模樣,擔心的卻不是太胖的話會影響身材,而是覺得兒子這樣上朝參拜的時候,一定會很辛苦,心疼之下特別準許他乘著小轎子到朝所,如此恩寵,幾乎是前所未聞。
更甚至有一次,有人向李世民打小報告,說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如魏征、房玄齡等,對李泰不夠尊重,借機中傷他們。
李世民一聽自己心愛的兒子受了委屈,雷霆震怒之下,立馬把那些大臣召進宮來嚴詞質問一番。房玄齡等人被嚇得是不敢說話,唯有魏征梗著脖子據理力爭,最後李世民承認自己的確因私愛而忘公了。
就連李泰的長子李欣,也因為父親的原因,甚為李世民喜愛,四歲的時候便被接進了宮中撫養。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李欣小小年紀就非常乖巧伶俐,長孫皇後曾問他剛來這裏住的可還習慣,他立馬拱著一雙小手說道:“孫兒有幸住在皇宮裏,已經很開心了。”
長孫皇後聽了既驚訝又高興,不僅親自為他取名為“欣”,還把這個孫子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養育。李欣也因此,得以常常和年歲相仿的小叔叔李治一同玩耍,叔侄二人感情非同一般。
唐太宗對李泰這種種逾越禮製的寵愛,令滿朝文武都驚歎不已。所以在太子李承乾謀逆被貶之後,魏王李泰登上太子之位的唿聲,也最高。
然而武媚娘與魏王李泰,根本不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旦將來李世民百年之後,李泰登基,她在皇宮裏的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武媚娘非常清楚,即便是自己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未來也是登不上皇位的。
李世民所鍾愛者,隻有長孫皇後,那位‘觀音婢’所留下的三個兒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
所以太子承乾在謀逆大罪後,也隻是貶為庶人罷了,並沒有賜死。魏王李泰能夠得到如此恩寵,也是如此。前翻晉王李治突然“患病”,李世民如此著急,也是如此。
也隻有長孫皇後留下的這三個兒子,才被李世民視愛屋及烏,視為真正的繼承人。即便是武媚娘為李世民生下孩子,也終究是無用的。
更何況那位長孫皇後的親哥哥,長孫無忌,乃是當朝宰相,權傾朝野。長孫無忌也隻會支持自己的親外甥,登上皇位的。其餘妃子的兒子,也終究是無用的。
所以,武媚娘才將目標鎖定在了晉王李治身上,一旦魏王李泰失勢,晉王李治便是唯一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