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微微一笑,道:“我也是最近才迴來,至於這幾年去了哪裏,那可就一言難盡了。+頂點小說,”
韋小寶爬起身來,滿臉的眼淚鼻涕,嘴角邊卻已露著微笑,能夠再次見到“小玄子”,甚至又見到了大表哥“小逸子”,他也是十分開心的。
康熙見到許久未見的“小桂子”,也滿是喜悅,但想到如今整個清廷都被林逸控製住,心情哪裏好得起來?
但他如今也看開了,既然反抗不得,而且到目前為止,林逸也沒有露出什麽惡意與野心,他也隻能順其自然。就算林逸有什麽惡意,想要顛覆整個清廷,他也沒有什麽反抗的能力。
康熙已經想開了,看著站起來的韋小寶,仔細打量了幾眼,笑道:“他—媽的,你這小子倒也長高了。”
說著,走下禦座,“咱們比比,到底是你高還是我高。”
康熙走過去和韋小寶貼背而立。
韋小寶眼見跟他身高相若,但皇上要比高矮,豈能高過了皇上,當即微微彎膝。
兩人沒有與林逸比較,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林逸目測了一下,康熙的身高在一米七三左右,而韋小寶的身高在一米七四左右。
隻是韋小寶這小子滑頭,估計彎膝,顯得矮了一點。
康熙伸手在兩人頭上一比,自己高了約莫一寸,心底明白是怎麽迴事兒,笑道:“咱們一般的高矮。”
說著,轉身走開幾步,笑問:“小桂子,你生了幾個兒子女兒?”
韋小寶道:“奴才不中用,隻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康熙哈哈大笑,說道:“這件事我可比你行了。我已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韋小寶道:“皇上雄才大略,自然……自然這個了不起。”
說著,韋小寶有些惋惜的看了林逸一眼,這位“大表哥”雖然不是親表哥,是他冒充“小桂子”認下來的,相處了一段時間,又一起經曆了一些事情,感情卻十分不錯。
他卻知道,這位大表哥是入宮做了太監的,與他這位假太監不同。生兒女這種事,也隻有他與康熙能夠做,這位大表哥卻是萬萬不能了。
看著韋小寶的眼神,林逸哪能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他雖然沒有生兒育女,甚至連老婆都還沒有找,但他可是貨真價實的爺們!
林逸也懶得解釋,在兒女這方麵,他確實不如康熙、韋小寶這兩個種—馬。
康熙笑道:“幾年不見,你學問還是沒半點長進。生兒女的事,跟雄才大略有什麽幹係?”
韋小寶道:“從前周文王有一百個兒子,凡是好皇帝,兒子也必定多的。”
康熙笑問:“你又怎麽知道了?”
韋小寶道:“皇上派奴才去釣魚,咱倆個好比周文王和薑太公。周文王的事,奴才自然要問問清楚,免得見到皇上之時,迴不上話。”
這幾年來康熙忙於跟吳三桂打仗,晝夜辛勞,策劃國事,身邊少了韋小寶這個少年臣子說笑話解悶,有時著實無聊。
此時雖然清廷被林逸控製住,但他也隻能順其自然,與韋小寶君臣重逢,也甚是開心。
再加上“久別重逢”的林逸,三人聊了好半天,想起當年一起力擒鼇拜的事情,都滿是感慨。
但康熙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屋內的氣氛凝固起來。
康熙突然問韋小寶道:“聽說你的師父陳近南,是給鄭克爽殺的,是不是?”
韋小寶一怔,應道:“是。”
林逸也已經怔住,師父陳近南死了?
自己還是來晚了啊!
康熙並不知道,林逸也是陳近南的弟子,因為他加入天地會、拜師陳近南,自始至終也隻露了一麵而已。後來他神秘失蹤,天地會的人便不再提及,韋小寶也沒有向康熙提過這件事。
康熙向韋小寶道:“鄭克爽已歸降朝廷。我答應過他,鄭氏子孫一體保全,你別去跟他為難。”
韋小寶哪敢違抗,隻得無奈答應。
他此番來京,早就準備去尋鄭克爽的晦氣,那知道康熙先行料到,如此吩咐下來,倘若再去動他,那便是違旨了。
提到陳近南的死,林逸與韋小寶都失去了興致,與康熙又隨口聊了幾句,就出了上書房。
剛剛走出,林逸便歎了口氣,說道:“跟我說說師父的事吧!”
韋小寶一怔,這才想起,他是與“大表哥”一起拜了師的,幾年過去,他都快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隨著韋小寶緩緩道來,林逸已經明白了事情始末。
鄭克爽,出身台—灣鄭氏,鄭經次子,鄭成功之孫。為繼承台—灣鄭氏“延平郡王”之位,鄭克爽聯手重臣馮錫範,刺殺了支持鄭克爽兄長的陳近南。
而後鄭克爽與馮錫範發動政變,奪得“延平郡王”之位。
後來,清朝水師提督施琅,於澎湖海戰大破鄭軍艦隊,攻占澎湖,鄭軍主將劉國軒逃迴台—灣。
馮錫範遂勸說鄭克塽降清。
前不久,也就是七月初五,鄭克爽寫了降表。
八月十三日,施琅進入台灣受降。
隨後鄭克塽來到京城,隸屬漢軍正紅旗,受封了大清爵位。
鄭克爽!
林逸的眼睛眯了起來,露出一絲殺機。
他這次迴來,就是想看看韋小寶,還有當初於自己有恩的恩師陳近南。
陳近南傳他內功,雖隻是最基礎的內功心法,但不惜功力,為他打通經脈,傳了他一些內力,待他是真心實意的好。
林逸原本想著,以他自己的能力,幫助恩師完成“反清複明”的夢想,都並非不可以。
卻不想,還是來晚了一步,恩師被鄭克爽與馮錫範給害死了!
有仇不報非君子!
林逸自然要為恩師報仇,至於康熙的旨意,那隻對韋小寶有用,對他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表哥,你也不要太傷心了,師父他老人家臨走的時候,也讓我不要找鄭家報仇的。”韋小寶看著林逸,歎了口氣,聲音裏有著無奈與恨意。
他縱然有心報仇,一則礙於陳近南遺言,二則礙於不能抗旨,卻是有心無力。(未完待續。)
韋小寶爬起身來,滿臉的眼淚鼻涕,嘴角邊卻已露著微笑,能夠再次見到“小玄子”,甚至又見到了大表哥“小逸子”,他也是十分開心的。
康熙見到許久未見的“小桂子”,也滿是喜悅,但想到如今整個清廷都被林逸控製住,心情哪裏好得起來?
但他如今也看開了,既然反抗不得,而且到目前為止,林逸也沒有露出什麽惡意與野心,他也隻能順其自然。就算林逸有什麽惡意,想要顛覆整個清廷,他也沒有什麽反抗的能力。
康熙已經想開了,看著站起來的韋小寶,仔細打量了幾眼,笑道:“他—媽的,你這小子倒也長高了。”
說著,走下禦座,“咱們比比,到底是你高還是我高。”
康熙走過去和韋小寶貼背而立。
韋小寶眼見跟他身高相若,但皇上要比高矮,豈能高過了皇上,當即微微彎膝。
兩人沒有與林逸比較,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林逸目測了一下,康熙的身高在一米七三左右,而韋小寶的身高在一米七四左右。
隻是韋小寶這小子滑頭,估計彎膝,顯得矮了一點。
康熙伸手在兩人頭上一比,自己高了約莫一寸,心底明白是怎麽迴事兒,笑道:“咱們一般的高矮。”
說著,轉身走開幾步,笑問:“小桂子,你生了幾個兒子女兒?”
韋小寶道:“奴才不中用,隻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康熙哈哈大笑,說道:“這件事我可比你行了。我已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韋小寶道:“皇上雄才大略,自然……自然這個了不起。”
說著,韋小寶有些惋惜的看了林逸一眼,這位“大表哥”雖然不是親表哥,是他冒充“小桂子”認下來的,相處了一段時間,又一起經曆了一些事情,感情卻十分不錯。
他卻知道,這位大表哥是入宮做了太監的,與他這位假太監不同。生兒女這種事,也隻有他與康熙能夠做,這位大表哥卻是萬萬不能了。
看著韋小寶的眼神,林逸哪能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他雖然沒有生兒育女,甚至連老婆都還沒有找,但他可是貨真價實的爺們!
林逸也懶得解釋,在兒女這方麵,他確實不如康熙、韋小寶這兩個種—馬。
康熙笑道:“幾年不見,你學問還是沒半點長進。生兒女的事,跟雄才大略有什麽幹係?”
韋小寶道:“從前周文王有一百個兒子,凡是好皇帝,兒子也必定多的。”
康熙笑問:“你又怎麽知道了?”
韋小寶道:“皇上派奴才去釣魚,咱倆個好比周文王和薑太公。周文王的事,奴才自然要問問清楚,免得見到皇上之時,迴不上話。”
這幾年來康熙忙於跟吳三桂打仗,晝夜辛勞,策劃國事,身邊少了韋小寶這個少年臣子說笑話解悶,有時著實無聊。
此時雖然清廷被林逸控製住,但他也隻能順其自然,與韋小寶君臣重逢,也甚是開心。
再加上“久別重逢”的林逸,三人聊了好半天,想起當年一起力擒鼇拜的事情,都滿是感慨。
但康熙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屋內的氣氛凝固起來。
康熙突然問韋小寶道:“聽說你的師父陳近南,是給鄭克爽殺的,是不是?”
韋小寶一怔,應道:“是。”
林逸也已經怔住,師父陳近南死了?
自己還是來晚了啊!
康熙並不知道,林逸也是陳近南的弟子,因為他加入天地會、拜師陳近南,自始至終也隻露了一麵而已。後來他神秘失蹤,天地會的人便不再提及,韋小寶也沒有向康熙提過這件事。
康熙向韋小寶道:“鄭克爽已歸降朝廷。我答應過他,鄭氏子孫一體保全,你別去跟他為難。”
韋小寶哪敢違抗,隻得無奈答應。
他此番來京,早就準備去尋鄭克爽的晦氣,那知道康熙先行料到,如此吩咐下來,倘若再去動他,那便是違旨了。
提到陳近南的死,林逸與韋小寶都失去了興致,與康熙又隨口聊了幾句,就出了上書房。
剛剛走出,林逸便歎了口氣,說道:“跟我說說師父的事吧!”
韋小寶一怔,這才想起,他是與“大表哥”一起拜了師的,幾年過去,他都快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隨著韋小寶緩緩道來,林逸已經明白了事情始末。
鄭克爽,出身台—灣鄭氏,鄭經次子,鄭成功之孫。為繼承台—灣鄭氏“延平郡王”之位,鄭克爽聯手重臣馮錫範,刺殺了支持鄭克爽兄長的陳近南。
而後鄭克爽與馮錫範發動政變,奪得“延平郡王”之位。
後來,清朝水師提督施琅,於澎湖海戰大破鄭軍艦隊,攻占澎湖,鄭軍主將劉國軒逃迴台—灣。
馮錫範遂勸說鄭克塽降清。
前不久,也就是七月初五,鄭克爽寫了降表。
八月十三日,施琅進入台灣受降。
隨後鄭克塽來到京城,隸屬漢軍正紅旗,受封了大清爵位。
鄭克爽!
林逸的眼睛眯了起來,露出一絲殺機。
他這次迴來,就是想看看韋小寶,還有當初於自己有恩的恩師陳近南。
陳近南傳他內功,雖隻是最基礎的內功心法,但不惜功力,為他打通經脈,傳了他一些內力,待他是真心實意的好。
林逸原本想著,以他自己的能力,幫助恩師完成“反清複明”的夢想,都並非不可以。
卻不想,還是來晚了一步,恩師被鄭克爽與馮錫範給害死了!
有仇不報非君子!
林逸自然要為恩師報仇,至於康熙的旨意,那隻對韋小寶有用,對他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表哥,你也不要太傷心了,師父他老人家臨走的時候,也讓我不要找鄭家報仇的。”韋小寶看著林逸,歎了口氣,聲音裏有著無奈與恨意。
他縱然有心報仇,一則礙於陳近南遺言,二則礙於不能抗旨,卻是有心無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