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派去的兩個僕從完全沒能追上陸啟沛, 她幾乎是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了人流如織的街頭, 兩個僕從撥開人群尋了半晌, 最後也隻能無功而返。
其實不是僕從在街上找不到人, 而是人頭攢動的街道上, 早已沒了陸啟沛的身影——她追著偷兒穿過了人群,拐進了街邊一條僻靜的小巷裏。
前麵的偷兒似乎察覺到了身後有人追逐,但他卻並不慌張,依舊保持著之前的速度往小巷深處跑去, 時不時還露出手裏的玉佩荷包讓陸啟沛看到。
這是很明顯的引人手段, 陸啟沛在大理寺多年當然不會看不出來。甚至因為在大理寺為官的緣故, 幾年下來她還練就了一雙利眼。因此她追了過來,不是被那透了她荷包玉佩的小賊引誘,而是她隱約認出了前麵的人,進而猜到了引她出來的主使。
兩人便一前一後在小巷中追逐, 陸啟沛一旦放慢腳步, 前麵的人也會跟著放慢, 反之亦然。直到兩人在四通八達的巷子裏轉暈了頭, 身後也絕不可能再有人跟來, 前麵的人終於停下了。
陸啟沛同樣止住腳步, 氣息微亂,卻是眯起眼不動聲色的打量起四周。
前麵的人轉過身來, 平凡的麵容甚至有些刻板。他轉過身,卻是衝著陸啟沛行禮,同時雙手將荷包玉佩奉上:「少主, 得罪了,是齊伯想要見您。」
就在他話音落下的當口,巷子裏一戶人家的門便開了,齊伯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陸啟沛麵前——自從大半年前的河曲縣一行後,齊伯便很少在與陸啟沛見麵了。兩人間似乎有了更多的隔閡,而陸啟沛今日再見齊伯,卻陡然發現他在這半年間蒼老了許多。
還是看不開,放不下的緣故。
當然,齊伯的仇恨旁人不曾切身體會,也無法評斷些什麽。隻看他這些年替陸家守住了家業,又接連養大了陸家兩代後人便知,他對陸家的忠誠不容置疑。
陸啟沛對齊伯的感觀最是複雜,她信步上前,隨手取迴了自己的荷包玉佩,這才開口道:「我的時間不多,齊伯想要說些什麽,咱們就盡快說吧。」
齊伯讓開了大門的位置,陸啟沛遲疑了一瞬,便也跟了進去。
門一關,巷子裏又恢復了寂靜。之前引陸啟沛來的那人沒跟進門,卻也並未離開。他隻一閃身,便不知藏去了哪裏,卻是在暗處守著這處小院。
這隻是個一進的小院子,陸啟沛進門之後便直接跟著齊伯進了堂屋。屋中連個炭火都沒有生,在這樣的天氣裏涼得徹骨,甚至讓陸啟沛下意識的攏了攏衣襟。
齊伯迴過頭看著她,周身的氣息比屋中溫度更冷:「少主好手段,我竟不知你如此狠心!」
陸啟沛裹緊了身上裘衣,聞言眉梢微揚,仿佛一無所知般反問:「齊伯此言何意?」
齊伯盯著陸啟沛瞧了半晌,然而後者目光澄澈,仿佛仍如少時一般單純無害。他看了許久,也不知她是清透如往昔,還是心機深沉瞞過了他的眼睛。
片刻後,似乎實在無法從陸啟沛身上分辨出什麽,齊伯終於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遞了過來。陸啟沛接過一看,不出意料寫的正是北榮之事,而且比她所知更多一些——謝遠兵敗了,榮帝將他與作亂的右大將軍生擒,並且在萬軍之前將他五馬分屍為三公主報了仇!
陸啟沛看完之後心猛的跳動了一下,一股狂喜瞬間湧上心頭,幾乎讓她控製不住此刻表情。但好在最後她還是忍住了上揚的嘴角,隻眼波微轉,故作平靜道:「所以呢?」
齊伯眯起眼,狐疑的望著她:「不是你做的?」
陸啟沛心知自己手下的勢力幾乎都是從齊伯手中接管,他多多少少還有影響力,想要知道些什麽並不難。所以從一開始陸啟沛就很謹慎,謝遠的事她出手的地方也少,前後不過是透了兩個消息罷了。前一個傳給三公主,後一個傳給左大將軍,以引他二人入局。
至於之後所發生的一切,便都是謝遠自己的選擇了。若非他心高氣傲,從心底裏就看不起榮國蠻夷,又以為自己能掌控全局,恐怕也不至於讓事情發展到後來那般地步。
那一步一步,都是他自己走出來的!
不過傳消息的事陸啟沛做得也很小心,用的也是她後來培養的人手,當下便毫不心虛的否認道:「自然不是。皇帝和太子都盯上他了,哪用我來動手?」
除了祁陽,陸啟沛麵對旁人可沒那般老實,更何況齊伯如今的態度也很難測。
齊伯不知信沒信她的話,又或者信了幾分,但對她此刻事不關己的態度卻有些看不順眼。花白的眉毛緊皺:「既知曉是誰動的手,殺父之仇你也不放在心上嗎?」
陸啟沛便笑了,她這一笑不似平日溫雅純良,反倒是少見的涼薄:「齊伯莫不是在與我開玩笑?你早知我與謝遠沒有情分,這所謂的殺父之仇又算得了什麽?」說完微頓,聲音還是沉了下來:「我如今的生活很好,並不想再牽扯到什麽仇怨報復之中,齊伯你明白嗎?」
說到最後一句,陸啟沛看向齊伯,目光中的鋒銳毫不掩飾。
齊伯與她對視半晌,不知怎的,連最後一點精氣神似乎也消散了大半。他最後無力的擺了擺手,嘆道:「罷了,人各有誌,我又能強求些什麽?」
說完這句話,齊伯似乎再不想見到陸啟沛,揮揮手便要送客。
</br>
其實不是僕從在街上找不到人, 而是人頭攢動的街道上, 早已沒了陸啟沛的身影——她追著偷兒穿過了人群,拐進了街邊一條僻靜的小巷裏。
前麵的偷兒似乎察覺到了身後有人追逐,但他卻並不慌張,依舊保持著之前的速度往小巷深處跑去, 時不時還露出手裏的玉佩荷包讓陸啟沛看到。
這是很明顯的引人手段, 陸啟沛在大理寺多年當然不會看不出來。甚至因為在大理寺為官的緣故, 幾年下來她還練就了一雙利眼。因此她追了過來,不是被那透了她荷包玉佩的小賊引誘,而是她隱約認出了前麵的人,進而猜到了引她出來的主使。
兩人便一前一後在小巷中追逐, 陸啟沛一旦放慢腳步, 前麵的人也會跟著放慢, 反之亦然。直到兩人在四通八達的巷子裏轉暈了頭, 身後也絕不可能再有人跟來, 前麵的人終於停下了。
陸啟沛同樣止住腳步, 氣息微亂,卻是眯起眼不動聲色的打量起四周。
前麵的人轉過身來, 平凡的麵容甚至有些刻板。他轉過身,卻是衝著陸啟沛行禮,同時雙手將荷包玉佩奉上:「少主, 得罪了,是齊伯想要見您。」
就在他話音落下的當口,巷子裏一戶人家的門便開了,齊伯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陸啟沛麵前——自從大半年前的河曲縣一行後,齊伯便很少在與陸啟沛見麵了。兩人間似乎有了更多的隔閡,而陸啟沛今日再見齊伯,卻陡然發現他在這半年間蒼老了許多。
還是看不開,放不下的緣故。
當然,齊伯的仇恨旁人不曾切身體會,也無法評斷些什麽。隻看他這些年替陸家守住了家業,又接連養大了陸家兩代後人便知,他對陸家的忠誠不容置疑。
陸啟沛對齊伯的感觀最是複雜,她信步上前,隨手取迴了自己的荷包玉佩,這才開口道:「我的時間不多,齊伯想要說些什麽,咱們就盡快說吧。」
齊伯讓開了大門的位置,陸啟沛遲疑了一瞬,便也跟了進去。
門一關,巷子裏又恢復了寂靜。之前引陸啟沛來的那人沒跟進門,卻也並未離開。他隻一閃身,便不知藏去了哪裏,卻是在暗處守著這處小院。
這隻是個一進的小院子,陸啟沛進門之後便直接跟著齊伯進了堂屋。屋中連個炭火都沒有生,在這樣的天氣裏涼得徹骨,甚至讓陸啟沛下意識的攏了攏衣襟。
齊伯迴過頭看著她,周身的氣息比屋中溫度更冷:「少主好手段,我竟不知你如此狠心!」
陸啟沛裹緊了身上裘衣,聞言眉梢微揚,仿佛一無所知般反問:「齊伯此言何意?」
齊伯盯著陸啟沛瞧了半晌,然而後者目光澄澈,仿佛仍如少時一般單純無害。他看了許久,也不知她是清透如往昔,還是心機深沉瞞過了他的眼睛。
片刻後,似乎實在無法從陸啟沛身上分辨出什麽,齊伯終於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遞了過來。陸啟沛接過一看,不出意料寫的正是北榮之事,而且比她所知更多一些——謝遠兵敗了,榮帝將他與作亂的右大將軍生擒,並且在萬軍之前將他五馬分屍為三公主報了仇!
陸啟沛看完之後心猛的跳動了一下,一股狂喜瞬間湧上心頭,幾乎讓她控製不住此刻表情。但好在最後她還是忍住了上揚的嘴角,隻眼波微轉,故作平靜道:「所以呢?」
齊伯眯起眼,狐疑的望著她:「不是你做的?」
陸啟沛心知自己手下的勢力幾乎都是從齊伯手中接管,他多多少少還有影響力,想要知道些什麽並不難。所以從一開始陸啟沛就很謹慎,謝遠的事她出手的地方也少,前後不過是透了兩個消息罷了。前一個傳給三公主,後一個傳給左大將軍,以引他二人入局。
至於之後所發生的一切,便都是謝遠自己的選擇了。若非他心高氣傲,從心底裏就看不起榮國蠻夷,又以為自己能掌控全局,恐怕也不至於讓事情發展到後來那般地步。
那一步一步,都是他自己走出來的!
不過傳消息的事陸啟沛做得也很小心,用的也是她後來培養的人手,當下便毫不心虛的否認道:「自然不是。皇帝和太子都盯上他了,哪用我來動手?」
除了祁陽,陸啟沛麵對旁人可沒那般老實,更何況齊伯如今的態度也很難測。
齊伯不知信沒信她的話,又或者信了幾分,但對她此刻事不關己的態度卻有些看不順眼。花白的眉毛緊皺:「既知曉是誰動的手,殺父之仇你也不放在心上嗎?」
陸啟沛便笑了,她這一笑不似平日溫雅純良,反倒是少見的涼薄:「齊伯莫不是在與我開玩笑?你早知我與謝遠沒有情分,這所謂的殺父之仇又算得了什麽?」說完微頓,聲音還是沉了下來:「我如今的生活很好,並不想再牽扯到什麽仇怨報復之中,齊伯你明白嗎?」
說到最後一句,陸啟沛看向齊伯,目光中的鋒銳毫不掩飾。
齊伯與她對視半晌,不知怎的,連最後一點精氣神似乎也消散了大半。他最後無力的擺了擺手,嘆道:「罷了,人各有誌,我又能強求些什麽?」
說完這句話,齊伯似乎再不想見到陸啟沛,揮揮手便要送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