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也是,公主殿下想著越發糟心:「不然明日抬筐葡萄去送他,就當是探病的禮物了。這還是我親自去莊子上摘的呢,可算是便宜他了。」
陸啟沛失笑,笑得將頭埋在了祁陽肩上:「殿下如何這般小氣?起碼也得帶兩包藥材去吧。」
祁陽見她笑,也忍不住彎了唇角,偏還裝作一本正經的迴應道:「既然駙馬這麽說,那就再加兩包藥材,別得可再沒有了。免得他們兄弟沒事又打架受傷,咱們送禮還沒完了。」
兩人說笑起來,原本沉悶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氣氛正好,美人當前,陸啟沛抱起祁陽轉身迴了床榻。剛把人放下想要做些什麽,就被一隻白白嫩嫩的小手抵住肩膀拒絕了:「禦醫說了,要節製。」
陸啟沛一噎,隻能眼睜睜看著祁陽一翻身,滾進了床榻裏側,離她遠遠的。
輕鬆的休沐過去,翌日又得當值。
陸啟沛大清早便出門去了,先往宮中參加朝會,朝會散後再往大理寺當值。公主府的僕從算著時辰,半晌午的時候拉了兩筐葡萄送去大理寺,給陸啟沛的同僚們都嚐了個鮮。
祁陽出門比那兩筐葡萄送出府還要稍晚些。她知道今日有大朝會,昨日又才送來了明州洪災的消息,今日朝會上必然要議。而昨日魏王和吳王甚至為此大打出手過,賑災的事他們必定也不會善罷甘休。去得早了,早朝沒散,她也見不到吳王。
因此直等到快晌午,祁陽才不緊不慢出了門。準備的探病禮物雖不若昨晚說的那般寒磣,可她卻也真帶了一筐葡萄去吳王府。
隻祁陽此去還是沒能在第一時間見到吳王——她以為自己去得已經夠晚,哪知到了吳王府一問才知,吳王今晨參加朝會,直到此時未歸。
最後出麵來接待祁陽的自然是吳王妃,祁陽旁敲側擊與她打聽了幾句,方知吳王昨日果然是頭破血流的迴來。好在傷得並不算重,但吳王妃對動手傷了吳王的魏王顯然頗多怨念,甚至都顧不上祁陽與吳王並不親厚,拉著她便倒了一通苦水,明裏暗裏詆毀起魏王。
這還真是……不僅她的兄弟們不夠聰明,就連他們的王妃似乎也好不到哪裏去。那她的那些侄子呢?是不是也不用指望了?!
被迫聽了一通嘮叨,祁陽終於放棄了等吳王迴來打探消息的念頭。
祁陽要走,吳王妃看著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但卻並不挽留她,親自站起來相送。而祁陽見她如此反應,恍惚間明白了什麽,意識到對方並不如想像中一般愚鈍。
正想著,兩人一走一送,剛走出前廳的大門,就聽到外間一疊聲的通報,道是吳王迴府了。然後沒片刻,兩人果然見到吳王大步而來——他穿著廣袖長袍,額上還纏著一圈兒紗布,走起路來卻是腳步輕快帶著風,一舉一動間都透著輕快與喜悅。
祁陽見此自然停住了腳步,看著吳王便笑道:「我昨晚聽聞皇兄受傷,今日特來探望。不想皇兄看著倒像是遇見喜事了。」
吳王似乎沒料到祁陽在府上,腳步一頓有些怔住。
旁邊立刻便有僕從湊到他耳邊,小聲道:「殿下,祁陽殿下半個時辰前就來了,說是來探望殿下傷勢的,王妃一直作陪。」卻是吳王之前走太快,沒來得及與他通報。
吳王聞言狠狠地瞪了那僕從一眼,旋即又收斂了神色,上前笑道:「有勞皇妹掛心了,我這傷並沒有什麽大礙,隻是不小心磕到了而已。」
祁陽聞此便道:「那皇兄也當小心靜養,免得落下了什麽病根。」
聽祁陽說到靜養,吳王的唇角卻忍不住勾了起來。他昂首挺胸頗有些意氣風發,卻故作謙虛為難的道:「多謝皇妹好意,隻是靜養恐怕是不成了。明州那邊生了水患,今早父皇已經下旨派我前去賑災,立刻收拾了行裝便要走,哪還有時間靜養?」
說完這些,吳王又轉向王妃道:「賑災之事刻不容緩,我即刻便要出發,王妃且去幫我收拾些行裝。不必太過麻煩,輕便些最好。」
吳王妃也沒料到事情會有這樣的轉折,怔了一下才應聲退了下去。
祁陽聽著吳王的話,比吳王妃還要覺得意外——她當然知道吳王的腦袋不是簡單磕碰,而是被魏王打的,還是在禦前被打的!兩兄弟鬧到這般田地,正常來說皇帝肯定對他二人都生了厭煩,賑災的事他們爭取歸爭取,可皇帝多半不會交到他們手中了。
之前祁陽就是這樣想的,然而皇帝的決定卻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這讓她不禁想要問問,吳王到底是怎麽說服皇帝,又將這件差事攬入手中的?
可交淺最忌言深,兄妹倆的感情也不如尋常人家的兄妹深厚,所以祁陽不好問。當此時,她甚至也不好久留,因此便隻道:「如此,便恭喜皇兄了。」
吳王下巴微抬,有些驕傲:「替父皇辦差,替百姓辦事,有什麽好恭喜的。」
祁陽看著他驕矜的姿態,聽著這話便有些好笑。從前有一眾兄長壓在頭上,吳王就是個沒有出頭之日的小可憐,什麽事都輪不上他。而如今楚王齊王接連出事,吳王也終於尋到了機會冒頭,隻是事情還沒做,他倒先學會了打官腔。
不過吳王如何,與祁陽也沒太大關係。甚至因為賑災的差事最終落在他頭上,之前他與魏王大打出手的事,似乎也不那麽重要了。
</br>
陸啟沛失笑,笑得將頭埋在了祁陽肩上:「殿下如何這般小氣?起碼也得帶兩包藥材去吧。」
祁陽見她笑,也忍不住彎了唇角,偏還裝作一本正經的迴應道:「既然駙馬這麽說,那就再加兩包藥材,別得可再沒有了。免得他們兄弟沒事又打架受傷,咱們送禮還沒完了。」
兩人說笑起來,原本沉悶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氣氛正好,美人當前,陸啟沛抱起祁陽轉身迴了床榻。剛把人放下想要做些什麽,就被一隻白白嫩嫩的小手抵住肩膀拒絕了:「禦醫說了,要節製。」
陸啟沛一噎,隻能眼睜睜看著祁陽一翻身,滾進了床榻裏側,離她遠遠的。
輕鬆的休沐過去,翌日又得當值。
陸啟沛大清早便出門去了,先往宮中參加朝會,朝會散後再往大理寺當值。公主府的僕從算著時辰,半晌午的時候拉了兩筐葡萄送去大理寺,給陸啟沛的同僚們都嚐了個鮮。
祁陽出門比那兩筐葡萄送出府還要稍晚些。她知道今日有大朝會,昨日又才送來了明州洪災的消息,今日朝會上必然要議。而昨日魏王和吳王甚至為此大打出手過,賑災的事他們必定也不會善罷甘休。去得早了,早朝沒散,她也見不到吳王。
因此直等到快晌午,祁陽才不緊不慢出了門。準備的探病禮物雖不若昨晚說的那般寒磣,可她卻也真帶了一筐葡萄去吳王府。
隻祁陽此去還是沒能在第一時間見到吳王——她以為自己去得已經夠晚,哪知到了吳王府一問才知,吳王今晨參加朝會,直到此時未歸。
最後出麵來接待祁陽的自然是吳王妃,祁陽旁敲側擊與她打聽了幾句,方知吳王昨日果然是頭破血流的迴來。好在傷得並不算重,但吳王妃對動手傷了吳王的魏王顯然頗多怨念,甚至都顧不上祁陽與吳王並不親厚,拉著她便倒了一通苦水,明裏暗裏詆毀起魏王。
這還真是……不僅她的兄弟們不夠聰明,就連他們的王妃似乎也好不到哪裏去。那她的那些侄子呢?是不是也不用指望了?!
被迫聽了一通嘮叨,祁陽終於放棄了等吳王迴來打探消息的念頭。
祁陽要走,吳王妃看著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但卻並不挽留她,親自站起來相送。而祁陽見她如此反應,恍惚間明白了什麽,意識到對方並不如想像中一般愚鈍。
正想著,兩人一走一送,剛走出前廳的大門,就聽到外間一疊聲的通報,道是吳王迴府了。然後沒片刻,兩人果然見到吳王大步而來——他穿著廣袖長袍,額上還纏著一圈兒紗布,走起路來卻是腳步輕快帶著風,一舉一動間都透著輕快與喜悅。
祁陽見此自然停住了腳步,看著吳王便笑道:「我昨晚聽聞皇兄受傷,今日特來探望。不想皇兄看著倒像是遇見喜事了。」
吳王似乎沒料到祁陽在府上,腳步一頓有些怔住。
旁邊立刻便有僕從湊到他耳邊,小聲道:「殿下,祁陽殿下半個時辰前就來了,說是來探望殿下傷勢的,王妃一直作陪。」卻是吳王之前走太快,沒來得及與他通報。
吳王聞言狠狠地瞪了那僕從一眼,旋即又收斂了神色,上前笑道:「有勞皇妹掛心了,我這傷並沒有什麽大礙,隻是不小心磕到了而已。」
祁陽聞此便道:「那皇兄也當小心靜養,免得落下了什麽病根。」
聽祁陽說到靜養,吳王的唇角卻忍不住勾了起來。他昂首挺胸頗有些意氣風發,卻故作謙虛為難的道:「多謝皇妹好意,隻是靜養恐怕是不成了。明州那邊生了水患,今早父皇已經下旨派我前去賑災,立刻收拾了行裝便要走,哪還有時間靜養?」
說完這些,吳王又轉向王妃道:「賑災之事刻不容緩,我即刻便要出發,王妃且去幫我收拾些行裝。不必太過麻煩,輕便些最好。」
吳王妃也沒料到事情會有這樣的轉折,怔了一下才應聲退了下去。
祁陽聽著吳王的話,比吳王妃還要覺得意外——她當然知道吳王的腦袋不是簡單磕碰,而是被魏王打的,還是在禦前被打的!兩兄弟鬧到這般田地,正常來說皇帝肯定對他二人都生了厭煩,賑災的事他們爭取歸爭取,可皇帝多半不會交到他們手中了。
之前祁陽就是這樣想的,然而皇帝的決定卻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這讓她不禁想要問問,吳王到底是怎麽說服皇帝,又將這件差事攬入手中的?
可交淺最忌言深,兄妹倆的感情也不如尋常人家的兄妹深厚,所以祁陽不好問。當此時,她甚至也不好久留,因此便隻道:「如此,便恭喜皇兄了。」
吳王下巴微抬,有些驕傲:「替父皇辦差,替百姓辦事,有什麽好恭喜的。」
祁陽看著他驕矜的姿態,聽著這話便有些好笑。從前有一眾兄長壓在頭上,吳王就是個沒有出頭之日的小可憐,什麽事都輪不上他。而如今楚王齊王接連出事,吳王也終於尋到了機會冒頭,隻是事情還沒做,他倒先學會了打官腔。
不過吳王如何,與祁陽也沒太大關係。甚至因為賑災的差事最終落在他頭上,之前他與魏王大打出手的事,似乎也不那麽重要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