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沛執筷的手頓住,左思右想也沒想起自己與楚王有什麽幹係。
在朝中, 祁陽和陸啟沛的立場從來都很明確, 哪怕太子如今形勢不好, 二人也是堅定站在他身後的。諸王不是沒有試著拉攏過, 可全被祁陽毫不留情的拒了,久而久之雙方也成了對立。
陸啟沛有些納罕,想不明白這早該死心的楚王為什麽又找上門來。她端著碗筷略一思忖,還是搖頭拒了:「今日大理寺中有新案要查,何時才能下值我亦不知,還是不勞楚王殿下久等了。」
僕從得了她的迴話,躬身退下,出去便與楚王的侍從轉達了。
可不過片刻,那外出轉達的僕從竟是又跑迴來了。
陸啟沛慢條斯理的吃著飯,腦海裏還轉著今日的案子,聞聲抬眼看他:「又怎了?」
僕從便躬身上前,遞上了一張信箋:「這是楚王命人轉交大人的。」
陸啟沛終於放下碗筷,接過那信箋打開來看,裏麵端端正正寫著的卻是兩個日期。一個是三年前,一個是四年前,尋常人見了隻怕要好一陣不解。不過陸啟沛腦子轉得倒是快,很快認出了這兩個日子,聯想一下,便也明白了楚王的用意與威脅。
略微垂眸,將信箋重新折好,若是對麵那僕從抬頭,便能瞧見她唇角玩味的笑意。不過僕從從始至終低眉垂眼,自是沒有瞧見,他隻聽自家大人說道:「去迴楚王的人,我會如約前往。」
僕從自不敢多問,應了一聲又匆匆退下了。
陸啟沛隨手將那信箋仍在一旁案上,端起碗筷便又吃了起來,全沒有楚王以為的惶恐擔憂。
整個下午,陸啟沛都很平靜,如往日一般忙著整理卷宗梳理案情。直忙到夕陽的餘暉投灑入屋內,外間的僕從終於忍不住提醒,她才想起還有楚王之約要赴。
看著滿桌的卷宗,陸啟沛頭疼的按了按額角,想了想還是起身出去了,隨口吩咐一旁小吏:「將門鎖好,不許人擅入,裏麵的東西也都不要動。」
小吏答應下來,扭頭就替她將門鎖上了,確保明日她來時一切如常。
陸啟沛也不停留,向外走去,便走便問:「今日忙得有些晚了,可送了消息迴府上?」
大理寺這地方不比尋常,查起案來經常說不準時間,所以為了不讓祁陽擔心,她早就吩咐過身邊僕從,隻要她當值不能準時歸家,便不需問她,先往府中傳迴消息。
僕從早習慣了如此,自然躬身答道:「已經傳過消息了,殿下知道大人晚歸。」
陸啟沛點點頭,腳下不停的走出大理寺:「那楚王邀約的事,也說了嗎?」
僕從想也沒想就答道:「已經說過了,殿下讓大人隨意。」
陸啟沛滿意的點點頭,對於自己半點兒私密都沒有這件事,相當不在意。僕從雖然早知如此,可看駙馬這般模樣,心裏還是忍不住暗暗納罕,真不知這般坦然是真性情還是假姿態?
不過無論如何,公主駙馬夫妻和睦,他們這些僕從的日子也是好過的。
正想著,陸啟沛已出了衙署,登上馬車。
僕從忙跟著跳上了車轅,車夫駕著馬車便往陶然居駛去。
梁國的官署大多卯時上值,申時下值,清閑些的衙門下值更早,午後便有下值迴府的。大理寺當然不在清閑之列,不過楚王以為陸啟沛惶恐,必然會在申時下值赴約。
因此為了晾一下陸啟沛,使她更為惶恐,楚王直拖到了申末才往陶然居赴約。
然而到了地方一問,人還沒來!
楚王臉色當時就不好了,可還是忍耐著先往了雅間等候。誰知這一等便是大半個時辰,麵前的茶水都換過兩輪了,那人才姍姍來遲。
陸啟沛能踏著夕陽進入陶然居,還得多虧這地方距離大理寺的衙署不算遠。
她入了雅間見到楚王,與對方見禮時,嘴裏說著道歉的話,麵上卻無多少歉意:「下官處理卷宗一時疏忽忘了時辰,來得晚了,還望殿下見諒。」
楚王眯眼瞧她半晌,心裏卻是又驚又疑又氣——驚的是陸啟沛這般坦然平靜。疑的是莫非自己猜測有誤?氣的自然是對方這不在意的態度!
諸般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卻又飛快有了定論:必不是他猜錯了,否則陸啟沛何必赴約?她既來了,便是心虛,如今做出這般坦然姿態,也不過是給自己看的。
這樣一想,楚王復又定下心來,之前的種種情緒也都緩和了下來。他神情自然的起身請了陸啟沛落座:「不妨事。陸少卿公務繁忙,也是為我大梁盡忠,本王豈能責怪?」
陸啟沛聞言略一挑眉,注意到楚王對自己的稱唿不是駙馬,而是官職。
兩人落座後寒暄兩句,陸啟沛今日前來不過是為了聽聽楚王所圖,並無意與他糾纏。再加上心裏還惦記迴家,便先開口問道:「殿下今日邀我來,不知何意?」
說話間,陸啟沛從袖袋裏摸出了之前楚王命人送來的信箋,輕輕放在了兩人之間的案幾上。
楚王見此眉梢微揚,笑道:「駙馬是聰明人,當知取捨。」他說著,指尖在那信箋上輕點:「你也當明白,本王手裏的,可不止這隨手能寫的信箋。」
陸啟沛聽出了他言語間的威脅,可她其實很想問問,楚王手裏到底還握著什麽,又憑什麽以為陸笙會是她的把柄?不過她還想等楚王透露今日相邀的真正目的,到底將這些話都咽下了,隻捏著茶杯輕輕轉動,順著他的話問道:「那殿下想要如何?」
</br>
在朝中, 祁陽和陸啟沛的立場從來都很明確, 哪怕太子如今形勢不好, 二人也是堅定站在他身後的。諸王不是沒有試著拉攏過, 可全被祁陽毫不留情的拒了,久而久之雙方也成了對立。
陸啟沛有些納罕,想不明白這早該死心的楚王為什麽又找上門來。她端著碗筷略一思忖,還是搖頭拒了:「今日大理寺中有新案要查,何時才能下值我亦不知,還是不勞楚王殿下久等了。」
僕從得了她的迴話,躬身退下,出去便與楚王的侍從轉達了。
可不過片刻,那外出轉達的僕從竟是又跑迴來了。
陸啟沛慢條斯理的吃著飯,腦海裏還轉著今日的案子,聞聲抬眼看他:「又怎了?」
僕從便躬身上前,遞上了一張信箋:「這是楚王命人轉交大人的。」
陸啟沛終於放下碗筷,接過那信箋打開來看,裏麵端端正正寫著的卻是兩個日期。一個是三年前,一個是四年前,尋常人見了隻怕要好一陣不解。不過陸啟沛腦子轉得倒是快,很快認出了這兩個日子,聯想一下,便也明白了楚王的用意與威脅。
略微垂眸,將信箋重新折好,若是對麵那僕從抬頭,便能瞧見她唇角玩味的笑意。不過僕從從始至終低眉垂眼,自是沒有瞧見,他隻聽自家大人說道:「去迴楚王的人,我會如約前往。」
僕從自不敢多問,應了一聲又匆匆退下了。
陸啟沛隨手將那信箋仍在一旁案上,端起碗筷便又吃了起來,全沒有楚王以為的惶恐擔憂。
整個下午,陸啟沛都很平靜,如往日一般忙著整理卷宗梳理案情。直忙到夕陽的餘暉投灑入屋內,外間的僕從終於忍不住提醒,她才想起還有楚王之約要赴。
看著滿桌的卷宗,陸啟沛頭疼的按了按額角,想了想還是起身出去了,隨口吩咐一旁小吏:「將門鎖好,不許人擅入,裏麵的東西也都不要動。」
小吏答應下來,扭頭就替她將門鎖上了,確保明日她來時一切如常。
陸啟沛也不停留,向外走去,便走便問:「今日忙得有些晚了,可送了消息迴府上?」
大理寺這地方不比尋常,查起案來經常說不準時間,所以為了不讓祁陽擔心,她早就吩咐過身邊僕從,隻要她當值不能準時歸家,便不需問她,先往府中傳迴消息。
僕從早習慣了如此,自然躬身答道:「已經傳過消息了,殿下知道大人晚歸。」
陸啟沛點點頭,腳下不停的走出大理寺:「那楚王邀約的事,也說了嗎?」
僕從想也沒想就答道:「已經說過了,殿下讓大人隨意。」
陸啟沛滿意的點點頭,對於自己半點兒私密都沒有這件事,相當不在意。僕從雖然早知如此,可看駙馬這般模樣,心裏還是忍不住暗暗納罕,真不知這般坦然是真性情還是假姿態?
不過無論如何,公主駙馬夫妻和睦,他們這些僕從的日子也是好過的。
正想著,陸啟沛已出了衙署,登上馬車。
僕從忙跟著跳上了車轅,車夫駕著馬車便往陶然居駛去。
梁國的官署大多卯時上值,申時下值,清閑些的衙門下值更早,午後便有下值迴府的。大理寺當然不在清閑之列,不過楚王以為陸啟沛惶恐,必然會在申時下值赴約。
因此為了晾一下陸啟沛,使她更為惶恐,楚王直拖到了申末才往陶然居赴約。
然而到了地方一問,人還沒來!
楚王臉色當時就不好了,可還是忍耐著先往了雅間等候。誰知這一等便是大半個時辰,麵前的茶水都換過兩輪了,那人才姍姍來遲。
陸啟沛能踏著夕陽進入陶然居,還得多虧這地方距離大理寺的衙署不算遠。
她入了雅間見到楚王,與對方見禮時,嘴裏說著道歉的話,麵上卻無多少歉意:「下官處理卷宗一時疏忽忘了時辰,來得晚了,還望殿下見諒。」
楚王眯眼瞧她半晌,心裏卻是又驚又疑又氣——驚的是陸啟沛這般坦然平靜。疑的是莫非自己猜測有誤?氣的自然是對方這不在意的態度!
諸般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卻又飛快有了定論:必不是他猜錯了,否則陸啟沛何必赴約?她既來了,便是心虛,如今做出這般坦然姿態,也不過是給自己看的。
這樣一想,楚王復又定下心來,之前的種種情緒也都緩和了下來。他神情自然的起身請了陸啟沛落座:「不妨事。陸少卿公務繁忙,也是為我大梁盡忠,本王豈能責怪?」
陸啟沛聞言略一挑眉,注意到楚王對自己的稱唿不是駙馬,而是官職。
兩人落座後寒暄兩句,陸啟沛今日前來不過是為了聽聽楚王所圖,並無意與他糾纏。再加上心裏還惦記迴家,便先開口問道:「殿下今日邀我來,不知何意?」
說話間,陸啟沛從袖袋裏摸出了之前楚王命人送來的信箋,輕輕放在了兩人之間的案幾上。
楚王見此眉梢微揚,笑道:「駙馬是聰明人,當知取捨。」他說著,指尖在那信箋上輕點:「你也當明白,本王手裏的,可不止這隨手能寫的信箋。」
陸啟沛聽出了他言語間的威脅,可她其實很想問問,楚王手裏到底還握著什麽,又憑什麽以為陸笙會是她的把柄?不過她還想等楚王透露今日相邀的真正目的,到底將這些話都咽下了,隻捏著茶杯輕輕轉動,順著他的話問道:「那殿下想要如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