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他並不知道,所以最終他是以欣慰的目光目送著陸啟沛離去的。
齊伯的提醒似乎是一個前奏,之後的一段日子平靜不再,整個京城的氣氛陡然緊繃了起來。
原因是九月底的某個清晨,一份戰報自北地匆匆而來。送信的傳令兵頭上綁著白布,讓人一看便預感不好,事實上他帶來也果然是一個驚天噩耗——鎮守北疆數十載的季大將軍陣亡了!
如今北疆戰局牽扯兵馬近百萬,梁榮兩國各占半局,而梁國這邊統兵的毫無疑問就是鎮守北疆多年的季大將軍。他身為主帥,身係戰局,近五十萬梁軍皆聽他的調度。可如今主帥一朝身死,對於士氣上的打擊就暫且不提了,更要緊的是這五十萬兵馬將由何人接手調遣?
季家倒並非後繼無人,若是平常季大將軍亡故,自有其培養的繼承人可以順利接手其手下勢力。但如今局勢卻是不同,除了北疆原有的二十萬兵馬之外,皇帝在開戰之後陸陸續續又往邊關調遣了近三十萬兵馬,而這三十萬兵馬原本是有各自統帥的。
季大將軍在軍中威望頗高,即便增援而來的兵馬零散,他也有能力安排得妥妥噹噹,調遣起來如臂使指。可換了旁人便不同了,季家的小一輩可沒有他那般的威望手段。
再則季大將軍死得突然,朝中又無政令指定新的統帥,北疆戰局的指揮霎時亂做一團。
太子看過隨後送來的戰報後臉就黑了,一雙劍眉更是皺得死緊:「三弟此時正在北疆,又是皇子和監軍的身份,若他站出來統領局麵,該是能壓得住人的……」
這並不是太子趁著三皇子不在,有意在皇帝麵前說他壞話,反而說的全是事實。若此番去往北疆監軍的不是三皇子而是他,他是肯定會當機立斷站出來的,哪怕自己對於兵事一竅不通呢,坐在帥位上便能鎮住軍心,而後再兼聽納諫等著朝廷新的任命便是。
皇帝當然更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臉色隻會比太子更黑。甚至於都沒等太子把話說完,他便擺擺手道:「罷了罷了,那個慫包,朕還能指望他什麽?!」
太子聞言沉默了一瞬,還是躬身請命道:「父皇,兒臣請往北疆。」
北疆最新的戰報還沒送迴,但就之前的局勢而言,卻實在算不上好。將領們各自為政,兵士們橫衝直撞,短短數日間便又丟了兩城,連帶著季大將軍之前好不容易穩住的局勢也毀了。
當此時,已不是隨意派遣一位統兵大將去北疆就足夠的,更重要還得有一個身份足夠的人鎮住軍心。所謂的禦駕親征,放在此時便是最有用的手段。可想也知道皇帝不會去北疆,所以退一步來說,讓太子這個儲君去北疆穩定軍心也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可皇帝聽到太子的請命卻猶豫了,半晌後才道:「此事不急,先將主帥議定。」
皇帝對太子顯然比對三皇子看重太多,以至於在如此局勢下,依舊不願他以身犯險。可無論皇宮中的上位者們如何決策,當季大將軍戰死的消息傳遍京城後,恐慌的情緒卻是傳播開來。
九月末的深秋,天氣本就轉涼了,一連幾日秋雨更是使得天空黑蒙蒙一片,便如京中眾人此刻的心情,讓人看一眼便覺壓抑。
陸啟沛負手站在廊下,抬頭望著外間飄落不歇的細雨,終於忍不住低聲呢喃:「連季大將軍都戰死了,他難道真想領著戎狄兵馬打來京師……」
秋雨飄落,將她低喃的聲音打落在風雨間,除了她自己再沒旁人聽見。
而另一邊的皇宮之內,祁陽卻是冒著秋雨趕去了東宮。一進前殿大門,顧不上自己裙擺的濡濕,便匆匆行到了太子麵前,劈頭蓋臉便問道:「我聽說,皇兄你要請命去北疆?」
太子自公文中抬起頭來,麵對祁陽少見的皺眉嚴肅:「此事不需皇妹過問。」
祁陽見他如此,便知他北疆之行八成不可更改了。可看著眼前雖則憂心,卻仍舊意氣風發的太子,再想想記憶中那個瘸了腿失魂落魄的人,她又如何能不為所動?
抬手扯住太子衣袖,祁陽難得情緒外漏:「皇兄,戰場兇險,不去不行嗎?」
太子對上她視線,嚴肅冷硬的麵容終究還是軟下幾分,可他做下的決定卻是不容置喙:「不行。」斬釘截鐵的答完,才又道:「北疆需要有人穩定軍心,父皇不能去,便隻能孤去。」
祁陽聞言沉默了,驟然生出了一股無力感。
可旋即,這種無力又變成了怨憤,對造成如今局麵的罪魁禍首謝遠的怨憤。
太子見她咬著唇不語,最後的冷硬也維持不下去了。他像幼時一般抬手摸了摸祁陽的腦袋,放軟了語氣安慰她:「隻是待在後方穩定軍心罷了,不會有危險的,別擔心。」
祁陽想說,前世你也隻是去北疆走個過場,結果就能瘸了腿迴來。如今北疆的局麵且不是前世可比,你是不是得把命都留在北疆了?!
然而這些話祁陽卻不能說,她甚至也不能指責太子不顧自身安危,偏要往險地而去。所以最後她也隻咬緊了唇,叮囑道:「皇兄此去,多帶些護衛。尤其戰場上刀劍無眼,暗衛都來不及阻止救人的,不如貼身的護衛好用。」
太子聽她這般叮囑,終於忍不住笑了一下:「知道了,你且放寬心。」
笑過後想起了什麽,太子又從一旁暗格裏取出隻木盒遞給祁陽:「你婚期也近了,皇兄此去恐怕趕不上與你送嫁,便先將賀禮送給你吧。」
</br>
齊伯的提醒似乎是一個前奏,之後的一段日子平靜不再,整個京城的氣氛陡然緊繃了起來。
原因是九月底的某個清晨,一份戰報自北地匆匆而來。送信的傳令兵頭上綁著白布,讓人一看便預感不好,事實上他帶來也果然是一個驚天噩耗——鎮守北疆數十載的季大將軍陣亡了!
如今北疆戰局牽扯兵馬近百萬,梁榮兩國各占半局,而梁國這邊統兵的毫無疑問就是鎮守北疆多年的季大將軍。他身為主帥,身係戰局,近五十萬梁軍皆聽他的調度。可如今主帥一朝身死,對於士氣上的打擊就暫且不提了,更要緊的是這五十萬兵馬將由何人接手調遣?
季家倒並非後繼無人,若是平常季大將軍亡故,自有其培養的繼承人可以順利接手其手下勢力。但如今局勢卻是不同,除了北疆原有的二十萬兵馬之外,皇帝在開戰之後陸陸續續又往邊關調遣了近三十萬兵馬,而這三十萬兵馬原本是有各自統帥的。
季大將軍在軍中威望頗高,即便增援而來的兵馬零散,他也有能力安排得妥妥噹噹,調遣起來如臂使指。可換了旁人便不同了,季家的小一輩可沒有他那般的威望手段。
再則季大將軍死得突然,朝中又無政令指定新的統帥,北疆戰局的指揮霎時亂做一團。
太子看過隨後送來的戰報後臉就黑了,一雙劍眉更是皺得死緊:「三弟此時正在北疆,又是皇子和監軍的身份,若他站出來統領局麵,該是能壓得住人的……」
這並不是太子趁著三皇子不在,有意在皇帝麵前說他壞話,反而說的全是事實。若此番去往北疆監軍的不是三皇子而是他,他是肯定會當機立斷站出來的,哪怕自己對於兵事一竅不通呢,坐在帥位上便能鎮住軍心,而後再兼聽納諫等著朝廷新的任命便是。
皇帝當然更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臉色隻會比太子更黑。甚至於都沒等太子把話說完,他便擺擺手道:「罷了罷了,那個慫包,朕還能指望他什麽?!」
太子聞言沉默了一瞬,還是躬身請命道:「父皇,兒臣請往北疆。」
北疆最新的戰報還沒送迴,但就之前的局勢而言,卻實在算不上好。將領們各自為政,兵士們橫衝直撞,短短數日間便又丟了兩城,連帶著季大將軍之前好不容易穩住的局勢也毀了。
當此時,已不是隨意派遣一位統兵大將去北疆就足夠的,更重要還得有一個身份足夠的人鎮住軍心。所謂的禦駕親征,放在此時便是最有用的手段。可想也知道皇帝不會去北疆,所以退一步來說,讓太子這個儲君去北疆穩定軍心也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可皇帝聽到太子的請命卻猶豫了,半晌後才道:「此事不急,先將主帥議定。」
皇帝對太子顯然比對三皇子看重太多,以至於在如此局勢下,依舊不願他以身犯險。可無論皇宮中的上位者們如何決策,當季大將軍戰死的消息傳遍京城後,恐慌的情緒卻是傳播開來。
九月末的深秋,天氣本就轉涼了,一連幾日秋雨更是使得天空黑蒙蒙一片,便如京中眾人此刻的心情,讓人看一眼便覺壓抑。
陸啟沛負手站在廊下,抬頭望著外間飄落不歇的細雨,終於忍不住低聲呢喃:「連季大將軍都戰死了,他難道真想領著戎狄兵馬打來京師……」
秋雨飄落,將她低喃的聲音打落在風雨間,除了她自己再沒旁人聽見。
而另一邊的皇宮之內,祁陽卻是冒著秋雨趕去了東宮。一進前殿大門,顧不上自己裙擺的濡濕,便匆匆行到了太子麵前,劈頭蓋臉便問道:「我聽說,皇兄你要請命去北疆?」
太子自公文中抬起頭來,麵對祁陽少見的皺眉嚴肅:「此事不需皇妹過問。」
祁陽見他如此,便知他北疆之行八成不可更改了。可看著眼前雖則憂心,卻仍舊意氣風發的太子,再想想記憶中那個瘸了腿失魂落魄的人,她又如何能不為所動?
抬手扯住太子衣袖,祁陽難得情緒外漏:「皇兄,戰場兇險,不去不行嗎?」
太子對上她視線,嚴肅冷硬的麵容終究還是軟下幾分,可他做下的決定卻是不容置喙:「不行。」斬釘截鐵的答完,才又道:「北疆需要有人穩定軍心,父皇不能去,便隻能孤去。」
祁陽聞言沉默了,驟然生出了一股無力感。
可旋即,這種無力又變成了怨憤,對造成如今局麵的罪魁禍首謝遠的怨憤。
太子見她咬著唇不語,最後的冷硬也維持不下去了。他像幼時一般抬手摸了摸祁陽的腦袋,放軟了語氣安慰她:「隻是待在後方穩定軍心罷了,不會有危險的,別擔心。」
祁陽想說,前世你也隻是去北疆走個過場,結果就能瘸了腿迴來。如今北疆的局麵且不是前世可比,你是不是得把命都留在北疆了?!
然而這些話祁陽卻不能說,她甚至也不能指責太子不顧自身安危,偏要往險地而去。所以最後她也隻咬緊了唇,叮囑道:「皇兄此去,多帶些護衛。尤其戰場上刀劍無眼,暗衛都來不及阻止救人的,不如貼身的護衛好用。」
太子聽她這般叮囑,終於忍不住笑了一下:「知道了,你且放寬心。」
笑過後想起了什麽,太子又從一旁暗格裏取出隻木盒遞給祁陽:「你婚期也近了,皇兄此去恐怕趕不上與你送嫁,便先將賀禮送給你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