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陳兵不就是開戰的先兆嗎?祁陽皺了皺眉,又想起前世,不知說什麽才好。
太子卻誤會了祁陽的意思,見她皺眉,便抬手在她腦袋上輕輕揉了揉,笑道:「皇妹放心,就算北疆有變,也自有將士奮力殺敵,與你這個公主無甚幹係的。」說完又沖她眨眨眼:「皇妹如今急著建府,專心於此便好,畢竟府邸修好了,才能論其他啊。」
祁陽被他三言兩語說得再顧不上什麽北疆戰事,不滿的別過了頭,嘟噥道:「皇兄盡拿我打趣。」
太子便又笑了起來,神情輕鬆,看樣子確實沒太將北疆變故放在心上。
兩人站在殿外說了幾句話,宣室殿中便有內侍來通傳了。而太子另有政務要忙,兄妹倆沒說上幾句話便就此分別,祁陽旋即跟著內侍踏入了宣室殿。
公主府的改建不是很大,皇帝很快就首肯了。看著圖紙上批註的俊秀筆跡,也無需祁陽多說什麽,她的那點小心思皇帝又怎會看不明白?
處理完政務的皇帝有了閑暇,留了祁陽一同用膳,又打趣女兒道:「這般快就選好了人,今科三甲中可有不少才俊,皇兒不再看看?」
祁陽很幹脆的擺擺手,說道:「不必了,反正也不會有比她更好看的人。」
她說得信誓旦旦,也不是頭一迴在皇帝麵前說起陸啟沛的好相貌。皇帝聽了雖覺她小女兒心性,看人愛看臉,可與此同時也不得不說承認對這素未謀麵之人生起了幾分好奇來——能以才華驚艷了他的人,若再生得一副好相貌,倒真是讓人不得不喜歡了。
皇帝於是想了想,便道:「算算日子,那陸啟沛該是已經入翰林院了吧?朕還未見過他,也不不知是何等讓人驚艷的人物,竟使得皇兒你這般傾心。不如今日便召他入宮侍講看看?」
宮中常有翰林院的人值守,以備皇帝垂詢。隻這在翰林院中算是個肥差了,畢竟能在皇帝麵前露臉的人,將來多半仕途通暢。而陸啟沛算上今日才到翰林院三天,若是蒙聖召入宮……
這事有好有壞——表明聖眷在身,然而此舉或許也會引得翰林院中眾人嫉妒。
祁陽迅速在心中衡量了一番,覺得兩人婚事還是盡快定下來才好。可不等她點頭,就聽皇帝又道:「罷了,今日還有殿試,還是等過兩日有了空閑再召他來吧。」
皇帝並不是個喜歡出爾反爾的人,因此祁陽聽到這話略微詫異。她抬眸看去,果不其然又對上了皇帝調侃的目光,一時氣結又不好發作,隻能用撒嬌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宮室裏很快響起了笑聲。
十六歲的小公主,也不必強求什麽,她喜歡的就讓她喜歡好了。
其實皇帝已經記住陸啟沛這個人了,也知道了祁陽心悅於她,並沒有拆散有情人的打算。至於腦袋一熱把祁陽賜婚給其他人,那就更不可能了——祁陽完全是多慮了,可前世最後的經歷讓她再不敢對皇帝託付全然的信任,哪怕如今的皇帝對她寵愛有加。
父女倆說笑過一通,到底沒再提陸啟沛的事,一切還要等皇帝見過人再說。
當然,皇帝今日說忙也不是託詞,突如其來的軍情讓他與大臣們商議了足足半日。中午與祁陽一同用過了午膳,下午還得去宣德殿露個臉見見那些未來的天子門生,最後再迴來批閱奏摺。
一整天的時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祁陽很有眼色,也不會在宣室殿多留,用過午膳後隻是稍留了片刻便告退離開。午後派人去工部跑了一趟,將皇帝批準的圖紙遞了出去,接著就等動工了。
她在心裏盤算了一遭,覺得公主府約莫能比前世早兩月竣工,婚期說不定也能因此提前?
還沒被賜婚就已經惦記著出嫁的公主殿下心情頓時好了許多,也不再糾結什麽殿試或者戰事,半下午就又出宮去了——她還記得昨晚約了陸啟沛的,今日自不能爽約。
不巧出宮路上遇見了剛考完殿試的貢士們,一連串的人被內侍領著,拱手俯身沖她行禮。
祁陽坐在轎輦上,連麵都沒有露。不過從一眾人前路過時,她倒是不動聲色的往那領頭的幾人身上掃了眼,發現與前世高中之人無異,隻其中少了個曾奪得頭籌的陸啟沛而已。
沒了那個人,這整支貢士的隊伍似乎都少了七分光彩。
隻一眼,祁陽便興趣缺缺的收迴了目光,轎輦也迅速在眾人麵前行過。
大多數人規矩的俯首垂眸,並不敢多瞧。可也有那大膽的人,隱約揣測到了皇帝的心意,便偷偷抬眼去看公主殿下逐漸遠去的轎輦,目光中透出三分熱切。
可旋即,這份熱切就被一旁內侍的嗬斥聲打斷了,自命不凡的青年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這一切祁陽都不知道,也毫不在意。她匆匆出宮而去,乘坐的馬車趕在下值前再次等在了翰林院門外,不消片刻便等到了要等的人。
隻是與之前兩日不同的是,今日的陸啟沛出來時,看上去格外的神采飛揚。於是等人行到馬車前,祁陽便掀起車簾笑問她:「這般輕快,今日可是有好事發生?」
陸啟沛站在車下抬頭望她,眉眼溫潤笑容和煦,恍惚間好似放下了什麽包袱:「殿下今日又來接我了,難道不是好事嗎?」
第26章 卻再不復初心
陸啟沛來到翰林院上值的第三天, 祁陽也已經一連三天跑來接她下值。可這一天的陸啟沛是不同的,祁陽能明顯感覺到她的改變, 神采飛揚隻是外表,真正不同的是她的態度。
</br>
太子卻誤會了祁陽的意思,見她皺眉,便抬手在她腦袋上輕輕揉了揉,笑道:「皇妹放心,就算北疆有變,也自有將士奮力殺敵,與你這個公主無甚幹係的。」說完又沖她眨眨眼:「皇妹如今急著建府,專心於此便好,畢竟府邸修好了,才能論其他啊。」
祁陽被他三言兩語說得再顧不上什麽北疆戰事,不滿的別過了頭,嘟噥道:「皇兄盡拿我打趣。」
太子便又笑了起來,神情輕鬆,看樣子確實沒太將北疆變故放在心上。
兩人站在殿外說了幾句話,宣室殿中便有內侍來通傳了。而太子另有政務要忙,兄妹倆沒說上幾句話便就此分別,祁陽旋即跟著內侍踏入了宣室殿。
公主府的改建不是很大,皇帝很快就首肯了。看著圖紙上批註的俊秀筆跡,也無需祁陽多說什麽,她的那點小心思皇帝又怎會看不明白?
處理完政務的皇帝有了閑暇,留了祁陽一同用膳,又打趣女兒道:「這般快就選好了人,今科三甲中可有不少才俊,皇兒不再看看?」
祁陽很幹脆的擺擺手,說道:「不必了,反正也不會有比她更好看的人。」
她說得信誓旦旦,也不是頭一迴在皇帝麵前說起陸啟沛的好相貌。皇帝聽了雖覺她小女兒心性,看人愛看臉,可與此同時也不得不說承認對這素未謀麵之人生起了幾分好奇來——能以才華驚艷了他的人,若再生得一副好相貌,倒真是讓人不得不喜歡了。
皇帝於是想了想,便道:「算算日子,那陸啟沛該是已經入翰林院了吧?朕還未見過他,也不不知是何等讓人驚艷的人物,竟使得皇兒你這般傾心。不如今日便召他入宮侍講看看?」
宮中常有翰林院的人值守,以備皇帝垂詢。隻這在翰林院中算是個肥差了,畢竟能在皇帝麵前露臉的人,將來多半仕途通暢。而陸啟沛算上今日才到翰林院三天,若是蒙聖召入宮……
這事有好有壞——表明聖眷在身,然而此舉或許也會引得翰林院中眾人嫉妒。
祁陽迅速在心中衡量了一番,覺得兩人婚事還是盡快定下來才好。可不等她點頭,就聽皇帝又道:「罷了,今日還有殿試,還是等過兩日有了空閑再召他來吧。」
皇帝並不是個喜歡出爾反爾的人,因此祁陽聽到這話略微詫異。她抬眸看去,果不其然又對上了皇帝調侃的目光,一時氣結又不好發作,隻能用撒嬌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宮室裏很快響起了笑聲。
十六歲的小公主,也不必強求什麽,她喜歡的就讓她喜歡好了。
其實皇帝已經記住陸啟沛這個人了,也知道了祁陽心悅於她,並沒有拆散有情人的打算。至於腦袋一熱把祁陽賜婚給其他人,那就更不可能了——祁陽完全是多慮了,可前世最後的經歷讓她再不敢對皇帝託付全然的信任,哪怕如今的皇帝對她寵愛有加。
父女倆說笑過一通,到底沒再提陸啟沛的事,一切還要等皇帝見過人再說。
當然,皇帝今日說忙也不是託詞,突如其來的軍情讓他與大臣們商議了足足半日。中午與祁陽一同用過了午膳,下午還得去宣德殿露個臉見見那些未來的天子門生,最後再迴來批閱奏摺。
一整天的時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祁陽很有眼色,也不會在宣室殿多留,用過午膳後隻是稍留了片刻便告退離開。午後派人去工部跑了一趟,將皇帝批準的圖紙遞了出去,接著就等動工了。
她在心裏盤算了一遭,覺得公主府約莫能比前世早兩月竣工,婚期說不定也能因此提前?
還沒被賜婚就已經惦記著出嫁的公主殿下心情頓時好了許多,也不再糾結什麽殿試或者戰事,半下午就又出宮去了——她還記得昨晚約了陸啟沛的,今日自不能爽約。
不巧出宮路上遇見了剛考完殿試的貢士們,一連串的人被內侍領著,拱手俯身沖她行禮。
祁陽坐在轎輦上,連麵都沒有露。不過從一眾人前路過時,她倒是不動聲色的往那領頭的幾人身上掃了眼,發現與前世高中之人無異,隻其中少了個曾奪得頭籌的陸啟沛而已。
沒了那個人,這整支貢士的隊伍似乎都少了七分光彩。
隻一眼,祁陽便興趣缺缺的收迴了目光,轎輦也迅速在眾人麵前行過。
大多數人規矩的俯首垂眸,並不敢多瞧。可也有那大膽的人,隱約揣測到了皇帝的心意,便偷偷抬眼去看公主殿下逐漸遠去的轎輦,目光中透出三分熱切。
可旋即,這份熱切就被一旁內侍的嗬斥聲打斷了,自命不凡的青年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這一切祁陽都不知道,也毫不在意。她匆匆出宮而去,乘坐的馬車趕在下值前再次等在了翰林院門外,不消片刻便等到了要等的人。
隻是與之前兩日不同的是,今日的陸啟沛出來時,看上去格外的神采飛揚。於是等人行到馬車前,祁陽便掀起車簾笑問她:「這般輕快,今日可是有好事發生?」
陸啟沛站在車下抬頭望她,眉眼溫潤笑容和煦,恍惚間好似放下了什麽包袱:「殿下今日又來接我了,難道不是好事嗎?」
第26章 卻再不復初心
陸啟沛來到翰林院上值的第三天, 祁陽也已經一連三天跑來接她下值。可這一天的陸啟沛是不同的,祁陽能明顯感覺到她的改變, 神采飛揚隻是外表,真正不同的是她的態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