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留原本呢?”小時候的先生——孫韶父親專門和她們講過這個問題。
“每個時代的文物都在表達那個年代的歷史,人們是怎麽生活的、皇帝的性情怎麽樣、這一段時間的天象、風尚……不一而足。書本呢,在文物裏算最沒價值的那個。人們知道了它的內容,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偶爾有例外,那是它刻印的版本珍貴或者留下字跡的主人特別有名——都不是它本身的東西!”
既然傳播內容就是它的使命所指,那麽即已經“朝聞道”,“夕死”不正“可焉”?
不!
孫父對各種前代的古舊書籍有一種狂熱,他堅持認為書本被讀過以後就有了讀者一分精魂分散在上麵,一本書,讀的人越多,能感染人的力量也會增強。後人再來讀,不僅能更容易領會其內容要義,還能助長向學之心。
他廣搜孤本以及傳世已久的舊書,熱衷於與人借書讀,這個觀念不僅在大齊都非常著名,也影響了孫韶。孫父見孫韶也成為了自己的小小“信徒”,更是疼愛她。她的很多友人都是來孫家借書時與她結交的。可以說,孫韶的名頭之所以能傳的這麽廣,有一半是因為認識的人多,另一半才靠了學識。
孫韶完全相信、完全認同父親的觀點,甚至還更進一步——她認為這些古書不僅有意誌,而且還有靈魂!每本書都是祖先大智慧、大毅力的靈魂聚合體,凝聚的是士人對知識的嚮往,品格的堅持。
而這是她守護孫家最重要的寶藏——藏書閣所應該繼承的。
為了正義公道,寧可犧牲,這樣的犧牲在她看來是光榮的。畢竟人總是要死的,那麽還有什麽比為了堅持信念而死去更有價值?
形勢迫人,形勢總是迫人,總是訴說種種不可奈何,好像一說起形勢,其他的都是空談,都能放在一邊。
但惟其如此,她才更要援手!
鄒雨聽罷,唿吸一窒。
多年前也聽過這道聲音。
艷陽天,楊柳邊。她提著包袱冷冷地看著船漸行漸遠,終於消失。連同那人最後的羈絆也不復存在。數數銀子,隻有幾個碎銀——誰叫她非要撐麵子!
怒火越燒越熾,她不敢停下。但是現實闖過來,冷冰冰的,怎麽也燒不化。很快就落魄地不成樣子,有人打了招唿,她找不到謀生之處。
孫韶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她很愕然。
也不過就是和她借過幾本書,通過零星的幾封信,算得了什麽,值得她花這麽大代價得罪別人?
也許這人是熱血上頭,心血來潮。等她知道壓力了,又會趕我走了。
何必牽連別人再鬧一場呢?
這人畢竟還是好意的,和那些人不一樣。
於是把種種利弊一一給她分析透徹,不想這人聽了,隻有一句話——“惟其如此,我才更要援手!”
擲地有聲。
一聲嘆氣,昨日重現一樣。
鄒雨恍惚了許久,一言不發地向孫韶作了個揖,不管她錯愕的樣子,自己逕自往外走。
真好,她一直沒變。
鄒雨還有個理由沒有說出來:那孩子自己聰明透徹,她這樣的人放到什麽地方都能活的很好,何必你來替她擔憂?這理由本來是預備做決勝武器來駁孫韶的。
現在不必了。
她迴到已經是自己院子的住所,坐在桌前研墨,丫鬟要來幫忙,她揮揮手示意不用。
清水漸漸轉混,然後變黑,黑得再也洗不掉了,甚至能給碰到它的事物染上自己的色彩,使它們多年後墨痕猶存,這時,一缸墨水才算磨好。
腦子裏浮現出蘇慕的人影。這孩子聰明太過,事事都要想,事事都要想得複雜,還非常會察言觀色,度其今日在書房裏的表現,別有用心簡直寫在臉上,簡直就是展覽!蘇慕誇耀自己的智力,顯示自己的智力,而據她所知,這樣的人都不懼怕挑戰或者困難,甚至於唯恐天下不亂,乃至於製造麻煩以顯示自己的不凡,從而好劃分天才與凡人的楚河漢界!
鄒雨繼續磨墨。
一圈又一圈,加水,又轉換成左右移動,拉鋸一樣與硯台抗爭。好墨水是來之不易的,這需要你精心照管產生它的硯台。每天毀棄之前的餘墨,在手上把玩,放進水裏“水養”。種種程序,日久天長。
鄒雨的硯台就保養的特別好,她是此道高手,自己的硯台沒有一個不泛著淡淡的光澤,用這樣的硯台,鄒雨簡直不怎麽注意墨條了。
現在研磨出來的墨水質量也好,烏黑透亮,湊近則香氣襲人。
墨條放好,提筆一蘸,筆走龍蛇。
寫完,吩咐侍女交給孫韶。侍女隻以為這又是才女之間互傳詩詞的招數,打趣似的看鄒雨一眼,大覺風雅的離去了。鄒雨在原地想了一想,招來另一位侍女:“你也替我送個東西。”
蘇慕特將一張貴妃榻搬到樹下,身邊另置一幾,擺著茶水點心。侍女也不要她們站在這裏,教她們各自做各自的差事。蘇慕捧著書,入神地讀著。
有一年沒有看這些,即使記性好,種種文法不熟了也難以做出好文章。她現在可不能缺少這方麵的才幹,這是關鍵時期,成敗就繫於這一發上。這些天書不釋手,她最需要一個好環境,她最缺時間。
</br>
“每個時代的文物都在表達那個年代的歷史,人們是怎麽生活的、皇帝的性情怎麽樣、這一段時間的天象、風尚……不一而足。書本呢,在文物裏算最沒價值的那個。人們知道了它的內容,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偶爾有例外,那是它刻印的版本珍貴或者留下字跡的主人特別有名——都不是它本身的東西!”
既然傳播內容就是它的使命所指,那麽即已經“朝聞道”,“夕死”不正“可焉”?
不!
孫父對各種前代的古舊書籍有一種狂熱,他堅持認為書本被讀過以後就有了讀者一分精魂分散在上麵,一本書,讀的人越多,能感染人的力量也會增強。後人再來讀,不僅能更容易領會其內容要義,還能助長向學之心。
他廣搜孤本以及傳世已久的舊書,熱衷於與人借書讀,這個觀念不僅在大齊都非常著名,也影響了孫韶。孫父見孫韶也成為了自己的小小“信徒”,更是疼愛她。她的很多友人都是來孫家借書時與她結交的。可以說,孫韶的名頭之所以能傳的這麽廣,有一半是因為認識的人多,另一半才靠了學識。
孫韶完全相信、完全認同父親的觀點,甚至還更進一步——她認為這些古書不僅有意誌,而且還有靈魂!每本書都是祖先大智慧、大毅力的靈魂聚合體,凝聚的是士人對知識的嚮往,品格的堅持。
而這是她守護孫家最重要的寶藏——藏書閣所應該繼承的。
為了正義公道,寧可犧牲,這樣的犧牲在她看來是光榮的。畢竟人總是要死的,那麽還有什麽比為了堅持信念而死去更有價值?
形勢迫人,形勢總是迫人,總是訴說種種不可奈何,好像一說起形勢,其他的都是空談,都能放在一邊。
但惟其如此,她才更要援手!
鄒雨聽罷,唿吸一窒。
多年前也聽過這道聲音。
艷陽天,楊柳邊。她提著包袱冷冷地看著船漸行漸遠,終於消失。連同那人最後的羈絆也不復存在。數數銀子,隻有幾個碎銀——誰叫她非要撐麵子!
怒火越燒越熾,她不敢停下。但是現實闖過來,冷冰冰的,怎麽也燒不化。很快就落魄地不成樣子,有人打了招唿,她找不到謀生之處。
孫韶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她很愕然。
也不過就是和她借過幾本書,通過零星的幾封信,算得了什麽,值得她花這麽大代價得罪別人?
也許這人是熱血上頭,心血來潮。等她知道壓力了,又會趕我走了。
何必牽連別人再鬧一場呢?
這人畢竟還是好意的,和那些人不一樣。
於是把種種利弊一一給她分析透徹,不想這人聽了,隻有一句話——“惟其如此,我才更要援手!”
擲地有聲。
一聲嘆氣,昨日重現一樣。
鄒雨恍惚了許久,一言不發地向孫韶作了個揖,不管她錯愕的樣子,自己逕自往外走。
真好,她一直沒變。
鄒雨還有個理由沒有說出來:那孩子自己聰明透徹,她這樣的人放到什麽地方都能活的很好,何必你來替她擔憂?這理由本來是預備做決勝武器來駁孫韶的。
現在不必了。
她迴到已經是自己院子的住所,坐在桌前研墨,丫鬟要來幫忙,她揮揮手示意不用。
清水漸漸轉混,然後變黑,黑得再也洗不掉了,甚至能給碰到它的事物染上自己的色彩,使它們多年後墨痕猶存,這時,一缸墨水才算磨好。
腦子裏浮現出蘇慕的人影。這孩子聰明太過,事事都要想,事事都要想得複雜,還非常會察言觀色,度其今日在書房裏的表現,別有用心簡直寫在臉上,簡直就是展覽!蘇慕誇耀自己的智力,顯示自己的智力,而據她所知,這樣的人都不懼怕挑戰或者困難,甚至於唯恐天下不亂,乃至於製造麻煩以顯示自己的不凡,從而好劃分天才與凡人的楚河漢界!
鄒雨繼續磨墨。
一圈又一圈,加水,又轉換成左右移動,拉鋸一樣與硯台抗爭。好墨水是來之不易的,這需要你精心照管產生它的硯台。每天毀棄之前的餘墨,在手上把玩,放進水裏“水養”。種種程序,日久天長。
鄒雨的硯台就保養的特別好,她是此道高手,自己的硯台沒有一個不泛著淡淡的光澤,用這樣的硯台,鄒雨簡直不怎麽注意墨條了。
現在研磨出來的墨水質量也好,烏黑透亮,湊近則香氣襲人。
墨條放好,提筆一蘸,筆走龍蛇。
寫完,吩咐侍女交給孫韶。侍女隻以為這又是才女之間互傳詩詞的招數,打趣似的看鄒雨一眼,大覺風雅的離去了。鄒雨在原地想了一想,招來另一位侍女:“你也替我送個東西。”
蘇慕特將一張貴妃榻搬到樹下,身邊另置一幾,擺著茶水點心。侍女也不要她們站在這裏,教她們各自做各自的差事。蘇慕捧著書,入神地讀著。
有一年沒有看這些,即使記性好,種種文法不熟了也難以做出好文章。她現在可不能缺少這方麵的才幹,這是關鍵時期,成敗就繫於這一發上。這些天書不釋手,她最需要一個好環境,她最缺時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