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我心裏都覺得好笑。阿九,這個名字好。當年神尼初闖江湖,就是用的這個名字,遇見了今生的宿命:袁承誌。就算是被崇禎砍了胳膊,也不至於出家呀,還不是為情所困。咳,沒辦法,誰叫人家青青先下手了呢!也不對,就算是沒有青青,他倆也不可能,崇禎殺了袁崇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啊!想想都替神尼惋惜,當年的阿九,明珠美玉般的人,竟落得常伴枯燈,流離漂泊的下場,人生無常啊!
九華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相傳新羅國王族金喬覺,24歲時削發為僧,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華求法,經南陵等地登上九華,於山深無人僻靜處,擇一岩洞棲居修行。當時九華山為青陽縣閔員外屬地,金喬覺向閔氏乞一袈裟地,幾畝或數頃都不在話下,何況隻是區區一袈裟地,閔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應允,此時隻見金喬覺袈裟輕輕一抖,不料展衣後竟遍覆九座山峰。這使閔員外既十分詫異,又大開眼界、歎未曾有,由靜而驚,由驚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給“菩薩”,並為持戒精嚴、艱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廟宇,唐至德二年寺院建成,金大師有了修行道場和收徒弘法的條件。金喬覺由此威名遠揚,許多善男信女慕名前來禮拜供養。連新羅國僧眾聞說後,也相率渡海來華隨侍。閔員外先讓其子拜高僧為師,遂後自己亦欣然皈依、精進修行。至今九華山聖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氏父子。
我娓娓道來,一路上給眾人講解九華山的曆史及其傳說。說起這個,還是我上大一的那年,和同學一起考導遊證,背得那叫一個昏天暗地,整個中國的名勝古跡都背個遍。此後,就養成個習慣,到哪裏旅遊,都習慣的嘮叨些傳說,典故,引得同遊者一群一群的跟著轟都轟不走。碧落突然抬起頭,向山上打量。半晌,才笑逐顏開地叫道:“真的耶!小姐,真的像蓮花耶!” 我得意的道:“當然了,唐朝大詩人李白三次遊曆九華山。見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來人們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成宇文笑容滿麵的道:“小姑娘,滿腹經綸,機靈古怪,神尼見了你,一定會歡喜的,說不定還能收你為徒呢,到時候,你就在我們山上常住吧!有個機靈的小丫頭陪著,神尼會快樂些的。”
我臉色鄭重,向成宇文道:“成大哥,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早已拜過師傅了,豈能另投師門!”成宇文低下頭道:“嗯。是這樣。我隻是看你活潑乖巧。想著神尼一生坎坷流離,晚年有個你這樣的女娃陪伴,日子也過得快些,也不會整日的打坐念經了。”我聽得成宇文的言語中夾帶著濃厚的感情,便問道:“成大哥,你和神尼有些淵源吧?”成宇文黯然道:“我祖母是神尼的乳娘,大明滅亡時,神尼被皇上砍了胳膊後暈倒,是我祖母不忍她一手帶大的神尼傷生於此,拚了命替神尼攔了第二刀,神尼才得以活命。後來,我們就舉家和神尼遷來此地,說來也有六十餘年了。”
我喟然道:“神尼傳奇一生。其實,我們中華百姓的願望很簡單隻要能夠安居樂業,不憂溫飽,享太平之福,足矣。”成宇文歎道:“談何容易啊!”
傍晚時分,到達山頂,,山上錯落有致的建築了數十間房屋,樣子普通也很平常,沒有什麽防備守禦,成宇文道:“請幾位先歇息一會,待吃了晚飯後,再拜見神尼。”成宇文走後,我正色的對唐九和納蘭揆敘說道:“今日我們在此,也算有緣。我有個請求,希望二位能夠答應。”從認識至今,我頭一次認真,鄭重其事的表態,唐九與納蘭揆敘連連稱是,我雙手一拱,道:“就是此行所見所聞,不向別人泄露半字,我不能因為救了兩人的性命,引來更多的殺戮。天子一怒,血流成河。百姓何辜?”唐九,納蘭揆敘在江湖上也混了幾年,見聞算廣,三言兩語,就聽出了事情的因由。也知事態危急,都點頭應允。
當晚,鍾聲鏜鏜。不久成宇文快步走了進來,說道:“神尼請幾位到殿上。”我們跟著成宇文出去,隨著他繞過幾間大瓦房,來到一座寺廟跟前。我抬頭一看,見一塊橫匾上寫著“上禪堂”三個大字,心想:“原來,神尼喜歡‘上禪堂’啊!我喜歡‘甘露寺’。”
來到大殿,但見殿上四周迴廊上方雕梁畫棟,仙鶴、麋鹿等珍禽異獸,牡丹、靈芝諸鮮花奇草,栩栩如生、鮮豔奪目。迴廊有石柱20根,南北簷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聯,北邊是:“誓度群生離苦趣,願放慈光轉法輪”。南邊兩副,一副題著:“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極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兩副對聯的首字連讀是“心目福慧”,表示“心中目前”不離地藏、終能修到“福慧”圓滿。我暗想:這大殿原來是肉身殿的前身啊!
大殿中央,端坐著一位花甲的老尼,相貌竟然十分秀麗,也就像四十左右的年紀,可是周身籠罩著一股祥和的瑞氣,說不出的舒服。我知道神尼當年也是調皮頑劣的主兒,要不堂堂的大明公主能跑到江湖上去!現在一看,倒真有世外神仙的味道,不覺又多了幾分好感。票票啊!留言啊!看書收藏是一種美德,新人新書,比不得這裏的老作者,有固定讀者。如果看書的大大們不支持,新人很難混下去。希望大家如果覺得有看頭,就收藏下吧,謝謝!
九華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相傳新羅國王族金喬覺,24歲時削發為僧,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華求法,經南陵等地登上九華,於山深無人僻靜處,擇一岩洞棲居修行。當時九華山為青陽縣閔員外屬地,金喬覺向閔氏乞一袈裟地,幾畝或數頃都不在話下,何況隻是區區一袈裟地,閔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應允,此時隻見金喬覺袈裟輕輕一抖,不料展衣後竟遍覆九座山峰。這使閔員外既十分詫異,又大開眼界、歎未曾有,由靜而驚,由驚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給“菩薩”,並為持戒精嚴、艱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廟宇,唐至德二年寺院建成,金大師有了修行道場和收徒弘法的條件。金喬覺由此威名遠揚,許多善男信女慕名前來禮拜供養。連新羅國僧眾聞說後,也相率渡海來華隨侍。閔員外先讓其子拜高僧為師,遂後自己亦欣然皈依、精進修行。至今九華山聖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氏父子。
我娓娓道來,一路上給眾人講解九華山的曆史及其傳說。說起這個,還是我上大一的那年,和同學一起考導遊證,背得那叫一個昏天暗地,整個中國的名勝古跡都背個遍。此後,就養成個習慣,到哪裏旅遊,都習慣的嘮叨些傳說,典故,引得同遊者一群一群的跟著轟都轟不走。碧落突然抬起頭,向山上打量。半晌,才笑逐顏開地叫道:“真的耶!小姐,真的像蓮花耶!” 我得意的道:“當然了,唐朝大詩人李白三次遊曆九華山。見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來人們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成宇文笑容滿麵的道:“小姑娘,滿腹經綸,機靈古怪,神尼見了你,一定會歡喜的,說不定還能收你為徒呢,到時候,你就在我們山上常住吧!有個機靈的小丫頭陪著,神尼會快樂些的。”
我臉色鄭重,向成宇文道:“成大哥,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早已拜過師傅了,豈能另投師門!”成宇文低下頭道:“嗯。是這樣。我隻是看你活潑乖巧。想著神尼一生坎坷流離,晚年有個你這樣的女娃陪伴,日子也過得快些,也不會整日的打坐念經了。”我聽得成宇文的言語中夾帶著濃厚的感情,便問道:“成大哥,你和神尼有些淵源吧?”成宇文黯然道:“我祖母是神尼的乳娘,大明滅亡時,神尼被皇上砍了胳膊後暈倒,是我祖母不忍她一手帶大的神尼傷生於此,拚了命替神尼攔了第二刀,神尼才得以活命。後來,我們就舉家和神尼遷來此地,說來也有六十餘年了。”
我喟然道:“神尼傳奇一生。其實,我們中華百姓的願望很簡單隻要能夠安居樂業,不憂溫飽,享太平之福,足矣。”成宇文歎道:“談何容易啊!”
傍晚時分,到達山頂,,山上錯落有致的建築了數十間房屋,樣子普通也很平常,沒有什麽防備守禦,成宇文道:“請幾位先歇息一會,待吃了晚飯後,再拜見神尼。”成宇文走後,我正色的對唐九和納蘭揆敘說道:“今日我們在此,也算有緣。我有個請求,希望二位能夠答應。”從認識至今,我頭一次認真,鄭重其事的表態,唐九與納蘭揆敘連連稱是,我雙手一拱,道:“就是此行所見所聞,不向別人泄露半字,我不能因為救了兩人的性命,引來更多的殺戮。天子一怒,血流成河。百姓何辜?”唐九,納蘭揆敘在江湖上也混了幾年,見聞算廣,三言兩語,就聽出了事情的因由。也知事態危急,都點頭應允。
當晚,鍾聲鏜鏜。不久成宇文快步走了進來,說道:“神尼請幾位到殿上。”我們跟著成宇文出去,隨著他繞過幾間大瓦房,來到一座寺廟跟前。我抬頭一看,見一塊橫匾上寫著“上禪堂”三個大字,心想:“原來,神尼喜歡‘上禪堂’啊!我喜歡‘甘露寺’。”
來到大殿,但見殿上四周迴廊上方雕梁畫棟,仙鶴、麋鹿等珍禽異獸,牡丹、靈芝諸鮮花奇草,栩栩如生、鮮豔奪目。迴廊有石柱20根,南北簷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聯,北邊是:“誓度群生離苦趣,願放慈光轉法輪”。南邊兩副,一副題著:“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極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兩副對聯的首字連讀是“心目福慧”,表示“心中目前”不離地藏、終能修到“福慧”圓滿。我暗想:這大殿原來是肉身殿的前身啊!
大殿中央,端坐著一位花甲的老尼,相貌竟然十分秀麗,也就像四十左右的年紀,可是周身籠罩著一股祥和的瑞氣,說不出的舒服。我知道神尼當年也是調皮頑劣的主兒,要不堂堂的大明公主能跑到江湖上去!現在一看,倒真有世外神仙的味道,不覺又多了幾分好感。票票啊!留言啊!看書收藏是一種美德,新人新書,比不得這裏的老作者,有固定讀者。如果看書的大大們不支持,新人很難混下去。希望大家如果覺得有看頭,就收藏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