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臨東所坐的這輛中福吉普車行駛在滾滾車流當中,趙臨東直接率領的部隊雖然數量上並不多,隻有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步兵營而已,隻算人數的話也就一千多人,然而這年頭的重裝機械化部隊戰鬥力強大與否和人數並沒有太大關係,影響最大的是重型裝備的數量和性能,作為一支中國陸軍內的標準重裝機械化部隊,第三師下屬的這個由趙臨東所指揮的乙戰鬥群擁有大量各種裝甲車輛。


    盡管趙臨東不可能把整個戰鬥群都帶來參戰,隻帶了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步兵營而已,然而這一千多號人裏卻是擁有高達超過一百輛的全履帶式裝甲車輛,其他的輪式車輛還有好幾十輛,這個裝備密度已經是達到了這個年代所能夠達到的極限。


    單純比拚部隊的戰鬥力而言,趙臨東手底下的這個兩千人不到的部隊足以在正麵進攻戰中擊潰四五倍數量的傳統步兵部隊。起草並負責陸軍機械化部隊編製以及戰鬥模式的陸軍後起之秀將領李玉挺中將更是放出豪言,這種重裝機械化部隊隻需要一個戰鬥群,就足以正麵進攻戰中擊潰一個中國陸軍自身的傳統摩托化步兵師,隻需要一個師就能夠正麵擊潰一個傳統摩托化步兵軍。


    當然了,實際上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在實際戰鬥中,擁有的坦克比人家一個步兵軍都多了,而且兵力上也不少。雖然正式編製上一個機步師的人數隻有兩百輛不到的坦克和一萬六千人左右的兵力,但實戰中,中國陸軍往往會給機械化師級部隊配屬大量獨立部隊以及輔助部隊,比如第十集團軍剛成立之初,下屬的第四裝甲軍下轄的第六十七師不但擁有自身的固定編製部隊,還臨時配屬有一個獨立坦克營、一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個空中騎兵營以及一個運輸團。使得當時第六十七師的實際所指揮的部隊是非常多的,包括三個坦克營、六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特戰營(輕裝步兵)、一個裝甲偵察營、四個自行炮兵營、一個自行火箭炮營、一個空中騎兵營、一個防空營、四個輜重補給營、一個重型卡車運輸團、一個工程營、一個軍械營,一個醫療營、一個通訊連等。隻計算重型裝備的話,當時第六十七師所轄的坦克達到兩百多輛,步兵戰車三百多輛,105毫米全履帶式自行榴彈炮有三十六輛,155毫米全履帶式自行榴彈炮三十六輛,105毫米全履帶式突擊炮二十四輛,155毫米全履帶式火箭炮十八輛。而如果看人數的話,那麽第六十七師實際所指揮的人數在最巔峰時期,達到兩萬三千餘人。


    所以別看中國的機械化部隊番號上隻是師,但各國包括中國陸軍自家將領就沒有把這些重裝師當成普通師級部隊運用過。


    所以由這些大編製的重裝機械化師所組成的中國陸軍裝甲軍,也就不是普通的軍,而是動輒兵力達到七八萬人甚至超過十萬人的大規模裝甲集群,一個裝甲軍就能夠獨立承擔一個戰區的戰略突擊任務,當初第九集團軍說什麽隻要一個軍就能夠一個月就打到柏林去,說這話的底氣是什麽,就是因為當初第九集團軍下屬的第十二裝甲軍乃是當時中國陸軍裏規模最為龐大的軍級部隊,擁有四個重裝機械化師,四個自行化炮兵旅以及眾多輔助部隊,總兵力超過十五萬人。這德國人要擋住第十二裝甲軍,至少得一個集團軍群的兵力不可,就算是同樣以大編製著稱的美軍部隊,要擋住第十二裝甲軍,至少也得擺上一個集團軍的兵力至少十個師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


    中國陸軍實戰中機械化部隊保持大編製,是有曆史傳統和其他方麵諸多原因的,首先是傳統,中國陸軍的裝甲師以前也不算多,三十年代的時候也就那麽幾個裝甲師而已,基本上每一個裝甲師都是當成了拳頭部隊來使用,每一個裝甲師都是當前戰線的主要突擊力量,所以那些將領們在實戰中恨不得把所有裝備都擠進裝甲師裏頭。


    再說這些被塞進來的獨立部隊,那是因為二戰期間中國大規模擴軍的時候,同樣大量擴建了大量獨立部隊,大量獨立炮兵旅、坦克營、防空營被建立起來,這些獨立部隊都是被分配給各部隊當中,其中又以機械化部隊所能夠得到的獨立部隊最多。


    所以說起編製,中國陸軍裏頭的傳統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同樣是師,但是機械化師和傳統師完全是兩個等級的東西。


    而由於機械化部隊在實戰中編製龐大臃腫,也就導致機械化部隊出現了多個戰鬥群指揮部。同時在某些機械化部隊裏,也並不是嚴格執行師長就一定是少將軍銜的例子,比如第一裝甲師的曆任師長就出現過不少中將軍銜的將領擔任,當初方大山就是以中將軍銜擔任第一裝甲師的師長,同時現在第十二裝甲軍下屬第二步兵師,其師長為徐家全,年初的時候雖然是少將,但是戰爭期間被晉升為中將,但是雖然晉升為中將,但是他依舊擔任第二師的師長一職,成為中國陸軍十幾個中將師長之一,此外第二師以及其他幾個機械師裏也出現了戰鬥群指揮官乃是少將級別將領的事情。


    當然這種軍銜和職位的搭配並不是普遍情況,而是軍方根據實際情況所臨時采用的特殊搭配,出現這種情況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在職將領立功後被即時晉升軍銜,但是不方便調離原職位。也不會過久的保持這種狀態,情況一有所改變還是會恢複原貌的


    在機械化部隊戰鬥群指揮官這個職位上,上校軍銜才是標配,資淺少將隻是少數而已,而中校軍銜的戰鬥群指揮官,放眼中國也沒有幾個,而趙臨東就是其中之一。


    盡管他的年齡對比軍銜並沒有太大耀眼之處,但是能夠以中校軍銜擔任一個重裝機械化師戰鬥群指揮官的職務,足以說明他這個中校的分量是極為充足。


    看著這個小山穀裏的滾滾車輛,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轟鳴聲在耳邊絲毫沒有停歇,這一切讓坐在車上的趙臨東由衷的感到了內心裏的那種渴望。


    這是一個軍人對戰鬥的渴望,對榮譽的渴望!


    身為一個職業軍人,趙臨東和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職業軍官一樣,把從軍當成了畢生的奮鬥理想!對於他們這些職業軍官來說,戰爭代表了榮譽和富貴!


    君不見每一次中國對外發起戰爭的時候,國內那些權貴人士都是用盡了心思想要把自家子弟調到前線去,不是他們看不見上前線的危險,每一次對外戰爭都能夠經常聽見權貴家庭的嫡係子弟陣亡的消息,不久之前的翁舒同、洪容翰就是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其中的容翰榮很為國內僅次於陳氏家族的洪家第三代嫡係子弟,其個人出身之顯赫足以讓無數人羨慕。而這些顯赫出身的人卻是義無反顧的投身軍旅,每一次戰爭都是爭著搶著上前線,是他們看不到前線的危險嗎?他們是不知道會陣亡嗎?他們知道,他們非常清楚上前線的危險所在,但是他們依舊義無反顧。其中是為了什麽?如果隻是說愛國,那就睜眼說瞎話了,他們愛國美愛到這個地步,中國三軍無數職業軍官裏,單純因為愛國而從軍的人不足十分之一。他們參軍並上前線拚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上前線固然危險,但是如果立下大軍功,那就是一輩子的榮耀,而且這不但是自身的榮耀,更是保持家族榮華富貴的根基保障。


    陳敬雲優待軍官,尤其是優待軍功顯赫的將領那是有目共睹的,幾十年的優軍政策做下來,盡管沒有任何的明文條列,但是隻要陳敬雲有這個心思,那麽就足以讓國內那些權貴家庭投其所好。


    趙臨東也隻是個普通人,擺脫不了這些榮華富貴的禁錮,他活著不僅僅是為了他自己,還為了家人。當去年他在中日戰爭期間立功被晉升中校,而今年更是以中校軍銜擔任戰鬥群指揮官,前途可以稱得上是閃閃發亮,這個消息傳迴了家鄉足以讓他的老父親淚流滿麵,因為這代表著趙臨東不用幾年就有希望晉升為少將,這就代表著一直掙紮在中產階層的趙家足以邁進當地權貴家庭的行列,到那個時候趙家才能夠融入當地權貴階層,穩紮穩打發展十年幾後就是一地豪族。


    趙臨東內心裏對戰爭的渴望很多人一樣都是強烈的,所以當他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內心裏的興奮是可想而知。


    如今真正踏上征途,趙臨東彷佛看到了軍銜和勳章已經在向自己招手了。


    ---


    稍後還有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大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辛亥大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