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4312步兵營的營長是個年約四十的少校,因為是東北大漢所以長得人高馬大,足足一米九多的個子在在座的諸人中間高了一頭,此人姓趙,名臨東,出身武漢軍官學校九期步科,畢業時名列步科第三十六名,因為畢業沒有名列前茅,加上畢業後的從軍之路中也沒有發揮出太過出色的表現,所以從軍之路也隻能算得上中規中矩,靠著資曆和時間一步一步慢慢積累晉升,到了年近四十的時候才晉升為少校。


    別看趙臨東資曆平平,官銜也不算高,但是趙臨東這種四十歲左右的軍官卻是目前陸軍中的核心軍官群體,目前中國陸軍的軍官群體大概可以分為幾類,第一種就是前清時代培養的軍校生,包括前清時代的各軍校畢業生,比如南京陸軍中學,北洋武備學堂等以及留曰士官生,這個群體是中國陸軍中名副其實的元老,包括陳敬雲自身在內都是這一群體,其他的沈綱、陳儀、左玉剛等一大票上將乃至元帥都是這些人,雖然這些人的年紀都已經老邁,最年輕的也有五十多歲了,但是他們卻是中國陸軍中名副其實的掌權者。


    而再過來,就是內戰時期的福州軍校生,內戰時期陳敬雲以前清時代的福建陸軍小學、浙江陸軍小學為核心創辦了福州軍官學校,並且為了滿足內戰時期國民軍的大量軍官需求而大量招生,前期以三個月為一期,後期以半年為一期培養了大量速成軍官到福州軍官學校搬遷到武漢為止,一共創辦了十二期,培養了大約四千多名畢業生。憑心而論這些速成班出來的軍官素質雖然大部分不咋地,但是他們卻是撐起了當時國民軍的天空,並且裏頭的眾多人憑借在內戰中的戰功而快速晉升,並湧現了一大批將才,杜岩鵬中將、鮑剛毅中將、程子賢中將等陸軍裏幾十個中將都是這一時期的人,並且有幾個已經晉升到上將。


    內戰結束後國內統一,陸軍軍官學校搬遷到武漢,此後招收的學生已經不是在三個月或者半年期的速成班了,而是按照最為正規的方式需要經過長達三年的係統培訓,這些畢業生畢業後的基本功可不是內戰時期裏的那些軍官能夠相提並論了,所以前麵多期的畢業生一畢業後基本就是快速晉升並走上中級軍官的位置上,在二十年代裏陸軍幾乎是武漢軍校生全麵取代福州軍校生的時代,大量內戰時期的福州軍校生轉入預備役。


    而正是武漢軍校生的大量進入陸軍服役,並逐漸走上高層,才讓中國陸軍的正規化得到了首次實現。


    從1915年開始到1944年,武漢陸軍軍官學校已經創辦了三十九期,其中前麵幾期裏的畢業生如果還沒有退役的話,大多數已經步入了高級軍官的層次,而那些十期左右的畢業生還普遍停留在校級軍官的層次,至於二十五期以後的畢業生,現在大多數還在尉官到校官轉變的階層,至於三十期以後的才剛畢業沒有多久,絕大部分都還是尉官呢。


    趙臨東在第九期畢業生裏不算太過優秀,對比諸多同學的晉升速度也算比較慢了,現在才是個少校。


    但是偌大一個中國陸軍裏頭和他這樣的軍官卻是占據了絕大部分,不是每個人都是軍事天才的,不是每個軍官都能夠在三十歲之前步入校官的階層,不是每個軍官都能夠年紀輕輕在四十歲之前就成為少將的。絕大部分的軍官還得一步一步慢慢熬,對於絕大部分軍官而言,一生從軍一個上校也就到頭了,甚至很多人是在中校或者少校的軍銜上就退役的,那些能夠在有生之年跨入將官階層的將領都是極少數的一部分而已。


    要不然,中國的校級和尉級軍官那麽多,要是他們都能夠一步一步爬上來成為將官的話,那麽中國還不得有好幾萬的將軍啊。


    如果是和平時期,那麽趙臨東說什麽也不可能突破障礙在退役之前晉升到少將,但是現在卻是戰爭時期,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陸軍裏部隊何其多,軍官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有幸參與實際戰爭的能夠有多少呢?


    中國的一百多個師,眾多的讀力團、營部隊,然而真正參與對曰作戰的才多少,算上琉球和新加坡方向,哪怕再加上之後的菲律賓那邊,動用的部隊絕對不會超過三十個師,也就是說能夠直接參與戰爭的軍官頂多也就四分之一。


    而這四分之一裏頭擔任一線野戰部隊的指揮官並參與重大戰役的能夠有幾個呢?以新加坡戰役為例子,參戰的一共才多少營長啊,而全中國有多少個營長啊!


    這樣比較下來後趙臨東就是覺得隻要自己在這場戰役裏發揮的好,哪怕是沒有立下什麽大功勞,但是對於以後自己的晉升之路也將會是有著極大幫助的的,不說別的,單單是一個有大規模戰役的經驗就足以讓他在未來的晉升中領上司刮目相看。


    對於趙臨東這樣的軍官而言,什麽最重要呢?勳章和晉升,而這兩者要怎麽來呢,要軍功,而軍功要怎麽來呢,要參與戰爭,說白了你得上前線,而且還得是一線部隊的實際指揮官位置上才行。要不然為什麽每當戰爭來臨,國內的那些權貴之家一個個都是上下活動,為的就是給家族中服役軍中的子弟調動到前線部隊去,到了前線才有仗打,才有軍功,有了軍功才能晉升。


    為什麽說中[***]隊裏權貴子弟眾多而且晉升速度普遍較快呢,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在每一次戰爭來臨的時候都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到了前線去,從而得到了旁人無法擁有的機遇。


    盡管這種機遇伴隨著極大的風險,但是風險和收獲相比卻是值得了,畢竟對於普通士兵而言上線前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但是對於軍官尤其是少校這種級別以上的軍官而言,上前線其實沒有外人想象中的那麽危險,除非是打了敗仗,而且還是大潰敗或者是那種被包圍殲滅的敗仗,不然像趙臨東這種步兵營少校營長想要陣亡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趙臨東要想在一群權貴子弟中殺出一條血路來,今天的這種機遇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中[***]方的軍官群體裏權貴子弟多是出了名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有和中國這樣,幾乎所有的權貴家庭都會送嫡係子弟參軍的情況了。陳敬雲在中國搞了數十年的優軍宣傳,這裏頭不單單有著軍人地位的普遍提供,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大家族裏幾乎個個都是有將官級別的現役軍人。一個將軍可以支撐起一個家族數十年的榮華富貴,但是一個文官哪怕是坐到了總長級別頂多也就威風幾年,然後就沒人能夠記得住他們的名字了,哪怕是現任財政部總長、掌管戰時經濟委員會的吳岩清他自身也算權勢滔天了,但是他背後的吳家卻不會被認為是頂級豪門了。


    除非能夠和馬寅初、洪子泰之類一樣,不過話又說迴來,洪子泰的一個兒子可是中將呢,馬寅初也是有個堂弟是海軍少將。


    當然目前中國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和陳敬雲的關係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是他一手造成的也不為過,至於怎麽造成的,看看陳敬雲自己的家庭結構就知道了!


    他陳敬雲幾個兒子可都是清一色的軍人身份,陳敬雲把軍隊視為家族權力的核心,而陳家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豪門,正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迎,陳家自個都是這樣,其他家族自然是有樣學樣了。


    這樣時間越來越久,由上層家庭出身以及中產家庭出身的學生進入軍校後畢業,而由此構成了中[***]官群體。


    主力就是充分體現了一句上古名言:窮文富武!


    為什麽現今中國三軍裏很少有下層民眾出身的軍官,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下層出身的學生絕大部分很少會去上高中,絕大部分人上了初中後就是出去工作,要不就是去報考技術學校也就是中專,至於高中不是普通人可以上的,因為這年頭中國高中的定義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大學預科學校,說白了上高中就是為了上大學的,如果沒有在大學裏獲得全額獎學金的自信平民子弟根本就沒有必要去高中,因為考上了大學沒能獲得獎學金的也支付不起昂貴的學費。再者,不說大學了,就是高中的學費也是很昂貴的,低收入家庭根本就承受不起,當然那些學業優秀的天才不在其內,人家每年都是拿全額獎學金的,沒有拿出來比較的意義。


    諸多情況下,低收入家庭的子弟一般初中畢業後要麽直接進入社會工作,擁有初中學曆的話做個普通職員是沒有問題的,工作幾年月收入就能夠達到五十元左右了,足以樣一家老小生活了。如果成績不錯的話還可以繼續去讀技校,三年畢業後比高中畢業生吃香多了,輕鬆邁入月收入五六十元的層次,過百元也不是什麽難事。


    努力一些、吃苦一些也就能夠供一個孩子上高中乃至大學了,等孩子大學畢業後,那麽這個家庭也就穩妥妥的進入中產階層了。


    這個年代的中國高中對於低收入家庭而言是無緣的,而軍校招生又是從高中畢業生中招收,此外還得有一份重要人物的推薦信,自身的學業也必須極度優秀。


    如此種種條件加起來也就造成了目前中國的軍官團體中,平民子弟出身的實際上是非常少的。


    從實際而論,中國的軍官團是比德國的容克軍官團更加貴族化的一個團體。


    趙臨東自己實際上也算是中產家庭出身,父親乃是遼寧省下的一個市政斧下轄的工業委員會的會長,換成今天的說法大概就是市工商局的局長。不過這種出身在國內軍界的軍官當中一大群,在軍隊裏比老爹也得有底氣才行。


    如果老爸不是中將以上或者省府一把手之類的角色,最好就別喊我爸是李剛之類的話,不然很有可能會被人打臉的。


    再說了就算別人老爸不給力,隨便出來一個優等生就能夠把你踩死了,人家出口第一句就是問你是幾期的,如果是晚輩的話立馬就矮下去了,如果是同期的人家立馬又會問你畢業時名列第幾。


    如果你自己隻是資質平平,而人家又是畢業時名列前三的優等生,那幾乎是注定了人家會爬的比你遠,你是尉官的時候人家已經是校官了,你還是校官的時候人家已經是少將了,這輩子是沒法比了。


    這種情況下就算你老爸是李剛,人家也照樣鄙視你。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大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辛亥大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