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清川江北岸,韓三看著江對岸槍聲大作,爆炸聲連連,陰沉著臉:“一連現在情況怎麽樣了?”


    旁邊的一個中尉道:“營長放心,一連那邊現在沒有問題,反撲的日軍也有一百多人,但是隻靠這點人物是絕對無法突破一連防線的!”


    的確,有著重機槍火力以及不少輕機槍火力的一個步兵連如果要防守一段陣地,進攻的日本人要是沒有超過己方的火力和兵力,是絕對無法輕易突破的。


    “嗯,雖然一連那邊問題不大,但是部隊也要盡管渡江!免的夜長夢多,這時間耽誤久了的話,說不準日軍就會派來大規模增援部隊了!”韓三如此說著,這裏雖然不是主要戰場,但是距離安州也不過七八公裏左右,距離最近的日軍主力部隊也不過四五公裏,日`本要緊急增援而來的話,也不用幾個小時就能夠趕到。


    他們說話之際,4732營的主力部隊已經開始利用朝鮮義勇軍搜集而來的小木船開始渡江,最先渡江的並不是大批的步兵部隊,而是搭載迫擊炮以及大批機槍先過江,韓三要先把大量的技術兵器運輸過江後,增強一連的火力,然後再以一連為排頭兵向西南方向挺進。


    很快,頭一批四門八十毫米迫擊炮以及六挺重機槍就已經是搬上了船隻,然後穿上的士兵們奮力的開始劃動船隻,而後頭,還有部分的重機槍以及兩門七十五毫米輕型步兵炮。


    這兩門七十五毫米輕型步兵炮原本是團部的直屬火力,不過陸軍向來有把重型火力加強給下屬部隊進行作戰的管理,而這一次4732步兵營渡江執行偷襲騷擾作戰,自然不可能在後續作戰中順利得到上級重型火力的支援,所以團部就直接把兩門的七十五毫米輕型步兵炮加強給了他們。


    這兩門七十五毫米輕型步兵炮實際上就是1915年式75毫米山炮,要知道這款火炮從國民軍時代開始就一直是中國陸軍的主力,和1916年式75毫米野炮構成了中國陸軍的主要炮兵力量,雖然說這兩款火炮都是仿製日`本的,但是由於兩國地形以及預定作戰區域都是東亞地區,所以這炮兵的運用上極為相似。畢竟不管是日`本陸軍還是中國陸軍,都把預設戰場放在了朝鮮以及東北等東亞地區,這種情況下,日`本專門為了東亞地區作戰而開發的這兩款火炮同樣也是適用於中國的。要不然前麵幾年也不會大量生產這兩款火炮了。


    雖然這些年中國的炮兵力量發展極大,這兩款火炮早已經是在1923年中日戰爭結束後就已經相繼停產,而陸軍則是開始裝備其他新型號的火炮,比如1925年式105毫米野戰榴彈炮,又比如1929年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不過中國陸軍中的1915年式山炮以及1916年式野炮極多,根本不可能說一下子就全部退役不用了。所以哪怕新式火炮相繼進入陸軍服役,但是這兩款舊式火炮依舊大量裝備中國陸軍。


    其中的1915年式75毫米山炮從一線部隊的師屬炮兵團退了下來,也不用挪地方,就直接分給各步兵團當團屬步兵炮使用,這款山炮本來就輕隻有五百多公斤,哪怕是配屬給團使用也不會太重。


    而由於1925年式10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產量有限,加上也會優先裝備一線部隊,而國內的二線部隊一時間也得不到10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裝備,所以現在國內的大量二線部隊的師屬炮兵依舊也有著1915年式75毫米山炮。


    至於1916年式75毫米野炮就更是從未退出一線作戰序列,由於其8300米不到的射程已經越來越難難滿足主力部隊的作戰需求,裝備部也根據引進了部分法國的火炮技術,設計出了一款1929年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作為新一代的師屬壓製火炮,這款新一代的75毫米野戰榴彈炮射程達到了一萬四千米,重量也是攀升到了一千四百公斤,而考慮到射程以及射速上的極大提升,些許重量的代價付出也是允許的,但是這種情況卻是讓陸軍無法接受,如果太重的話,陸軍幹脆直接裝備更大口徑的105毫米野戰算了,而且更關鍵的是這款新式火炮的造價太高,所以對這款新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陸軍就是沒有大規模裝備的打算,到現在全軍也隻有兩個摩托化步兵師裝備了四個這款火炮的炮兵營而已,總產量才四十來門。


    1916年式75毫米野戰的擁有量比1915年式75毫米山炮更多,這要全部換裝並不是那麽輕易的事情,再者陸軍一直都想要在師屬支援火力上普及105毫米這個口徑,所以也就對新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換裝不怎麽上心,是想要裝備威力更大的105毫米野戰榴彈炮,至於說原來的1925年式野戰榴彈炮射程不夠的問題,陸軍是想著通過研發新式較長身管的105毫米榴彈炮火炮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射程提高後所帶來的重量問題已經不算太過嚴重,陸軍現在已經穩步實行炮兵摩托化的戰略,除了山地作戰部隊外,其他的普通步兵師以及摩步師以及裝甲師的火炮的牽引已經從早些年的馬匹牽引改為了卡車牽引。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師屬火炮牽引問題問題不算太大。


    當然太重了也不行,為了控製新式火炮重量,還特地從法國引進了身管自緊技術,其中作為代價也購進了數十門的施耐德1927式85毫米榴彈炮,但是中國陸軍自然不會裝備85毫米這個口徑的,研究了一番後就是把這些火炮轉手賣給了希臘。這個身管自緊的技術對於減輕炮管重量而言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後續中國所開發的一係列火炮當中,都是開始運用這個技術,其1929年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就是運用到了這個技術。


    通過這幾年的開發也是拿出了幾個試驗型號,其中由上海兵工廠以及武漢機械公司合作開發設計的其中一款試驗105毫米野戰榴彈炮在性能上就讓陸軍比較mǎnyi,試驗數據裏,這款火炮乃是從1925年式火炮改進而來,其射程可以達到一萬兩千米以上,比原有的1925年式榴彈炮遠了兩千米,而重量雖然略有提高,但是依舊控製在了1600公斤。如此性能放眼世界都已經算得上是一流水平了。


    但是一款新式火炮從開發到試驗,然後再到服役所需要的時間可是要好幾年以上,所以盡管陸軍已經給了這款火炮發放了1930年式10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正式番號,也采購了十幾門用於試驗,但是距離這款火炮大規模服役依舊還要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加上這款新式火炮的性能雖然讓陸軍眼饞不已,但是要獲得這些優越的性能就得大量采用新式技術,包括身管自緊以及其他一係列的新式技術,而大量新式技術的采用所帶來的就是造價的上升,對比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1930年式105毫米榴彈炮的造價上升了足足百分四十還多,高昂的造價也讓中國陸軍對於是否大量裝備這款新式火炮猶豫不決,畢竟現在中國陸軍還有一個比較便宜的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作為選擇。


    畢竟陸軍的軍費有限,現在陸軍要大量采購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都不夠錢,至今也沒能做到全部換裝,所以要采購更貴的1930年式105毫米榴彈炮,陸軍還真下不來這個決心。


    部署在東北地區作為一線部隊存在的第四十七師,也是沒能全部換裝105毫米榴彈炮,師屬炮兵團中的三個炮兵營中,其中兩個已經換裝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而剩下的一個依舊裝備1916年式75毫米野炮。


    而師屬炮兵中原有的12門1915年式75毫米山炮則是分散配屬到了三個步兵團當中,一個團四門,不過不少剛好一個炮兵連。


    而韓三的這個步兵營由於需要渡江獨自作戰,所以也就得到了團部配屬的兩門1915年式75毫山炮的增援。


    當4732步兵營通過這些小船將大量的技術裝備運送到南岸的時候,隨同這些重武器裝備一起到來的還有韓三的作戰命令。現在中國陸軍中的無線電隻配屬到了營這一級,營向下屬的連傳達命令下,就隻能通過傳統方式了如果是陣地戰期間可以用有線電話,而現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隻能依靠人力傳遞了。


    看到手中的這份作戰命令,王上尉沒有太多的猶豫,相反他很興奮,因為這在他看來,這就是獲取戰功的機會。


    “潘中尉,這一次出擊你還是擔任前鋒,,我會讓加強而來的炮兵火力支援你的!”王上尉不用思考多久就是的下達了新一輪的作戰命令,要想向西南突進,就得先把眼前的這股日軍給滅了再說,然而現在得到了營部的大批重火力支援,尤其是那幾門80毫米迫擊炮支援後,王上尉有信心短時間擊潰眼前的這股日軍。


    潘中尉此時和半天前的極為不同,臉上有著些許的泥汙,而身上的軍服也是沾滿了泥土,半天打下來,他這個前線軍官也是不能免俗要趴在陣地上爬進爬出。


    沒多久前還是日軍主動進攻,可是沒有多久後日軍就是發現,對麵的中國人竟然是發起了反衝鋒,而更讓他們吃驚的是,敵人增加了大量重火器,機槍和迫擊炮的火力讓日軍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龐大的壓力。


    戰場上,有時候勝敗就是幾分鍾的事情,也許五分鍾前雙方還平分秋色,但是五分鍾不到,敵人就是變得突然強大了起來,而一旦平衡被打破了之後,弱勢的一方出現崩潰就是肯定的。


    看著原野上開始撤退的日`本兵,王上尉放下望遠鏡然後對著身邊的傳令兵道:“命令全連發起衝鋒,一鼓作氣打到安州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大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辛亥大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