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火力是四座雙聯裝共八門十六寸五十倍艦炮,這比59號戰艦要少一門,比南達科他級少了四門1。如果說這種程度的火力對於戰列巡洋艦來說還能湊合的話,那麽他的防護水平就是徹底的不堪一擊了,側舷裝甲帶最厚隻有七英寸,水平裝甲隻有三點五英寸。這樣的裝甲對於一艘標準排水量三萬五千噸的戰艦來說簡直就是薄的跟紙一樣。
如果說59號戰艦想要擁有高達30級的速度,而9門艦炮又不能少的話,就隻能在防護上做出重大犧牲,而當美國的造艦專家們提出了把側舷裝甲減弱相當多的一部分才能讓59號戰艦擁有達到三十節的速度時,中國海軍也是猶豫了起來。
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不一樣,這準備購買的兩艘戰列艦可不是僅僅作為戰列巡洋艦來使用,而是彈藥兼顧艦隊決戰,高速襲擊,對陸炮擊等多重任務的,所以就注定了中國海軍不可能接受一款防護能力太差的戰艦,這也是當時陳敬雲否定海軍提出的三萬噸高速戰艦的直接原因所在。而美國海軍呢,要知道他們除了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外還有一個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呢,這兩者是配合使用的,如此才有這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這麽極端的設計。
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之所以有著如此極端的設計,這個和ri德蘭海戰後美國海軍的戰略思想轉變是分不開的,ri德蘭海戰後美國海軍認為,現代海戰要想獲得勝利必須滿足兩點要求,第一點就是靈活協同,第二點就是積極進攻1。
第一條靈活協同的可以通過新式的戰術條令和航海條令來實現,而第二條的積極進攻具體表現為己方控製住交戰的節奏並將自己的戰略意圖強加給敵人。這些觀念可以從‘間戰時期的美國海軍戰術和作戰計劃’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了解。
一個海軍的戰略思想是會影響到海軍的具體戰艦研發和製造的,中國海軍由於陳敬雲的一再要求,從這年來一直都在往高速艦隊的思路上走,其主要戰略思想就是麵對敵軍的優勢兵力,一方麵利用岸防炮、魚雷快速、雷擊艦隊實施近海防禦作戰,另外一方麵則是己方的高速遠洋艦隊出海襲擊敵軍的海上運輸線並避免和敵軍優勢主力艦隊進行決戰打擊敵軍次要兵力,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二戰德國的襲擊戰略。而正是這種戰略讓中國海軍一直強調新造軍艦航速的主要原因,當然了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陳敬雲希望這些戰艦高速化後在未來能夠為加入到航母編隊中繼續發揮護航等作用,而不是一等航母成熟並橫行太平洋後這些花了大價錢造出來的戰艦就隻能淪為岸轟艦了。
同樣的,美國海軍的積極進攻戰略思想直接影響到了美國新一代戰艦的建造,更大火力更厚裝甲的南達科他級被建造出來當作決戰主力,而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這種高速薄皮大餡的艦種就是典型的進攻偵查兵力。其實在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看來,列克星敦從來都不是主力艦,而是偵查騷擾用的輔助兵力。
同時ri德蘭海戰讓美國海軍認為以後的交戰距離會越來越遠,ri後的艦炮之間的遠距離交戰將會成為炮戰的主要方式,這也是南達科他級上的水平裝甲厚達兩百多毫米的主要原因,就連薄皮大餡的列克星敦級的水平裝甲也是厚達三點五英寸。
ri德蘭海戰給美國海軍帶來了極大的戰略思想的轉變,同樣也給中國海軍的部分思路造成了影響,具體表現出來就是重視水平裝甲,59號戰艦設計方案的水平裝甲厚達四英寸,各國對遠距離交戰的重視的直接表現就是加厚水平裝甲,而這也是間接提高了各艦對抵禦飛機轟炸的能力,南達科他級上的兩百多毫米厚的水平裝甲可不是為了抵禦飛機轟炸而設計的,而是為了防禦遠距離炮戰時敵軍的炮彈擊中水平裝甲而設計的1。
綜合中國海軍的戰略需要以及美國的實際造船水平,魏源領導的艦政司等一群專家們再一次修改了59號戰艦的設計。
保持9門三座三聯裝的十六寸五十倍艦炮,采取前二後一布局,防護上也有所變動,美國方麵給中國海軍的諸多將領看了部分遠距離炮戰的試驗數據後,中國海軍方麵也是認同了未來海戰模式會想遠距離交戰上發展,所以決定減弱側舷裝甲的同時略微增加水平裝甲。因為側舷裝甲的最厚部分隻有十二英寸,也就是305毫米,而水平裝甲則是提高到了五英寸,也就是127毫米。
關閉<廣告>
至於讓中美兩國造船專家們糾結無比的航速,一開始由於來之於陳敬雲的要求,把航速定在了三十節,但是美國方麵很明確的表示現今的動力係統無法滿足一這要求,除非你們中國人拿出更先進的動力係統來,這讓中國海軍相當無奈,中國國內的動力發展這幾年雖然也有進步,但是並不算太大,1915年服役在歲青號上的蒸汽輪機連續發生了數次故障後,不但造成了後續的三艘驅逐艦無法裝備國產的蒸汽輪機而需要向美國進口,最後海軍還不得不花費極大的改裝費用把歲青號上的國產蒸汽輪機給換為了美國進口貨。等上海動力公司把問題初步解決了後,才是裝備上了後續兩艘國產歲鼎級驅逐艦以及最後的一艘雷擊巡洋艦上麵。而盡管已經能夠初步使用了,但是動力輸出方麵距離進口產品還是有一段距離,這采用國產動力機組的三艘軍艦都比使用進口動力機組的同型艦少了零點五節到零點八左右的航速。
基於國產動力係統實在不堪重任,海軍是斷然不可能在這兩艘總投資額超過億元、未來十餘年海軍的絕對主力戰艦上的裝備國產動力係統的。
在海軍看來戰列艦這種國之重器是決不能被上海動力公司以及國內的那些企業當成試驗品的!
國產動力不堪用,美國的動力係統也是達不到魏源等一群艦政司專家們的要求,不得已之下海軍決定放棄三十節這個大關1。為此海軍部總長還親自請示了陳敬雲的意見,要知道對於戰艦三十節航速的要求可是陳敬雲提出的,不管是戰列艦還是航母又或者是其他主力戰艦,陳敬雲一般都會要求三十節以上的航速,陳敬雲的要求是基於未來航母編隊的需求,實際上並沒有考慮到現今的戰略需求。
陳敬雲得知此事後也是覺得三十節如果實在達不到的話也可以放棄,二十九節,二十八節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得到陳敬雲的首肯後,在美國的魏源等人在美國提供的動力係統以及艦炮等尺寸以及重量等數據後迅速更改了設計,最後降低航速為二十九節。
最後的設計數據為三座三聯裝共九門十六寸五十倍艦炮,側舷裝甲為十二五英寸(305毫米),水平裝甲為五英寸(127毫米),預計動力輸出可達到十三萬匹馬力,最高航速達到二十九節,續航力為十五節時八千海裏,預計建成後標準排水量為四萬噸,滿載排水量達到四萬六千噸。
1918年11月,中國海軍代表團抵達美國的半個月後,中國正式和美國方麵簽訂了‘中美商貿互助合同’,在中國海軍的強烈要求並第一時間支付了高達兩千萬美元的前期造艦款後,中國的這兩艘戰列艦迅速在美國動工,而這個時候美國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和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還在紙麵上呢,這兩級艦的建造工作會在1919年的下半年才陸續展開,預計到1920年才會全部開工。
1919年1月6號,中國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的首艦炎帝號動工,1月19號,二號艦黃帝號動工!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麽中國海軍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將會成為世界上首級裝備十六英寸五十倍巨炮的戰艦!
當中國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相繼在美國開工後,ri`本人雖然天天叫嚷著強烈抗議和反對,但是中美兩國都沒搭理它,所以ri`本自己也是加速了八八艦隊的進程,麵對著美國南達科他級以及中國海軍訂購的炎帝級上的十六寸五十倍巨炮,ri`本一方麵是開發更大口徑的十八寸、十九寸巨炮,另外一方麵迅速更快了加賀級的設計,提出了伊勢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這是一款標準排水量四萬兩千七百噸的戰艦,預計裝備五座三聯裝共計十五門十六寸四十五倍艦炮,裝甲防護為十一點五英寸,水平裝甲為四英寸,和航速相差不大的中國炎帝級相比,其設計火力多了整整六門之多,防護上略有減弱但是也不會差太多,但是ri`本人能不能真的在四萬兩千多噸的船體上塞進十五門的十六寸巨炮的同時還保持高達二十九節的速度以及不弱的防護,中美雙方的造艦專家們一致表示懷疑1。
實際上ri`本人也的確沒那個能力,所以最後是把五座三聯裝炮塔改為了五座雙聯裝炮塔,一下子十五門巨炮就減為了十門。而這個時候和中國的炎帝級戰列艦看上去才是相對等的,至於ri`本人提出來的那個13號戰艦一開始還準備用十九寸巨炮,後來發現真不行後就迴頭準備用十八寸巨炮,但是這些紙麵上的東西能不能造出來還是另外一迴事。
有時候紙麵上想當然的設計和設計建造是兩碼事,中國的魏源中將設計的炎帝級戰列艦最初的紙麵設計也是看上去極為光鮮,三十節的航速和高達三百三十毫米的側舷裝甲讓人看了就覺得激動無比,然而在實際建造的時候根本就無法達到這些指標,隻能是減弱再減弱,為了保證火力而相繼降低的防護和航速。
不管如何,當時間到了1919年1月份的時候,中國花費了巨資訂購的這兩艘戰艦終於是相繼動工了,以美國的造船速度而言,頂多兩年時間就能夠建成下水,也就是說1921年前後中國海軍就能夠得到這兩艘巨艦了。
而當1918年和1919年之交遠東地區因為中國訂購兩艘戰艦而掀起一場風波的時候,歐洲戰爭依舊在持續著,德國利用著東歐地區大片資源和土地繼續頑抗著,英法美三國聯軍還在西線苦苦掙紮著如何突破俄軍的防線,而在俄國內,俄羅斯國防軍和蘇聯軍隊正在鄂木斯克一帶進行大規模的進行慘烈的交戰。
相對比之下,中國海軍訂購兩艘戰列艦的事情在世界範圍內實在是算不上什麽大事。
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火力是四座雙聯裝共八門十六寸五十倍艦炮,這比59號戰艦要少一門,比南達科他級少了四門1。如果說這種程度的火力對於戰列巡洋艦來說還能湊合的話,那麽他的防護水平就是徹底的不堪一擊了,側舷裝甲帶最厚隻有七英寸,水平裝甲隻有三點五英寸。這樣的裝甲對於一艘標準排水量三萬五千噸的戰艦來說簡直就是薄的跟紙一樣。
如果說59號戰艦想要擁有高達30級的速度,而9門艦炮又不能少的話,就隻能在防護上做出重大犧牲,而當美國的造艦專家們提出了把側舷裝甲減弱相當多的一部分才能讓59號戰艦擁有達到三十節的速度時,中國海軍也是猶豫了起來。
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不一樣,這準備購買的兩艘戰列艦可不是僅僅作為戰列巡洋艦來使用,而是彈藥兼顧艦隊決戰,高速襲擊,對陸炮擊等多重任務的,所以就注定了中國海軍不可能接受一款防護能力太差的戰艦,這也是當時陳敬雲否定海軍提出的三萬噸高速戰艦的直接原因所在。而美國海軍呢,要知道他們除了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外還有一個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呢,這兩者是配合使用的,如此才有這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這麽極端的設計。
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之所以有著如此極端的設計,這個和ri德蘭海戰後美國海軍的戰略思想轉變是分不開的,ri德蘭海戰後美國海軍認為,現代海戰要想獲得勝利必須滿足兩點要求,第一點就是靈活協同,第二點就是積極進攻1。
第一條靈活協同的可以通過新式的戰術條令和航海條令來實現,而第二條的積極進攻具體表現為己方控製住交戰的節奏並將自己的戰略意圖強加給敵人。這些觀念可以從‘間戰時期的美國海軍戰術和作戰計劃’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了解。
一個海軍的戰略思想是會影響到海軍的具體戰艦研發和製造的,中國海軍由於陳敬雲的一再要求,從這年來一直都在往高速艦隊的思路上走,其主要戰略思想就是麵對敵軍的優勢兵力,一方麵利用岸防炮、魚雷快速、雷擊艦隊實施近海防禦作戰,另外一方麵則是己方的高速遠洋艦隊出海襲擊敵軍的海上運輸線並避免和敵軍優勢主力艦隊進行決戰打擊敵軍次要兵力,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二戰德國的襲擊戰略。而正是這種戰略讓中國海軍一直強調新造軍艦航速的主要原因,當然了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陳敬雲希望這些戰艦高速化後在未來能夠為加入到航母編隊中繼續發揮護航等作用,而不是一等航母成熟並橫行太平洋後這些花了大價錢造出來的戰艦就隻能淪為岸轟艦了。
同樣的,美國海軍的積極進攻戰略思想直接影響到了美國新一代戰艦的建造,更大火力更厚裝甲的南達科他級被建造出來當作決戰主力,而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這種高速薄皮大餡的艦種就是典型的進攻偵查兵力。其實在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看來,列克星敦從來都不是主力艦,而是偵查騷擾用的輔助兵力。
同時ri德蘭海戰讓美國海軍認為以後的交戰距離會越來越遠,ri後的艦炮之間的遠距離交戰將會成為炮戰的主要方式,這也是南達科他級上的水平裝甲厚達兩百多毫米的主要原因,就連薄皮大餡的列克星敦級的水平裝甲也是厚達三點五英寸。
ri德蘭海戰給美國海軍帶來了極大的戰略思想的轉變,同樣也給中國海軍的部分思路造成了影響,具體表現出來就是重視水平裝甲,59號戰艦設計方案的水平裝甲厚達四英寸,各國對遠距離交戰的重視的直接表現就是加厚水平裝甲,而這也是間接提高了各艦對抵禦飛機轟炸的能力,南達科他級上的兩百多毫米厚的水平裝甲可不是為了抵禦飛機轟炸而設計的,而是為了防禦遠距離炮戰時敵軍的炮彈擊中水平裝甲而設計的1。
綜合中國海軍的戰略需要以及美國的實際造船水平,魏源領導的艦政司等一群專家們再一次修改了59號戰艦的設計。
保持9門三座三聯裝的十六寸五十倍艦炮,采取前二後一布局,防護上也有所變動,美國方麵給中國海軍的諸多將領看了部分遠距離炮戰的試驗數據後,中國海軍方麵也是認同了未來海戰模式會想遠距離交戰上發展,所以決定減弱側舷裝甲的同時略微增加水平裝甲。因為側舷裝甲的最厚部分隻有十二英寸,也就是305毫米,而水平裝甲則是提高到了五英寸,也就是127毫米。
關閉<廣告>
至於讓中美兩國造船專家們糾結無比的航速,一開始由於來之於陳敬雲的要求,把航速定在了三十節,但是美國方麵很明確的表示現今的動力係統無法滿足一這要求,除非你們中國人拿出更先進的動力係統來,這讓中國海軍相當無奈,中國國內的動力發展這幾年雖然也有進步,但是並不算太大,1915年服役在歲青號上的蒸汽輪機連續發生了數次故障後,不但造成了後續的三艘驅逐艦無法裝備國產的蒸汽輪機而需要向美國進口,最後海軍還不得不花費極大的改裝費用把歲青號上的國產蒸汽輪機給換為了美國進口貨。等上海動力公司把問題初步解決了後,才是裝備上了後續兩艘國產歲鼎級驅逐艦以及最後的一艘雷擊巡洋艦上麵。而盡管已經能夠初步使用了,但是動力輸出方麵距離進口產品還是有一段距離,這采用國產動力機組的三艘軍艦都比使用進口動力機組的同型艦少了零點五節到零點八左右的航速。
基於國產動力係統實在不堪重任,海軍是斷然不可能在這兩艘總投資額超過億元、未來十餘年海軍的絕對主力戰艦上的裝備國產動力係統的。
在海軍看來戰列艦這種國之重器是決不能被上海動力公司以及國內的那些企業當成試驗品的!
國產動力不堪用,美國的動力係統也是達不到魏源等一群艦政司專家們的要求,不得已之下海軍決定放棄三十節這個大關1。為此海軍部總長還親自請示了陳敬雲的意見,要知道對於戰艦三十節航速的要求可是陳敬雲提出的,不管是戰列艦還是航母又或者是其他主力戰艦,陳敬雲一般都會要求三十節以上的航速,陳敬雲的要求是基於未來航母編隊的需求,實際上並沒有考慮到現今的戰略需求。
陳敬雲得知此事後也是覺得三十節如果實在達不到的話也可以放棄,二十九節,二十八節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得到陳敬雲的首肯後,在美國的魏源等人在美國提供的動力係統以及艦炮等尺寸以及重量等數據後迅速更改了設計,最後降低航速為二十九節。
最後的設計數據為三座三聯裝共九門十六寸五十倍艦炮,側舷裝甲為十二五英寸(305毫米),水平裝甲為五英寸(127毫米),預計動力輸出可達到十三萬匹馬力,最高航速達到二十九節,續航力為十五節時八千海裏,預計建成後標準排水量為四萬噸,滿載排水量達到四萬六千噸。
1918年11月,中國海軍代表團抵達美國的半個月後,中國正式和美國方麵簽訂了‘中美商貿互助合同’,在中國海軍的強烈要求並第一時間支付了高達兩千萬美元的前期造艦款後,中國的這兩艘戰列艦迅速在美國動工,而這個時候美國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和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還在紙麵上呢,這兩級艦的建造工作會在1919年的下半年才陸續展開,預計到1920年才會全部開工。
1919年1月6號,中國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的首艦炎帝號動工,1月19號,二號艦黃帝號動工!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麽中國海軍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將會成為世界上首級裝備十六英寸五十倍巨炮的戰艦!
當中國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相繼在美國開工後,ri`本人雖然天天叫嚷著強烈抗議和反對,但是中美兩國都沒搭理它,所以ri`本自己也是加速了八八艦隊的進程,麵對著美國南達科他級以及中國海軍訂購的炎帝級上的十六寸五十倍巨炮,ri`本一方麵是開發更大口徑的十八寸、十九寸巨炮,另外一方麵迅速更快了加賀級的設計,提出了伊勢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這是一款標準排水量四萬兩千七百噸的戰艦,預計裝備五座三聯裝共計十五門十六寸四十五倍艦炮,裝甲防護為十一點五英寸,水平裝甲為四英寸,和航速相差不大的中國炎帝級相比,其設計火力多了整整六門之多,防護上略有減弱但是也不會差太多,但是ri`本人能不能真的在四萬兩千多噸的船體上塞進十五門的十六寸巨炮的同時還保持高達二十九節的速度以及不弱的防護,中美雙方的造艦專家們一致表示懷疑1。
實際上ri`本人也的確沒那個能力,所以最後是把五座三聯裝炮塔改為了五座雙聯裝炮塔,一下子十五門巨炮就減為了十門。而這個時候和中國的炎帝級戰列艦看上去才是相對等的,至於ri`本人提出來的那個13號戰艦一開始還準備用十九寸巨炮,後來發現真不行後就迴頭準備用十八寸巨炮,但是這些紙麵上的東西能不能造出來還是另外一迴事。
有時候紙麵上想當然的設計和設計建造是兩碼事,中國的魏源中將設計的炎帝級戰列艦最初的紙麵設計也是看上去極為光鮮,三十節的航速和高達三百三十毫米的側舷裝甲讓人看了就覺得激動無比,然而在實際建造的時候根本就無法達到這些指標,隻能是減弱再減弱,為了保證火力而相繼降低的防護和航速。
不管如何,當時間到了1919年1月份的時候,中國花費了巨資訂購的這兩艘戰艦終於是相繼動工了,以美國的造船速度而言,頂多兩年時間就能夠建成下水,也就是說1921年前後中國海軍就能夠得到這兩艘巨艦了。
而當1918年和1919年之交遠東地區因為中國訂購兩艘戰艦而掀起一場風波的時候,歐洲戰爭依舊在持續著,德國利用著東歐地區大片資源和土地繼續頑抗著,英法美三國聯軍還在西線苦苦掙紮著如何突破俄軍的防線,而在俄國內,俄羅斯國防軍和蘇聯軍隊正在鄂木斯克一帶進行大規模的進行慘烈的交戰。
相對比之下,中國海軍訂購兩艘戰列艦的事情在世界範圍內實在是算不上什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