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4年秋,李善迴到了大理,同年歲末李善準備啟程進京。


    “相公,你此番進京卻又是想要做什麽?”晴兒問道。李善為了進京已經準備了兩個多月,整理的資料不計其數,晴兒知道李善又是要有大動作了。


    “我感覺我們大理這幾年發展的很好,所以想把我們的政策與大唐溝通一下,全麵開放我們的信息,讓大唐也可以學習我們的政策與技術。”李善信誓旦旦的道。


    這次李善比之前有信心的多,因為之前出身低微,在朝中沒有根基,雖然有不少的功勞但是卻始終得不到重用。再加上年紀輕,輩分低。


    所以唐玄宗時期李善根本沒有能力參與重大的國家大事,對於國策沒有任何的影響力。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李善是當今皇上的師傅,大理鎮南王,一言九鼎。而且李亨對李善的話向來是言聽計從的。


    但是晴兒卻不這麽認為:“相公,我看你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的好,雖然你現在治理大理非常的成功,但是大理不是唐朝。大理本來並不統一,我們一統之後權利集中才能如此暢快的實行我們的計劃。但是唐朝不一樣,唐朝地大物博,士族大臣根深蒂固,你這些舉措可都是動搖他們根基的。他們豈能任你施為?”


    李善道:“雖然會有諸多困難,但是終究要嚐試一下。雖然唐肅宗即位之時我就給了他諸多建議,但是現在看來實行的並不理想。唐朝已經達到裏盛極之時,正所謂盛極則衰,如果現在不抓緊時間改革必然會導致朝廷的腐敗與叛亂。”


    晴兒道:“你現在已經是大理的國主了,還要管大唐得事情幹嘛?大唐要是叛亂了豈不更好,咱們就可以長驅直入占領長安,到時候你就是新的大唐之主了。”


    李善搖了搖頭道:“晴兒,我從來不在乎這些名利權勢,如果我真的在乎,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現在卻是是大理的國主了,但是在我的心裏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大唐的外人。我並不拘泥於現在的唐朝,哪怕是唐朝覆滅了。終有一天它還是會覆滅的,但是我依然不會放棄它。我是炎黃的子孫、華夏的子民。在我眼中的是五千年傳承的中華傳承,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唐朝。巨龍終將騰飛,而我希望它盡早的蘇醒而且不要再次沉睡下去。”


    晴兒笑道:“相公你的心思永遠的和我們不一樣,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麽,但是既然你心意已決我是不會阻攔你的。不過此去你做的事情卻是危險,你一定要萬分小心,如果發現事情不順利一定要第一時間迴大理。我在這裏準備好了兵馬,要是唐肅宗敢對你不利,我就是打到長安也要把你救迴來。”


    李善笑著撫了撫晴兒的臉龐,晴兒就是名副其實的鐵娘子,大理有她坐鎮李善非常放心。


    “好了,大理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如今錚兒也不小了,你可以讓他學習一些事務了。他是眾兄弟的大哥,將來身負重擔要早點自立才是,無載不管外事,教不了什麽,你要多幫幫他。”


    李善現在已經開枝散葉了,孩子有十幾個,他常年忙於工作確實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子不教父之過,李善確實難辭其咎,好在龍雪靈、蘇瑾夕、武無載等人專心內政,照看著幾個孩子,如今李萱與李錚已經長大了,進入學堂學習了。所以李善才會囑托一下。


    晴兒嗔道:“你還好意思說?就你這當爹的一年到頭見不到孩子幾麵,就說這麽兩句就成了?我看你也該靜一靜了,別總是亂跑。你不是常告訴我們手天下的事情是忙不完的,不用這麽勞累嗎?你自己還不是一年到頭的奔波?”


    李善對此倒是深以為然,其實他也想著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對於一個能夠預見曆史的人來說,他真的不想停下來。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他窮盡十餘年的時間也不過是做出這些變化,想要讓大唐變得強大,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是太多了。


    “就快忙完了,如果這次改革成功的話,不出五年我就可以解甲歸田,迴家養老了。我也確實累了,以後我就守著你們哪兒都不去了,好不好?”李善也難得的真情流露,這是他的真實想法。走了一圈又轉了迴來,思來想去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是最幸福的。


    晴兒調侃道:“誰需要你陪了,要陪陪你的孝謙去吧。”


    李善尷尬的一笑,晴兒這愛吃醋的性子也還是沒有變。又與其他的一眾妻子一一告別,李善就準備出發了。


    柳如煙、蘇瑾夕等人對李善的離別已經習以為常,倒是新婚的孝謙依依不舍。迴到大理這兩個月,孝謙逐漸的適應了這邊的生活,但是對李善還是太過依戀了。好在她與李善的眾位妻子相處還是很融洽的,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雖然她有些小性子也不敢很的耍,刻意的討好幾位姐姐。柳如煙等人看她這麽小,也都謙讓著她。


    李善這次迴長安可謂是風光無限,不像之前要麽是偷偷摸摸要麽是無人問津。這次李善可是以大理鎮南王的身份迴到長安,單是隨從侍衛就帶了千人。從姚州進入大唐地界更是一路上暢通無阻,百官都知道李善與唐肅宗的關係,吩咐來巴結李善,希望李善可以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不過李善當然不會對這些人假以辭色了。


    迴到長安,依舊是住在李府上,李府自從李善被封為大理鎮南王之後李亨就將其進行了擴建,現在的李府已經比之前的大了三倍不止。匾額上更是禦賜的大理鎮南王府六個大字。要不然以李善現在的身份住以前的府邸確實有些屈就了。這一千多府兵都放不下。


    與孫赫連幾人再聚首,更是一陣唏噓,孫赫連如今也是在京為官,因為李善的關係得到了重用。但是孫赫連的性子還是那麽的放蕩不羈,不務正業。而李善的成就則是讓他們咋舌不以,因為李善去大理的事情本來就做的比較保密,而且相隔千裏,消息不靈通,雖然知道李善是大理鎮南王。但是真正知道李善就是大理國主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事情隻有當今皇上以及裴旻才清楚真相,就連心腹大臣都是一知半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唐之天策神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肆意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肆意天堂並收藏聖唐之天策神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