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楊妙菱已經被李家接受了,李善就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生意交給她了。
李善做事向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現在李善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財產,向來都是張彥昭打理,柳如煙也不擅長管賬,除了家裏維持生計的銀子,一般家中並不存銀子,都給張彥昭去擴大經營了。
李善的經營理念是現代的想法,所有的本金都用來做生意,利益最大化,高風險高收益,所以這幾年生意才會發展的這麽快。
張彥昭也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大老板,做事風格頗像李善,敢與出手,行事大膽、不拘一格。在古代,權錢交易還沒有那麽的猖獗,商機無限隻不多少有人敢這麽做,所以才會有巨富商人富可敵國,主要是競爭對手太少。
再加上卓成的天地會已經成長為長江一帶第一大幫派,主管漕運事宜,張彥昭的水上生意都是卓成照看著,幫眾過萬,橫跨長江兩岸。
不過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難免會有些欺壓百姓,仗勢欺人的事情發生,況且李善的本性就是護短,而卓成也跟李善一個性子。不過好在天地會成立之初就立下了幫規,嚴苛而且規範,在隨後的成長中各堂口的兄弟們也都是經過申時行的嚴格訓練才進入的天地會,底子夠厚,老哥們素質過硬,天地會至今也沒出什麽大亂子。
年關已到,朝中大小事務也逐漸的多起來,想要過個好年,就得在小年之前把一年的總結做好,張九齡作為禮部尚書也是忙得團團轉,看李善這裏清閑,就想著讓李善幫他分擔些任務。
李善雖然被免職了,但是至少也是集賢殿學士,當過尚書,處理事務的能力還是有的,身份也夠。
李善看著張九齡交到他手中的任務,問道:“張伯父,這是年終祭祀怎麽還有祭祀瘟神的?瘟神不是不好的嗎。?”
張九齡點頭道:“這叫送瘟神,這幾年各地都有瘟疫出現,所以也要祭祀瘟神,好讓明年瘟神不要為惡世間。”
李善不以為意,古代人真是迷信啊,得了瘟疫怪神仙,哪裏有什麽神仙啊,真是迷信。祭祀的事情繁瑣至極,李善安排事宜,對於怎麽合理利用時間、人手等等,這些是李善的強項,在荊州的時候就展現出來了,所以張九齡也很放心把事情交給李善。
李善幫張九齡純屬私情,並非公務,這可不是皇命,隻不過是張九齡忙不過來了才讓李善幫他做的策劃案之類的。
不過迴到了家李善卻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三皇子派人傳信兒來,厭勝之術事發,趙麗妃動手了。
不過結果卻出乎李善的意料,趙麗妃沒有想象中的傻。楊貴嬪將厭勝之術無意間透露給了趙麗妃,果然引起了趙麗妃的興趣。幾天前李善就接到了楊貴嬪的消息,預計趙麗妃這幾日就會動手了。
李善接到的消息是武婕妤妄圖以厭勝之術陷害王皇後,被禁衛查出,皇上震怒,已經將武婕妤關押起來,要嚴處。
李善接到消息嚇了一跳,沒想到趙麗妃這麽狠,這是要置武婕妤於死地啊,謀害國母,如果罪名坐實那就不是打入冷宮這麽簡單了。李善不過是想讓唐玄宗疏遠武婕妤,但是可不想讓她受到哪怕一點的傷害。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要不說害人終害己呢,看到這個消息李善不敢耽擱趕緊進宮,他要去找楊貴嬪,了解更多的訊息。
楊貴嬪看道李善到來,非常高興,將李善請進內帷:“李大人,您來了,李大人真是神機妙算,沒想到簡簡單單的一個借刀殺人就除掉了武婕妤,而且依我看,隻要武婕妤一死我們就可以反咬一口,嚴查趙麗妃,找到趙麗妃陷害武婕妤的證據,說不定就能一箭雙雕了。”
李善笑了笑,神情有些不自然,問道:“怎麽這件事情有牽扯到了王皇後?我聽說王皇後這幾日突遭重病,又爆出了武婕妤厭勝之事。這兩件事情未免太多巧合了吧?”
楊貴嬪沒有注意到李善的表情,聽李善問起此事,笑道:“是啊,王皇後身子本來就不大好,一直有些固疾,隻是不知道怎麽的,這幾日突然病的厲害,也算是天要滅武婕妤,說起來武婕妤還真是命苦,好不容易得寵了卻被……”
楊貴嬪心裏多少有些自責,但是宮中本來就是弱肉強食的地方,你不下手別人也可能下手,楊貴嬪雖然是自責,卻也並沒有幫助武婕妤的意思。
李善感覺事有蹊蹺,厭勝之術本就是弄虛作假,偏偏這個時候王皇後就病了,旁人察覺不出來,李善卻知道一定是趙麗妃搞的鬼。
為今之計,李善顧不得其他,先得救了武婕妤再說。很明顯王皇後的病因並非厭勝之術,隻要找到病因,這一切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李善是外臣,根本見不到王皇後,更何況李善也不懂得治病,大內這麽多太醫都看不出來的病症,李善更沒可能看出來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趙麗妃一定知道問題的關鍵,看來這一切還得從趙麗妃下手。
從楊貴嬪寢宮出來,李善一路往楊妙菱家去,京城之中楊妙菱算是個小百事通,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三教九流,都略知一二。
“今日怎麽得空來我這兒?”楊妙菱看著李善來了,還是非常高興的,畢竟李善之前的一係列作法,讓楊妙菱感覺到李善對自己的重視,也更加的依賴李善了。
時間緊迫,李善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問你個事情,對趙麗妃可曾了解?”
楊妙菱皺了皺眉頭道:“趙麗妃?這個不曾了解,我一個商宦人家,怎麽可能知道後宮嬪妃的事情。”
李善有點失望:“一點了解都沒有嗎?比如她的親戚朋友,家族身世什麽的。”
楊妙菱似乎想起來什麽,眼睛一亮道:“對了,趙麗妃的爹叫趙元禮,哥哥叫趙常奴,都是京官。之前聽爹爹提起過,這兩人全仗著趙麗妃得寵才有機會做官的,沒有才華,品行又差。”
“趙元禮,趙常奴。”李善念著兩個人的名字,王皇後的病肯定和趙麗妃有關,而在宮中任何東西都有太監總管監管,如果趙麗妃想要陷害武婕妤那麽就要從宮外找東西,那麽趙元禮和趙常奴這邊說不定會有些蛛絲馬跡可尋。(未完待續。)
李善做事向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現在李善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財產,向來都是張彥昭打理,柳如煙也不擅長管賬,除了家裏維持生計的銀子,一般家中並不存銀子,都給張彥昭去擴大經營了。
李善的經營理念是現代的想法,所有的本金都用來做生意,利益最大化,高風險高收益,所以這幾年生意才會發展的這麽快。
張彥昭也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大老板,做事風格頗像李善,敢與出手,行事大膽、不拘一格。在古代,權錢交易還沒有那麽的猖獗,商機無限隻不多少有人敢這麽做,所以才會有巨富商人富可敵國,主要是競爭對手太少。
再加上卓成的天地會已經成長為長江一帶第一大幫派,主管漕運事宜,張彥昭的水上生意都是卓成照看著,幫眾過萬,橫跨長江兩岸。
不過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難免會有些欺壓百姓,仗勢欺人的事情發生,況且李善的本性就是護短,而卓成也跟李善一個性子。不過好在天地會成立之初就立下了幫規,嚴苛而且規範,在隨後的成長中各堂口的兄弟們也都是經過申時行的嚴格訓練才進入的天地會,底子夠厚,老哥們素質過硬,天地會至今也沒出什麽大亂子。
年關已到,朝中大小事務也逐漸的多起來,想要過個好年,就得在小年之前把一年的總結做好,張九齡作為禮部尚書也是忙得團團轉,看李善這裏清閑,就想著讓李善幫他分擔些任務。
李善雖然被免職了,但是至少也是集賢殿學士,當過尚書,處理事務的能力還是有的,身份也夠。
李善看著張九齡交到他手中的任務,問道:“張伯父,這是年終祭祀怎麽還有祭祀瘟神的?瘟神不是不好的嗎。?”
張九齡點頭道:“這叫送瘟神,這幾年各地都有瘟疫出現,所以也要祭祀瘟神,好讓明年瘟神不要為惡世間。”
李善不以為意,古代人真是迷信啊,得了瘟疫怪神仙,哪裏有什麽神仙啊,真是迷信。祭祀的事情繁瑣至極,李善安排事宜,對於怎麽合理利用時間、人手等等,這些是李善的強項,在荊州的時候就展現出來了,所以張九齡也很放心把事情交給李善。
李善幫張九齡純屬私情,並非公務,這可不是皇命,隻不過是張九齡忙不過來了才讓李善幫他做的策劃案之類的。
不過迴到了家李善卻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三皇子派人傳信兒來,厭勝之術事發,趙麗妃動手了。
不過結果卻出乎李善的意料,趙麗妃沒有想象中的傻。楊貴嬪將厭勝之術無意間透露給了趙麗妃,果然引起了趙麗妃的興趣。幾天前李善就接到了楊貴嬪的消息,預計趙麗妃這幾日就會動手了。
李善接到的消息是武婕妤妄圖以厭勝之術陷害王皇後,被禁衛查出,皇上震怒,已經將武婕妤關押起來,要嚴處。
李善接到消息嚇了一跳,沒想到趙麗妃這麽狠,這是要置武婕妤於死地啊,謀害國母,如果罪名坐實那就不是打入冷宮這麽簡單了。李善不過是想讓唐玄宗疏遠武婕妤,但是可不想讓她受到哪怕一點的傷害。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要不說害人終害己呢,看到這個消息李善不敢耽擱趕緊進宮,他要去找楊貴嬪,了解更多的訊息。
楊貴嬪看道李善到來,非常高興,將李善請進內帷:“李大人,您來了,李大人真是神機妙算,沒想到簡簡單單的一個借刀殺人就除掉了武婕妤,而且依我看,隻要武婕妤一死我們就可以反咬一口,嚴查趙麗妃,找到趙麗妃陷害武婕妤的證據,說不定就能一箭雙雕了。”
李善笑了笑,神情有些不自然,問道:“怎麽這件事情有牽扯到了王皇後?我聽說王皇後這幾日突遭重病,又爆出了武婕妤厭勝之事。這兩件事情未免太多巧合了吧?”
楊貴嬪沒有注意到李善的表情,聽李善問起此事,笑道:“是啊,王皇後身子本來就不大好,一直有些固疾,隻是不知道怎麽的,這幾日突然病的厲害,也算是天要滅武婕妤,說起來武婕妤還真是命苦,好不容易得寵了卻被……”
楊貴嬪心裏多少有些自責,但是宮中本來就是弱肉強食的地方,你不下手別人也可能下手,楊貴嬪雖然是自責,卻也並沒有幫助武婕妤的意思。
李善感覺事有蹊蹺,厭勝之術本就是弄虛作假,偏偏這個時候王皇後就病了,旁人察覺不出來,李善卻知道一定是趙麗妃搞的鬼。
為今之計,李善顧不得其他,先得救了武婕妤再說。很明顯王皇後的病因並非厭勝之術,隻要找到病因,這一切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李善是外臣,根本見不到王皇後,更何況李善也不懂得治病,大內這麽多太醫都看不出來的病症,李善更沒可能看出來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趙麗妃一定知道問題的關鍵,看來這一切還得從趙麗妃下手。
從楊貴嬪寢宮出來,李善一路往楊妙菱家去,京城之中楊妙菱算是個小百事通,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三教九流,都略知一二。
“今日怎麽得空來我這兒?”楊妙菱看著李善來了,還是非常高興的,畢竟李善之前的一係列作法,讓楊妙菱感覺到李善對自己的重視,也更加的依賴李善了。
時間緊迫,李善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問你個事情,對趙麗妃可曾了解?”
楊妙菱皺了皺眉頭道:“趙麗妃?這個不曾了解,我一個商宦人家,怎麽可能知道後宮嬪妃的事情。”
李善有點失望:“一點了解都沒有嗎?比如她的親戚朋友,家族身世什麽的。”
楊妙菱似乎想起來什麽,眼睛一亮道:“對了,趙麗妃的爹叫趙元禮,哥哥叫趙常奴,都是京官。之前聽爹爹提起過,這兩人全仗著趙麗妃得寵才有機會做官的,沒有才華,品行又差。”
“趙元禮,趙常奴。”李善念著兩個人的名字,王皇後的病肯定和趙麗妃有關,而在宮中任何東西都有太監總管監管,如果趙麗妃想要陷害武婕妤那麽就要從宮外找東西,那麽趙元禮和趙常奴這邊說不定會有些蛛絲馬跡可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