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退散,李善被直接脫去了官帽官服收押道了刑部大牢。
張九齡將事情迴報給李家,李家上下亂成一團。
李家最有主見的是柳如煙,不過此時柳如煙也是慌了神,想不出辦法能去救李善。倒是李雲舒比其他人更加鎮靜。
“兩位嫂子,依我看這件事情還有的緩。雖然哥哥犯的抗旨不尊的大罪,但是皇上並沒有當場治哥哥的罪,想必實在等。”
柳如煙問道:“等什麽?”
“我也不太清楚,應該是等南詔那邊的消息吧。依我看,皇上愛惜哥哥的才華,但是哥哥又公然為抗了皇命,所以皇上不得不處罰哥哥。但是心裏又不想失去哥哥這個人才,所以需要一個理由堵住悠悠眾口。”
張九齡倒是很驚訝李雲舒這麽小的孩子竟然有這樣的見識,對柳如煙等人道:“皇上確實派人去南詔調查了,說要等到調查之後再做定奪。”
柳如煙心中一喜道:“那是不是如果南詔那邊沒問題李善就沒事兒了?”
李雲舒搖了搖頭道:“處罰還是要受的,隻不過應該就不會那麽嚴重了,違抗聖旨可是殺頭的大罪,此番如果能想辦法保住哥哥的性命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既然皇上的意思要看南詔那邊情況,那麽眼下也隻能等南詔的消息了。昨日哥哥就已經有所預料,知道自己難免牢獄之災,看來在南詔哥哥也早有安排,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幫哥哥求情,不能讓想害哥哥的人趁機汙蔑他了。”
張九齡看著李雲舒這小丫頭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禁感歎,李善這小子哪裏找來這麽一個鬼精靈。“老夫這就聯係朝中的好友,一起上書,幫他求情。”
李雲舒確實搖了搖頭道:“不,這樣做反而會引起皇上的反感,還是要找皇上親信的人,求情要做的不露聲色,不然恐怕會適得其反。”
“那找誰合適呢?”張九齡沒想到竟然被個小丫頭說服了,不過李雲舒卻是是說到了點子上。張九齡為人剛直不阿自然想不到這些歪門邪道,李雲舒慣會揣摩人心,才會看的如此透徹。
李雲舒板著手指頭道:“這個恐怕得是皇上身邊的人了,高公公,皇上的寵妃,以及王爺、皇子等人。”
紫宸殿,唐玄宗坐在龍椅上,下麵空無一人,
“你說這李善此番公然抗命到底是為了什麽?你之前就告訴過朕,李善此人天生反骨不服管束,目無君上,如今看來到確實是這麽會事兒。”
袁天罡又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唐玄宗身邊躬身道:“皇上,臣還是那句話,李善此人留之有用但是害大於用,還是盡早除去的好。”
唐玄宗眯著眼睛,手中拿著李善剛退還的虎符,仿佛是自言自語道:“如今看來這人將來肯定是個禍患了。先皇曾經告誡過朕,做事要小心謹慎,冒險的事情不做,危險的苗頭要及時扼殺。但是想朕出生一來,什麽時候不是身處險境,凡事要因勢利導方能始終讓自己處於得利者的一方。”
袁天罡還想再說:“皇上,臣以為……”
唐玄宗似是有些不耐煩了:“好了,朕問你,如今的先天八卦可還能應驗?”
袁天罡神情一震,半晌才道:“臣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如何還用的起先天八卦。但是李善此人命格異於常人,福禍難料,皇上千萬要留神此人。”
此時高力士從殿外道:“皇上,該用膳了。”
唐玄宗揮了揮手,袁天罡閃身消失了,對高力士道:“擺駕,今日去武婕妤那兒。”
武婕妤已經生下來孩子,不到一個月時間。唐玄宗密切觀察,始終沒有發現武婕妤和外人的聯係,武家如今也是銷聲匿跡。
本來唐玄宗就對武婕妤非常喜愛,前一段時間冷落了她,如今見她添了龍種,是個男孩,樣子非常喜人,唐玄宗一下子就對武婕妤改觀了,現在不僅對武婕妤寵愛有加,而且還準備封她為惠妃。
“皇上,您來了。”武婕妤躺在床上,現在還是坐月子的時間,武婕妤身子虛弱,皇上特地不讓她下床接駕。
武婕妤這邊早就準備好了晚膳,因為武婕妤不能下床,所以唐玄宗特意將餐桌擺到了床邊用膳。
武婕妤精心的給唐玄宗剝好了蝦仁,道:“皇上,臣妾看皇上似乎有些愁色,莫不是朝堂之上有什麽煩心之事?。”
唐玄宗一愣,笑道:“是嗎?朕看起來很煩惱嗎?嗯,也沒什麽大事兒,就是那個李善,太過狂妄,竟然公然抗旨。”
武婕妤剝蝦仁的手頓了一下,隨即笑道:“竟然有人敢違抗皇上的旨意,這也太過大膽了,莫非是某黨篡逆之輩?還是貪贓枉法之徒?像這樣的人皇上哪裏有的著煩惱,直接論罪處置了不就是了。”
唐玄宗吃著武婕妤剝好的蝦仁,笑道:“你懂什麽,此人倒也並非某黨篡逆、貪贓枉法。倒是去年白雲山救過朕的性命,涼州又立過戰功。”
武婕妤這才衣服恍然大悟的樣子道:“難不成就是那個做的一手好詩,又能帶兵打仗的秀才將軍?”
“秀才將軍?你這是哪裏聽說的?”唐玄宗倒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號,反而有些感興趣。
武婕妤道:“臣妾是聽三皇子說的,臣妾聽說此人年紀輕輕不但才思非凡而且精通謀略,是當世難得的文武全才。年輕人難免衝動了些,有才之人又多有些傲氣,難免恃才放曠。隻是不知道這次是怎麽的竟然敢違抗皇命?”
唐玄宗道:“倒也沒什麽,這次朕並沒有眀旨下詔,隻傳過口諭。但是南詔那邊的事情,李善確實處置過當。朕也覺得此人才幹不俗,就這麽殺了未免太可惜了,但是如果不好好教訓教訓他,朕也怕後人效法。”
武婕妤笑道:“原來是這樣啊,那皇上是不想殺他咯。臣妾倒覺得,可以小懲大誡,這樣既能維護皇上的威嚴,又能讓天下學習看到皇上的愛才之心。豈不是一舉兩得?”
唐玄宗也點頭笑道:“你倒是說的輕鬆,還得看他這次到底犯的什麽過錯,如果犯的過錯太大,朕也要顧及這悠悠眾口。李善最近風頭打胎,很多老臣都看他不順眼呢。”
武婕妤哼道:“依臣妾看,那些嫉賢妒能的老臣反倒是該罰,自己做不得功績反倒眼紅別人,這樣反倒使得想為皇上做事的人畏手畏腳,到頭來便宜了誰啊?”
唐玄宗靜靜的看著眼前的蝦仁,夾了一口放進嘴裏,沒有說話。(未完待續。)
張九齡將事情迴報給李家,李家上下亂成一團。
李家最有主見的是柳如煙,不過此時柳如煙也是慌了神,想不出辦法能去救李善。倒是李雲舒比其他人更加鎮靜。
“兩位嫂子,依我看這件事情還有的緩。雖然哥哥犯的抗旨不尊的大罪,但是皇上並沒有當場治哥哥的罪,想必實在等。”
柳如煙問道:“等什麽?”
“我也不太清楚,應該是等南詔那邊的消息吧。依我看,皇上愛惜哥哥的才華,但是哥哥又公然為抗了皇命,所以皇上不得不處罰哥哥。但是心裏又不想失去哥哥這個人才,所以需要一個理由堵住悠悠眾口。”
張九齡倒是很驚訝李雲舒這麽小的孩子竟然有這樣的見識,對柳如煙等人道:“皇上確實派人去南詔調查了,說要等到調查之後再做定奪。”
柳如煙心中一喜道:“那是不是如果南詔那邊沒問題李善就沒事兒了?”
李雲舒搖了搖頭道:“處罰還是要受的,隻不過應該就不會那麽嚴重了,違抗聖旨可是殺頭的大罪,此番如果能想辦法保住哥哥的性命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既然皇上的意思要看南詔那邊情況,那麽眼下也隻能等南詔的消息了。昨日哥哥就已經有所預料,知道自己難免牢獄之災,看來在南詔哥哥也早有安排,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幫哥哥求情,不能讓想害哥哥的人趁機汙蔑他了。”
張九齡看著李雲舒這小丫頭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禁感歎,李善這小子哪裏找來這麽一個鬼精靈。“老夫這就聯係朝中的好友,一起上書,幫他求情。”
李雲舒確實搖了搖頭道:“不,這樣做反而會引起皇上的反感,還是要找皇上親信的人,求情要做的不露聲色,不然恐怕會適得其反。”
“那找誰合適呢?”張九齡沒想到竟然被個小丫頭說服了,不過李雲舒卻是是說到了點子上。張九齡為人剛直不阿自然想不到這些歪門邪道,李雲舒慣會揣摩人心,才會看的如此透徹。
李雲舒板著手指頭道:“這個恐怕得是皇上身邊的人了,高公公,皇上的寵妃,以及王爺、皇子等人。”
紫宸殿,唐玄宗坐在龍椅上,下麵空無一人,
“你說這李善此番公然抗命到底是為了什麽?你之前就告訴過朕,李善此人天生反骨不服管束,目無君上,如今看來到確實是這麽會事兒。”
袁天罡又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唐玄宗身邊躬身道:“皇上,臣還是那句話,李善此人留之有用但是害大於用,還是盡早除去的好。”
唐玄宗眯著眼睛,手中拿著李善剛退還的虎符,仿佛是自言自語道:“如今看來這人將來肯定是個禍患了。先皇曾經告誡過朕,做事要小心謹慎,冒險的事情不做,危險的苗頭要及時扼殺。但是想朕出生一來,什麽時候不是身處險境,凡事要因勢利導方能始終讓自己處於得利者的一方。”
袁天罡還想再說:“皇上,臣以為……”
唐玄宗似是有些不耐煩了:“好了,朕問你,如今的先天八卦可還能應驗?”
袁天罡神情一震,半晌才道:“臣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如何還用的起先天八卦。但是李善此人命格異於常人,福禍難料,皇上千萬要留神此人。”
此時高力士從殿外道:“皇上,該用膳了。”
唐玄宗揮了揮手,袁天罡閃身消失了,對高力士道:“擺駕,今日去武婕妤那兒。”
武婕妤已經生下來孩子,不到一個月時間。唐玄宗密切觀察,始終沒有發現武婕妤和外人的聯係,武家如今也是銷聲匿跡。
本來唐玄宗就對武婕妤非常喜愛,前一段時間冷落了她,如今見她添了龍種,是個男孩,樣子非常喜人,唐玄宗一下子就對武婕妤改觀了,現在不僅對武婕妤寵愛有加,而且還準備封她為惠妃。
“皇上,您來了。”武婕妤躺在床上,現在還是坐月子的時間,武婕妤身子虛弱,皇上特地不讓她下床接駕。
武婕妤這邊早就準備好了晚膳,因為武婕妤不能下床,所以唐玄宗特意將餐桌擺到了床邊用膳。
武婕妤精心的給唐玄宗剝好了蝦仁,道:“皇上,臣妾看皇上似乎有些愁色,莫不是朝堂之上有什麽煩心之事?。”
唐玄宗一愣,笑道:“是嗎?朕看起來很煩惱嗎?嗯,也沒什麽大事兒,就是那個李善,太過狂妄,竟然公然抗旨。”
武婕妤剝蝦仁的手頓了一下,隨即笑道:“竟然有人敢違抗皇上的旨意,這也太過大膽了,莫非是某黨篡逆之輩?還是貪贓枉法之徒?像這樣的人皇上哪裏有的著煩惱,直接論罪處置了不就是了。”
唐玄宗吃著武婕妤剝好的蝦仁,笑道:“你懂什麽,此人倒也並非某黨篡逆、貪贓枉法。倒是去年白雲山救過朕的性命,涼州又立過戰功。”
武婕妤這才衣服恍然大悟的樣子道:“難不成就是那個做的一手好詩,又能帶兵打仗的秀才將軍?”
“秀才將軍?你這是哪裏聽說的?”唐玄宗倒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號,反而有些感興趣。
武婕妤道:“臣妾是聽三皇子說的,臣妾聽說此人年紀輕輕不但才思非凡而且精通謀略,是當世難得的文武全才。年輕人難免衝動了些,有才之人又多有些傲氣,難免恃才放曠。隻是不知道這次是怎麽的竟然敢違抗皇命?”
唐玄宗道:“倒也沒什麽,這次朕並沒有眀旨下詔,隻傳過口諭。但是南詔那邊的事情,李善確實處置過當。朕也覺得此人才幹不俗,就這麽殺了未免太可惜了,但是如果不好好教訓教訓他,朕也怕後人效法。”
武婕妤笑道:“原來是這樣啊,那皇上是不想殺他咯。臣妾倒覺得,可以小懲大誡,這樣既能維護皇上的威嚴,又能讓天下學習看到皇上的愛才之心。豈不是一舉兩得?”
唐玄宗也點頭笑道:“你倒是說的輕鬆,還得看他這次到底犯的什麽過錯,如果犯的過錯太大,朕也要顧及這悠悠眾口。李善最近風頭打胎,很多老臣都看他不順眼呢。”
武婕妤哼道:“依臣妾看,那些嫉賢妒能的老臣反倒是該罰,自己做不得功績反倒眼紅別人,這樣反倒使得想為皇上做事的人畏手畏腳,到頭來便宜了誰啊?”
唐玄宗靜靜的看著眼前的蝦仁,夾了一口放進嘴裏,沒有說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