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從長安出發,此行所帶人手並不多,隻有阿三、申時行、高仙芝以及皇上派去宣旨的幾個太監,一路南下快馬加鞭隻用了十天就到了姚州。∮頂∮∮∮,..
到了姚州,李善就見識到了什麽叫真正的原生態。已經臨近姚州城了才看見官道,一路上除了鄉間路,基本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在這種地方,戰車、投石機、火炮什麽的都不可能使用。這裏除了山就是水,根本就沒有平坦的平原,行軍都是很困難的事情,更別重型器械了。
此時李善也就明白了火器雖然厲害,但是在有些地方使用還是很有局限性的。而且此地地廣人稀,除了姚州城附近看見了一些零星的村莊,沿途幾乎看不到人家,就算是有也隱藏在深山中。
六詔地區也是如此,加上河東州的蠻部以及僚子部的人一共也就幾十萬人。
姚州刺史府,
姚州刺史正趴在自己的公案上打瞌睡,對於這種邊陲州,沒有盛世繁華,沒有風花雪月,當然也沒有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有的隻是清閑與無聊,姚州刺史在任已經十數年了,早就沒有了剛上任時的意氣風發,如今每天就是清閑的辦公。反正在這種地方,且不做不出什麽功績,就算是有些功績天高皇帝遠的,誰又知道呢?
突然,衙門外師爺匆匆的跑進來喊道:“老爺,老爺,大事兒啊,驛站來人了,是長安來的。”
正在迷迷糊糊睡覺的姚州刺史被吵醒了非常的不高興,不悅的道:“什麽事兒啊。慌慌張張的。”
師爺又重複道:“長安來人了,有聖旨到。”
姚州刺史蹭的一下站起來,都有些結巴了:“聖旨,快,趕緊拿本官的官帽來,趕緊去啊。”姚州刺史慌張的整理這自己的官服。他已經多長時間沒受到過聖旨了,已經記不清了,難不成是皇上要調任了?姚州刺史邊整理邊幻想著。
李善等人此時也剛趕到姚州的驛站,都換身衣服,洗個澡,洗去一路的風塵。
“這一路真是累死老子了。”李善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終於緩解了這一路的疲憊。
“嗬嗬,是啊,沒想到這地方竟然這麽難走。有些地方馬都騎不了。”申時行也是第一次來到這裏。感觸差不多。
高仙芝道:“像這種地方非常不利於騎兵作戰,火器的威力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了。更重要的是熟悉地形與不熟悉地形會非常關鍵。當地人在此作戰會非常的有優勢,我們不熟悉地形要是貿然出擊肯定會吃虧的。”
李善道:“不著急,想要把各州的兵力召集起來怎麽著也得半個多月的時間,還要統一訓練,需要至少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就去多偵查一下地形吧。”
高仙芝道:“當務之急還是和南詔那邊取得聯係吧,我們的兵力無法也他們匯合,隻能兩線作戰。這樣會很被動。還是先和他們商量一下作戰計劃的好。”
南詔,也叫蒙舍詔。顧名思義在六詔之南。唐朝想要公然援兵到南詔必須經過越析詔,但是目前來是不可能的,南詔向唐朝請求援兵之事還是機密。此番在姚州集結兵力,也是要以練兵為名,掩人耳目。
想到南詔,李善知道龍雪靈一定在南詔。確實得先去一下,就算是龍潭虎穴也得闖一闖。他現在是皇上欽封的征南大將軍,南詔王族一定不敢把他怎麽樣,如果是有人想要暗殺他,他身邊有阿三、高仙芝等人。倒也不怕。
李善了頭道:“那我們就先啟程去南詔看看吧。”
姚州刺史匆匆忙忙的趕來:“臣姚州刺史前來接旨。”
太監上前打開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李善為征南大將軍,授虎符,命姚州刺史協助即日起召集姚州、昆州、黎州、盤州的兵力,聽其調派,不得有誤。”
“臣接旨。”姚州刺史恭敬的接下聖旨,這次的旨意雖然與他關係不大,但是對他來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要知道邊陲州的地方,難得有機會得到皇帝的重視,而隻要動兵,就一定會被皇上重關注,隻要和李善處好關係,到時候在匯報中提一句他的功勞,不定就可以高升了。
“李大人,您一路勞頓了,到下官府上吧。下官馬上讓人打掃出客房。”姚州刺史看著李善的眼神仿佛實在看一株搖錢樹。
李善擺了擺手道:“不必了,你去召集兵馬吧。本官馬上啟程去南詔一趟,我迴來的時候,希望兵馬已經集結好了。”
李善雖然年輕,但是身居高位,身上的氣勢已經形成,絲毫不拖泥帶水。姚州刺史哪裏敢違背李善的話,唯唯稱是道:“那下官馬上去準備。但是,大人,從姚州到南詔路途崎嶇難走又要經過越析詔,此地多蠻夷,民風粗曠又與漢人交惡,下官怕大人有所閃失。還是另派人去把。”
按理這種事情是不需要李善親自去的,但是龍雪靈的那封書信,送信者的用意就是要讓李善自己取,李善別無選擇。
“你做好你分內的事情就醒了,剩下的不用多問。派一個識路的人,給我們當向導。”
“下官明白,下官這就去辦。”
姚州刺史走後,申時行看著李善問道:“李善,你這麽急著去南詔,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李善對申時行沒有什麽可隱瞞的,如是的把事情了。
“看來是有人想引你去南詔啊,此人是誰?似乎是敵非友,此番要心啊?”申時行皺眉道。
李善歎了口氣道:“我又何嚐不知,隻不過我如果不去怕是再也見不到龍雪靈了,如今我的身份加上你們三個保護,相信沒人能動的了我。我到要看看是誰在耍花樣。”
申時行頭,將腰間的佩劍出鞘了三分道:“放心吧,我一定保你周全。”
果然,姚州刺史找了一個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人帶來給李善,“李大人,這個人叫赤爾,是本地的百事通,彝族人。精通各種民族的語言,有了他在六詔這邊就可以放心走了。”
赤尓皮膚黝黑,人很瘦,看樣子也就三十多歲,操著口音很重的漢語道:“大人,聽大人要去南詔,這一路很難走。大概要十幾天才能到。”
“十幾天?我們從長安到這兒才用了不到十天。”李善吃了一驚。
“大人,這裏不像北邊,道路崎嶇,很多地方騎不了馬,所以我們隻能步行前去。”赤尓顯然不意外李善的反應。
“好吧,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啟程。”李善心裏惦念著龍雪靈,也沒有時間理會這些問題了。(未完待續。)
到了姚州,李善就見識到了什麽叫真正的原生態。已經臨近姚州城了才看見官道,一路上除了鄉間路,基本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在這種地方,戰車、投石機、火炮什麽的都不可能使用。這裏除了山就是水,根本就沒有平坦的平原,行軍都是很困難的事情,更別重型器械了。
此時李善也就明白了火器雖然厲害,但是在有些地方使用還是很有局限性的。而且此地地廣人稀,除了姚州城附近看見了一些零星的村莊,沿途幾乎看不到人家,就算是有也隱藏在深山中。
六詔地區也是如此,加上河東州的蠻部以及僚子部的人一共也就幾十萬人。
姚州刺史府,
姚州刺史正趴在自己的公案上打瞌睡,對於這種邊陲州,沒有盛世繁華,沒有風花雪月,當然也沒有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有的隻是清閑與無聊,姚州刺史在任已經十數年了,早就沒有了剛上任時的意氣風發,如今每天就是清閑的辦公。反正在這種地方,且不做不出什麽功績,就算是有些功績天高皇帝遠的,誰又知道呢?
突然,衙門外師爺匆匆的跑進來喊道:“老爺,老爺,大事兒啊,驛站來人了,是長安來的。”
正在迷迷糊糊睡覺的姚州刺史被吵醒了非常的不高興,不悅的道:“什麽事兒啊。慌慌張張的。”
師爺又重複道:“長安來人了,有聖旨到。”
姚州刺史蹭的一下站起來,都有些結巴了:“聖旨,快,趕緊拿本官的官帽來,趕緊去啊。”姚州刺史慌張的整理這自己的官服。他已經多長時間沒受到過聖旨了,已經記不清了,難不成是皇上要調任了?姚州刺史邊整理邊幻想著。
李善等人此時也剛趕到姚州的驛站,都換身衣服,洗個澡,洗去一路的風塵。
“這一路真是累死老子了。”李善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終於緩解了這一路的疲憊。
“嗬嗬,是啊,沒想到這地方竟然這麽難走。有些地方馬都騎不了。”申時行也是第一次來到這裏。感觸差不多。
高仙芝道:“像這種地方非常不利於騎兵作戰,火器的威力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了。更重要的是熟悉地形與不熟悉地形會非常關鍵。當地人在此作戰會非常的有優勢,我們不熟悉地形要是貿然出擊肯定會吃虧的。”
李善道:“不著急,想要把各州的兵力召集起來怎麽著也得半個多月的時間,還要統一訓練,需要至少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就去多偵查一下地形吧。”
高仙芝道:“當務之急還是和南詔那邊取得聯係吧,我們的兵力無法也他們匯合,隻能兩線作戰。這樣會很被動。還是先和他們商量一下作戰計劃的好。”
南詔,也叫蒙舍詔。顧名思義在六詔之南。唐朝想要公然援兵到南詔必須經過越析詔,但是目前來是不可能的,南詔向唐朝請求援兵之事還是機密。此番在姚州集結兵力,也是要以練兵為名,掩人耳目。
想到南詔,李善知道龍雪靈一定在南詔。確實得先去一下,就算是龍潭虎穴也得闖一闖。他現在是皇上欽封的征南大將軍,南詔王族一定不敢把他怎麽樣,如果是有人想要暗殺他,他身邊有阿三、高仙芝等人。倒也不怕。
李善了頭道:“那我們就先啟程去南詔看看吧。”
姚州刺史匆匆忙忙的趕來:“臣姚州刺史前來接旨。”
太監上前打開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李善為征南大將軍,授虎符,命姚州刺史協助即日起召集姚州、昆州、黎州、盤州的兵力,聽其調派,不得有誤。”
“臣接旨。”姚州刺史恭敬的接下聖旨,這次的旨意雖然與他關係不大,但是對他來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要知道邊陲州的地方,難得有機會得到皇帝的重視,而隻要動兵,就一定會被皇上重關注,隻要和李善處好關係,到時候在匯報中提一句他的功勞,不定就可以高升了。
“李大人,您一路勞頓了,到下官府上吧。下官馬上讓人打掃出客房。”姚州刺史看著李善的眼神仿佛實在看一株搖錢樹。
李善擺了擺手道:“不必了,你去召集兵馬吧。本官馬上啟程去南詔一趟,我迴來的時候,希望兵馬已經集結好了。”
李善雖然年輕,但是身居高位,身上的氣勢已經形成,絲毫不拖泥帶水。姚州刺史哪裏敢違背李善的話,唯唯稱是道:“那下官馬上去準備。但是,大人,從姚州到南詔路途崎嶇難走又要經過越析詔,此地多蠻夷,民風粗曠又與漢人交惡,下官怕大人有所閃失。還是另派人去把。”
按理這種事情是不需要李善親自去的,但是龍雪靈的那封書信,送信者的用意就是要讓李善自己取,李善別無選擇。
“你做好你分內的事情就醒了,剩下的不用多問。派一個識路的人,給我們當向導。”
“下官明白,下官這就去辦。”
姚州刺史走後,申時行看著李善問道:“李善,你這麽急著去南詔,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李善對申時行沒有什麽可隱瞞的,如是的把事情了。
“看來是有人想引你去南詔啊,此人是誰?似乎是敵非友,此番要心啊?”申時行皺眉道。
李善歎了口氣道:“我又何嚐不知,隻不過我如果不去怕是再也見不到龍雪靈了,如今我的身份加上你們三個保護,相信沒人能動的了我。我到要看看是誰在耍花樣。”
申時行頭,將腰間的佩劍出鞘了三分道:“放心吧,我一定保你周全。”
果然,姚州刺史找了一個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人帶來給李善,“李大人,這個人叫赤爾,是本地的百事通,彝族人。精通各種民族的語言,有了他在六詔這邊就可以放心走了。”
赤尓皮膚黝黑,人很瘦,看樣子也就三十多歲,操著口音很重的漢語道:“大人,聽大人要去南詔,這一路很難走。大概要十幾天才能到。”
“十幾天?我們從長安到這兒才用了不到十天。”李善吃了一驚。
“大人,這裏不像北邊,道路崎嶇,很多地方騎不了馬,所以我們隻能步行前去。”赤尓顯然不意外李善的反應。
“好吧,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啟程。”李善心裏惦念著龍雪靈,也沒有時間理會這些問題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