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李善一百零一兩成功的將這顆海藍寶石拍到手,蘇瑾夕拿著這顆璀璨的寶石,很是開心。
下麵的拍品都不是李善感興趣的了,就繼續迴到雅間中等待,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拍品。
“哈哈,李公子真是當時人傑,為佳人一擲千金也算一時佳話啊。”王元寶上來道喜。
楊妙菱端著酒杯來到李善麵前道:“李大人,小女子早就仰慕大人才情,昨日高堂之上邊塞詩更是名噪長安,小女子敬大人一杯。”
楊崇義笑道:“小女雖然出身商人,但是自小也是飽讀詩書,略通文采,大人見笑了。”
李善點點頭與楊妙菱碰了一杯。
“小女子記得,大人曾經有句詩說,五花馬千金裘,唿兒將出換美酒。不知道是否有一天大人也會用這貂裘換酒喝呢?”楊妙菱還真不是說著玩的,沒想到對李善還頗為了解,知道這首詩是出自李善。
要知道李善並沒有特意的出過詩集,李善的詩都是被人們傳唱的,當然這也是李善有名的原因。他的詩,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寫,每一首都是精品,即使他自己不記,也會被別人記住,傳頌出去的。
不過楊妙菱這話倒是讓李善頗感新奇,要知道還沒人問過李善關於他詩中問題呢。“哈哈,千金難買我願意。如果想喝酒了,就算是拿這貂裘去換又有何妨?”
楊妙菱像是一個粉絲一樣,問著問題:“人們常說詩心見人心,但是大人的詩事兒豪放灑脫,時而深沉細膩,小女子實在不知道哪一種是大人真實的情懷。大人太過神秘了,讓小女子捉摸不透。”
說完楊妙菱似乎還有些羞澀,耳根都有些紅了。
李善莞爾,當然捉摸不透了,這詩都不是老子自己做的。不過至於情懷,李善還是有的。李善笑道:“要說我的情懷,有一首詩可以表達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李善又無形的裝逼了一把,不過這確實是李善的心願。如果有一天他可以抽身退出,他願意過閑雲野鶴的生活。不過富貴是個牢籠,權力是個泥潭,沾的越多越難以脫身,但是李善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騙人,我看大人倒是在這官場中如魚得水,一點沒有隱士的風範。哪有隱士貪圖富貴美色的?”楊妙菱一語道破李善的心思。
楊崇義喝到:“放肆。你這小丫頭才識得幾個字就敢挑剔李大人的不是了?李大人的境界豈是你能揣測的?”
李善被楊妙菱點破倒也不尷尬,他現在的臉皮是越來越厚了,擺擺手道:“楊姑娘說的不多,李某本就是個俗人,貪圖世間繁華卻有想著超脫俗世煩惱,確實貪心了。”
楊妙菱看著李善隻覺得此人和她見識過的人確實不同,有錢卻不沾銅臭氣,有權卻沒有官架子。
又是幾件拍品上場,李善都看了看也稍微叫了幾次價,不過興趣不是很大最終都放棄了。倒是王元寶三人連拍了不少東西。
眼看著時間不早了,李善告辭,準備迴荊州了。
迴到家的時候卻發現之前王元寶三人拍的幾件寶貝都送到了李善的府上,倒是讓李善有些措手不及。不過也隨手笑納了。一些當世名家字畫,珍奇古玩,迴去倒是可以送給老丈人。
能夠迴荊州確實事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一路上快馬加鞭,李善如今是朝廷命官,驛站換馬行的更快,終於還是在大年二十八趕到了荊州。
遠遠的就看著城門口一個翹立的身影等著。柳如煙叫了一聲:“鳴琴。”
上次追魂使隻抓走了李善的親人,並沒有管這些丫頭仆人,所以鳴琴也就和柳如煙分開了。自從鳴琴跟著自家小姐,這是分開時間最長的一次了。
“小姐,你終於迴來了。”鳴琴喜極而泣,“老爺收到你的信,知道你要迴來就命我天天在這兒等著。”
柳如煙也掉下了眼淚,李善現在越來越能理解古人對於外出遠遊人的情懷了。古代交通,信息都非常的匱乏。一個人如果離家百裏就可能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如果離家千裏真是生死不明。
“行了,天寒地凍的,也難為這小丫頭天天來這兒等著。來,上車暖和一下,咱們一塊迴家去。”李善將鳴琴拉上車。
古人有雲,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而李善此番迴家,也算是榮歸故裏了。
離開幾個月李府倒是一點樣子都沒有變,仆人們也都在,張彥昭一直擔任著李府的官家。雖然現在他的身份已經不需要做這些零碎事情了,但是對於李善的尊重與感激,他還是將李府當成自己的家。
“善哥。”“大哥。”
卓成也在,知道李善迴來了,這兩人也是提前在李府準備,希望李善一迴家就能看到過年的樣子。
李善上去給這個兩人一個大大的擁抱,“你小子悄悄的成親了,我連一杯喜酒都沒喝上。”李善拍著卓成的肩膀。
在李善不在的這段日子,卓成也成親了,娶了荊州大戶人家的一個姑娘。卓成無言以對,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那時候你不是在涼州嗎?”張彥昭替卓成解釋,“卓成這榆木腦袋對女人不開竅。我本以為他這輩子找不到老婆了,沒想到對嫂子是一見鍾情,當時你因為案子的事兒鬧得人心惶惶的,卓成都不想成婚,之後好不容易得到的你的消息說你人在京城已經平反了,還當了大官。卓成這才確定成親了。,本來給你送信兒去了,結果你又去了涼州。嫂子這邊可等不及了,再不成親孩子都要落地了。”
原來卓成和他娘子還是未婚先孕、奉子成婚,倒是讓李善有些驚奇,這卓成看著一副不近女色的樣子,對喜歡的人也是很熱烈的嘛!李善自然也替他們高興。
李善不在的這一段日子裏,張彥昭和卓成繼續經營著他們的天地會和長江沿岸的生意,如今已經是有聲有色的了。
長江沿岸每個州郡都有天地會的堂口,都有李氏的酒樓,妓院和茶莊。現在李善已經不再管這些事情了,他隻需要投資,等著分成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卓成和張彥昭就足夠了,真正的是坐在家裏就把錢掙了。(未完待續。)
下麵的拍品都不是李善感興趣的了,就繼續迴到雅間中等待,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拍品。
“哈哈,李公子真是當時人傑,為佳人一擲千金也算一時佳話啊。”王元寶上來道喜。
楊妙菱端著酒杯來到李善麵前道:“李大人,小女子早就仰慕大人才情,昨日高堂之上邊塞詩更是名噪長安,小女子敬大人一杯。”
楊崇義笑道:“小女雖然出身商人,但是自小也是飽讀詩書,略通文采,大人見笑了。”
李善點點頭與楊妙菱碰了一杯。
“小女子記得,大人曾經有句詩說,五花馬千金裘,唿兒將出換美酒。不知道是否有一天大人也會用這貂裘換酒喝呢?”楊妙菱還真不是說著玩的,沒想到對李善還頗為了解,知道這首詩是出自李善。
要知道李善並沒有特意的出過詩集,李善的詩都是被人們傳唱的,當然這也是李善有名的原因。他的詩,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寫,每一首都是精品,即使他自己不記,也會被別人記住,傳頌出去的。
不過楊妙菱這話倒是讓李善頗感新奇,要知道還沒人問過李善關於他詩中問題呢。“哈哈,千金難買我願意。如果想喝酒了,就算是拿這貂裘去換又有何妨?”
楊妙菱像是一個粉絲一樣,問著問題:“人們常說詩心見人心,但是大人的詩事兒豪放灑脫,時而深沉細膩,小女子實在不知道哪一種是大人真實的情懷。大人太過神秘了,讓小女子捉摸不透。”
說完楊妙菱似乎還有些羞澀,耳根都有些紅了。
李善莞爾,當然捉摸不透了,這詩都不是老子自己做的。不過至於情懷,李善還是有的。李善笑道:“要說我的情懷,有一首詩可以表達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李善又無形的裝逼了一把,不過這確實是李善的心願。如果有一天他可以抽身退出,他願意過閑雲野鶴的生活。不過富貴是個牢籠,權力是個泥潭,沾的越多越難以脫身,但是李善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騙人,我看大人倒是在這官場中如魚得水,一點沒有隱士的風範。哪有隱士貪圖富貴美色的?”楊妙菱一語道破李善的心思。
楊崇義喝到:“放肆。你這小丫頭才識得幾個字就敢挑剔李大人的不是了?李大人的境界豈是你能揣測的?”
李善被楊妙菱點破倒也不尷尬,他現在的臉皮是越來越厚了,擺擺手道:“楊姑娘說的不多,李某本就是個俗人,貪圖世間繁華卻有想著超脫俗世煩惱,確實貪心了。”
楊妙菱看著李善隻覺得此人和她見識過的人確實不同,有錢卻不沾銅臭氣,有權卻沒有官架子。
又是幾件拍品上場,李善都看了看也稍微叫了幾次價,不過興趣不是很大最終都放棄了。倒是王元寶三人連拍了不少東西。
眼看著時間不早了,李善告辭,準備迴荊州了。
迴到家的時候卻發現之前王元寶三人拍的幾件寶貝都送到了李善的府上,倒是讓李善有些措手不及。不過也隨手笑納了。一些當世名家字畫,珍奇古玩,迴去倒是可以送給老丈人。
能夠迴荊州確實事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一路上快馬加鞭,李善如今是朝廷命官,驛站換馬行的更快,終於還是在大年二十八趕到了荊州。
遠遠的就看著城門口一個翹立的身影等著。柳如煙叫了一聲:“鳴琴。”
上次追魂使隻抓走了李善的親人,並沒有管這些丫頭仆人,所以鳴琴也就和柳如煙分開了。自從鳴琴跟著自家小姐,這是分開時間最長的一次了。
“小姐,你終於迴來了。”鳴琴喜極而泣,“老爺收到你的信,知道你要迴來就命我天天在這兒等著。”
柳如煙也掉下了眼淚,李善現在越來越能理解古人對於外出遠遊人的情懷了。古代交通,信息都非常的匱乏。一個人如果離家百裏就可能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如果離家千裏真是生死不明。
“行了,天寒地凍的,也難為這小丫頭天天來這兒等著。來,上車暖和一下,咱們一塊迴家去。”李善將鳴琴拉上車。
古人有雲,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而李善此番迴家,也算是榮歸故裏了。
離開幾個月李府倒是一點樣子都沒有變,仆人們也都在,張彥昭一直擔任著李府的官家。雖然現在他的身份已經不需要做這些零碎事情了,但是對於李善的尊重與感激,他還是將李府當成自己的家。
“善哥。”“大哥。”
卓成也在,知道李善迴來了,這兩人也是提前在李府準備,希望李善一迴家就能看到過年的樣子。
李善上去給這個兩人一個大大的擁抱,“你小子悄悄的成親了,我連一杯喜酒都沒喝上。”李善拍著卓成的肩膀。
在李善不在的這段日子,卓成也成親了,娶了荊州大戶人家的一個姑娘。卓成無言以對,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那時候你不是在涼州嗎?”張彥昭替卓成解釋,“卓成這榆木腦袋對女人不開竅。我本以為他這輩子找不到老婆了,沒想到對嫂子是一見鍾情,當時你因為案子的事兒鬧得人心惶惶的,卓成都不想成婚,之後好不容易得到的你的消息說你人在京城已經平反了,還當了大官。卓成這才確定成親了。,本來給你送信兒去了,結果你又去了涼州。嫂子這邊可等不及了,再不成親孩子都要落地了。”
原來卓成和他娘子還是未婚先孕、奉子成婚,倒是讓李善有些驚奇,這卓成看著一副不近女色的樣子,對喜歡的人也是很熱烈的嘛!李善自然也替他們高興。
李善不在的這一段日子裏,張彥昭和卓成繼續經營著他們的天地會和長江沿岸的生意,如今已經是有聲有色的了。
長江沿岸每個州郡都有天地會的堂口,都有李氏的酒樓,妓院和茶莊。現在李善已經不再管這些事情了,他隻需要投資,等著分成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卓成和張彥昭就足夠了,真正的是坐在家裏就把錢掙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