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關注起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迴可以一展身手了。


    合約簽訂之後張九齡就可以迴京複命了,而援軍的使命其實也已經完成了。


    除了常駐的涼州軍士之外,其他各地的軍士也都踏上迴家的路,畢竟快要過年了,每個人都想著早迴家。


    “終於要迴京了。”李善看著涼州城在自己的目光下越來越遠,而送別的眾位將士也站在城外久久沒有散去。


    臨走的時候,李敬玄帶著眾位副將由將李善送出了十裏的路,眼看著天上又下起了雪,李善再四催促眾人早迴去,眾人才停下了腳步。


    李善雖然與涼州將士待得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李善重情義,有熱血的性格讓眾位將官非常欣賞。


    離別的傷感很快就被迴家的期許代替了,李善如今可是歸心似箭。


    來到京城,從金光門進長安,早有太監侍衛領著皇上的聖旨在城門候著了。


    吐蕃請降的消息早就六百裏加急傳到了京城,朝野震動。誰也沒想到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吐蕃竟然就投降了,而且還做了這麽大的讓步。


    唐玄宗非常高興,自然要好好封賞一下李善這個頭號功臣。


    李善也沒有時間迴家,直接被請進了大明宮。


    長安有兩座宮殿,太極宮和大明宮。


    太極宮是初唐政事活動的中心,高祖、太宗在這裏君臨天下,成就了一代聖製,“貞觀之治”政令皆由此地發出,貞觀君臣論政的許多著名故事也都發生在這裏。


    著名的玄武門事變就是發生在太極宮的北門,玄武門。


    高宗李治以後,政事活動中心東移大明宮。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稱為“東內”。


    自唐高宗起,先後有十七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曆時達二百餘年。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


    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宮殿也很著名,興慶宮。


    興慶宮是唐玄宗做藩王時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後大規模擴建,成為長安城三大內之一;是唐玄宗開元、天寶時代的中國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與愛妃楊玉環長期居住的地方。


    當然現在這座宮殿還沒有擴建,此是後話。


    沿著丹鳳門街,一路來到丹鳳門前。但是卻不從丹鳳門進。丹鳳門規格極高,非重大事件不開。旁邊的建福門則是通常出入的宮門。


    往前走大約六百米就到了含元殿,同樣,含元殿是正殿是皇上接見外臣的場所,所以也不去含元殿。


    含元殿再往後就是宣政殿,為皇帝臨朝聽政之所,稱為“中朝”。


    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禦史台館等官署。


    紫宸殿位於宣政殿以北不到百米處,稱為“內朝”,群臣在這裏朝見皇帝。稱為“入閣”。


    而此時唐玄宗與文武百官正在宣政殿上等著李善。


    “皇上,涼州監軍李善已經到了宣政門了。”高力士來到唐玄宗麵前。


    “好,宣李善覲見。”唐玄宗頭道。


    高力士站在龍椅旁高喊一聲:“宣李善覲見。”


    李善此時一身盔甲,但是沒有帶佩劍。張九齡也換好了官服,兩人一同上殿。


    “臣李善(張九齡)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兩位愛卿一路辛苦了。”


    張九齡將簽訂的合約呈上:“吾皇聖恩。天威浩蕩,吐蕃蠻夷拜服,這是他們簽訂的請降合約。”


    唐玄宗將合約拿在手中。並不去看,快報之中早就看到過了,煩躁時看著殿下的眾位大臣,笑道:“今日,李善立了大功,眾位愛卿,該給他個什麽封賞呢?”


    千牛衛大將軍李方正上前一步道:“皇上,李善有大將之才,涼州期間多次化解吐蕃的詭計,更是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漂亮仗。臣以為,當加封李善為懷化中郎將。”


    宋璟上前道:“皇上,臣以為李善雖然建立軍功,但是其實是文士出身,詩賦更是獨領風騷,況且此次涼州之勝重在於新式的轟天雷的效果。所以臣以為應當加封李善為工部員外郎,更為妥貼。”


    朝中以李方正為首的中央武將,十六衛遙領天下兵馬,對於李善這個風頭剛起的年輕才俊很是看好,而同時李善又是文士出身,以宋璟為代表文臣也都想拉攏。所以兩邊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而唐玄宗顯然也知道兩邊的意思,對兩邊的爭論也不阻止。


    “李善根本就沒有參加過科舉,何來文士出身一?反倒是先臥底叛賊有功,又發明了轟天雷,涼州之役更是名震吐蕃,這明顯就是當將軍的料。豈能讓他浪費了這才華?”李方正雖然之前白雲山上有所疏忽,但是並不妨礙他的話語權,在軍中地位他還是很高的。


    宋璟毫不相讓:“此言差矣,李善並未習武,隻不過是運籌帷幄,向征戰沙場這樣的事情不適合李善去做,他父親當年就是吏部員外郎,我看他頗有先父遺風,假以時日必能有大作為。”


    “好了,兩位愛卿先不要爭了。這樣吧,我們先聽聽李善自己的想法。”唐玄宗看兩個人的差不多了,打住二人。


    李善倒是也有些犯難,當官是件好事兒。經曆了這麽多李善也明白了一件事兒,在古代,有權就是好,沒權沒勢就隻能被人欺負。不過眼下朝中文武兩派似乎都伸出了橄欖枝,這倒是讓李善不知道如何選擇了。


    “臣才疏學淺,僥幸立了些許功勞,實在不敢請求什麽封賞,隻求能夠為我大唐盡一份力就已經知足了。”李善打起了馬虎眼,眼下兩邊誰都不好得罪,就把這個難題交給皇上吧。


    唐玄宗微微一笑,也看出了李善的心思:“我看李善天資過人,不過似乎所學頗為繁雜,朕以為如果單純讓李善從事一個職位似乎有些屈才。我看不如這樣吧,任命李善集賢院侍讀直學士,陪皇子讀書。”


    這一下兩邊都不要爭了,李善成了皇子的人,也就是皇上的人了。看來皇上是要將李善收為心腹,大臣們暗自揣測著聖意,讚到皇上聖明。


    李善沒什麽關係,反正當官在哪兒都是當。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唐之天策神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肆意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肆意天堂並收藏聖唐之天策神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