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自然是在陸府等消息,這迴應該是給足柳崇山麵子了,李善無條件的相信陸夫人可以帶來好消息。閑來無事李善和陸九淵下著唐朝的象棋,唐朝的象棋是沒有炮的,因為那時候火炮還沒有發明出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李善的棋力,陸九淵已經連敗了兩盤了。不過李善自然也不能讓陸九淵輸太慘,這一局陸九淵就已經占了上風,一臉得意的捋著胡子。
陸夫人迴來了,看到李善就問道:“侄兒,你既然叫我去柳家提親怎麽又找了個媒婆啊?”李善聽了一愣,道:“這話從何說起啊?有伯母出馬自然是十拿九穩,我何必多此一舉呢。”陸夫人更是不解了:“那我去柳府的時候怎麽有個媒婆正在給柳姑娘說媒,說的就你啊。”李善暈了頭了,道:“伯母,你別著急,你確定那個媒婆說的就是我嗎?”
“那媒婆說的李大人,又說什麽郎才女貌,不就是你嗎?”陸夫人也是想當然了,感覺李善好,就把所有說人好的都安在李善頭上了。李善懊惱的一拍額頭道:“哎呀,壞了,那媒婆說的一定是李承威。伯母,你是怎麽說的啊?”
陸夫人一聽,知道自己錯意了,也是“哎呀”一聲:“侄兒啊,是伯母弄錯了,那現在怎麽辦啊。要不我趕緊再去給柳大人解釋清楚。”李善點點頭道:“我同伯母一塊去吧,估計現在柳大人殺了我的心都有了。”
王婆自然也是把這一番事情野告訴了李承威,李承威一拍桌子怒道:“一定是李善,沒想到他竟然能請到陸夫人給他說媒,不行叔父,我一定得備好禮,趕緊再去柳府一趟,不能讓李善搶了先機。”
正所謂冤家路窄。
李善先一步趕到柳府,柳崇山現在已經是一個火藥桶了,看到李善來了,立馬要爆發:“李善,你小子死哪兒去了。我告訴你,就你這種態度別想我把女兒嫁給你。”李善趕緊解釋道:“柳伯父,誤會,天大的誤會,今天陸伯母是來給我提親的。結果誤會了。”“什麽”柳崇山腦子有點短路,劇情扭轉的太快,老爺子有點受不了了。這時候陸夫人也乘著轎子趕到了柳府,誤會終於澄清了。
柳崇山此時端著茶水慢慢的喝著,眯著小眼睛,似乎是很高興但是有不想表現出來的樣子:“原來是這樣啊,陸夫人是代表李善來提親的啊。那這確實是個誤會了。”這下局勢就比較明朗了,柳崇山終於鬆了一口氣。
“崇山兄,今日我帶著侄子又來拜訪了。”李林甫和李承威野趕到了。之前柳崇山模棱兩可的迴答讓李承威以為有機會,所以還專程帶了禮物來。李承威手裏拿著一副畫卷道:“柳伯父,小侄來荊州這段時間多蒙前輩提攜,不日小侄就要返京了,特來拜謝的。”
柳崇山對李承威並沒有多少好感,不過其實也沒有太多反感。說到底李承威就是紈絝習性,在荊州雖然為非作歹,但是也沒有做真正傷天害理的事情。當然有些暗地裏的柳崇山是不知道的。所以柳崇山還是很客氣的接受了,李承威展開畫卷道:“這是我祖父李思訓的一副《鴻雁北歸圖》,我知道柳伯父也是愛好書畫之人,此畫送與柳伯父可謂是寶馬配英雄啊。”
畫卷上一片蒼茫,遠處連綿的雪山之間一隻單飛的鴻雁,顯得肅穆而淒涼。李善看了都感覺一股寒氣能從畫卷裏滲透出來,不愧是名家之作。
李思訓也是唐朝一代名畫家,擅長花鳥山水畫,這一副《鴻雁北歸圖》可謂是價值連城,在愛畫之人眼中更是千金不換的。李承威祖上有蔭德,李善確實比不了。柳崇山看了這幅畫也是挪不動一雙眼睛,可是知道這幅畫有些燙手,真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李善察言觀色早已明白柳崇山的想法,上前道:“哎呀,真是一副好畫啊。,不過小侄感覺這幅畫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啊,隻是有畫卻沒有題詩,意境深遠卻沒有表述豈不可惜了。小侄看到這副《鴻雁北歸圖》不禁思如泉湧,柳伯父,我想就此畫題詩一首,但是小侄的字實在是不堪入目,柳伯父妙手丹青在此題字方不辜負此畫啊。”
陸夫人很給麵子的應和道:“早就聽說我侄兒的詩文采斐然,之前聽人傳唱我還有些不信,今日倒要見識一番。”柳崇山笑道:“前人佳作在此,你可不要放肆,如果做不好我是萬萬不肯幫你題的,免得玷汙這好畫。”
李善自是胸有成竹道:“幾位稍待,看我信手拈來。”李善故作神秘的搖頭晃腦嘀咕了幾下道:“有了,看我這一首。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迴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陸夫人也是大家閨秀,識文解字,自然聽得出這是一首好詞,感動的都要落淚了:“我侄兒這首詞做的真好,我想侄兒不隻是看到這幅畫才有此感觸的吧,這明顯是寫給有情人的詩。柳大人,你看我侄兒如此癡情,你可不能不近人情啊。”
柳崇山也是非常滿意李善關鍵時候不掉鏈子,故作為難的問道:“林甫兄啊,真是一首好詩,正配的這幅好畫啊。如果吧這首詩題上這詩畫雙全也是一件美事,隻是不知道林甫兄是否介意啊。”
李林甫臉色有些不好看,本來他想送柳崇山一份重禮好讓柳崇山難以拒絕,可是被李善這麽一鬧,這幅畫的意義就不太一樣了,如果提上了字這詩書畫三家歸一,人情難算啊。可是現在送出去的東西又怎麽好張口否決,隻能硬著頭皮道:“這幅畫已經是崇山兄的了,自然按你的意思來。”
柳崇山當然願意,趕緊取來筆墨在畫的空白處題上這一首詩,有按上自己的印章。李善拍馬屁道:“柳伯父這字也是一絕啊,也得顏筋柳骨之精髓了,如此看來這畫方才完整啊。”
李林甫知道這個事兒在糾纏下去也沒有了意義,幹脆放棄這幅畫,道:“崇山兄啊,我這次的來意想必你也清楚,這位李善小哥也確實算得上青年才俊。隻不過恕林甫直言,小兒承威對令千金愛慕已久,立誓非她不娶,這份情義,柳兄能否體諒啊。”
陸夫人聽了這話就願意了,道:“我家侄兒難道對柳姑娘就是虛情假意嗎?你看我侄兒剛才做的這詩,如果娶不到柳姑娘我還不知道我這可憐的侄兒到時候的傷心成什麽樣呢。真倒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說著又用手帕拭了幾下眼角。李林甫聽了也是無奈,這種事就講究個兩廂情願,他現在也感覺到了柳崇山似乎對自家侄子不是很看好,真個是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李善懇切的道:“柳伯父,我知道你對如煙一直都是視為掌上明珠,但是如煙是個極有主見的人。所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如果違了如煙的心思,如煙也不會幸福的。我們在這裏爭論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不如讓如煙自己說說她的想法,您看如何?”
柳崇山也感覺此事不宜在拖延下去了,道:“兩位的心意柳某明白,這兩個都是好孩子。不過這事兒讓我也很是為難啊,你看這樣可好。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事兒啊我們老一輩的就不要摻合了,讓他們小輩們自己解決。各憑本事,誰能贏得小女的青睞老夫自然是不會反對的,你看可好。”
李善當然願意了,馬上道:“我對如煙的心天地可鑒,我相信我的真心實意一定會感動如煙的。”陸夫人自然是力挺李善了,李承威知道這基本已經是敗局已定了,但是還是不死心道:“好,柳伯父既然這麽說了,小侄自然要為了如煙全力以赴。”
(以後小弟會一天三更的,早中晚各一更。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喜歡的就給個收藏和推薦吧。之前的鋪墊已經基本完成,荊州篇完結之時,就是事情真相大白之日。)
陸夫人迴來了,看到李善就問道:“侄兒,你既然叫我去柳家提親怎麽又找了個媒婆啊?”李善聽了一愣,道:“這話從何說起啊?有伯母出馬自然是十拿九穩,我何必多此一舉呢。”陸夫人更是不解了:“那我去柳府的時候怎麽有個媒婆正在給柳姑娘說媒,說的就你啊。”李善暈了頭了,道:“伯母,你別著急,你確定那個媒婆說的就是我嗎?”
“那媒婆說的李大人,又說什麽郎才女貌,不就是你嗎?”陸夫人也是想當然了,感覺李善好,就把所有說人好的都安在李善頭上了。李善懊惱的一拍額頭道:“哎呀,壞了,那媒婆說的一定是李承威。伯母,你是怎麽說的啊?”
陸夫人一聽,知道自己錯意了,也是“哎呀”一聲:“侄兒啊,是伯母弄錯了,那現在怎麽辦啊。要不我趕緊再去給柳大人解釋清楚。”李善點點頭道:“我同伯母一塊去吧,估計現在柳大人殺了我的心都有了。”
王婆自然也是把這一番事情野告訴了李承威,李承威一拍桌子怒道:“一定是李善,沒想到他竟然能請到陸夫人給他說媒,不行叔父,我一定得備好禮,趕緊再去柳府一趟,不能讓李善搶了先機。”
正所謂冤家路窄。
李善先一步趕到柳府,柳崇山現在已經是一個火藥桶了,看到李善來了,立馬要爆發:“李善,你小子死哪兒去了。我告訴你,就你這種態度別想我把女兒嫁給你。”李善趕緊解釋道:“柳伯父,誤會,天大的誤會,今天陸伯母是來給我提親的。結果誤會了。”“什麽”柳崇山腦子有點短路,劇情扭轉的太快,老爺子有點受不了了。這時候陸夫人也乘著轎子趕到了柳府,誤會終於澄清了。
柳崇山此時端著茶水慢慢的喝著,眯著小眼睛,似乎是很高興但是有不想表現出來的樣子:“原來是這樣啊,陸夫人是代表李善來提親的啊。那這確實是個誤會了。”這下局勢就比較明朗了,柳崇山終於鬆了一口氣。
“崇山兄,今日我帶著侄子又來拜訪了。”李林甫和李承威野趕到了。之前柳崇山模棱兩可的迴答讓李承威以為有機會,所以還專程帶了禮物來。李承威手裏拿著一副畫卷道:“柳伯父,小侄來荊州這段時間多蒙前輩提攜,不日小侄就要返京了,特來拜謝的。”
柳崇山對李承威並沒有多少好感,不過其實也沒有太多反感。說到底李承威就是紈絝習性,在荊州雖然為非作歹,但是也沒有做真正傷天害理的事情。當然有些暗地裏的柳崇山是不知道的。所以柳崇山還是很客氣的接受了,李承威展開畫卷道:“這是我祖父李思訓的一副《鴻雁北歸圖》,我知道柳伯父也是愛好書畫之人,此畫送與柳伯父可謂是寶馬配英雄啊。”
畫卷上一片蒼茫,遠處連綿的雪山之間一隻單飛的鴻雁,顯得肅穆而淒涼。李善看了都感覺一股寒氣能從畫卷裏滲透出來,不愧是名家之作。
李思訓也是唐朝一代名畫家,擅長花鳥山水畫,這一副《鴻雁北歸圖》可謂是價值連城,在愛畫之人眼中更是千金不換的。李承威祖上有蔭德,李善確實比不了。柳崇山看了這幅畫也是挪不動一雙眼睛,可是知道這幅畫有些燙手,真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李善察言觀色早已明白柳崇山的想法,上前道:“哎呀,真是一副好畫啊。,不過小侄感覺這幅畫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啊,隻是有畫卻沒有題詩,意境深遠卻沒有表述豈不可惜了。小侄看到這副《鴻雁北歸圖》不禁思如泉湧,柳伯父,我想就此畫題詩一首,但是小侄的字實在是不堪入目,柳伯父妙手丹青在此題字方不辜負此畫啊。”
陸夫人很給麵子的應和道:“早就聽說我侄兒的詩文采斐然,之前聽人傳唱我還有些不信,今日倒要見識一番。”柳崇山笑道:“前人佳作在此,你可不要放肆,如果做不好我是萬萬不肯幫你題的,免得玷汙這好畫。”
李善自是胸有成竹道:“幾位稍待,看我信手拈來。”李善故作神秘的搖頭晃腦嘀咕了幾下道:“有了,看我這一首。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迴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陸夫人也是大家閨秀,識文解字,自然聽得出這是一首好詞,感動的都要落淚了:“我侄兒這首詞做的真好,我想侄兒不隻是看到這幅畫才有此感觸的吧,這明顯是寫給有情人的詩。柳大人,你看我侄兒如此癡情,你可不能不近人情啊。”
柳崇山也是非常滿意李善關鍵時候不掉鏈子,故作為難的問道:“林甫兄啊,真是一首好詩,正配的這幅好畫啊。如果吧這首詩題上這詩畫雙全也是一件美事,隻是不知道林甫兄是否介意啊。”
李林甫臉色有些不好看,本來他想送柳崇山一份重禮好讓柳崇山難以拒絕,可是被李善這麽一鬧,這幅畫的意義就不太一樣了,如果提上了字這詩書畫三家歸一,人情難算啊。可是現在送出去的東西又怎麽好張口否決,隻能硬著頭皮道:“這幅畫已經是崇山兄的了,自然按你的意思來。”
柳崇山當然願意,趕緊取來筆墨在畫的空白處題上這一首詩,有按上自己的印章。李善拍馬屁道:“柳伯父這字也是一絕啊,也得顏筋柳骨之精髓了,如此看來這畫方才完整啊。”
李林甫知道這個事兒在糾纏下去也沒有了意義,幹脆放棄這幅畫,道:“崇山兄啊,我這次的來意想必你也清楚,這位李善小哥也確實算得上青年才俊。隻不過恕林甫直言,小兒承威對令千金愛慕已久,立誓非她不娶,這份情義,柳兄能否體諒啊。”
陸夫人聽了這話就願意了,道:“我家侄兒難道對柳姑娘就是虛情假意嗎?你看我侄兒剛才做的這詩,如果娶不到柳姑娘我還不知道我這可憐的侄兒到時候的傷心成什麽樣呢。真倒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說著又用手帕拭了幾下眼角。李林甫聽了也是無奈,這種事就講究個兩廂情願,他現在也感覺到了柳崇山似乎對自家侄子不是很看好,真個是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李善懇切的道:“柳伯父,我知道你對如煙一直都是視為掌上明珠,但是如煙是個極有主見的人。所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如果違了如煙的心思,如煙也不會幸福的。我們在這裏爭論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不如讓如煙自己說說她的想法,您看如何?”
柳崇山也感覺此事不宜在拖延下去了,道:“兩位的心意柳某明白,這兩個都是好孩子。不過這事兒讓我也很是為難啊,你看這樣可好。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事兒啊我們老一輩的就不要摻合了,讓他們小輩們自己解決。各憑本事,誰能贏得小女的青睞老夫自然是不會反對的,你看可好。”
李善當然願意了,馬上道:“我對如煙的心天地可鑒,我相信我的真心實意一定會感動如煙的。”陸夫人自然是力挺李善了,李承威知道這基本已經是敗局已定了,但是還是不死心道:“好,柳伯父既然這麽說了,小侄自然要為了如煙全力以赴。”
(以後小弟會一天三更的,早中晚各一更。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喜歡的就給個收藏和推薦吧。之前的鋪墊已經基本完成,荊州篇完結之時,就是事情真相大白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