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船吸引大家目光的同時,唐凡的眉頭卻蹙成一團,他把玉米粒跟白糖放進黑葫蘆已經五分鍾了,可一點動靜都沒有,按照他先前的迴憶,這東西不就是五六分鍾就能搞定嗎?
他仔細將步驟過了一遍,發現無論是材料的選用還是火爐的溫度都適中,又檢查了下各種接口處的密封程度,才發現一個大遺漏……忘裝氣壓表了!
爆米花什麽時候能出鍋,靠的就是觀看氣壓表的氣壓來決定,眼下氣壓表沒裝,隻能瞎子摸象,靠猜了!
該不會爆炸吧?唐凡不敢往下想,鐵著臉尋思著再烤個一兩分鍾就出鍋瞧瞧。
方圓注意到唐凡陰晴不定的臉色,又用小眼神掃了眼那個架在火爐上烤的快要通紅的奇形怪異的小玩意,心裏有些發怵,總覺得這玩意有些危險。
花船已經停靠在夫子廟前,順著皎潔的月色望去,依稀能辨別出花船上那幾位少女的容顏,其間一人唐凡也見過,正是那日在醉春樓打臉韓文靜時也出現在現場的海棠郡主。
“少爺,你可知花船上哪位小姑娘是誰?”方圓悄悄指著花船低聲道:“那個可是個大人物!”
“大人物?”唐凡順著方圓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正是昂首站的英姿颯爽的海棠郡主。
方圓輕聲解釋道:“哪位海棠郡主可是長安城出了名的人物,尋常人可不敢招惹她,前些日子在海棠郡主在長安做了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自此長安就沒人不知她的名號。”
見唐凡沉默,方圓急著在他麵前證明自己的見多識廣,接著道:“海棠郡主的父親可是……”
“說重點!”唐凡瞥了他一眼,打斷了方圓。
關於海棠郡主的身份唐凡多少有些了解,海棠郡主的父親海王爺,乃大唐天子的長兄,雖早已退下朝班不問朝事,卻也依舊掛了內閣大臣的名號,該有的朝奉每月都是一分不少,海王爺平日裏行事和善低調,溫和的性格加上皇親國戚的關係使得他退下朝班後依舊頗受朝中大臣敬重,素有賢王之稱。
方圓嘟嘴略微有些不滿,卻又不敢吱聲,這難得的賣弄見識的機會就這般被無情的打斷,他多少有些不滿,“數月前海棠郡主喬裝從海王府溜出來戲耍,卻不想在鬧市被幾個市井小民給調侃了幾句,就是這麽幾句調侃,她便舉著長劍追了那群人七條街,最後將那夥市井小民揍了個半死不活。至那時起便沒人敢去招惹她了!”
唐凡轉頭又朝花船望去,有些不敢相信瘦弱的海棠郡主竟然也能幹出拿著砍刀上街砍人的事情,他一直以為這事隻有丟丟敢做,也隻有丟丟能做。
花船停穩後,湖麵波光散去,映耀而下的月光隨著波光漸漸平穩下來,這片湖終究還是接受了花船的存在。
海棠郡主高昂著腦袋,掃視了醉涼亭一圈,又用餘光瞄了眼夫子廟前的眾人,這才收迴目光,淡淡念出了那首小令!
小令一出,頓時引得無數驚歎,有阿諛奉承之輩急忙拍手叫好,恨不得跪倒在海棠郡主的石榴裙下。
這首簡單的小令,描述的是一位少女出門遊玩至天色漸黑卻忘歸時的情緒與女孩家的那點小情緒。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迴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唐凡聽到小令的第一句時,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這首小令正是李清照的(如夢令),怎會從海棠郡主口中念出。
若要追究自己與這首小令的淵源還要追究到七歲那年,那是唐凡帶著丟丟在煙村村長家的池塘旁嬉戲忘歸,見天色漸黑,又見池塘中又荷葉兩三片,一時興起才會念出了這首李清照的如夢令。
那時這首小令還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害得接下來的幾年他沒少被西州城內一些文人雅士天天拜訪,當猴來看。
唐凡蹙著眉頭,目光第三次望向了花船上的少女,第一次是出於打量,第二次則是不解,這一次卻變成了驚訝。
穿越者?
抄襲者?
借鑒?
這個世界自然沒有清新婉約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這首如夢令也不可能會出現在這裏。莫非這個世界真有第二個穿越者,還是這首小令是從西州傳到了長安,後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好詞!”醉涼亭上吳文才連連拍手稱讚,他怎會錯過這個討好海棠郡主的機會,“簡短的幾句卻能將郡主的情緒與嬉戲時的情景表述的活靈活現,果然是好詞,怕是今夜很難再出現比這更好的詩詞小令了!”
吳文才的看法自然博得了在場眾人的一致認同,眾人紛紛響應,一時間稱讚聲如浪潮襲來,響徹在夫子廟前。
一站著的韓文靜也不忘出聲討好海棠郡主,大聲道:“海棠郡主果然文采斐然,怕是今晚的狀元詩詞之名必定是郡主的了,請先受小生一拜!”
說罷,便要俯身行禮,以示自己的誠意,卻被海棠郡主打斷,“且慢!”
韓文靜見海棠郡主開始搭理自己,頓時喜上眉梢,樂嗬嗬地問道:“不知郡主還有何吩咐!”
海棠郡主陰著臉,冷聲道:“本郡主幾時說過這首小令是我作的?”
“這……”人群一片嘩然,韓文靜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這是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呀,這可如何下台,大庭廣眾之下丟不起這個人呀。
一旁吳文才慶幸不已,暗道方才自己差點就搶著說了這段話,好在多留了個心眼,不然此刻難堪的就是自己了。
韓文靜小眼珠快速飛轉,思索著對策,半響才苦笑著說道:“不知這首小令是出自何人之手,若是有機會還望郡主能引薦引薦。”
海棠郡主嗤之以鼻,沉聲不悅道:“小令是宮裏傳出來的。”
“宮裏?”吳文靜恍然大悟,急忙說道:“我就知道能做出這等詩詞之人,必定不是凡人,從宮裏傳出來的便說得通了,想必宮中那位貴人必定是位多才多藝的貴人。”
夫子廟前傳來一陣鄙視之聲,這馬屁拍的,典型的風吹兩邊倒,若不是礙於韓文靜是禮部尚書家的公子,很多人都想上去揍韓文靜一番。
唐凡暗自也鬆了口氣,尋思著海棠郡主口中的那位宮中貴人,想必就是來長安路上的那位神秘人,那便說的通了。貴人去過西州,自然聽說過這首如夢令,迴到長安後又將這首小令念給了海棠郡主聽,這才引發了如夢令在中秋夜出現的事情。
花船上的海棠郡主望著韓文靜的眼神中,出了惡心還是惡心,上次醉春樓事情發生後她便對韓文靜沒有一絲好感,加上這幾句的溜須拍馬更讓她厭惡,她氣得臉鼓鼓的,沒好氣地嘲諷道:“韓公子,我又幾時說過這首小令是宮裏貴人所作?”
韓文靜一時啞言失聲,白淨的臉上毫無血色可言,難道這才馬屁拍到馬背上了?他想起了今日出門前府裏先生對他說的,‘諸事不利,不宜出門’八個大字,心裏那個後悔呀,這中秋團圓之夜,自己不好好待在家裏陪老爹老媽賞月吃月餅,跑來這丟什麽人!
“這首小令從西州傳來,是一位西州傳奇人物在七歲時一時興起所作,據說這次那位大人物會以西州鄉試解元的身份來參加會試!”
“誰呀?”
眾人紛紛交頭接耳,不知海棠郡主口中所說何人,西州地處大唐邊境,距離長安路途遙遠,就算是西州解元的身份怕是也沒什麽人在意,可這話出自海棠郡主口中便又不一樣了,解元每個州都有一名,可能得到海棠郡主欣賞的就隻有那麽一位。
他仔細將步驟過了一遍,發現無論是材料的選用還是火爐的溫度都適中,又檢查了下各種接口處的密封程度,才發現一個大遺漏……忘裝氣壓表了!
爆米花什麽時候能出鍋,靠的就是觀看氣壓表的氣壓來決定,眼下氣壓表沒裝,隻能瞎子摸象,靠猜了!
該不會爆炸吧?唐凡不敢往下想,鐵著臉尋思著再烤個一兩分鍾就出鍋瞧瞧。
方圓注意到唐凡陰晴不定的臉色,又用小眼神掃了眼那個架在火爐上烤的快要通紅的奇形怪異的小玩意,心裏有些發怵,總覺得這玩意有些危險。
花船已經停靠在夫子廟前,順著皎潔的月色望去,依稀能辨別出花船上那幾位少女的容顏,其間一人唐凡也見過,正是那日在醉春樓打臉韓文靜時也出現在現場的海棠郡主。
“少爺,你可知花船上哪位小姑娘是誰?”方圓悄悄指著花船低聲道:“那個可是個大人物!”
“大人物?”唐凡順著方圓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正是昂首站的英姿颯爽的海棠郡主。
方圓輕聲解釋道:“哪位海棠郡主可是長安城出了名的人物,尋常人可不敢招惹她,前些日子在海棠郡主在長安做了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自此長安就沒人不知她的名號。”
見唐凡沉默,方圓急著在他麵前證明自己的見多識廣,接著道:“海棠郡主的父親可是……”
“說重點!”唐凡瞥了他一眼,打斷了方圓。
關於海棠郡主的身份唐凡多少有些了解,海棠郡主的父親海王爺,乃大唐天子的長兄,雖早已退下朝班不問朝事,卻也依舊掛了內閣大臣的名號,該有的朝奉每月都是一分不少,海王爺平日裏行事和善低調,溫和的性格加上皇親國戚的關係使得他退下朝班後依舊頗受朝中大臣敬重,素有賢王之稱。
方圓嘟嘴略微有些不滿,卻又不敢吱聲,這難得的賣弄見識的機會就這般被無情的打斷,他多少有些不滿,“數月前海棠郡主喬裝從海王府溜出來戲耍,卻不想在鬧市被幾個市井小民給調侃了幾句,就是這麽幾句調侃,她便舉著長劍追了那群人七條街,最後將那夥市井小民揍了個半死不活。至那時起便沒人敢去招惹她了!”
唐凡轉頭又朝花船望去,有些不敢相信瘦弱的海棠郡主竟然也能幹出拿著砍刀上街砍人的事情,他一直以為這事隻有丟丟敢做,也隻有丟丟能做。
花船停穩後,湖麵波光散去,映耀而下的月光隨著波光漸漸平穩下來,這片湖終究還是接受了花船的存在。
海棠郡主高昂著腦袋,掃視了醉涼亭一圈,又用餘光瞄了眼夫子廟前的眾人,這才收迴目光,淡淡念出了那首小令!
小令一出,頓時引得無數驚歎,有阿諛奉承之輩急忙拍手叫好,恨不得跪倒在海棠郡主的石榴裙下。
這首簡單的小令,描述的是一位少女出門遊玩至天色漸黑卻忘歸時的情緒與女孩家的那點小情緒。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迴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唐凡聽到小令的第一句時,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這首小令正是李清照的(如夢令),怎會從海棠郡主口中念出。
若要追究自己與這首小令的淵源還要追究到七歲那年,那是唐凡帶著丟丟在煙村村長家的池塘旁嬉戲忘歸,見天色漸黑,又見池塘中又荷葉兩三片,一時興起才會念出了這首李清照的如夢令。
那時這首小令還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害得接下來的幾年他沒少被西州城內一些文人雅士天天拜訪,當猴來看。
唐凡蹙著眉頭,目光第三次望向了花船上的少女,第一次是出於打量,第二次則是不解,這一次卻變成了驚訝。
穿越者?
抄襲者?
借鑒?
這個世界自然沒有清新婉約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這首如夢令也不可能會出現在這裏。莫非這個世界真有第二個穿越者,還是這首小令是從西州傳到了長安,後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好詞!”醉涼亭上吳文才連連拍手稱讚,他怎會錯過這個討好海棠郡主的機會,“簡短的幾句卻能將郡主的情緒與嬉戲時的情景表述的活靈活現,果然是好詞,怕是今夜很難再出現比這更好的詩詞小令了!”
吳文才的看法自然博得了在場眾人的一致認同,眾人紛紛響應,一時間稱讚聲如浪潮襲來,響徹在夫子廟前。
一站著的韓文靜也不忘出聲討好海棠郡主,大聲道:“海棠郡主果然文采斐然,怕是今晚的狀元詩詞之名必定是郡主的了,請先受小生一拜!”
說罷,便要俯身行禮,以示自己的誠意,卻被海棠郡主打斷,“且慢!”
韓文靜見海棠郡主開始搭理自己,頓時喜上眉梢,樂嗬嗬地問道:“不知郡主還有何吩咐!”
海棠郡主陰著臉,冷聲道:“本郡主幾時說過這首小令是我作的?”
“這……”人群一片嘩然,韓文靜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這是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呀,這可如何下台,大庭廣眾之下丟不起這個人呀。
一旁吳文才慶幸不已,暗道方才自己差點就搶著說了這段話,好在多留了個心眼,不然此刻難堪的就是自己了。
韓文靜小眼珠快速飛轉,思索著對策,半響才苦笑著說道:“不知這首小令是出自何人之手,若是有機會還望郡主能引薦引薦。”
海棠郡主嗤之以鼻,沉聲不悅道:“小令是宮裏傳出來的。”
“宮裏?”吳文靜恍然大悟,急忙說道:“我就知道能做出這等詩詞之人,必定不是凡人,從宮裏傳出來的便說得通了,想必宮中那位貴人必定是位多才多藝的貴人。”
夫子廟前傳來一陣鄙視之聲,這馬屁拍的,典型的風吹兩邊倒,若不是礙於韓文靜是禮部尚書家的公子,很多人都想上去揍韓文靜一番。
唐凡暗自也鬆了口氣,尋思著海棠郡主口中的那位宮中貴人,想必就是來長安路上的那位神秘人,那便說的通了。貴人去過西州,自然聽說過這首如夢令,迴到長安後又將這首小令念給了海棠郡主聽,這才引發了如夢令在中秋夜出現的事情。
花船上的海棠郡主望著韓文靜的眼神中,出了惡心還是惡心,上次醉春樓事情發生後她便對韓文靜沒有一絲好感,加上這幾句的溜須拍馬更讓她厭惡,她氣得臉鼓鼓的,沒好氣地嘲諷道:“韓公子,我又幾時說過這首小令是宮裏貴人所作?”
韓文靜一時啞言失聲,白淨的臉上毫無血色可言,難道這才馬屁拍到馬背上了?他想起了今日出門前府裏先生對他說的,‘諸事不利,不宜出門’八個大字,心裏那個後悔呀,這中秋團圓之夜,自己不好好待在家裏陪老爹老媽賞月吃月餅,跑來這丟什麽人!
“這首小令從西州傳來,是一位西州傳奇人物在七歲時一時興起所作,據說這次那位大人物會以西州鄉試解元的身份來參加會試!”
“誰呀?”
眾人紛紛交頭接耳,不知海棠郡主口中所說何人,西州地處大唐邊境,距離長安路途遙遠,就算是西州解元的身份怕是也沒什麽人在意,可這話出自海棠郡主口中便又不一樣了,解元每個州都有一名,可能得到海棠郡主欣賞的就隻有那麽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