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書坊取個什麽名字好呢?”方圓托著下巴問。
“要不叫煙花書店!”唐淼提議,“希望我們的書坊能像煙花一樣燦爛絢麗!”
‘煙花’二字丟丟比較喜歡,唐凡也不覺得有何不妥,,隻是覺得書店的‘店’字有些不雅。
方圓接話道:“這個‘店’字不好,算不得文雅,要不叫煙花書坊吧!”
唐淼蹙眉道:“‘坊’字也不好,過時了,換個書局如何?”
“用‘齋’字吧!”唐凡提議!
“這個好!”二人紛紛響應!
煙花書齋正式成立!
書齋的布置簡陋的緊,三人眉毛一陣跳動,若不是門前寫著‘煙花書齋’四字,他定會懷疑這家店與書齋壓根就沾不上邊。
四張存放書籍的書櫃,書櫃已經有些舊了,估摸著比三人年齡相加都老;書櫃上除了厚重的灰燼外隻有三兩本書;一條簡單的木桌與幾條長板凳是用來供人顧客讀書筆記所用,也是老古董,比書櫃還要顯老,估摸著稍加用力按壓便會光榮地告老還林;除此之外還有一張櫃台,櫃台倒是七成新,三人黯淡的目光中總算恢複了些許生機。
書齋內,六目相對,大眼瞪小眼,良久,方圓略微有些嫌棄地問道:“掌櫃,書齋裏隻有幾本書,有點不合適吧?”
“是有點不合適。”唐凡眉頭微蹙,反問道:“你們覺得該去采購些什麽書才合適?”
方圓提議:“邊道子的‘編國策’,國學大師闞鍾的‘藍花集’與論策都是暢銷書籍,可謂人手一本,就是正貨不好買,進價也略貴。”
“都人手一本了我們還賣給誰,這書迴頭小淼你去那些個世子家借兩本來撐撐場麵就好!”唐凡否決了方圓的提議,主要是進價太高!
方圓心下暗喜,他早已對那本‘編國策’與‘藍花集’垂涎三尺,奈何價格擺在那,他一落魄書生又如何買得起,本想著借此機會買來一睹為快,眼下這等良機他怎會放過。
唐淼點了點頭,借幾本書對他而言也不難,隻是書齋是長遠之計,總不能靠借書撐場麵來維持生計吧,“長安四大才子的書賣得也不錯,特別是四大才子之首,有著‘騷客’之稱的房無忌,他可是國學大師闞鍾的關門弟子,才華橫溢,年紀雖與我們一般大小,卻年少成名。每年都有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出自他手,放眼整個長安,幾乎沒有女子能不拜倒在他的雅風之下。”
“依你們如此說來,他的書太過沾花惹草了些,小淼你再想辦法弄幾本過來”唐凡一臉壞笑地望了小胖子一眼。
唐淼暗自思量,總感覺這事有些不對,長安城一些賣的好的書,四哥卻都讓自己去借幾本放在店裏撐場麵就好,這事擺明著,唐玉心中早有想法。
“掌櫃你說賣什麽書,我們就賣什麽書。”方圓也猜到了這些,急忙掐媚笑了起來。
“孺子可教!”唐凡呲牙輕笑,從懷中緩緩掏出幾張枯黃的紙張,遞給方圓,“每家店都應該有件鎮店之寶,以後就賣這個!”
接過紙張後,方圓滿臉失望,就幾張破紙,還鎮店之寶,他倒要看看這幾張破紙有何了不起的地方。
隨意翻動了幾頁後,他黯淡的神色開始逐漸發亮,一口氣將紙張上的內容讀完後,眼中光芒早已精光閃閃,雙手也不自覺地顫動起來,顫聲道:“這……這是何人之作?”
“後麵不是有落款嗎?”
“羅先生?”方圓念叨著這個名字,怎麽也記不起長安何時竟出了這等才人,良久才抬頭大叫道:“好書,好書啊!”
唐凡笑而不語!
“有那麽誇張嗎?”唐淼從方圓手中接過那篇書稿,不緊不慢地讀了起來,不多會眼中也露出一道精光,暗道妙哉!
“這書是什麽書?”
唐凡摸著鼻尖緩緩開口,接著吐出四字。
“三國演義!”
……
煙花書齋的開張在秀水街並未引起一絲波瀾,這點也在唐凡預料之中,對於接下來書齋的發展方向,他心中也已有了大致方向,
書齋光靠賣一本書自然不行,故此他製定了幾套方案,一則正如方圓所言窮買窮賣,他叫方圓在書坊門前貼了張告示,高價收購各類舊書籍,當然所謂高價也是相較於用來擦屁股而言,百姓見即將廢棄的書籍也能換迴幾個米錢,自然樂得賣掉換些生活費用。
二則唐凡還製定了租書製度,顧客隻要在書齋交上一些押金,便可在書齋租借任一書籍,每次租借得價格不高,僅為三文,限期七天歸還,如此一來便能將書籍的價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這種模式在大唐乃至三國之內都是絕無僅有。
三則大力推銷‘三國演義’一書,放出三國一書也正是為了書齋的崛起而布下第一顆棋子,南朝分裂後,一分為三,其中大唐,北齊,西涼三國的關係地位與書中竟有諸多相似之處。
大唐是為蜀,太宗與前南朝皇帝以叔侄相稱,同為李氏血脈。
北齊是為魏,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十三年前南國一分為三,其主要策劃者便是當年的南國丞相也就是現在北齊的帝皇茱萸。
西涼為吳,占地利之勢,當年南朝鼎盛時,西涼本事南朝西邊一封侯,趁著暴亂之際才自立為國。
唐凡有理由相信‘三國演義’一出勢必會在長安掀起一道不小的震動,長安動蕩卻正是他所需要的,當然若想在權勢交錯的長安掀起巨浪,必須要將三國一書推銷出去。
“掌櫃,羅先生現在人在哪?為何這書隻有前六章,你能告訴我三英戰呂布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麽嗎?”方圓舔了舔舌頭,他已經將唐凡交給他的六章三國看了不下五迴,迴味無窮啊!
“寫作就像腚上長膿包之人蹲茅坑一般,你以為想拉就能拉啊?要靈感的。”唐凡白了他一眼。
三國這書是他當年在煙村聽聞伍先生分析三國局勢時,才想到的,趁著閑暇之際默寫的,隻是眼下時機未到,後麵的章節還不便放出,況且有些章節他也早已忘了,這中間諸多關聯方圓與唐淼又豈會明白。
腚上長了個膿包蹲茅坑!想想都覺得惡心,起初剛拿到三國時唐淼二人曾經懷疑這書是唐凡寫的,可從他表現出的文痞氣質,又不像是能寫出如此巨作之人,所謂一個人的文風最能體現這個人的性格便是這般道理。
“記住,三國這書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是從我手上出來的,若是招來事端,怕是誰都能逃幹係。”
唐凡免不得提醒二人,三國書中幾國關係很容易讓人聯想與大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前幾章雖無法看出端倪,往後的章節卻難免讓人揣度,把書中的劉備原型當成大唐天子。
大唐對書籍有著嚴格的管理製度,別說是涉及皇家之事,就連文中出現一絲暗諷皇家之意,上至從作書之人,下至購買之人,都難脫其疚,輕則陷入牢獄之災,重則招來殺身之禍。
“嗯!”二人相繼點頭,眼中同時泛起精光,有了這書何愁賺不到銀子。
……
“要不叫煙花書店!”唐淼提議,“希望我們的書坊能像煙花一樣燦爛絢麗!”
‘煙花’二字丟丟比較喜歡,唐凡也不覺得有何不妥,,隻是覺得書店的‘店’字有些不雅。
方圓接話道:“這個‘店’字不好,算不得文雅,要不叫煙花書坊吧!”
唐淼蹙眉道:“‘坊’字也不好,過時了,換個書局如何?”
“用‘齋’字吧!”唐凡提議!
“這個好!”二人紛紛響應!
煙花書齋正式成立!
書齋的布置簡陋的緊,三人眉毛一陣跳動,若不是門前寫著‘煙花書齋’四字,他定會懷疑這家店與書齋壓根就沾不上邊。
四張存放書籍的書櫃,書櫃已經有些舊了,估摸著比三人年齡相加都老;書櫃上除了厚重的灰燼外隻有三兩本書;一條簡單的木桌與幾條長板凳是用來供人顧客讀書筆記所用,也是老古董,比書櫃還要顯老,估摸著稍加用力按壓便會光榮地告老還林;除此之外還有一張櫃台,櫃台倒是七成新,三人黯淡的目光中總算恢複了些許生機。
書齋內,六目相對,大眼瞪小眼,良久,方圓略微有些嫌棄地問道:“掌櫃,書齋裏隻有幾本書,有點不合適吧?”
“是有點不合適。”唐凡眉頭微蹙,反問道:“你們覺得該去采購些什麽書才合適?”
方圓提議:“邊道子的‘編國策’,國學大師闞鍾的‘藍花集’與論策都是暢銷書籍,可謂人手一本,就是正貨不好買,進價也略貴。”
“都人手一本了我們還賣給誰,這書迴頭小淼你去那些個世子家借兩本來撐撐場麵就好!”唐凡否決了方圓的提議,主要是進價太高!
方圓心下暗喜,他早已對那本‘編國策’與‘藍花集’垂涎三尺,奈何價格擺在那,他一落魄書生又如何買得起,本想著借此機會買來一睹為快,眼下這等良機他怎會放過。
唐淼點了點頭,借幾本書對他而言也不難,隻是書齋是長遠之計,總不能靠借書撐場麵來維持生計吧,“長安四大才子的書賣得也不錯,特別是四大才子之首,有著‘騷客’之稱的房無忌,他可是國學大師闞鍾的關門弟子,才華橫溢,年紀雖與我們一般大小,卻年少成名。每年都有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出自他手,放眼整個長安,幾乎沒有女子能不拜倒在他的雅風之下。”
“依你們如此說來,他的書太過沾花惹草了些,小淼你再想辦法弄幾本過來”唐凡一臉壞笑地望了小胖子一眼。
唐淼暗自思量,總感覺這事有些不對,長安城一些賣的好的書,四哥卻都讓自己去借幾本放在店裏撐場麵就好,這事擺明著,唐玉心中早有想法。
“掌櫃你說賣什麽書,我們就賣什麽書。”方圓也猜到了這些,急忙掐媚笑了起來。
“孺子可教!”唐凡呲牙輕笑,從懷中緩緩掏出幾張枯黃的紙張,遞給方圓,“每家店都應該有件鎮店之寶,以後就賣這個!”
接過紙張後,方圓滿臉失望,就幾張破紙,還鎮店之寶,他倒要看看這幾張破紙有何了不起的地方。
隨意翻動了幾頁後,他黯淡的神色開始逐漸發亮,一口氣將紙張上的內容讀完後,眼中光芒早已精光閃閃,雙手也不自覺地顫動起來,顫聲道:“這……這是何人之作?”
“後麵不是有落款嗎?”
“羅先生?”方圓念叨著這個名字,怎麽也記不起長安何時竟出了這等才人,良久才抬頭大叫道:“好書,好書啊!”
唐凡笑而不語!
“有那麽誇張嗎?”唐淼從方圓手中接過那篇書稿,不緊不慢地讀了起來,不多會眼中也露出一道精光,暗道妙哉!
“這書是什麽書?”
唐凡摸著鼻尖緩緩開口,接著吐出四字。
“三國演義!”
……
煙花書齋的開張在秀水街並未引起一絲波瀾,這點也在唐凡預料之中,對於接下來書齋的發展方向,他心中也已有了大致方向,
書齋光靠賣一本書自然不行,故此他製定了幾套方案,一則正如方圓所言窮買窮賣,他叫方圓在書坊門前貼了張告示,高價收購各類舊書籍,當然所謂高價也是相較於用來擦屁股而言,百姓見即將廢棄的書籍也能換迴幾個米錢,自然樂得賣掉換些生活費用。
二則唐凡還製定了租書製度,顧客隻要在書齋交上一些押金,便可在書齋租借任一書籍,每次租借得價格不高,僅為三文,限期七天歸還,如此一來便能將書籍的價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這種模式在大唐乃至三國之內都是絕無僅有。
三則大力推銷‘三國演義’一書,放出三國一書也正是為了書齋的崛起而布下第一顆棋子,南朝分裂後,一分為三,其中大唐,北齊,西涼三國的關係地位與書中竟有諸多相似之處。
大唐是為蜀,太宗與前南朝皇帝以叔侄相稱,同為李氏血脈。
北齊是為魏,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十三年前南國一分為三,其主要策劃者便是當年的南國丞相也就是現在北齊的帝皇茱萸。
西涼為吳,占地利之勢,當年南朝鼎盛時,西涼本事南朝西邊一封侯,趁著暴亂之際才自立為國。
唐凡有理由相信‘三國演義’一出勢必會在長安掀起一道不小的震動,長安動蕩卻正是他所需要的,當然若想在權勢交錯的長安掀起巨浪,必須要將三國一書推銷出去。
“掌櫃,羅先生現在人在哪?為何這書隻有前六章,你能告訴我三英戰呂布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麽嗎?”方圓舔了舔舌頭,他已經將唐凡交給他的六章三國看了不下五迴,迴味無窮啊!
“寫作就像腚上長膿包之人蹲茅坑一般,你以為想拉就能拉啊?要靈感的。”唐凡白了他一眼。
三國這書是他當年在煙村聽聞伍先生分析三國局勢時,才想到的,趁著閑暇之際默寫的,隻是眼下時機未到,後麵的章節還不便放出,況且有些章節他也早已忘了,這中間諸多關聯方圓與唐淼又豈會明白。
腚上長了個膿包蹲茅坑!想想都覺得惡心,起初剛拿到三國時唐淼二人曾經懷疑這書是唐凡寫的,可從他表現出的文痞氣質,又不像是能寫出如此巨作之人,所謂一個人的文風最能體現這個人的性格便是這般道理。
“記住,三國這書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是從我手上出來的,若是招來事端,怕是誰都能逃幹係。”
唐凡免不得提醒二人,三國書中幾國關係很容易讓人聯想與大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前幾章雖無法看出端倪,往後的章節卻難免讓人揣度,把書中的劉備原型當成大唐天子。
大唐對書籍有著嚴格的管理製度,別說是涉及皇家之事,就連文中出現一絲暗諷皇家之意,上至從作書之人,下至購買之人,都難脫其疚,輕則陷入牢獄之災,重則招來殺身之禍。
“嗯!”二人相繼點頭,眼中同時泛起精光,有了這書何愁賺不到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