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鹽課權柄後,明湛又將帝都的產業拿到手裏。
帝都這點兒產業其實九牛一根毛,算不得什麽,隻是種種風向不得不讓人多想,世子這位子真是坐穩了哈。
有了銀子,明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手下人發紅包兒。
明湛的確是東西有不少,就是缺銀子。世子薪俸每年不過三千,還有每院月錢,明湛是頭一份兒每月有一百兩,攏共一年五千銀子都不到,在他這地位,真是吃飯都不寬裕。
所以明湛頗是精打細算,還有衛王妃時不時給的體己,日子勉強過的去。
如今明湛富裕了,手下人也有湯喝,鳳景南聽到迴稟,頗有幾分憤慨,臭小子拿老子的銀子做人情。
明湛收了銀子就辦差,進宮跟鳳景乾說起兩個妹妹的封號,懂事承情的說道,“明菲那丫頭我也不喜歡,皇伯父壓著她都是為我出氣,唉,這天下之大,除了我母親,就您對我最好。”
“景南為這事兒找你了?”一張如意榻上,鳳景乾斜倚著明黃引枕,聞歌知意,問明湛。
“嗯。”明湛坐在繡凳上,搖著蒲扇,一陣陣的涼風讓鳳景乾自身到主無一處兒不舒泰,“一個丫頭片子,跟她計較也沒什麽意思。天下人都知我與明禮不合,這會兒明菲封號低一等,都得以為是我幹的,白擔個不好的名聲。就是太後那裏,也得記我一筆。”
鳳景乾握住明湛的手,明湛不好武藝弓馬,一雙手修長舒展,精雕細琢過一般,鳳景乾捏了捏,“罷了,倒便宜了她。都是庶女,又不居長,倒不必特意分出高低,到指婚時再賜封不遲。”
“我也是這意思。”明湛抽出手,“我搬個搖椅來躺著。”
鳳景乾一拍榻沿兒,“這榻寬敞的很。”
“倆人擠一處兒怪熱的。”
“朕這席子是玉石編的,說起來還是景南貢上來的,涼爽舒適,過來試試。”
明湛脫了鞋爬上去,鳳景乾往裏移了一個次位,將枕頭推給明湛,明湛放平了枕著,說道,“以前有個美女,自小在萬年寒玉床上練功,冰肌玉骨,美貌非常。”
鳳景乾粉沒幽默感的問,“這涼玉做的席子朕都要鋪一層薄毯再躺,若是玉石成床,會不會得風寒?”探究的看向明湛,“你要是有什麽喜歡的人可以納為側妃,別擔心你父王那兒,朕為你做主。”
“人家已經明花有主了。”
“原來是
隻破鞋。快別丟臉了,什麽樣的女人沒有。”你這喜好真是奇特,鳳景乾心道。
明湛簡直想暈過去,“您真是一點兒不浪漫?”
“浪什麽?嘴上把好門兒,下次再亂說就掌你嘴了。”以浪字開頭兒,鳳景乾就沒往好處想,臉色也沉下來。
明湛忙解釋,“這是西洋人的說法兒,就是,懂女人心會討女人喜歡的意思。”
“沒出息。”鳳景乾教訓明湛道,“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男人倒要討好女人,這是哪門子的謬論。腦袋給門板夾了不成?別想這些亂七八糟了,說起來都是景南的不是,明淇好端端的女孩子,不學些女紅針指,倒是喜歡武刀弄槍,如今連個婆家都沒有。”
“別說這個了,魏寧提審那個私鹽販子了,你知不知道?”
“阿寧沒叫我去,我也不知道。他跟我越發疏遠了。”明湛側身躺著,雙手枕在腦下。
“倒不是子敏的意思,是都察院左都禦史林永裳上書,朕好容易將杜如方挪到了帝都府去做府尹,現在又出了個林永裳,更是難纏。”鳳景乾笑,“都察院囉嗦不休,朕就免了你的差事。”
“又不是什麽好事兒,鹽課上最容易得罪人。”鳳景乾都幫著解釋了,明湛並不放在心上,笑,“我聽說前兒杜如方將沈閣老家的少爺打了三十大板,如今帝都的治安可比以前好多了。昌北侯和福昌姑媽那樣圓滑的人竟然養出這樣方正的兒子,真是一樣水養百樣人。”
鳳景乾不以為然,“做官便要為百姓著想,若是滿心私情,朕用他做何用?”
“沈閣老沒找杜家麻煩?”
“他?”鳳景乾唇角一翹,“老家夥親自帶了禮去昌北侯府至謝,又給苦主賠禮,之後上書自陳教子無方,那一臉大公無私坦蕩胸襟,朕也隻得寬慰他幾句。如今早把那不知規矩的東西送迴老家了,一勞永逸。”
明湛讚歎,“果然是老謀深算,借力打力,薑還是老的辣,酒還是陳的香。這人不是大偽便是大善哪。”不過依明湛的短見,大善的人可做不到首輔的位子。
鳳景乾眼珠兒不錯的看著明湛,叮囑道,“你在外頭說話嘴上可得有個把門兒的才好。”
“沒事兒,反正有您兜著呢。”
鳳景乾笑罵一句“混帳”,拍了明湛一巴掌,“跟朕說說,婚事準備的如何了?”
“就那樣兒,我看他們都在忙著紮紅綢子紅燈籠呢,還有人
登門送禮。”明湛側身支著頭道,“伯父,您過萬壽收那些禮還有其他時候人們的孝敬,都怎麽處置啊?”
“分類擱庫裏,怎麽了?”
“您庫裏不少寶貝吧?”
鳳景乾警覺,“你缺銀子花用,還是瞧上朕什麽東西了,直接說吧?”
要不老話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兒’,鳳景乾再如何英明神武,也有缺點,他完全繼承了魏太後的小家子氣。明湛撅嘴道,“不是。我現在有錢了,父王把帝都的產業交給我打理,我還給範維他們每人發了個大紅包呢。”
鳳景乾玩笑一句,“喲,這是來跟朕炫富了。有了銀子也不來孝敬孝敬朕。”
“我勒了這麽些年的褲腰帶,多年媳婦熬成婆。”
鳳景乾大為皺眉,“趕緊迴去多讀幾本書,說話越發不見檔次了。”
“您聽我說。”明湛道,“伯父,我說的拍賣行的事兒,你還記得吧?”
“那天你隻一提,正好具體說來聽聽。”
“說起來不過是‘價高者得’四字。”明湛來了精神,認真的道,“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國家承平日久,帝都裏名門顯貴,官宦大臣們走禮鑽營,哪個不要送禮的。尤其是那些文官們,一股子酸氣,不愛收黃白之物,專撿著古董字畫名硯寶墨,既得了雅名兒,又得了實惠。帝都賣古物的店鋪裏,日進鬥金也不為過。這拍賣行,說白了就是個賣東西的地界兒。”
“譬如您不是要修西郊的行宮麽?怎麽才能省銀子呢?您這樣大的工程,完全可以把信兒放出去,讓有能力的工匠班子參加招標會,誰要的銀子少又能把活兒幹好,就用誰的。如此豈不節省麽?”明湛細細的分析道,“今年鹽課本就不富裕,您不是還拿內庫的銀子貼補朝廷麽?萬壽節都沒大操辦。如今都是暑日了,去年西郊行宮走水燒了的房子還沒蓋好,說到底,就是差在銀錢上。朝廷這樣緊巴,伯父也不好意思去修行宮。不過,要是用的銀錢不多,三五萬銀子,就是朝臣也說不出什麽的。”
明湛一心為他打算,鳳景乾心中熨帖,“這倒是個好法子。可以先拿行宮的工程試一試。隻是你若出麵兒,倒是不便。朕給你找個妥當的人,你把具體怎麽辦跟他講了,介時讓他出麵兒,有人罵也罵不到你頭上。”
“好。”明湛眼睛一彎,嘴巴撅起來親一口,“真體貼。”
鳳景乾捏了捏明湛的臉,溫聲道,“你那個拍賣會朕明
白了,就是把東西擺出來,讓人競價,對吧?”
“果然是英明神武哪。”
“臭小子,還學會拍馬屁了。”鳳景乾自己都笑了。
明湛笑著糾正,“是龍屁。”
鳳景乾拍了明湛一頓,明湛裝模作樣的叫喚著求饒,抱著鳳景乾的腰滾在一處兒笑,“你沒用勁兒吧,不疼。是不是心疼了,舍不得?”
“嬉皮笑臉沒正形。”明湛的腦袋就伏在眼前,鳳景乾伸手揉了揉,他喜歡明湛與自己這樣親密,“你這樣淘氣,倒是對了朕的性子。你在家可得注意,你父王喜歡穩重溫雅的。”
“像明禮那樣,溫溫吞吞的,我知道。”明湛嘟囔道,“什麽病都有的治,獨這偏心眼兒,真是絕症。”
鳳景乾忍笑道,“可別當著他麵兒這樣說。”
“早說過了。”
看來常挨揍不是沒原因的,鳳景乾不得不教導明湛父子相處之道,“彼此都要留些顏麵餘地,景南是你的父親,脾氣也臊些,你言語間要恭敬些,多說些好話,才能使他開心。現在年紀小,有一二頂撞他能忍你,時日久了,你還這樣,不說景南,就是別人瞧在眼裏於你的聲名也有影響。朕看你與別人都是好的,聞歌知意,怎麽就跟你父王合不來呢?”
明湛沒說話,不過到底入了心,如今人講究“孝道”,他總跟鳳景南吵架也不是迴事兒。
明湛迴去把明菲的事兒跟鳳景南說了,鳳景南歎一聲,“如今你在皇兄跟前兒說話比我還管用。”
“皇伯父賣好兒給我,自然要我知情,本就應該我去說一聲的。”明湛道,“父王快別說這樣的話了。皇伯父待我好,全是看在您的麵子上,飲水思源,我知道分宜。”
鳳景南仔細打量明湛幾眼,怎麽進宮一趟跟吃過蜜似的,嘴巴也甜了,脾氣也軟了,點頭道,“這些天不要出去了,跟嬤嬤學學大婚時的規矩,大喜的日子,別出差子。你大婚後便迴雲南,鹽課的事可有算計了?”
“我已經跟範維、馮秩討論過了,讓他們起草份文書,介時還要請父王指教。”說起這些客氣話兒,明湛很是別扭。
“範維他們年輕氣盛,才學也都不錯,隻是有一樣,從未當過差。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先讓他們去跟文周、子政請教吧。待妥當了,我再看不遲。”鳳景南見明湛今日甚是乖巧,他心裏也舒泰,便道,“我雖給你指了伴讀,你也別總將心思擱在他們四個身上
,似文周等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多與他們交往,總有益處。”
“我這不是怕會忍不住挖您牆角兒麽。”
鳳景南嘿然一笑,“你能挖得走也算本事。”
“哪兒能呢,我的就是父王的,父王的就是我的,咱倆誰跟誰,我挖自己牆角兒做什麽,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找費事兒麽。”
“粗俗。”
明湛笑著起身,“迴去含著香片漱嘴。那我不打擾父王了。”
態度好的讓人詭異,鳳景南道,“我還沒用膳,你且陪我一塊兒用吧。”
明湛刁鑽時,鳳景南時常頭疼;這忽然之間鬼上身似的懂事了,鳳景南心裏反倒七上八下,一會兒懷疑明湛是不是在擺啥龍門陣,一會兒又想著明湛是不是闖禍了,這會兒不敢說怕受罰。
明湛便趁機將拍賣行的事與鳳景南講了,“上次父王說那皇伯父西郊行宮修一修竟然要二十萬銀子,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拿著皇家的銀子當土使。今年非比往日,國庫不充裕,朝廷這兒鬧災那兒賑濟的,真拿出這麽多銀子修建宮殿,禦史就要聒臊了。”
“我那日不過略一提,你就擱在了心上。”鳳景南抬眼看向明湛,“也難怪皇兄疼你。”
明湛道,“隻是大致一提,我還擔心皇伯父要麵子,我提銀子的事兒他心裏會不歡喜呢?”
“你要是給我省大筆銀子,我也歡喜。”鳳景南笑了笑,“先前不覺,如今看來你在財務方麵頗有些長處,本王的日子也緊巴的很,這會兒要是有個百八十萬的,倒可解一時之難。”
明湛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你不會是想把給我的產業再要迴去吧?”他自己窮的還要人救濟,鳳景南怎麽會跟他提銀錢的事兒呢?
鳳景南額角的青筋跳了又跳,好不容易才忍下怒氣,“滾吧,看你就來氣,倒足了胃口。”
明湛到底沒吃上飯,挨了幾句罵,不疼不癢的走了。
鳳景南心裏暗罵明湛,總是報怨老子偏心,你對老子有對皇上一半兒的孝心,老子的心立碼就正了。
明湛這個新郎官兒並不忙,倒是明義明廉跟著忙活明湛的婚事,天天腦打後腦勺兒,沒個空閑的時候。
明義冷笑,“果真是世子的排場,咱們也就配給他打打雜兒了。”
明廉心機淺,隻管拿銀子辦事,聽了明義這等酸話,上下尋思了一番,很實誠的道,“二哥,
你要是不樂意,隻管把事交給弟弟來辦。二哥在帝都多年,頗有積蓄,瞧不上這幾個小錢兒,不比弟弟囊中羞澀。”王府子弟也並不是個個兒富翁,尤其明廉很有些“燒錢”的愛好。偏他非長非嫡,文不成武不就的也不入鳳景南的眼,故此,手頭兒上就有些緊巴。
明廉這人很實誠,他對明湛沒啥深情厚誼,幫忙料理明湛的婚事,說白了就是從裏麵撈油水,而且撈的極爽。一麵感歎,世子大婚的排場不一般啥啥啥的;另一麵,下手穩準狠,撈錢撈的身心愉悅,樂此不疲,竟然在內心深處隱隱期盼著明湛沒事兒多大婚幾迴才好呢。
明義的目的明明跟明廉一樣,偏還要在明廉跟前兒下言,一副被迫的貞烈相,倒讓素來無恥在表麵的明廉有些看不上,故此,明廉少不得刺了明義幾句。
明義臉上掛不住,冷笑道,“幾日不見,三弟倒學會了胳膊肘兒往外拐。拿著他當親兄弟,倒不知你把我跟大哥放在何處?”
“三哥,”明廉手裏把玩著一把泥金折扇,故做風雅的搖了搖,背靠太師椅,腳搭八仙桌,閑閑道,“如今世子的爵位都封了,還有什麽好爭的?再說,咱也爭不過他?連大哥都不是他對手,二哥您在帝都磨蹭這好幾年,除了攢下不少私房,還存了個啥?您要有本事,早該接過大哥的棒子跟他爭上一爭了,結果不是都擺出來了麽?反正你們別指望我,我是比不得四弟的。雖然咱們兄妹人多,可這又不是打架,人多就能勝的。事實就擺著呢,咱們要硬碰硬,豈不是找死麽?”
明廉搖頭晃腦的下了結論,“反正我沒本事,還是抓緊時間給世子留個好印象,以後日子也順暢。”
“我看你養鳥兒養瘋了!”明義險些氣炸了肺。
“我如今可不養鳥兒了,我改玩兒字畫兒了。”明廉嬉嬉一笑,“說起來聽聞二哥那兒有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什麽時候借兄弟賞鑒賞鑒?”
明義頗是心痛的點頭,“自家兄弟,可不要這樣見外。我打發人給你送去。”
“多謝哥哥。”
明義問,“你知不知道,父王把帝都的產業交給了世子打理?”
“倒沒聽說。”明廉無所謂,“給就給唄,他這不是大婚麽?日後分家不要少了你我那份兒就成。”見二哥的臉都要發青了,明廉撓撓臉,恍然問,“二哥,難道以前是你在打理這些東西?”
“那倒沒有。”明義黑著臉道,“隻是以往我在帝都,總要問上一二。
”
明廉心知肚明的一笑,“那二哥就跟我一道兒迴雲南吧,我聽說世子要常駐帝都的。在雲南,咱兄弟離他遠點兒,也有的是人孝敬。”
“我倒想,那小子不肯答應。”想到這事兒,明義就是一肚子三昧真火,恨不能把明湛挫骨揚灰,他隻略一提,父親不置可否,明湛便道,“我要迴雲南主持鹽課,這帝都還需二哥照應著。”明擺著不樂意他迴去。
明廉晃著扇子出餿主意,“你去求父王唄,他現在還沒繼位呢。父王不同意,你就多求幾迴,死活不在帝都呆了,父王也不能強迫你。”
看明廉實在不是可以與之議事之人,明義很是灰心,無奈道,“你別管,我心裏有數。”
“哦。”明廉將腳放到地上,起身跺了跺,“咱們去瞧瞧喜棚紮的什麽樣了。大喜的日子,可別出紕漏。”
大喜?哼!大喜!
必叫你終身難忘!明義攥了攥手裏的折扇,跟著弟弟出去。
大婚將近,明湛卻未得空閑,帶著自己的狗頭軍師們與鳳景南等人在書房商議鹽課之事。
明湛今日形象略有不同,他在唇上貼了兩撇小胡子,早上請安時把鳳景南驚了一驚,鳳景南頗覺丟臉,命明湛取下。明湛死都不從,還很有理有據,“你不是說嘴上沒毛兒,辦事不牢麽?我這樣顯的穩重。”
明湛本就年少,容貌俊俏,唇紅齒白的少年郎,剝殼雞蛋似的嫩臉上貼上兩撇上翹的小胡子,很有些怪樣,偏他還喜歡裝模作樣的摸一摸,得意洋洋的樣子更惹人發笑。範文周等人忍著笑,讚一句,“世子越發老成了。”明湛禁不得誇,笑眯眯的心情飛揚。
“行了,說正事吧。”鳳景南瞪明湛一眼:輕浮。
鳳景南坐上首之位,明湛是第二把交椅,其餘範維馮秩站在明湛一側,範文周朱子政於鳳景南一畔,真真是涇渭分明。
“馮秩,你先跟父王說說,我們商議出的鹽課條例吧。”明湛有意讓馮秩露個臉兒,馮秩在他身邊的時間不長,不過,做事很仔細,人也穩妥可靠,關鍵是馮秩的老爹馮山思是鳳景南身邊兒管理銀子的得力幹將,家學淵源。
少年人的聲音清朗,尤其馮秩因遺傳關係,天生對銀錢數目敏感,先從鹽課上各項浮費開銷,再說到如今鹽運衙門機構拖冗繁多、人浮於事,從而得出鹽價偏高至使百姓吃鹽困難等等等事。
“為裁汰浮費,降低淮鹽成本計,我們可
以算一筆帳。”馮秩不急不徐,初時他麵對鳳景南還有一二緊張,不過隨著介紹加深,那種拘謹的感覺漸漸的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信飛揚。世子已經將鹽課搶到手,將此事交與他與範維的手上,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嶄露頭角,一展長才。馮秩和範維私下商討多次,又與明湛商議補充,多少迴修改,才有今日在王爺麵前慷慨談吐。略黑的臉上帶著淺淺的篤定,馮秩原本相貌並不出眾,此時舉手投足卻讓人覺得,這小子氣韻不錯。
“以往每鹽400斤為一引,場鹽照錢時價折合銀六錢四分,抽稅照商運科則酌減1/3,計銀七錢二分,再有熔解費、設局設卡經費、各衙門書役紙飯、委員薪水、緝私經費等項共五錢二分,通共每引庫平紋銀一兩八錢八分。世子認為除此之外不得有分毫需索。其捆工包索費用由民販自行經辦。”
“可事實是如今每引需錢八兩,到了各鹽商手裏,再發賣於百姓,致使平日裏的尋常之物倒成了奢侈品。”馮秩道,“豈不怪哉。”
範文周道,“按照你所說,我們這裏鹽運衙門精減,倒是可以使鹽價下調。隻是如今鹽課上有總商,總商下有散商,總計多達幾百家。商人唯利是圖,總商要獲利,散商要抽利,況且如今鹽課上使鹽賤賣,鹽卻把持地總商手裏,將來鹽價必也是由他們來定。若是真正使鹽降價,介時少不得王府幹預。”呷一口茶,範文周道,“你們尚未與這些商人打過交道,狡詐多端,王府裁剪鹽運浮費,是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怕這些奸商最後仍是將重利予己,鹽價所降有限。如果由王府過多幹涉鹽價,他們又會叫苦不迭,畢竟鹽還是要指著他們去賣。”
明湛指了指範維,範維先給自己老爹行了一禮,“世子的意思是,廢除總商一職,自此銷鹽不再由總鹽把持。另外,改鹽引為鹽票。各州縣民販,給予許可證,許可證上注明姓名、年貌、藉貫,持此許可證便可赴場買鹽後,到鹽大使衙門呈照請票,該官員於許可證內驗訖戳記,立號簿登記備查。一張許可證準行三年,每票買鹽十引至百引,不得過於零碎。由鹽運司刷印三聯空白票式,一為運署票據,一留分司存查,一給民販行運。三聯票上印以各鹽場各取上一字編列號數,蓋用運司印信,頒發各鹽場大使收貯,民販納稅請票時,該大使於票內注明民販姓名、藉貫、運鹽引數、銷往州縣,並按道途遠近規定到引地時限,任其販賣。”
“如此,化總商為散商,無壟斷之人,商人逐利,卻也明白薄利多銷的道理。”範維溫聲道,“這樣,鹽課
上再無壟斷,無領頭之人便是一盤散沙,即便官府出麵幹涉鹽價,也極容易。隻要有利可圖,這門生意便有人做。東家不做,西家做。鹽場把持在王府之手,又是生活必需之物,這鹽價,最終還是要我們說了算的。”
朱子政看了範文周一眼,這幾個小子想的還挺周全,問道,“那你們可有算過,如今鹽運司及各鹽場再到緝私衙門所計官員超以千計,按你們所說,要裁冗鹽運司,那麽撤下的官員呢?要如何安排?再有,鹽商巨富,尤其總商,富可敵國,這些鹽販子,無事還要生非,斷然奪了他們的飯碗,恐生是非。”他出身鹽商,自然有所感觸。鹽課改革,與他的家族切身相關,朱子政自然要問的仔細,以此維護鹽商利益。
明湛吩咐道,“小範,把地圖展開。”
範維和馮秩一頭一尾將一副雲貴地域圖呈出,明湛的指尖落在雲藏交界,“這裏是茶馬交易市場,茶價日貴,馬價日賤,且茶一直是在王府之手。上馬一匹,茶一百二十斤;中,七十斤;駒,五十斤。事實上我們雲南所產的潽洱茶製成的磚茶可經久儲存,易於運輸,向來為藏民所愛。就是十幾個銅板一斤的茶葉子到了他們那兒也值錢。因茶馬利大,這裏同樣有許多人冒險走私。”
“據我所知,不隻是茶葉,連同我們平日裏所用的鍋碗瓢盆兒、絲綢布匹,對於藏民也極為緊俏。另外他們那裏的耕畜、藥材、皮毛、山貨,也是我們所需要的。茶馬之利雖大,規模卻有限,我們可以在這裏建一個大型的貿易區,解禁茶馬,把這些零散之事交給商人去做,我想那些有錢沒處用的商人們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感受到朱子政熱切的目光,明湛笑了笑,“當然,我們得征稅,如今稅率極低,隻有十五比一,我的意思是,這個貿易區,稅率要提高到二比一,他們每賺一兩銀子,得交給政府五分。在這裏,派一隻強悍的駐軍,設立貿易局,並且要有一部相應的貿易法規。”
“你的初期預算麽?”鳳景南直問重點,銀子,你要多少銀子。是的,你還要軍隊。
“先把貿易區蓋起來,讓藏區出錢蓋房。我們可以把茶價下調,兩百斤茶換一匹上等馬如何?這個價格仍有五倍之利,如果拿這個和藏區談,他們會很樂意幫我們蓋房子的。”明湛笑,“西藏向來是土藩製,帝都不大幹涉西藏政事。”
朱子政笑,“估計讓商人們出錢蓋貿易區,他們也會很樂意的。我們茶價下調,倒是讓藏人占了便宜。”
“王府即便要從茶馬上抽手,
帝都這點兒產業其實九牛一根毛,算不得什麽,隻是種種風向不得不讓人多想,世子這位子真是坐穩了哈。
有了銀子,明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手下人發紅包兒。
明湛的確是東西有不少,就是缺銀子。世子薪俸每年不過三千,還有每院月錢,明湛是頭一份兒每月有一百兩,攏共一年五千銀子都不到,在他這地位,真是吃飯都不寬裕。
所以明湛頗是精打細算,還有衛王妃時不時給的體己,日子勉強過的去。
如今明湛富裕了,手下人也有湯喝,鳳景南聽到迴稟,頗有幾分憤慨,臭小子拿老子的銀子做人情。
明湛收了銀子就辦差,進宮跟鳳景乾說起兩個妹妹的封號,懂事承情的說道,“明菲那丫頭我也不喜歡,皇伯父壓著她都是為我出氣,唉,這天下之大,除了我母親,就您對我最好。”
“景南為這事兒找你了?”一張如意榻上,鳳景乾斜倚著明黃引枕,聞歌知意,問明湛。
“嗯。”明湛坐在繡凳上,搖著蒲扇,一陣陣的涼風讓鳳景乾自身到主無一處兒不舒泰,“一個丫頭片子,跟她計較也沒什麽意思。天下人都知我與明禮不合,這會兒明菲封號低一等,都得以為是我幹的,白擔個不好的名聲。就是太後那裏,也得記我一筆。”
鳳景乾握住明湛的手,明湛不好武藝弓馬,一雙手修長舒展,精雕細琢過一般,鳳景乾捏了捏,“罷了,倒便宜了她。都是庶女,又不居長,倒不必特意分出高低,到指婚時再賜封不遲。”
“我也是這意思。”明湛抽出手,“我搬個搖椅來躺著。”
鳳景乾一拍榻沿兒,“這榻寬敞的很。”
“倆人擠一處兒怪熱的。”
“朕這席子是玉石編的,說起來還是景南貢上來的,涼爽舒適,過來試試。”
明湛脫了鞋爬上去,鳳景乾往裏移了一個次位,將枕頭推給明湛,明湛放平了枕著,說道,“以前有個美女,自小在萬年寒玉床上練功,冰肌玉骨,美貌非常。”
鳳景乾粉沒幽默感的問,“這涼玉做的席子朕都要鋪一層薄毯再躺,若是玉石成床,會不會得風寒?”探究的看向明湛,“你要是有什麽喜歡的人可以納為側妃,別擔心你父王那兒,朕為你做主。”
“人家已經明花有主了。”
“原來是
隻破鞋。快別丟臉了,什麽樣的女人沒有。”你這喜好真是奇特,鳳景乾心道。
明湛簡直想暈過去,“您真是一點兒不浪漫?”
“浪什麽?嘴上把好門兒,下次再亂說就掌你嘴了。”以浪字開頭兒,鳳景乾就沒往好處想,臉色也沉下來。
明湛忙解釋,“這是西洋人的說法兒,就是,懂女人心會討女人喜歡的意思。”
“沒出息。”鳳景乾教訓明湛道,“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男人倒要討好女人,這是哪門子的謬論。腦袋給門板夾了不成?別想這些亂七八糟了,說起來都是景南的不是,明淇好端端的女孩子,不學些女紅針指,倒是喜歡武刀弄槍,如今連個婆家都沒有。”
“別說這個了,魏寧提審那個私鹽販子了,你知不知道?”
“阿寧沒叫我去,我也不知道。他跟我越發疏遠了。”明湛側身躺著,雙手枕在腦下。
“倒不是子敏的意思,是都察院左都禦史林永裳上書,朕好容易將杜如方挪到了帝都府去做府尹,現在又出了個林永裳,更是難纏。”鳳景乾笑,“都察院囉嗦不休,朕就免了你的差事。”
“又不是什麽好事兒,鹽課上最容易得罪人。”鳳景乾都幫著解釋了,明湛並不放在心上,笑,“我聽說前兒杜如方將沈閣老家的少爺打了三十大板,如今帝都的治安可比以前好多了。昌北侯和福昌姑媽那樣圓滑的人竟然養出這樣方正的兒子,真是一樣水養百樣人。”
鳳景乾不以為然,“做官便要為百姓著想,若是滿心私情,朕用他做何用?”
“沈閣老沒找杜家麻煩?”
“他?”鳳景乾唇角一翹,“老家夥親自帶了禮去昌北侯府至謝,又給苦主賠禮,之後上書自陳教子無方,那一臉大公無私坦蕩胸襟,朕也隻得寬慰他幾句。如今早把那不知規矩的東西送迴老家了,一勞永逸。”
明湛讚歎,“果然是老謀深算,借力打力,薑還是老的辣,酒還是陳的香。這人不是大偽便是大善哪。”不過依明湛的短見,大善的人可做不到首輔的位子。
鳳景乾眼珠兒不錯的看著明湛,叮囑道,“你在外頭說話嘴上可得有個把門兒的才好。”
“沒事兒,反正有您兜著呢。”
鳳景乾笑罵一句“混帳”,拍了明湛一巴掌,“跟朕說說,婚事準備的如何了?”
“就那樣兒,我看他們都在忙著紮紅綢子紅燈籠呢,還有人
登門送禮。”明湛側身支著頭道,“伯父,您過萬壽收那些禮還有其他時候人們的孝敬,都怎麽處置啊?”
“分類擱庫裏,怎麽了?”
“您庫裏不少寶貝吧?”
鳳景乾警覺,“你缺銀子花用,還是瞧上朕什麽東西了,直接說吧?”
要不老話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兒’,鳳景乾再如何英明神武,也有缺點,他完全繼承了魏太後的小家子氣。明湛撅嘴道,“不是。我現在有錢了,父王把帝都的產業交給我打理,我還給範維他們每人發了個大紅包呢。”
鳳景乾玩笑一句,“喲,這是來跟朕炫富了。有了銀子也不來孝敬孝敬朕。”
“我勒了這麽些年的褲腰帶,多年媳婦熬成婆。”
鳳景乾大為皺眉,“趕緊迴去多讀幾本書,說話越發不見檔次了。”
“您聽我說。”明湛道,“伯父,我說的拍賣行的事兒,你還記得吧?”
“那天你隻一提,正好具體說來聽聽。”
“說起來不過是‘價高者得’四字。”明湛來了精神,認真的道,“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國家承平日久,帝都裏名門顯貴,官宦大臣們走禮鑽營,哪個不要送禮的。尤其是那些文官們,一股子酸氣,不愛收黃白之物,專撿著古董字畫名硯寶墨,既得了雅名兒,又得了實惠。帝都賣古物的店鋪裏,日進鬥金也不為過。這拍賣行,說白了就是個賣東西的地界兒。”
“譬如您不是要修西郊的行宮麽?怎麽才能省銀子呢?您這樣大的工程,完全可以把信兒放出去,讓有能力的工匠班子參加招標會,誰要的銀子少又能把活兒幹好,就用誰的。如此豈不節省麽?”明湛細細的分析道,“今年鹽課本就不富裕,您不是還拿內庫的銀子貼補朝廷麽?萬壽節都沒大操辦。如今都是暑日了,去年西郊行宮走水燒了的房子還沒蓋好,說到底,就是差在銀錢上。朝廷這樣緊巴,伯父也不好意思去修行宮。不過,要是用的銀錢不多,三五萬銀子,就是朝臣也說不出什麽的。”
明湛一心為他打算,鳳景乾心中熨帖,“這倒是個好法子。可以先拿行宮的工程試一試。隻是你若出麵兒,倒是不便。朕給你找個妥當的人,你把具體怎麽辦跟他講了,介時讓他出麵兒,有人罵也罵不到你頭上。”
“好。”明湛眼睛一彎,嘴巴撅起來親一口,“真體貼。”
鳳景乾捏了捏明湛的臉,溫聲道,“你那個拍賣會朕明
白了,就是把東西擺出來,讓人競價,對吧?”
“果然是英明神武哪。”
“臭小子,還學會拍馬屁了。”鳳景乾自己都笑了。
明湛笑著糾正,“是龍屁。”
鳳景乾拍了明湛一頓,明湛裝模作樣的叫喚著求饒,抱著鳳景乾的腰滾在一處兒笑,“你沒用勁兒吧,不疼。是不是心疼了,舍不得?”
“嬉皮笑臉沒正形。”明湛的腦袋就伏在眼前,鳳景乾伸手揉了揉,他喜歡明湛與自己這樣親密,“你這樣淘氣,倒是對了朕的性子。你在家可得注意,你父王喜歡穩重溫雅的。”
“像明禮那樣,溫溫吞吞的,我知道。”明湛嘟囔道,“什麽病都有的治,獨這偏心眼兒,真是絕症。”
鳳景乾忍笑道,“可別當著他麵兒這樣說。”
“早說過了。”
看來常挨揍不是沒原因的,鳳景乾不得不教導明湛父子相處之道,“彼此都要留些顏麵餘地,景南是你的父親,脾氣也臊些,你言語間要恭敬些,多說些好話,才能使他開心。現在年紀小,有一二頂撞他能忍你,時日久了,你還這樣,不說景南,就是別人瞧在眼裏於你的聲名也有影響。朕看你與別人都是好的,聞歌知意,怎麽就跟你父王合不來呢?”
明湛沒說話,不過到底入了心,如今人講究“孝道”,他總跟鳳景南吵架也不是迴事兒。
明湛迴去把明菲的事兒跟鳳景南說了,鳳景南歎一聲,“如今你在皇兄跟前兒說話比我還管用。”
“皇伯父賣好兒給我,自然要我知情,本就應該我去說一聲的。”明湛道,“父王快別說這樣的話了。皇伯父待我好,全是看在您的麵子上,飲水思源,我知道分宜。”
鳳景南仔細打量明湛幾眼,怎麽進宮一趟跟吃過蜜似的,嘴巴也甜了,脾氣也軟了,點頭道,“這些天不要出去了,跟嬤嬤學學大婚時的規矩,大喜的日子,別出差子。你大婚後便迴雲南,鹽課的事可有算計了?”
“我已經跟範維、馮秩討論過了,讓他們起草份文書,介時還要請父王指教。”說起這些客氣話兒,明湛很是別扭。
“範維他們年輕氣盛,才學也都不錯,隻是有一樣,從未當過差。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先讓他們去跟文周、子政請教吧。待妥當了,我再看不遲。”鳳景南見明湛今日甚是乖巧,他心裏也舒泰,便道,“我雖給你指了伴讀,你也別總將心思擱在他們四個身上
,似文周等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多與他們交往,總有益處。”
“我這不是怕會忍不住挖您牆角兒麽。”
鳳景南嘿然一笑,“你能挖得走也算本事。”
“哪兒能呢,我的就是父王的,父王的就是我的,咱倆誰跟誰,我挖自己牆角兒做什麽,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找費事兒麽。”
“粗俗。”
明湛笑著起身,“迴去含著香片漱嘴。那我不打擾父王了。”
態度好的讓人詭異,鳳景南道,“我還沒用膳,你且陪我一塊兒用吧。”
明湛刁鑽時,鳳景南時常頭疼;這忽然之間鬼上身似的懂事了,鳳景南心裏反倒七上八下,一會兒懷疑明湛是不是在擺啥龍門陣,一會兒又想著明湛是不是闖禍了,這會兒不敢說怕受罰。
明湛便趁機將拍賣行的事與鳳景南講了,“上次父王說那皇伯父西郊行宮修一修竟然要二十萬銀子,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拿著皇家的銀子當土使。今年非比往日,國庫不充裕,朝廷這兒鬧災那兒賑濟的,真拿出這麽多銀子修建宮殿,禦史就要聒臊了。”
“我那日不過略一提,你就擱在了心上。”鳳景南抬眼看向明湛,“也難怪皇兄疼你。”
明湛道,“隻是大致一提,我還擔心皇伯父要麵子,我提銀子的事兒他心裏會不歡喜呢?”
“你要是給我省大筆銀子,我也歡喜。”鳳景南笑了笑,“先前不覺,如今看來你在財務方麵頗有些長處,本王的日子也緊巴的很,這會兒要是有個百八十萬的,倒可解一時之難。”
明湛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你不會是想把給我的產業再要迴去吧?”他自己窮的還要人救濟,鳳景南怎麽會跟他提銀錢的事兒呢?
鳳景南額角的青筋跳了又跳,好不容易才忍下怒氣,“滾吧,看你就來氣,倒足了胃口。”
明湛到底沒吃上飯,挨了幾句罵,不疼不癢的走了。
鳳景南心裏暗罵明湛,總是報怨老子偏心,你對老子有對皇上一半兒的孝心,老子的心立碼就正了。
明湛這個新郎官兒並不忙,倒是明義明廉跟著忙活明湛的婚事,天天腦打後腦勺兒,沒個空閑的時候。
明義冷笑,“果真是世子的排場,咱們也就配給他打打雜兒了。”
明廉心機淺,隻管拿銀子辦事,聽了明義這等酸話,上下尋思了一番,很實誠的道,“二哥,
你要是不樂意,隻管把事交給弟弟來辦。二哥在帝都多年,頗有積蓄,瞧不上這幾個小錢兒,不比弟弟囊中羞澀。”王府子弟也並不是個個兒富翁,尤其明廉很有些“燒錢”的愛好。偏他非長非嫡,文不成武不就的也不入鳳景南的眼,故此,手頭兒上就有些緊巴。
明廉這人很實誠,他對明湛沒啥深情厚誼,幫忙料理明湛的婚事,說白了就是從裏麵撈油水,而且撈的極爽。一麵感歎,世子大婚的排場不一般啥啥啥的;另一麵,下手穩準狠,撈錢撈的身心愉悅,樂此不疲,竟然在內心深處隱隱期盼著明湛沒事兒多大婚幾迴才好呢。
明義的目的明明跟明廉一樣,偏還要在明廉跟前兒下言,一副被迫的貞烈相,倒讓素來無恥在表麵的明廉有些看不上,故此,明廉少不得刺了明義幾句。
明義臉上掛不住,冷笑道,“幾日不見,三弟倒學會了胳膊肘兒往外拐。拿著他當親兄弟,倒不知你把我跟大哥放在何處?”
“三哥,”明廉手裏把玩著一把泥金折扇,故做風雅的搖了搖,背靠太師椅,腳搭八仙桌,閑閑道,“如今世子的爵位都封了,還有什麽好爭的?再說,咱也爭不過他?連大哥都不是他對手,二哥您在帝都磨蹭這好幾年,除了攢下不少私房,還存了個啥?您要有本事,早該接過大哥的棒子跟他爭上一爭了,結果不是都擺出來了麽?反正你們別指望我,我是比不得四弟的。雖然咱們兄妹人多,可這又不是打架,人多就能勝的。事實就擺著呢,咱們要硬碰硬,豈不是找死麽?”
明廉搖頭晃腦的下了結論,“反正我沒本事,還是抓緊時間給世子留個好印象,以後日子也順暢。”
“我看你養鳥兒養瘋了!”明義險些氣炸了肺。
“我如今可不養鳥兒了,我改玩兒字畫兒了。”明廉嬉嬉一笑,“說起來聽聞二哥那兒有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什麽時候借兄弟賞鑒賞鑒?”
明義頗是心痛的點頭,“自家兄弟,可不要這樣見外。我打發人給你送去。”
“多謝哥哥。”
明義問,“你知不知道,父王把帝都的產業交給了世子打理?”
“倒沒聽說。”明廉無所謂,“給就給唄,他這不是大婚麽?日後分家不要少了你我那份兒就成。”見二哥的臉都要發青了,明廉撓撓臉,恍然問,“二哥,難道以前是你在打理這些東西?”
“那倒沒有。”明義黑著臉道,“隻是以往我在帝都,總要問上一二。
”
明廉心知肚明的一笑,“那二哥就跟我一道兒迴雲南吧,我聽說世子要常駐帝都的。在雲南,咱兄弟離他遠點兒,也有的是人孝敬。”
“我倒想,那小子不肯答應。”想到這事兒,明義就是一肚子三昧真火,恨不能把明湛挫骨揚灰,他隻略一提,父親不置可否,明湛便道,“我要迴雲南主持鹽課,這帝都還需二哥照應著。”明擺著不樂意他迴去。
明廉晃著扇子出餿主意,“你去求父王唄,他現在還沒繼位呢。父王不同意,你就多求幾迴,死活不在帝都呆了,父王也不能強迫你。”
看明廉實在不是可以與之議事之人,明義很是灰心,無奈道,“你別管,我心裏有數。”
“哦。”明廉將腳放到地上,起身跺了跺,“咱們去瞧瞧喜棚紮的什麽樣了。大喜的日子,可別出紕漏。”
大喜?哼!大喜!
必叫你終身難忘!明義攥了攥手裏的折扇,跟著弟弟出去。
大婚將近,明湛卻未得空閑,帶著自己的狗頭軍師們與鳳景南等人在書房商議鹽課之事。
明湛今日形象略有不同,他在唇上貼了兩撇小胡子,早上請安時把鳳景南驚了一驚,鳳景南頗覺丟臉,命明湛取下。明湛死都不從,還很有理有據,“你不是說嘴上沒毛兒,辦事不牢麽?我這樣顯的穩重。”
明湛本就年少,容貌俊俏,唇紅齒白的少年郎,剝殼雞蛋似的嫩臉上貼上兩撇上翹的小胡子,很有些怪樣,偏他還喜歡裝模作樣的摸一摸,得意洋洋的樣子更惹人發笑。範文周等人忍著笑,讚一句,“世子越發老成了。”明湛禁不得誇,笑眯眯的心情飛揚。
“行了,說正事吧。”鳳景南瞪明湛一眼:輕浮。
鳳景南坐上首之位,明湛是第二把交椅,其餘範維馮秩站在明湛一側,範文周朱子政於鳳景南一畔,真真是涇渭分明。
“馮秩,你先跟父王說說,我們商議出的鹽課條例吧。”明湛有意讓馮秩露個臉兒,馮秩在他身邊的時間不長,不過,做事很仔細,人也穩妥可靠,關鍵是馮秩的老爹馮山思是鳳景南身邊兒管理銀子的得力幹將,家學淵源。
少年人的聲音清朗,尤其馮秩因遺傳關係,天生對銀錢數目敏感,先從鹽課上各項浮費開銷,再說到如今鹽運衙門機構拖冗繁多、人浮於事,從而得出鹽價偏高至使百姓吃鹽困難等等等事。
“為裁汰浮費,降低淮鹽成本計,我們可
以算一筆帳。”馮秩不急不徐,初時他麵對鳳景南還有一二緊張,不過隨著介紹加深,那種拘謹的感覺漸漸的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信飛揚。世子已經將鹽課搶到手,將此事交與他與範維的手上,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嶄露頭角,一展長才。馮秩和範維私下商討多次,又與明湛商議補充,多少迴修改,才有今日在王爺麵前慷慨談吐。略黑的臉上帶著淺淺的篤定,馮秩原本相貌並不出眾,此時舉手投足卻讓人覺得,這小子氣韻不錯。
“以往每鹽400斤為一引,場鹽照錢時價折合銀六錢四分,抽稅照商運科則酌減1/3,計銀七錢二分,再有熔解費、設局設卡經費、各衙門書役紙飯、委員薪水、緝私經費等項共五錢二分,通共每引庫平紋銀一兩八錢八分。世子認為除此之外不得有分毫需索。其捆工包索費用由民販自行經辦。”
“可事實是如今每引需錢八兩,到了各鹽商手裏,再發賣於百姓,致使平日裏的尋常之物倒成了奢侈品。”馮秩道,“豈不怪哉。”
範文周道,“按照你所說,我們這裏鹽運衙門精減,倒是可以使鹽價下調。隻是如今鹽課上有總商,總商下有散商,總計多達幾百家。商人唯利是圖,總商要獲利,散商要抽利,況且如今鹽課上使鹽賤賣,鹽卻把持地總商手裏,將來鹽價必也是由他們來定。若是真正使鹽降價,介時少不得王府幹預。”呷一口茶,範文周道,“你們尚未與這些商人打過交道,狡詐多端,王府裁剪鹽運浮費,是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怕這些奸商最後仍是將重利予己,鹽價所降有限。如果由王府過多幹涉鹽價,他們又會叫苦不迭,畢竟鹽還是要指著他們去賣。”
明湛指了指範維,範維先給自己老爹行了一禮,“世子的意思是,廢除總商一職,自此銷鹽不再由總鹽把持。另外,改鹽引為鹽票。各州縣民販,給予許可證,許可證上注明姓名、年貌、藉貫,持此許可證便可赴場買鹽後,到鹽大使衙門呈照請票,該官員於許可證內驗訖戳記,立號簿登記備查。一張許可證準行三年,每票買鹽十引至百引,不得過於零碎。由鹽運司刷印三聯空白票式,一為運署票據,一留分司存查,一給民販行運。三聯票上印以各鹽場各取上一字編列號數,蓋用運司印信,頒發各鹽場大使收貯,民販納稅請票時,該大使於票內注明民販姓名、藉貫、運鹽引數、銷往州縣,並按道途遠近規定到引地時限,任其販賣。”
“如此,化總商為散商,無壟斷之人,商人逐利,卻也明白薄利多銷的道理。”範維溫聲道,“這樣,鹽課
上再無壟斷,無領頭之人便是一盤散沙,即便官府出麵幹涉鹽價,也極容易。隻要有利可圖,這門生意便有人做。東家不做,西家做。鹽場把持在王府之手,又是生活必需之物,這鹽價,最終還是要我們說了算的。”
朱子政看了範文周一眼,這幾個小子想的還挺周全,問道,“那你們可有算過,如今鹽運司及各鹽場再到緝私衙門所計官員超以千計,按你們所說,要裁冗鹽運司,那麽撤下的官員呢?要如何安排?再有,鹽商巨富,尤其總商,富可敵國,這些鹽販子,無事還要生非,斷然奪了他們的飯碗,恐生是非。”他出身鹽商,自然有所感觸。鹽課改革,與他的家族切身相關,朱子政自然要問的仔細,以此維護鹽商利益。
明湛吩咐道,“小範,把地圖展開。”
範維和馮秩一頭一尾將一副雲貴地域圖呈出,明湛的指尖落在雲藏交界,“這裏是茶馬交易市場,茶價日貴,馬價日賤,且茶一直是在王府之手。上馬一匹,茶一百二十斤;中,七十斤;駒,五十斤。事實上我們雲南所產的潽洱茶製成的磚茶可經久儲存,易於運輸,向來為藏民所愛。就是十幾個銅板一斤的茶葉子到了他們那兒也值錢。因茶馬利大,這裏同樣有許多人冒險走私。”
“據我所知,不隻是茶葉,連同我們平日裏所用的鍋碗瓢盆兒、絲綢布匹,對於藏民也極為緊俏。另外他們那裏的耕畜、藥材、皮毛、山貨,也是我們所需要的。茶馬之利雖大,規模卻有限,我們可以在這裏建一個大型的貿易區,解禁茶馬,把這些零散之事交給商人去做,我想那些有錢沒處用的商人們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感受到朱子政熱切的目光,明湛笑了笑,“當然,我們得征稅,如今稅率極低,隻有十五比一,我的意思是,這個貿易區,稅率要提高到二比一,他們每賺一兩銀子,得交給政府五分。在這裏,派一隻強悍的駐軍,設立貿易局,並且要有一部相應的貿易法規。”
“你的初期預算麽?”鳳景南直問重點,銀子,你要多少銀子。是的,你還要軍隊。
“先把貿易區蓋起來,讓藏區出錢蓋房。我們可以把茶價下調,兩百斤茶換一匹上等馬如何?這個價格仍有五倍之利,如果拿這個和藏區談,他們會很樂意幫我們蓋房子的。”明湛笑,“西藏向來是土藩製,帝都不大幹涉西藏政事。”
朱子政笑,“估計讓商人們出錢蓋貿易區,他們也會很樂意的。我們茶價下調,倒是讓藏人占了便宜。”
“王府即便要從茶馬上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