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雲不知莫名就被主考官盯上了,此刻正在答題。


    府試的考卷跟縣試相差不大,也是貼經,墨義題,一首試帖詩,一道策問,最後一篇文賦。


    貼經題和墨義題已經做了七七八八了,也有幾道做不成,或者沒有把握,不過這很正常,在這上麵能得滿分的極少,隻能是那些博聞強識的才子,靠著幾分運氣才有可能。


    做完貼經,墨義題,江雲接著看試帖詩的題目。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要求寫一首五言四韻詩。


    看到題目,這是一句莊聖的話,意思不難明了,不過要以此寫一首五言四韻詩,對於詩才匱乏的江雲來說,就有些著難了,尋思片刻,還是先放棄,等到後麵再來磨。


    接著看策問題,是關於興修章湖堤的。章湖是青陵城外的一個大湖,梁明涵新官上任,有意在此修築河堤,在這府試策問中就出了這麽一個題,詢問此事的利弊。


    這個策問題,那些消息靈通的本地世家子弟,肯定不會有其它選擇,一定會投其所好,大讚此事可行,乃留名青史之功績。


    一些消息閉塞,不明其究竟的,可能還真要認真對此辯上一辯,有冥頑不靈者,可能極力反對,言此乃禍國殃民,勞命傷財之舉,實為不妥。


    雖然這策問題在童生試中隻占極小的比重,答得如何原也無傷大雅,不過若是被主考官梁明涵見到反對的意見,因而心中不喜,是否就此會把卷子黜落,就不得而知了。


    江雲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梁明涵既然在這裏出了這個題,應該就是有意修堤的,他也沒學那些愣頭青,非要跟對方抬杠不可,還是寫了興修河堤的利處,表示讚成,寫了兩三百字也就打住了。


    答完策問題,謄寫上去,時間隻是過了一小半,江雲目光又落在整篇考卷中的重頭,一篇文賦的題目。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雖知今日無事,亦須思其終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貴也。”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


    “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同樣是列出幾句聖人之言,選擇其中之意,寫一篇文賦,體裁不限,可以是議論文,也可以是散文,或者辭賦。


    江雲開始仔細琢磨起這篇文賦怎麽寫。剛才在學宮門外見到王璿之後,他心中還是頗有危機感的,王璿出現在這裏,是因為各縣的府試,要他這個縣學教諭帶隊,並不是專為他這個小小學童而來。


    不過江雲卻不敢過於樂觀,若是能夠順便打壓一下自己,這個王璿一定不會放過的,自己已經把他得罪慘了,對方又怎麽會輕易的放過自己,縣試中把自己的名次列在榜尾,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對方是在記仇,不過實在不敢黜落,或者黜落不了,這才不得已讓自己上榜,否則以自己的那篇文章,不可能隻是榜尾的水平,案首也當仁不讓啊。


    雖然對方隻是一縣教諭,按說這府試他應該插不上腳,不過這些士林之人,本就交遊廣泛,人脈深厚,在這府城認識一些人,真要給自己使絆子,也不得不防。


    所以為了確保穩妥起見,這篇文賦他必須寫成蟲形文章,而且必須是上佳的蟲形文章,讓那王璿就是想搞什麽小動作,也有所顧忌而下不了手。


    這童生一關實在重要,踏過去就是有功名位格之人,真正的讀書人,躋身士林,踏不過去,就隻是小小學童,任人魚肉也隻得忍氣吞聲,無所作為。


    所以他必須過這一關,確保萬無一失,得到這童生功名,所以這篇文賦就由不得他不慎重再三了。


    他目光落在卷麵的題目上,腦中尋思開來,不多時,似有所得,眉梢現出喜色,一下子疑慮盡去,變得神清氣爽,一身輕鬆了。


    有此一句,何愁童生功名不得?一時信心十足,這次那個王璿還能有什麽伎倆,再使什麽絆子,也擋不住他府試榜上有名的腳步,這個童生功名,他要定了。


    心中有了底氣,精神一振,選好了破題切入點,就開始自己琢磨醞釀起行文字句,又過了一陣,就開始提筆在稿紙上落筆書寫起來。


    考場中,一片沉寂,隻聽到眾考生提筆在卷子上書寫的沙沙聲。這些考生,都是經過了縣試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殺過來的,都是有一定才學水準的,這次府試,依舊十分殘酷,雖然錄取比例比縣試高了許多,但依舊注定要有一半人被黜落下榜,功虧一簣。


    這樣的府試,若是不能寫出一篇蟲形文章,基本就是喪失了競爭力,被黜落下榜的結局了。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到中午,不少考生擱下了筆,暫且休息,喝幾口水,拿出帶來的幹糧點心,吃了起來,一邊吃著,一邊還在琢磨文章。


    江雲的這篇文賦,也已經寫了兩三百字,開頭算是完成了。他此刻也擱下筆,打算休息一下再寫。


    “吧唧吧唧——”耳旁聽到一陣大口咀嚼的聲音,轉頭看去,隻見旁邊一位考生正大口吃著豬肉韭菜包子,吃得吧唧作響,毫無顧忌,引來旁邊幾位考生的一陣側目。


    “肅靜!小口吃,不得驚擾考場!”也許是這名考生吃的動靜實在太大,連場邊巡視的書吏都看不過去,走過去喝止。


    那考生嚇得一哆嗦,手上的半個肉包子掉在地上,也不要了,直接又從食盒中拿出一個大肉包子,咬了起來,這下不敢再大聲了,隻是小口小口的吃了起來。


    江雲也拿出帶來的幹糧點心吃了起來,一邊吃著,偶一迴頭張望,看到旁邊的那位老學童,此刻還在埋首奮筆疾書,神情專注,眉宇透著幾分激動,手中下筆飛快,幾乎停不下來。


    看到此狀,江雲心中一動,這是思路泉湧寫上手了的節奏,看來這位老學童這篇文章寫的不會太差了。


    對方須發皆白,看著像已過六十花甲,至於真實年齡,就不知多少,十足就是一位老學童,不知在這場屋上考了多少寒暑,飽受幾多挫折,這次,莫非就是真的老樹逢春,要有所突破了。


    他草草吃了一番,然後又提起筆,開始繼續做這篇文賦,在稿紙上書寫起來。


    過了一會兒,旁邊的老學童也停住了筆,看著筆下的文字,忍不住欣然色喜,點了點頭。這次的考題,他選的破題點是“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沒想到一路寫來,竟然觸動傷懷,一時文思泉湧,下筆若有神助,一篇錦繡文章竟然已經初現規模。


    憑著他多年提筆作文的經驗,自己現在的這篇文章有戲,一篇蟲形文章大體是逃不掉的,甚至文采不凡,脫穎而出的希望大增。


    天可憐見,這番總算要守得雲開見月明了,他一時老懷大慰,心情激蕩,若不是身在考場,就要大聲悲唿出來。


    從食盒中,取出帶來的饃饃,小口小口的咀嚼起來,這時迴頭一看,就見到旁邊正在提筆作文的江雲。


    看著對方也是神情專注,一絲不苟的下筆,他心中卻生起幾絲不以為然,今天這篇文賦的考題,大抵是講憂患,講憂國憂民,可見那位知府梁大人卻是頗有眼光識見的,他們這等年長閱曆豐厚之人無疑大占了便宜。


    不過,像這樣年紀輕輕的少年郎,年輕識淺,天真爛漫,又哪懂什麽憂患,知道憂國憂民的情懷了,若要他們寫繁華錦繡文章,他們可以寫,但寫這等深沉憂患文章,他們哪裏又寫得出多少深意,最多也隻是拾人牙慧,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真正要寫出胸中的浩然之意,隻怕是不成的。


    這位年輕小哥,這次終究是要折戟沉沙,榜上無名的了。聽說先前那場縣試,他就是僥幸上榜,得了教諭王璿大人的特別提攜照顧,王璿大人愛惜聲名羽毛,深怕眾人指責他打壓報複一名小小學童,這才把他提攜上榜,名列榜尾,實屬僥幸,但這次,就沒有這般運氣了。


    不過這樣也好,年輕人哪能就這麽一帆風順得了功名位格,總要受點挫折也好,那時才知道科舉功名之道艱難,不是這般容易攀登的。


    老學童搖了搖頭,替某人歎息幾聲,也沒有再多理會,重新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這篇文章上,打算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把這篇文章作成了。


    考場上,眾考生或是皺眉苦思,或是奮筆疾書,一片安靜,不知不覺中,日頭也漸漸的西移,向著西邊落了下去,和煦的夕陽照進考場,照在一個個伏案奮筆的考生身上,灑下一道道長長的影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品學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徑荒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徑荒蕪並收藏超品學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