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章比較枯燥,主要是講澶淵之盟變成真宗趙恆心結的原因大致描述一下,不喜可跳過,直接從分割線後開始看起。)


    澶淵之盟,始終紮在真宗心裏麵的一根刺。


    自唐以降,五代戰亂,趙匡胤陳橋兵變,趙光義燭影斧聲,前前後後總計一百多年時間,真宗趙恆是唯一一位名正言順登基上位的皇帝。


    有了這樣一個堅穩地基,似乎就在預示趙恆勢必將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十多年前,雄心壯誌的趙恆聽取宰相寇準意見,放棄南逃,改而禦駕親征,甚至不惜以身犯險渡過黃河,坐鎮戰事最前線。


    雖然最後還是與遼人定下了澶淵之盟,但據當時除寇準外的大部分臣子們所言,這一紙盟約,篤定可保宋遼邊境20年不起兵戈,能夠讓黃河以南的百姓有充足時間休養生息。


    事實證明,北宋文官集團盡管軟弱,但從民生角度出發,他們實實在在幹了一件大好事。真宗天禧元年,人口統計數接近9000萬,不管是漢武盛世,還是貞觀之治,趙恆一個人就能把此前所有皇帝虐成渣。


    除此以外,


    澶淵之盟簽訂之前,


    宋北部邊防軍費開支每年3000萬兩白銀,簽訂之後,宋每年交付遼國歲幣30萬,成本不足百分之一。


    因此,以一個後世捧著史書,裝模作樣假扮知識分子的學渣眼光來看,澶淵之盟可以算是北宋在外交層麵上的一次輝煌勝利。


    而早前真宗本人也認為澶淵之盟是他在位期間,屈指可數的偉大功績,最直觀的表象就是北宋民間醉漢當街耍酒瘋事件呈直線上升趨勢。(先要有糧食,才會有酒。)


    直到王欽若這廝動起了歪腦筋。


    要說王欽若確實稱得上才思敏捷,學富五車(主持編著《冊府元龜》),所以對不學無術,混進文人集團的老鼠屎寇準非常不滿,尤其是這臭/流/氓加老鼠屎動不動就愛踩人打臉。


    臉上挨了幾鞋底後,王欽若憋著一肚子氣想要踩迴來:“寇準一個二流子都能當宰相,我王欽若為什麽不行?”


    於是,王老狐狸琢磨出了一個創意十足的點子。


    “陛下,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兵臨城下,不得不簽),將來在史官筆下,它就是一條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剛好乖寶寶趙恆最聽不得別人說他壞話,一個勁地想要證明自己不比老爹趙光義差,遂問:“那咋辦?”


    “嘿嘿,封禪泰山可為陛下正名。”


    需知,之前曆史上一共有過五位皇帝曾封禪泰山,一旦真宗加入,便意味趙恆超越老爹,進入比肩秦皇漢武的明君序列。


    而後,一壇子珍珠買通聽話懂事的文人領袖王旦,文官集團全部閉嘴;暫停當時與“進士科”等同的“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封鎖言路;發動山東百姓到東京跪求英明神武的真宗去泰山封禪:“陛下不來封禪,俺們就跪著不走。陛下真的是太謙虛了,這樣不好……”


    接著,祥瑞滿地走,天書多如狗,百姓勞民傷財,朝政嚴重阻滯,直至封禪順利完成,王欽若成功取得真宗信任,再施小手段激怒文官主戰派代表寇準,誘他當著皇帝與文武百官的麵說出“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暴脾氣寇準被貶雷州,王順勢上位。


    可憐趙恆想借封禪為自己,也為澶淵之盟正名,結果封禪泰山就此被他玩臭,城下之盟的說法也逐漸流傳開來。趙恆成為最後一位封禪泰山的皇帝,後來的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等等,誰都沒敢再碰。


    時間久了,當趙恆了解到大宋子民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便開始一蹶不振。午夜夢迴,他常泣道:“封禪或許有錯,但澶淵之盟確是功績,朕沒有做錯……”


    所以,聽楊羲說起榷場,再提澶淵之盟,趙恆陡然上心。


    ……………………(我叫分割線)


    紫宸殿內


    b-52轟炸機機艙彈藥開始投放:


    “家師常說: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大宋完全可以從貿易上獲得,澶淵之盟的達成,等於是遼人拱手送上一把打開自家後門的鑰匙。


    現下邊境榷場形同虛設,大宋需要的馬匹、鹽(大連沿海鹽場)、糧食(高粱等北方作物)遼國決計不肯售賣;同樣,遼國想得到的書、銅(製錢、製兵器)等物資,大宋也不會放到榷場,


    因此雙方可以交易的物品寥寥無幾。


    但有一樣東西可以撬動宋遼兩國貿易壁壘。”


    “什麽?”已經入套的劉娥身子前傾問道。


    楊羲迴道:“茶,或者說,茶背後的文化。


    茶這東西有三個特點,


    第一,流行起來特別快。


    宋人好茶,每年產量也高,但與契丹人不同,宋人多是追求飲茶時的風雅意境。而在茶道這方麵,隨便拉出了一個街邊賣茶的大嬸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放到遼國絕對屬於大師級別的人物。這便是家師口中的文化壓製。


    比打架,宋人也許不是自幼生長在馬背上的遼人對手,可契丹人錯就錯在,占了燕雲十六州後,他們逐漸放棄遊牧習慣,想要紮根定居,繼而也想學咱們宋人,打算附庸風雅,裝成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人。


    文化這東西隻能從高處往地處流通傳播,當有第一個遼人開始邯鄲學步講究茶道,那作為一種身份象征,同時也是招待賓客的不二法寶,茶文化便能夠輕而易舉在遼國形成風潮。


    第二點,茶一旦流行起來,它的需求就特別大。


    喝……”


    “等下,要是茶在遼國流行,解了契丹人的肉毒怎麽辦?”劉娥突然打斷。


    楊羲笑道:“皇後有所不知,契丹人必須靠茶解肉毒的說法就是一個笑話。家師曾在揚州府親眼見過在海上連續跑船三個月的色目人,他們下船後,連岸邊的青苔都吃得進去。


    所以,隻要有綠葉的地方就能解肉毒。”


    劉娥若有所思,楊羲繼續投彈:“第二,需求特別大。


    簡單來說,喝茶會上癮,有些老茶客隻要一天不喝就渾身難受,這點想來皇後也有耳聞。


    當契丹人喝茶喝上癮,就等於憑空給遼國製造一個巨大經濟需求。試想一下,我若求財,每年在榷場上偷偷倒賣不屬於管製物資的茶磚,年入一萬兩白銀妥妥不是問題。


    而假如這個生意由大宋官府來做,每年給遼國的三十萬歲幣又算得了什麽?成千上萬斤的茶磚拋到榷場,別說三十萬,即便年入百萬亦非癡人說夢。”


    “此話當真!!!”


    楊羲嚇了一跳,因為問話的人不是劉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白馬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槍白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槍白馬並收藏大宋白馬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