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有問題的部分已經改過,昨天神智模糊,出了好多bug,抱歉。】
說起來,北宋文官集團之所以不遺餘力打壓武將係統,一方麵是出於老趙同學親自定下的國策。封建帝製時期,君王不擔心軍隊實力不夠強大,而是怕它太過強大,以至於無法控製,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幾百年後的燕王朱棣造反登基。(不是每一個君王都是傻子,這裏麵其實有一個兩難問題,以後再慢慢道來。)
另一方麵則要追溯到曆史遺留問題。
公元907年,唐王朝覆滅,之後中原便進入長達半個世紀的五代戰亂。那時的文官遭遇確實淒慘,被膀大腰圓的武將們當顆皮球踢來踢去,有時候踢煩了直接一刀紮爆……
而後,許是被揍得狠了,等到趙匡胤上台,文人自然迫不及待跳出來向那些欺負過自己,乃至屠戮過自己祖上的大老粗們討個公道。比肌肉,他們肯定不是對手,但比手段,大老粗們幾輩子加一起也不夠他們玩的。
可做人不能太囂張,馬背上的草原民族從來信奉“拳頭大即道理”,對窮酸書生最是鄙夷不過。三百年後南宋滅亡,蒙古鐵蹄踏足中原,文人們最後的下場怎一個“人不如狗”可以形容……
八娼九儒十丐,讀書人地位一落千丈。
不過,平心而論,對內,宋朝文人武將立場不同,鬥得死去活來;而對外,雙方目標是一致的,絕大部分文人都在以他們的方式,捍衛國家利益。
所以,嚴格講起來,“澶淵之盟”並非一句喪權辱國可以簡單概括。
……………………
言歸正傳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王欽若便收到楊文廣昨日與太子殿下泛舟金水河的消息。
數小時後,下了早朝,王侁屁顛屁顛跑到老王身邊聆聽領導教誨,被告知趙禎串門楊府,他臉色立馬難看起來。
王欽若慢條斯理道:“你擔心什麽?太子少不更事,不過是去楊赤佬家尋個玩伴而已。現在坐在朝堂之上的是章獻皇後,隻要她不說話,我等該幹什麽還繼續幹什麽。你看看楊赤佬現在每天醉在家裏都爛成什麽樣了,他楊家還有翻身的可能?”
接著,老王又低聲補了一句:“而且,即使皇後有意見,這朝堂也並非她一個女人能說了算。”
聽完,王侁仍舊不安道:“丞相說得在理,可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啊。
府穀之戰那會,我也以為楊赤佬死定了,卻沒想到他被西夏人抓住居然還能死裏逃生。
不見他人頭落地,我到底放心不下。”
老狐狸皺眉思討,點了下頭,沉吟道:“聽說楊府近來在自籌陣亡將士撫恤金?”
王侁隨即會意。
…………………………………………
試探很快到來。
楊家連親兵帶軍官總計死了一百五十多人,朝廷上對這些陣亡人員的定議還沒下來,文人集團內部仍在爭執,可老楊不能放任那些孤兒寡母不管。
他們的夫君、老爹為楊家出生入死,刀頭舔血,那楊家於情於理都有責任了卻手下兵將的身後事宜。
所以早在半個月前,向來對錢財錙銖必較的佘老太君拿出一盒子地契,交予府中管事尋開封富戶售賣。
誰想本已全部談妥,價格也算合理,便在今日下午,卻接二連三有富戶跑楊府哭窮,說手頭不便,那些地契要麽另找他人,要麽隻能價錢折半。
楊府管事急得跳腳,差點撞牆尋死,得虧家臣攔阻及時……
佘老太君默不作聲,迴房又抱了一隻小盒子出來。
管事見之大哭:“老太君,使不得,這是楊府最後老本,沒了這些地契,楊家就算倒了。”
佘賽花手拄金拐,將盒子遞到管事麵前:“楊家失了信義,那才真叫倒了。要是連陣亡將士的賣命錢都給不了,老身下去以後有何臉麵再見老令公?
拿去,給他們!他們不是手頭緊麽?照樣價錢折半。”
管事很想說再去找人接手,可他也明白,怕是偌大一個東京城沒人買得起楊府地契……
最後,那些前來哭窮的富戶把剩下的大塊肥肉通通吞進肚裏,心滿意足地走出楊家。
此事一出,開封府上至公卿下至走卒,大家都知道楊家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楊家了,而“楊無敵”也成了各位老爺、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談資。
有人幸災樂禍,自然也有人對老太君暗舉大拇哥。
然而,包括王欽若在內,誰都不曾想到,剛過沒兩天,太子又特麽跑楊府去串門了……
………………………………
【從不胡亂挖坑……】
直到前天,楊羲一直以為北宋釣具就是一根竹竿掛一條魚線的最原始組合,但登上小胖子的“私人遊艇”後,他才發現不是這麽一迴事。
其實從南宋畫家馬遠的《獨釣寒江圖》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所用釣具,與現今國內傳統釣竿並無太大區別,而魚線輪這個偉大發明,早在宋朝就已經廣泛流行。
傳統魚線輪與現代魚線輪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出線方式上,傳統魚線輪需要先拉出一段線才可以進行拋竿,使用起來非常不便,動輒發生纏繞。(漁輪刹車不計入考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百度一下,構造上的具體細節就不多贅述了)
那天在“私人遊艇”上用過以後,楊羲想著稍微改進一下不是什麽繁瑣工程,總共也就幾塊木頭,隻有線杯上的環扣需要用到不足一兩的金屬,花不了幾文錢,就拿起紙筆,給小胖子畫了一幅現代魚線輪的結構草圖。
隻是小楊前世甚少碰過筆墨,他的執筆姿勢看得楊文廣這夯貨都在一邊皺眉捉急。不過傻人有傻福,以為楊羲是個半文盲,趙禎心裏戒心又放下幾分。
然後十月十二日這天,小胖子從工匠處拿到魚竿成品,拋過兩次發現確實好用,便又興衝衝前來找漁友一起玩耍。
說起來,北宋文官集團之所以不遺餘力打壓武將係統,一方麵是出於老趙同學親自定下的國策。封建帝製時期,君王不擔心軍隊實力不夠強大,而是怕它太過強大,以至於無法控製,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幾百年後的燕王朱棣造反登基。(不是每一個君王都是傻子,這裏麵其實有一個兩難問題,以後再慢慢道來。)
另一方麵則要追溯到曆史遺留問題。
公元907年,唐王朝覆滅,之後中原便進入長達半個世紀的五代戰亂。那時的文官遭遇確實淒慘,被膀大腰圓的武將們當顆皮球踢來踢去,有時候踢煩了直接一刀紮爆……
而後,許是被揍得狠了,等到趙匡胤上台,文人自然迫不及待跳出來向那些欺負過自己,乃至屠戮過自己祖上的大老粗們討個公道。比肌肉,他們肯定不是對手,但比手段,大老粗們幾輩子加一起也不夠他們玩的。
可做人不能太囂張,馬背上的草原民族從來信奉“拳頭大即道理”,對窮酸書生最是鄙夷不過。三百年後南宋滅亡,蒙古鐵蹄踏足中原,文人們最後的下場怎一個“人不如狗”可以形容……
八娼九儒十丐,讀書人地位一落千丈。
不過,平心而論,對內,宋朝文人武將立場不同,鬥得死去活來;而對外,雙方目標是一致的,絕大部分文人都在以他們的方式,捍衛國家利益。
所以,嚴格講起來,“澶淵之盟”並非一句喪權辱國可以簡單概括。
……………………
言歸正傳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王欽若便收到楊文廣昨日與太子殿下泛舟金水河的消息。
數小時後,下了早朝,王侁屁顛屁顛跑到老王身邊聆聽領導教誨,被告知趙禎串門楊府,他臉色立馬難看起來。
王欽若慢條斯理道:“你擔心什麽?太子少不更事,不過是去楊赤佬家尋個玩伴而已。現在坐在朝堂之上的是章獻皇後,隻要她不說話,我等該幹什麽還繼續幹什麽。你看看楊赤佬現在每天醉在家裏都爛成什麽樣了,他楊家還有翻身的可能?”
接著,老王又低聲補了一句:“而且,即使皇後有意見,這朝堂也並非她一個女人能說了算。”
聽完,王侁仍舊不安道:“丞相說得在理,可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啊。
府穀之戰那會,我也以為楊赤佬死定了,卻沒想到他被西夏人抓住居然還能死裏逃生。
不見他人頭落地,我到底放心不下。”
老狐狸皺眉思討,點了下頭,沉吟道:“聽說楊府近來在自籌陣亡將士撫恤金?”
王侁隨即會意。
…………………………………………
試探很快到來。
楊家連親兵帶軍官總計死了一百五十多人,朝廷上對這些陣亡人員的定議還沒下來,文人集團內部仍在爭執,可老楊不能放任那些孤兒寡母不管。
他們的夫君、老爹為楊家出生入死,刀頭舔血,那楊家於情於理都有責任了卻手下兵將的身後事宜。
所以早在半個月前,向來對錢財錙銖必較的佘老太君拿出一盒子地契,交予府中管事尋開封富戶售賣。
誰想本已全部談妥,價格也算合理,便在今日下午,卻接二連三有富戶跑楊府哭窮,說手頭不便,那些地契要麽另找他人,要麽隻能價錢折半。
楊府管事急得跳腳,差點撞牆尋死,得虧家臣攔阻及時……
佘老太君默不作聲,迴房又抱了一隻小盒子出來。
管事見之大哭:“老太君,使不得,這是楊府最後老本,沒了這些地契,楊家就算倒了。”
佘賽花手拄金拐,將盒子遞到管事麵前:“楊家失了信義,那才真叫倒了。要是連陣亡將士的賣命錢都給不了,老身下去以後有何臉麵再見老令公?
拿去,給他們!他們不是手頭緊麽?照樣價錢折半。”
管事很想說再去找人接手,可他也明白,怕是偌大一個東京城沒人買得起楊府地契……
最後,那些前來哭窮的富戶把剩下的大塊肥肉通通吞進肚裏,心滿意足地走出楊家。
此事一出,開封府上至公卿下至走卒,大家都知道楊家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楊家了,而“楊無敵”也成了各位老爺、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談資。
有人幸災樂禍,自然也有人對老太君暗舉大拇哥。
然而,包括王欽若在內,誰都不曾想到,剛過沒兩天,太子又特麽跑楊府去串門了……
………………………………
【從不胡亂挖坑……】
直到前天,楊羲一直以為北宋釣具就是一根竹竿掛一條魚線的最原始組合,但登上小胖子的“私人遊艇”後,他才發現不是這麽一迴事。
其實從南宋畫家馬遠的《獨釣寒江圖》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所用釣具,與現今國內傳統釣竿並無太大區別,而魚線輪這個偉大發明,早在宋朝就已經廣泛流行。
傳統魚線輪與現代魚線輪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出線方式上,傳統魚線輪需要先拉出一段線才可以進行拋竿,使用起來非常不便,動輒發生纏繞。(漁輪刹車不計入考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百度一下,構造上的具體細節就不多贅述了)
那天在“私人遊艇”上用過以後,楊羲想著稍微改進一下不是什麽繁瑣工程,總共也就幾塊木頭,隻有線杯上的環扣需要用到不足一兩的金屬,花不了幾文錢,就拿起紙筆,給小胖子畫了一幅現代魚線輪的結構草圖。
隻是小楊前世甚少碰過筆墨,他的執筆姿勢看得楊文廣這夯貨都在一邊皺眉捉急。不過傻人有傻福,以為楊羲是個半文盲,趙禎心裏戒心又放下幾分。
然後十月十二日這天,小胖子從工匠處拿到魚竿成品,拋過兩次發現確實好用,便又興衝衝前來找漁友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