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婉兒說,若真的能拿出一百首新歌,那則不需要培訓太多名妓,隻需十幾名輪班即可。


    杜若倒是無所謂,由著薛婉兒安排。


    杜若命人寫了幾百分招聘啟示,在眉州城傳播,招聘那些年滿十六歲的平民少女麵試。


    不過為了避免誤解,他不是以招聘樂妓的名義,而是以杜府招聘丫鬟的名義發的告示。


    這個時代普通人家若有了女兒,以能進官宦人家當丫鬟為榮,在官宦人家當滿三年丫鬟又歸籍的丫鬟,“民間竟相聘之”,她們在平民百姓眼裏是見過場麵的人,娶到家裏必然比那尋常小女子更有麵子。


    所以,城中百姓們知道是杜府招聘丫鬟後,爭相把女兒送來麵試,第一關麵試杜若讓李管家把關,那些超齡的,或者未及笄的,以及長得太醜的一律不要。


    第二關是從青樓新贖出來的薛婉兒三位姐妹把關,嗓音條件不好的,五音不全的也刷掉。


    通過第三關的,則會被帶到薛婉兒麵前,由她親自考核女孩嗓子和身段,再篩選掉一部分人。


    最後,薛婉兒選出十八名少女,帶到了杜若麵前。


    杜若看著麵前這些和蘇小妹差不多大的水靈靈姑娘們,心中一陣激動,看她們個個青春湧動,和羞含笑,真是一種享受。


    不過杜若可不是考核她們的,這些都已經算是合格了,杜若要做的便是和她們坦白,她們以後不是當丫鬟而是要當歌手的,並且給她們解釋工作性質以及待遇,等同於把和薛婉兒說的那番話複述一遍。


    對於杜若說的,十八位姑娘們自然很好奇,並且還嘰嘰喳喳問了杜若好多問題,見杜若身為貴公子,卻這樣平易近人,毫無架子後,姑娘們簡直花枝亂顫,個個都願意留下。


    “諸位妹子,契約你們拿迴家給父母看看,如果家人同意,你們明天上午再過來。”


    但她們願意還不算,杜若便讓她們迴去問家長,臨走前,杜若給每人發了兩貫錢算作辛苦費。


    “你倒是大方,你猜明日她們能來幾位?”姑娘們離開後,薛婉兒笑問道。


    “能迴來一半,我就滿足了。”


    杜若搖搖頭,這會的平民百姓樂意讓女兒當丫鬟,可輕易絕不會讓女兒當樂妓的,隻有走投無路的才會送女兒去教坊。


    ………


    從薛婉兒那邊離開後,杜若去了蘇宅,拜見蘇洵後,杜若見到了蘇軾和蘇小妹,蘇轍被他同窗,眉州的史家二公子請去了。


    “杜若哥哥,你嚐嚐我做的鬆仁糕。”


    蘇小妹端了一盤點心給杜若,直接在杜若身邊坐下。


    這段時間兩人雖未見麵,可卻每隔兩日就會互通書信,交流近況,說些思念的話,杜若也告訴她今日來看她,是以她早準備好了點心。


    “哼,我說早上你怎麽不給我吃呢,原來是為了等你杜若哥哥。”一旁蘇軾對蘇小妹笑道。


    蘇小妹不理蘇軾,隻對杜若道:“我二哥鼻子比我家烏雲鼻子都靈,我特意躲在西廂房瞞著他做的點心,卻也被他聞著味尋來了,哎,真是讓人無語。”


    “烏雲”是蘇小妹養的黑貓,古人養貓不看品種,隻以花色命名,比如“銜蝶”“烏雲蓋雪”,“狸花”本意也是取花色,後來才演變成品種。


    “蘇哥哥是大吃貨,你有好吃的能瞞得住他才怪。”杜若笑道。


    “吃貨?這個稱謂有意思,‘貨,值錢物也’,吃貨是說我吃的有品味嗎?哈哈,這個稱謂我收下了,以後我就是眉山吃貨。”


    蘇軾一邊得意的笑,一邊伸手捏了塊糕點。


    杜若和蘇小妹相視一笑,他心曠神怡,不知道為什麽,在蘇軾麵前,總能不自覺被他樂觀心態感染,讓人記不起半點煩惱。


    隻是現在還未經曆風雨的蘇軾,樂觀起來有點沒心沒肺的感覺。


    “杜若,你今日前來,隻是為了看小妹嗎?沒別的事?”


    三人玩樂一會,蘇軾問道。


    “主要是想見小妹。”


    杜若毫不遮掩,惹得蘇小妹低頭羞笑,蘇軾嘖嘖不停。


    杜若繼續道:“但還有件事,要麻煩蘇哥哥和小妹。”


    “什麽事?但說。”


    兩人正色起來。


    杜若便把買下一品樓和搞音樂的事和盤托出,蘇小妹倒沒怎麽,隻覺得杜若興趣所致,做這些也無可厚非。


    蘇軾卻瞪大了眼睛:“原來那眉州第一高樓是你蓋的,真有錢啊!”


    杜若謙虛笑笑,道:“不說這個,我今天過來,是打算請蘇哥哥和小妹為我新譜的曲子填詞,如果填不了詞,酒樓開業就沒法表演了。”


    “原來是填詞啊,簡單。”蘇軾擺擺手,“幾首?”


    “一百首。”杜若道。


    雖告訴了薛婉兒要給她一百首歌,但杜若不能全部照抄前世原歌詞,原歌詞畢竟和這個時代相差太久,難免有很多脫離這會百姓生活。


    而且,一百首歌風格跨度太大,曲子別人聽不出什麽,但杜若擔心詞還都是自己的話,別人一下就能看出不對勁的地方,總不能一會《相見恨晚》一會《遇上你是我的錯》吧。


    “什麽?一百首!”


    蘇軾蘇小妹震驚了下,杜若道:“你們幫我寫八十首就行,隻需要填白話詞,押韻腳即可。”


    “其實一百首也不難。”蘇軾好奇看著杜若道:“我是震驚,你居然作了這麽多曲子?真的都是你作的?”


    不等杜若迴答,蘇小妹伸手抓住杜若胳膊,驕傲對蘇軾道:“當然都是杜若哥哥自己作的曲,他才不屑用舊曲呢。杜若哥哥,我幫你寫,兩百首都行。”


    杜若連忙道謝,道:“我知道你們一定會幫我的,隻是伯父和伯母若是知道你們填詞,有沒有妨礙?”


    蘇軾道:“還是瞞一下吧,我就用眉山吃貨這四字作筆名了。”


    “那我……”


    蘇小妹沉思起來,杜若笑道:“不如就叫鵝仙子。”


    他想說“鵝黃仙子”的,又怕在蘇軾麵前暴露蘇小妹唱歌的事,便減了一字。


    蘇小妹衝杜若努嘴道:“什麽鵝仙子?我哪裏像鵝了?你快說……”


    二人打鬧了一番,後麵杜若交代一番,和蘇軾把點心吃的一幹二淨後,才離開。


    蘇軾蘇小妹答應,收到曲譜後,三日內一定把詞填完,他們兄妹都是通曉音律之人,撫琴吹笛不在話下。


    第二天,杜若早早來到薛婉兒這裏,略有些緊張的等著昨天那十八名姑娘。


    懸著的一顆心一直到中午才落下,結局讓杜若意想不到,十八人隻有五人沒來,來了十三人。


    “太好了!”


    連薛婉兒都喜不自勝,對杜若恭喜道:“沒來的五人資質一般,這十三人都是拔尖的好苗子。”


    杜若道:“好,還得靠婉兒姑娘費心教導。”


    “不敢不盡心盡力。”


    於是,接下來便給這十三位姑娘簽訂契約,自有州衙書吏上門服務,待所有手續辦完後,薛婉兒領著排成隊的姑娘們來到杜若麵前,殷切的看著他。


    “請公子賜花名。”


    “花名?哦,藝名吧。”


    “藝名,這個稱謂更好。請公子賜下。”薛婉兒再次懇請道。


    杜若撓了撓頭,看著麵前這一排各有姿色,都瞪大眼睛看著自己的青蔥少女們,腦海中突然出現了靈感。


    “你們十三人,以後就統稱‘眉州十三釵’吧。”


    姑娘們麵露好奇,開心的嘰嘰喳喳議論起來,杜若對同樣有些發怔的薛婉兒眨了下眼,便開始逐個給十三釵們取名。


    這就容易取了,杜若從《紅樓夢》裏選名,第一個取了“襲人”,第二個取了“晴雯”,第三個是這裏麵的美人胚子,杜若給她取了“黛玉”,另一個眉眼如畫的小姑娘杜若給取了“寶釵”,發育最好的給取了“可卿”……


    總之撿《紅樓夢》裏好聽的名字用就是,不一定非得是十二釵的。


    “公子真是好品味。”


    “取的藝名真美,詩情畫意。”


    一旁薛婉兒和幾位姐妹們對杜若讚歎不已,對比杜若取的藝名,她們的什麽婉兒媚兒簡直俗不可耐。


    那些年輕姑娘們得到了杜若給取的藝名後,也是如獲至寶,開心不已,同時,她們心中也都對給她們賜名的杜若,生出了一股難以言說的情愫和羈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虎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古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古力並收藏龍虎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