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外》一夜爆紅,當天晚上蘇小妹演唱過後,不少人都記住了旋律歌詞。


    第二天就開始在各青樓傳唱,再由青樓流傳到民間。


    歌火的同時,首發原唱“鵝黃仙子”和詞曲作者杜若,也跟著在眉州百姓中聲名遠播。


    沒人知道鵝黃仙子是誰,但知州公子杜若大家都知道,一時間民間對杜若的傳言傳說四起,但大多是褒義美談,倒無讓杜若煩惱的。


    他唯一煩惱的是來自長輩的教導,果然兩天後,他母親柳氏第一個把他叫到身邊一番詢問,主要是問他怎麽學會作曲的,杜若一番應付,才過了她這一關。


    正當杜若提防著杜守義責問時,杜守義卻遲遲沒找他,反而是未來老丈人蘇洵找上門來,沒見到杜守義,便直接找到杜若,在肯定《千裏之外》這首歌確實好聽的前提下,把杜若狠狠批了一頓,督促他要用心學業。


    杜若便把準備對付杜守義的招數搬出來,先說自己最近在讀什麽書,再請蘇洵提問,然後對答如流,讓他知道自己並未荒廢學業,是花大部分時間讀了書的。


    “這還差不多。”


    蘇洵點點頭,又說了一番學而時習、溫故知新的勉勵話,最後才走。


    當天晚上,杜守義終於把杜若喊去了書房,讓杜若驚訝的是,杜守義看起來比前兩天案子沒破時還要憔悴。


    “老爹,你升官的事,黃了?”


    算算時間,距離成都府尹卸任還有好一段時間呢,杜守義不至於這麽快就知道結果。


    “我看也差不多。”杜守義苦笑,“案子遲遲未破,再拖下去,別說升官了,不被貶官就不錯了。”


    杜若卻皺眉:“什麽?案子還沒破?不是已經幫你找到真兇了嗎?”


    杜守義道:“王雷確實承認自己是盜竊真兇,可他死也不肯說出盜竊藏銀藏匿在何處,一日找不到髒銀,就無法結案。此案涉及金額不小,若是拖到最後,就算商戶們認栽不追究,黃培也不會放過我。”


    掐了掐眉心,杜守義繼續道:“據我所知,他已經上書成都府路監察使,彈劾我故意拖延,意圖侵吞贓款。”


    宋代這會州級以上的行政單位是“路”,相當於“省”,但和省又有大大的不同。


    按照宋代官製裏分權的核心思想,路被分為四個機構,分別是:轉運使司、提舉常平司、提點刑獄司、安撫使司。


    分別掌管著一州錢糧賦稅、倉儲水利監察、司法、軍事。


    名義上轉運使最大,但四司互不隸屬,且長官多由州府長官兼任,一路四司的辦公地點也不在一起,將分權製衡玩到了極致。


    “監察使”屬於“轉運使司”部門官員,相當於轉運使的副手通判,專門監督轉運使以及各州官。


    “居然構陷,可惡!”


    杜若已經隱隱明白,為什麽那日黃培會冷笑了。


    杜守義搖頭道:“他是通判,隸屬禦史台,有風聞奏事無罪之權。若是監察使來到眉州,免不了要先對我調查一番,我雖不怕,可一來二去更耽誤查案了。所以,我必須在監察使開始調查我之前,把髒銀找到!否則升官徹底無望矣!”


    杜若問:“監察使什麽時候會來眉州,髒銀可有眉目?”


    “大概三五日就會到吧,至於髒銀,毫無眉目。王雷那廝不說,我也沒有辦法。”杜守義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又深沉放下。


    “可用刑了?”杜若問。


    如今嫌犯已經成了罪犯,當然可以用刑。


    “用了最重的刑,打的皮開肉綻,可他仍舊沒說。”


    宋朝法製開明,《宋刑統》明確規定,即便對罪犯,每月用刑也隻能一次,而且不能致殘致死,用刑後還必須找大夫醫治,確保罪犯健康。


    杜若腦海中是有這個記憶的,官宦人家對於子弟普法教育極為看重。


    迴憶起這段內容後,杜若心中感慨萬千,不敢相信這是萬惡的舊社會定的法律。可這也限製了杜守義,不然王雷縱然是鐵打的漢子,杜若也有損招讓他招供。


    作為曆史愛好者,他前世對於明朝昭獄和滿清十大酷刑有所了解。


    “有沒有從別處入手,比如他家人?”杜若問。


    “他父母已經亡故,光棍一個……總之你能想到的我都查了,毫無所獲。”


    杜若喝了口涼茶,緩緩放下後,突然笑了笑:“在你麵前吐吐苦水,心中舒暢多了,你能不厭煩,為父很是欣慰。”


    杜守義是肺腑之言,往日杜若對他政務絲毫不關心,甚至排斥,根本不會聽他訴苦水,更不會如此上心詢問。


    在他看來,大病過後的杜若變了,變得懂事了,能和他交心了,他喜歡現在的兒子。


    “可惜我幫不了父親。”


    杜若聳聳肩,上一次能幫到杜守義是靠指紋,這次找東西,他毫無經驗,也沒有比這個時代的人更領先的技術手段,所以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其實杜守義升不升高官對他而言也不太重要,能保證自己衣食無憂他就很滿足了。


    隻是到底還是被黃培擺了一道,多少有些不甘心。


    “為父也沒想過找你幫忙。”杜守義溫和笑了笑,突然又稍稍嚴肅起來:“今日喊你過來,是想問問你學業上的事,玩歸玩,鬧歸鬧,書還是要讀的,最近在讀什麽書?”


    杜若便老實迴答,杜守義和蘇洵一樣,仔細考校了杜若書中經義,發現杜若對答如流,並未荒廢後,便也問都沒問《千裏之外》的事,放杜若迴去了。


    府內四處掛著燈籠,庭院明亮。


    走進東院,杜若看到上官抱著劍倚靠在迴廊柱子旁,一動不動,也似乎是閉著眼睛的,仿佛在那裏很久了一樣。


    但杜若知道,他剛才一定是跟自己去過杜守義書房那邊的,這會怕是也剛迴來。


    他似乎不喜歡距離杜若太近,所以采取這種暗中保護的方式。對此杜若倒是不在意,他隻是腹誹:“非得飛簷走壁,翻來跳去,不累嗎?”


    “上官。”


    但走近時,杜若還是叫了他一聲,上官便把劍放下,緩步走到杜若麵前。


    “何事?”


    “那個王雷不肯說出髒銀藏匿地,你有何見解?”


    上官是江湖中人,杜若討教他,也是想看能否另辟蹊徑,幫杜守義了結此案。


    “少爺問我等於白問,這是官府的事。”


    上官的迴答依舊幹脆,杜若訕笑了下,道:“此案與你也有些淵源,所以隨口一問,既然你也沒辦法,那我老爹就隻能自求多福了。”


    杜若正要迴房睡覺,身後上官突然想起了什麽:“對了。”


    “怎麽?”


    杜若迴頭,上官繼續道:“我突然想起,在牢房裏時,某日深夜,我曾見過那廝拿出一條手絹。”


    “手絹?”杜若驚喜。


    上官點頭:“他當時借著天窗透下的月光在看,似乎很珍惜。”


    當初坐牢時,王雷的牢房並不在上官對麵,而是隔著兩間牢房的斜對麵,說話交流都要大喊,勢必會驚動牢頭,但以上官的目力,發現這點並不難。


    “好啊!這就是線索!”


    杜若大喜過望,原地踟躕了一番,他決定不告訴杜守義,自己秘密偵查。


    杜守義若是獲得線索,隻能動用官府力量來排查,但那黃培也是官府二把手。


    杜若懷疑黃培和王雷有勾結,甚至和這件案子也有莫大的關係,否則那日定兇王雷時,他怎會絲毫不慌?


    分明是預知了王雷會咬死不招供!


    ‘這裏麵水不淺呐!’


    細想一下,杜若暗暗心驚,杜守義這段時間查無所獲,估計也是黃培動了手腳,杜守義身邊親信裏很有可能潛伏著黃培的人。


    ‘那日用指紋破案,若是自己提前說了,估計也會遭人毀壞證物。’


    微微皺眉,杜若看向上官金鎖,鄭重問:“上官,這事我想秘密調查,你願不願意幫我?”


    “我是少爺護衛,被打時不叫我,辦事也不叫我,少爺還留著我做什麽?”


    出乎杜若意料,這次上官話多了,表情也生動了許多。


    “哈哈!是我的錯,這不是還有點不習慣嘛!抱歉抱歉!”


    杜若大笑賠罪,他看出來了,上官對於查案,很感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虎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古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古力並收藏龍虎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