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南下,自晉陽抵達上黨,最後來到河東的端子城。故地重遊,也沒有什麽變化,畢竟才那麽三個月的時間。
“末將拜見將軍!”曹操已經帶領本部前來,隨軍的有曹洪和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以及曹純留守,也是擔心董卓會趁機北上。
人數就一千,這是劉韜要求的結果,反正也隻是隨軍出征,曹操對此當然沒意見。留守的士卒越多,他也能更安心一些。
“馬岱、張郃和趙雲,你們三個暫時歸入曹操麾下聽用。”劉韜與曹操寒暄兩句之後,隨即下達命令。
“喏!”三人沒想到自己居然是這樣安排的,隻是也不敢多言,乖乖率軍過去。
“這次會盟,你我假裝關係不睦,私下有什麽溝通,偷偷派人過來告知即可。”劉韜看向曹操,“另外這次會盟,你多和袁紹親近。”
“末將明白!”曹操也是人精,很快就就明白劉韜的意圖。
一方麵買下一支奇兵,在關鍵的時候使用;同時把兵力分散,這樣也不會太顯眼;最後假裝兩人屬於兩個陣營,袁紹為了算計劉韜,必然要出麵拉攏他。
“期限就在這次討董,之後一切恢複正常。沒必要玩長線,就袁紹還不值得我那麽小心翼翼對付他。”劉韜隨即強調了句。
別人還好,換了曹操不得不慎重,免得三年之後又三年,到時候曹操大勢已成,麾下文臣武將一大堆。這個時候說要迴到他麾下聽用,他麾下那些文武肯不肯都是兩說的。
好好的一個下屬,臥底結果混成了自己最大的對手,這種虧本的生意劉韜才不去做。
“末將明白!”曹操點頭,劉韜的顧忌,他多少也能能感覺得到。
不不,任何一個君王,對於他這樣,擁有很高自主權的下屬,有所顧忌反而很正常。若是表現出充分的信任,他反而會擔心,是否有什麽陰謀。
“先在端子城待兩天,還有一支兵馬沒有過來。”劉韜隨即吩咐道。
“好的!”曹操點頭,同時很奇怪,還有誰沒來?劉韜南下,該帶的兵馬,不應該都帶上了嗎?到底是什麽人,值得他在這裏等兩天。
兩天後,隨著一支與漢軍截然不同的兵馬,來到端子城外的時候,曹操頓時恍然。恍然的同時,更多是驚訝,沒想到劉韜居然調了匈奴兵南下。
不不不,他能調動匈奴兵,這才是關鍵。曹操親眼看到,兩個匈奴將領,對劉韜畢恭畢敬的樣子,那絕對是上下級關係,而不是借兵那種合作,甚至是請求的關係。
“介紹一下……”劉韜帶著兩人來到曹操麵前,“這兩位分別是匈奴的左賢王唿廚泉,以及右賢王去卑,這次作為客軍隨我們南下……這位是我麾下河東太守,建威將軍曹操。”
“幸會,幸會!”雙方分別見禮,而曹操心中卻是暗喜。剛剛劉韜介紹的時候,可是指明他是建威‘將軍’來著。這意味著,自己的官職,居然又提升了?
“孟德已經拿下河東全境,輪功勳,升為將軍也是應該的。”劉韜顯然也注意到曹操的神色,於是笑了笑,命人把官印和腰牌給曹操遞了過去。
“謝將軍,末將定當不會辜負將軍的厚望!”曹操欣然接過,然後鄭重承諾。
“距離會盟的時間還有多久?”劉韜簡單安撫了一下曹操的情緒,才招來郭嘉詢問。
“還有二十多天,時間非常充裕。”郭嘉迴答道。這次會盟,雖然是去年宗正和三公發布,但這次正式提出,卻是陳王劉寵。大概是年初的時候,信函就送到劉韜手中。
約定是四月會盟於酸棗,估計也是考慮到各路諸侯的距離。至於益州牧那邊,他要打就打,反正前提是他能出漢中。有人在後方牽製董卓的話,也能讓其首尾不能兼顧。
現在不過三月初,距離製定的會盟時間,還有二十多天。這個時期應該是以中原的春耕作為標準,畢竟他們二月份差不多可以開始耕種,不像並州,太原以北,三月才能耕種。
一般四月份,春耕已經結束,眼看也算到了農閑的時候。隻要春耕不耽誤,就算打輸了,那麽迴來至少也不必擔心沒有糧食。
隻是這個時間,對劉韜來說有些吃虧,畢竟不得不臨時抽調一萬民夫,多少會阻礙春耕的進行。為此荀彧已經預計,讓留守的士卒,幫忙耕種一下,彌補人力的不足。
“既然如此,那麽順道過去河內郡一趟。”劉韜點頭,然後對曹操等人說道。
“將軍莫非是要……”曹操腦子裏麵,立刻閃出‘假道伐虢’這個典故。
“我們南下,河內繞不過去。再說,並州糧產有限,我需要多幾個產糧地。”劉韜稍微解釋一下,冀州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不過目前他還沒有能耐吃下。
驟然擴軍三萬,就並州那裏的經濟和潛力,估計夠嗆。可以,但財政吃緊,他的其他政策無法推廣才是問題。畢竟他也不像其他諸侯,軍費至少占據七成以上!
抽調邊軍也可以,至少可以抽出兩萬士卒,但雲中,五原和雁門三郡就處於不設防的狀態。到時候,別等步度根來打,朱儁就能用唾沫噴死他。
於是在有足夠的兵力之前,平陽郡、河東郡和河內郡,便是劉韜的產糧地。用來填補並州的用糧問題。
當然也可以直接從冀州購買,但現在還好,以後誰也不保證,那邊的諸侯會繼續容忍,大量的糧食從冀州輸送到並州那邊……未雨綢繆,是劉韜一如既往的良好習慣。
“原來如此……”曹操大概明白了。
“再說,王匡也是漢臣,對吧?”劉韜笑道,尤其這王匡,擔任河內太守的時間並不長,似乎是去年才上任,而且當時是朝廷,嚴格來說是被董卓把持。
這就算是給了劉韜一個不錯的借口,直接上門質問對方,到底是漢臣還是逆賊。不管王匡是否歸順,反正劉韜不會讓他繼續擔任這個河內太守。
第三天,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前進,進入到河內郡。算上輔兵,差不多兩萬人的隊伍進入河內境內,王匡不得不嚴陣以待。留五千兵馬在懷縣,本身帶著五百騎兵前去試探。
知道是南下討伐董卓的大軍,剛鬆了口氣,卻不想劉韜卻是親自上前詢問:“王太守,客套話先不說,本將就問你一句……你是漢臣,還是逆賊?”
喵的,果然是假道伐虢!怎麽辦,老子好慌!王匡聞言,頓時一身冷汗……
“末將拜見將軍!”曹操已經帶領本部前來,隨軍的有曹洪和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以及曹純留守,也是擔心董卓會趁機北上。
人數就一千,這是劉韜要求的結果,反正也隻是隨軍出征,曹操對此當然沒意見。留守的士卒越多,他也能更安心一些。
“馬岱、張郃和趙雲,你們三個暫時歸入曹操麾下聽用。”劉韜與曹操寒暄兩句之後,隨即下達命令。
“喏!”三人沒想到自己居然是這樣安排的,隻是也不敢多言,乖乖率軍過去。
“這次會盟,你我假裝關係不睦,私下有什麽溝通,偷偷派人過來告知即可。”劉韜看向曹操,“另外這次會盟,你多和袁紹親近。”
“末將明白!”曹操也是人精,很快就就明白劉韜的意圖。
一方麵買下一支奇兵,在關鍵的時候使用;同時把兵力分散,這樣也不會太顯眼;最後假裝兩人屬於兩個陣營,袁紹為了算計劉韜,必然要出麵拉攏他。
“期限就在這次討董,之後一切恢複正常。沒必要玩長線,就袁紹還不值得我那麽小心翼翼對付他。”劉韜隨即強調了句。
別人還好,換了曹操不得不慎重,免得三年之後又三年,到時候曹操大勢已成,麾下文臣武將一大堆。這個時候說要迴到他麾下聽用,他麾下那些文武肯不肯都是兩說的。
好好的一個下屬,臥底結果混成了自己最大的對手,這種虧本的生意劉韜才不去做。
“末將明白!”曹操點頭,劉韜的顧忌,他多少也能能感覺得到。
不不,任何一個君王,對於他這樣,擁有很高自主權的下屬,有所顧忌反而很正常。若是表現出充分的信任,他反而會擔心,是否有什麽陰謀。
“先在端子城待兩天,還有一支兵馬沒有過來。”劉韜隨即吩咐道。
“好的!”曹操點頭,同時很奇怪,還有誰沒來?劉韜南下,該帶的兵馬,不應該都帶上了嗎?到底是什麽人,值得他在這裏等兩天。
兩天後,隨著一支與漢軍截然不同的兵馬,來到端子城外的時候,曹操頓時恍然。恍然的同時,更多是驚訝,沒想到劉韜居然調了匈奴兵南下。
不不不,他能調動匈奴兵,這才是關鍵。曹操親眼看到,兩個匈奴將領,對劉韜畢恭畢敬的樣子,那絕對是上下級關係,而不是借兵那種合作,甚至是請求的關係。
“介紹一下……”劉韜帶著兩人來到曹操麵前,“這兩位分別是匈奴的左賢王唿廚泉,以及右賢王去卑,這次作為客軍隨我們南下……這位是我麾下河東太守,建威將軍曹操。”
“幸會,幸會!”雙方分別見禮,而曹操心中卻是暗喜。剛剛劉韜介紹的時候,可是指明他是建威‘將軍’來著。這意味著,自己的官職,居然又提升了?
“孟德已經拿下河東全境,輪功勳,升為將軍也是應該的。”劉韜顯然也注意到曹操的神色,於是笑了笑,命人把官印和腰牌給曹操遞了過去。
“謝將軍,末將定當不會辜負將軍的厚望!”曹操欣然接過,然後鄭重承諾。
“距離會盟的時間還有多久?”劉韜簡單安撫了一下曹操的情緒,才招來郭嘉詢問。
“還有二十多天,時間非常充裕。”郭嘉迴答道。這次會盟,雖然是去年宗正和三公發布,但這次正式提出,卻是陳王劉寵。大概是年初的時候,信函就送到劉韜手中。
約定是四月會盟於酸棗,估計也是考慮到各路諸侯的距離。至於益州牧那邊,他要打就打,反正前提是他能出漢中。有人在後方牽製董卓的話,也能讓其首尾不能兼顧。
現在不過三月初,距離製定的會盟時間,還有二十多天。這個時期應該是以中原的春耕作為標準,畢竟他們二月份差不多可以開始耕種,不像並州,太原以北,三月才能耕種。
一般四月份,春耕已經結束,眼看也算到了農閑的時候。隻要春耕不耽誤,就算打輸了,那麽迴來至少也不必擔心沒有糧食。
隻是這個時間,對劉韜來說有些吃虧,畢竟不得不臨時抽調一萬民夫,多少會阻礙春耕的進行。為此荀彧已經預計,讓留守的士卒,幫忙耕種一下,彌補人力的不足。
“既然如此,那麽順道過去河內郡一趟。”劉韜點頭,然後對曹操等人說道。
“將軍莫非是要……”曹操腦子裏麵,立刻閃出‘假道伐虢’這個典故。
“我們南下,河內繞不過去。再說,並州糧產有限,我需要多幾個產糧地。”劉韜稍微解釋一下,冀州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不過目前他還沒有能耐吃下。
驟然擴軍三萬,就並州那裏的經濟和潛力,估計夠嗆。可以,但財政吃緊,他的其他政策無法推廣才是問題。畢竟他也不像其他諸侯,軍費至少占據七成以上!
抽調邊軍也可以,至少可以抽出兩萬士卒,但雲中,五原和雁門三郡就處於不設防的狀態。到時候,別等步度根來打,朱儁就能用唾沫噴死他。
於是在有足夠的兵力之前,平陽郡、河東郡和河內郡,便是劉韜的產糧地。用來填補並州的用糧問題。
當然也可以直接從冀州購買,但現在還好,以後誰也不保證,那邊的諸侯會繼續容忍,大量的糧食從冀州輸送到並州那邊……未雨綢繆,是劉韜一如既往的良好習慣。
“原來如此……”曹操大概明白了。
“再說,王匡也是漢臣,對吧?”劉韜笑道,尤其這王匡,擔任河內太守的時間並不長,似乎是去年才上任,而且當時是朝廷,嚴格來說是被董卓把持。
這就算是給了劉韜一個不錯的借口,直接上門質問對方,到底是漢臣還是逆賊。不管王匡是否歸順,反正劉韜不會讓他繼續擔任這個河內太守。
第三天,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前進,進入到河內郡。算上輔兵,差不多兩萬人的隊伍進入河內境內,王匡不得不嚴陣以待。留五千兵馬在懷縣,本身帶著五百騎兵前去試探。
知道是南下討伐董卓的大軍,剛鬆了口氣,卻不想劉韜卻是親自上前詢問:“王太守,客套話先不說,本將就問你一句……你是漢臣,還是逆賊?”
喵的,果然是假道伐虢!怎麽辦,老子好慌!王匡聞言,頓時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