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劉韜聞言大笑,“具體事情到底是怎麽樣的?!”
兩人對視一眼,有些疑惑。大概能猜到劉韜這次去洛陽,絕對不是接劉元起那麽簡單。袁紹宣稱,在洛水下遊找到兩位皇子的遺體,應該和劉韜有直接關係。
沒辦法,隻能按照那邊傳迴來的消息匯報……劉戈和上官煜已經迴來,所以把消息傳迴來的,便是幾年前,埋入洛陽的釘子。
手段有很多,比如客棧,比如造紙坊……酒肆最好,畢竟人一喝醉什麽都敢說。最初埋下這個釘子,就是為了麵對,劉戈和上官煜迴來,這邊對洛陽的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
“董卓找到的劉協,自稱前兩年,先帝就為他找了一個替身,平時都是那個和他有七八分想象的替身在外麵,他藏在董太後這邊。混亂的時候,他由劍術教習王越帶離,然後遇到了進京的董卓部。”荀彧緩緩說道。
“針對這個說明,袁紹認為,董卓找到的皇子協,或許本身就是那個替身,甚至是董卓自己找的替身假冒皇子協。畢竟兩位皇子的遺體,已經在洛水下遊找到,當時二人就漂浮在江麵,早已沒有生息。”郭嘉出麵補充。
“那麽,現在的關鍵,就不是誰是正確的……而是下一步,他們打算怎麽做?”劉韜其實也在沉思,他沒有考慮過替身這個可能性。
或者說,董卓敢隨便找個人,假冒皇子協嗎?不,他或許真的敢!妄言廢立,直接把少帝落下馬,甚至傳聞還暗中鳩殺。到最後逃到長安,更是差點就把自己當成了天子。
這樣做當然對他有無數的好處,問題是為什麽要那麽冒險。明明坐等袁紹立一個傀儡,過幾年禪位,他作為‘從龍功臣’,自然也會封候拜將,高官厚祿源源不斷……
“你們說,到底是誰給董卓那麽大的勇氣……要說兵力還好,論家事和底蘊,他顯然比不過袁氏……甚至比不上荀氏或者郭氏。”劉韜若有所思。
“唯一的解釋,那就是董卓真的相信,那個皇子協是真的。或者說,他認為一個活著的假皇子協,比一個皇子都沒有好。”郭嘉分析道。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皇子協或許真的死了,然後死了之後被某個穿越者奪舍然後活了過來。又或者原本皇子協就是穿越者,所以真的早早給自己安排了替身……
隻是有很多說不過去的地方,劉韜認為郭嘉的分析比較正確。但如果是這樣,那麽作為這個推斷的基礎,便是董卓其實是忠誠於漢室的,感覺有些說不通。
不過比起皇子協居然是個穿越者什麽的,他更願意相信這個,畢竟對他來說太惡心了!
換了後世,他看到一本小說,結果看到一半,主角變成了大反派,真正的主角是另外一個穿越者什麽的……估計他會立刻棄書。
可以的話,這種俗爛的劇情,請不要出現在他身上,謝謝……話說我是在和誰說話呢?
“不管真相是哪個,其實一切已經不重要。洛陽會亂,針對董卓的各種刺殺會開始,成功,那麽袁紹上位,把皇子趕下來,另外換一個人上去。
若是失敗,那麽袁紹必然會出走,放棄棋局的中心,轉戰邊角。”劉韜分析道。
其實也不算分析,畢竟袁紹真的行刺過董卓,隻是失敗,最後逃到渤海那邊。董卓不僅沒有追究責任,還借劉協之手,封袁紹為渤海太守。或者說,就算不封也沒意義,或許袁紹到了那邊,舉兵公開表示清君側,這樣還比較被動。
反過來,任命他為渤海太守,他再起兵,道義上有些說不過去。畢竟一方麵占據渤海,有模有樣的當太守,一方麵要發兵清君側什麽的……實在有些虛偽。
從這個角度來看,董卓主動封袁紹為渤海太守,顯然更加高明一些。
袁紹之後,就是曹操去嚐試,失敗後當即出,最後在陳留舉兵……不過這次逃亡的路上,顯然是遇不到陳宮了。
“最近這段時間,馬騰那邊可有消息?”劉韜隨即問了句。
“前段時間馬騰來信,表示他剛剛吞並韓遂的殘部,正在按照我們的指示,親善羌人部落,同時割據金城郡。找機會,再成為涼州實際的掌控者。另外,他依靠我們開辟的商路,給我們送來了三百匹西涼戰馬!”荀彧聞言,連忙說道。
“看來還沒有更新的消息,或者說他還沒有收到消息……”劉韜點頭,“不過他應該不會相信,什麽皇子協有替身的鬼話。或者說,從利益訴求上麵,不相信會更好一些。”
這樣他就會意識到,劉韜的三興炎漢,或許真有可能。某種意義上,現在大漢的情況,完全可以用‘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來形容。有點眼力的,估計都已經開始早早準備。
至於再扶持一個誰來當這個皇帝,估計沒有誰會傻到過來當傀儡。
就如同曆史上,袁紹打算擁立劉虞成為新君,結果劉虞便斷然拒絕這點。
“寫封信給馬騰,不需要太多字,‘三興炎漢’這四個字即可。”劉韜當即吩咐。荀彧點頭,然後立刻去安排。
皇甫嵩迴來,北軍五校迴來三校,但在洛陽的兩校,一校給劉戈帶走。另外一校,由丁原統領,目前的情況來看,董卓把丁原部吞並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隻是沒有了呂布參與,看來呂布這三姓家奴,是當不成了……
話說迴來,那本身也是演義的描寫方法。正史裏麵,呂布隻是丁原麾下,丁原當時是並州刺史,但董卓為並州牧。州牧下令殺刺史,還許以高官厚祿,呂布拒絕不了。
自然,也沒有認丁原為父,後續也沒有拜董卓為父,自然也沒有三姓家奴的說法。不過因為爭風吃醋,就反水殺了董卓,呂布那‘不忠’的名頭,依然是洗不清的。
隻可惜,在我麾下的話,呂布想要反水的機會,估計都沒有。其實這樣不也挺好的麽?至少,可以一輩子當‘忠臣’。
“奉孝,你覺得未來會怎麽樣?”劉韜看向郭嘉。
“主公已經有高見,屬下洗耳恭聽便是。”郭嘉笑了笑,沒有接茬。他看出來了,劉韜有話要說,隻等他先說完,然後再闡述自己的觀點,在他的佩服之下,以此滿足虛榮心。
“你這樣可很不討喜……”劉韜的確打算裝b,結果被郭嘉看穿了。頓了頓,繼續說道,“吩咐下去,各軍好生操練,可能今年或者明年,我們就要南下討董!”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諸侯討董,看來還是會出現的樣子……
兩人對視一眼,有些疑惑。大概能猜到劉韜這次去洛陽,絕對不是接劉元起那麽簡單。袁紹宣稱,在洛水下遊找到兩位皇子的遺體,應該和劉韜有直接關係。
沒辦法,隻能按照那邊傳迴來的消息匯報……劉戈和上官煜已經迴來,所以把消息傳迴來的,便是幾年前,埋入洛陽的釘子。
手段有很多,比如客棧,比如造紙坊……酒肆最好,畢竟人一喝醉什麽都敢說。最初埋下這個釘子,就是為了麵對,劉戈和上官煜迴來,這邊對洛陽的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
“董卓找到的劉協,自稱前兩年,先帝就為他找了一個替身,平時都是那個和他有七八分想象的替身在外麵,他藏在董太後這邊。混亂的時候,他由劍術教習王越帶離,然後遇到了進京的董卓部。”荀彧緩緩說道。
“針對這個說明,袁紹認為,董卓找到的皇子協,或許本身就是那個替身,甚至是董卓自己找的替身假冒皇子協。畢竟兩位皇子的遺體,已經在洛水下遊找到,當時二人就漂浮在江麵,早已沒有生息。”郭嘉出麵補充。
“那麽,現在的關鍵,就不是誰是正確的……而是下一步,他們打算怎麽做?”劉韜其實也在沉思,他沒有考慮過替身這個可能性。
或者說,董卓敢隨便找個人,假冒皇子協嗎?不,他或許真的敢!妄言廢立,直接把少帝落下馬,甚至傳聞還暗中鳩殺。到最後逃到長安,更是差點就把自己當成了天子。
這樣做當然對他有無數的好處,問題是為什麽要那麽冒險。明明坐等袁紹立一個傀儡,過幾年禪位,他作為‘從龍功臣’,自然也會封候拜將,高官厚祿源源不斷……
“你們說,到底是誰給董卓那麽大的勇氣……要說兵力還好,論家事和底蘊,他顯然比不過袁氏……甚至比不上荀氏或者郭氏。”劉韜若有所思。
“唯一的解釋,那就是董卓真的相信,那個皇子協是真的。或者說,他認為一個活著的假皇子協,比一個皇子都沒有好。”郭嘉分析道。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皇子協或許真的死了,然後死了之後被某個穿越者奪舍然後活了過來。又或者原本皇子協就是穿越者,所以真的早早給自己安排了替身……
隻是有很多說不過去的地方,劉韜認為郭嘉的分析比較正確。但如果是這樣,那麽作為這個推斷的基礎,便是董卓其實是忠誠於漢室的,感覺有些說不通。
不過比起皇子協居然是個穿越者什麽的,他更願意相信這個,畢竟對他來說太惡心了!
換了後世,他看到一本小說,結果看到一半,主角變成了大反派,真正的主角是另外一個穿越者什麽的……估計他會立刻棄書。
可以的話,這種俗爛的劇情,請不要出現在他身上,謝謝……話說我是在和誰說話呢?
“不管真相是哪個,其實一切已經不重要。洛陽會亂,針對董卓的各種刺殺會開始,成功,那麽袁紹上位,把皇子趕下來,另外換一個人上去。
若是失敗,那麽袁紹必然會出走,放棄棋局的中心,轉戰邊角。”劉韜分析道。
其實也不算分析,畢竟袁紹真的行刺過董卓,隻是失敗,最後逃到渤海那邊。董卓不僅沒有追究責任,還借劉協之手,封袁紹為渤海太守。或者說,就算不封也沒意義,或許袁紹到了那邊,舉兵公開表示清君側,這樣還比較被動。
反過來,任命他為渤海太守,他再起兵,道義上有些說不過去。畢竟一方麵占據渤海,有模有樣的當太守,一方麵要發兵清君側什麽的……實在有些虛偽。
從這個角度來看,董卓主動封袁紹為渤海太守,顯然更加高明一些。
袁紹之後,就是曹操去嚐試,失敗後當即出,最後在陳留舉兵……不過這次逃亡的路上,顯然是遇不到陳宮了。
“最近這段時間,馬騰那邊可有消息?”劉韜隨即問了句。
“前段時間馬騰來信,表示他剛剛吞並韓遂的殘部,正在按照我們的指示,親善羌人部落,同時割據金城郡。找機會,再成為涼州實際的掌控者。另外,他依靠我們開辟的商路,給我們送來了三百匹西涼戰馬!”荀彧聞言,連忙說道。
“看來還沒有更新的消息,或者說他還沒有收到消息……”劉韜點頭,“不過他應該不會相信,什麽皇子協有替身的鬼話。或者說,從利益訴求上麵,不相信會更好一些。”
這樣他就會意識到,劉韜的三興炎漢,或許真有可能。某種意義上,現在大漢的情況,完全可以用‘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來形容。有點眼力的,估計都已經開始早早準備。
至於再扶持一個誰來當這個皇帝,估計沒有誰會傻到過來當傀儡。
就如同曆史上,袁紹打算擁立劉虞成為新君,結果劉虞便斷然拒絕這點。
“寫封信給馬騰,不需要太多字,‘三興炎漢’這四個字即可。”劉韜當即吩咐。荀彧點頭,然後立刻去安排。
皇甫嵩迴來,北軍五校迴來三校,但在洛陽的兩校,一校給劉戈帶走。另外一校,由丁原統領,目前的情況來看,董卓把丁原部吞並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隻是沒有了呂布參與,看來呂布這三姓家奴,是當不成了……
話說迴來,那本身也是演義的描寫方法。正史裏麵,呂布隻是丁原麾下,丁原當時是並州刺史,但董卓為並州牧。州牧下令殺刺史,還許以高官厚祿,呂布拒絕不了。
自然,也沒有認丁原為父,後續也沒有拜董卓為父,自然也沒有三姓家奴的說法。不過因為爭風吃醋,就反水殺了董卓,呂布那‘不忠’的名頭,依然是洗不清的。
隻可惜,在我麾下的話,呂布想要反水的機會,估計都沒有。其實這樣不也挺好的麽?至少,可以一輩子當‘忠臣’。
“奉孝,你覺得未來會怎麽樣?”劉韜看向郭嘉。
“主公已經有高見,屬下洗耳恭聽便是。”郭嘉笑了笑,沒有接茬。他看出來了,劉韜有話要說,隻等他先說完,然後再闡述自己的觀點,在他的佩服之下,以此滿足虛榮心。
“你這樣可很不討喜……”劉韜的確打算裝b,結果被郭嘉看穿了。頓了頓,繼續說道,“吩咐下去,各軍好生操練,可能今年或者明年,我們就要南下討董!”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諸侯討董,看來還是會出現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