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郡這邊缺人,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目前雲中郡的潛力來說,再養十萬人問題也不大。尤其擴招個幾千士卒,這樣也能更好的守住這裏。
隻是說真的,這樣軍費似乎還是有點大。果然有條件的話,還是想辦法,把步度根和軻比能給滅了……
“說起來……”想到這裏,劉韜似乎想起了什麽,“第二次邊貿已經進行過了吧?步度根那邊,就沒有送來一些奴隸?”
“估計還在儲備軍備,然後才能去攻打軻比能部。隻要打不起來,那麽想要獲得戰俘,當然就沒那麽容易。”盧琰搖了搖頭迴道。
想了想,順便把他和荀彧的顧慮說了出來:“若是我們這邊繼續繁榮下去,估計他們會優先攻打我們這邊。哪怕邊貿,可以給他們帶來再多利益,也沒有直接搶方便。”
“話是那麽說,所謂戰爭,可不是說看利益,還要看成本。若是攻打我們,所得到的利益,還比攻打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那麽除非步度根腦袋有問題,否則他不會打我們。攻打我們的唯一結果,就是哪怕真的能收獲一些利益,最後也會被軻比能趁機搶走。”劉韜對此並不擔心。
隻是該打過去的時候,他自然也不會客氣。隻是相比步度根或者軻比能,西河郡和上郡,更有攻略的價值。
“隻是與惡鄰為伴,到底是個隱患,兄長千萬不可懈怠。”盧琰提醒道。
“我當然知道,問題就如同你說的,我們的人太少了……”劉韜感慨,“我也總不能親自在前線督戰,總不能真以為,憑著幾千騎兵,就能在草原高歌猛進不成?”
眼看糧食問題,基本已經得到解決,甚至武器裝備問題,也可以陸續解決。問題人口方麵,總不能再依靠張燕那邊輸血吧?
如此又過了幾天,開始進入收獲季節,雲中縣這邊依然是豐收,而且產量遠超以往。了解到這邊收獲情況,各縣都很感興趣,想要學習新的耕種技術。
“以前兄長不是說,士紳其實巴不得糧食減產,他們好操控糧價嗎?”張飛看著那麽多士紳過來參觀,有些不明白,於是找到劉韜詢問。
“如果商路閉塞,同時大家的產量都差不多,可以輕鬆控製糧食價格的話,他們當然巴不得糧食減產;可減產也有減產的風險,那就是他們也有可能會出現糧食不足的危險。
如今商道通暢,而且以後可能雲中的糧食產量會過度溢出,他們知道不能控製糧價,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產出一些糧食,然後運輸到別的地方,薄利多銷換取利潤。”劉韜大概明白他們的想法。
這樣當然會有風險,但總好過糧食砸在自己手中,或者一年辛辛苦苦,收獲更多糧食,結果還不比以前賺得多。
當然,為了規避風險的話,那麽也可以放棄種田,改為種植麻和其他經濟作物。通過出售價值高的經濟作物,來換取更多的資金,來繳納賦稅,剩餘的也能換點糧食。
甚至會用多餘的糧食釀酒,進而帶動釀酒行業。畢竟比起純粹出售糧食,出售酒的利潤更大一些。不過這玩意可以通過征稅,來限製釀酒行業的無限膨脹。
“沒想到治政這玩意,還有那麽多的門道。本來以為這,隻要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就已經很不錯了……”張飛感慨道。
據他了解,涿郡那邊各縣的縣令,差不多都是這樣就好的。甚至郡守也是得過且過,更多時候不會考慮如何讓涿郡發展更好,更繁榮,或許在他們看來,隻要處理好治安,定時征收賦稅就好,其他交給各縣自發進行發展就可以了。
所謂的牧守一方,其實無非就是管理好一方的治安,然後定時給上麵征收賦稅,征發徭役。至於如何改良牲畜的品種,如何讓牲畜在冬天也能吃得更肥,不會被凍死……這些本來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那是主家(陛下)需要考慮的。
“沒辦法……”劉韜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可是把雲中郡,當成自己的老巢來經營的。我不操心,誰來操心?!”
“哦……”劉韜那麽一說,張飛想了想覺得也是。作為雲中郡的實際掌控者,劉韜去思考這些問題,做這些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對於普通的縣官來說,首先上任的時候,順利掌控權力,就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手段。否則的話縣丞縣尉,還有那些從事,就能把他給架空。
掌控了縣城之後,還要考慮各士紳的感受。稍微出了點問題,那麽說不定好不容易得到的官位,就有可能會丟掉。出仕的難度太大,而且地方鄉紳的勢力太強,不是不想改革,而是改革難度很大,失敗率也很大!”劉韜想了想,進一步解釋道。
就說大漢的考核,隻要百姓安居樂業,城鄉繁榮興盛,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麽差不多就算優秀了。
如此幾年,就能升遷,那麽便利,為什麽要冒著被革職的風險多管閑事?
也就是說,官員的考核製度,本身就有一定問題。基本上隻是一個大概的‘表象’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什麽具體的數據,甚至是統計。
沒有數據和統計的考核,本身就不合格。隻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符合他要求的製度,這個需要他和眾人協商,然後才能知道結果。
其實若是可以,他甚至打算把吏員,也納入官員體係內,然後搞公務員製度。所以現在的問題在於,劉宏什麽時候才會死?
前不久劉戈倒來信,表示劉宏最近身體似乎弱了許多,甚至一次大朝沒有參加。到底是縱.欲過度,還是身體突然變得衰弱了,很難說。
劉韜看到這個來信,就知道有人已經開始動手,隻是有時候真的覺得,他們太保守了。
如此又十天,眼看進入七月,天氣開始變得熱得不行的時候,朝廷的封賞隊伍來到雲中,帶隊的是老熟人錢福。送來了兩千多個的宮女,還有五千多個流民,大多是青壯。
“感鎮北將軍,心懷社稷,主動前往前線平叛。依照功勳,封平侯,賞金十萬,布帛三百匹,宮女兩千,良馬一百匹……”錢福讀完,把聖旨交給劉韜,“恭喜將軍高升!”
隻是說真的,這樣軍費似乎還是有點大。果然有條件的話,還是想辦法,把步度根和軻比能給滅了……
“說起來……”想到這裏,劉韜似乎想起了什麽,“第二次邊貿已經進行過了吧?步度根那邊,就沒有送來一些奴隸?”
“估計還在儲備軍備,然後才能去攻打軻比能部。隻要打不起來,那麽想要獲得戰俘,當然就沒那麽容易。”盧琰搖了搖頭迴道。
想了想,順便把他和荀彧的顧慮說了出來:“若是我們這邊繼續繁榮下去,估計他們會優先攻打我們這邊。哪怕邊貿,可以給他們帶來再多利益,也沒有直接搶方便。”
“話是那麽說,所謂戰爭,可不是說看利益,還要看成本。若是攻打我們,所得到的利益,還比攻打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那麽除非步度根腦袋有問題,否則他不會打我們。攻打我們的唯一結果,就是哪怕真的能收獲一些利益,最後也會被軻比能趁機搶走。”劉韜對此並不擔心。
隻是該打過去的時候,他自然也不會客氣。隻是相比步度根或者軻比能,西河郡和上郡,更有攻略的價值。
“隻是與惡鄰為伴,到底是個隱患,兄長千萬不可懈怠。”盧琰提醒道。
“我當然知道,問題就如同你說的,我們的人太少了……”劉韜感慨,“我也總不能親自在前線督戰,總不能真以為,憑著幾千騎兵,就能在草原高歌猛進不成?”
眼看糧食問題,基本已經得到解決,甚至武器裝備問題,也可以陸續解決。問題人口方麵,總不能再依靠張燕那邊輸血吧?
如此又過了幾天,開始進入收獲季節,雲中縣這邊依然是豐收,而且產量遠超以往。了解到這邊收獲情況,各縣都很感興趣,想要學習新的耕種技術。
“以前兄長不是說,士紳其實巴不得糧食減產,他們好操控糧價嗎?”張飛看著那麽多士紳過來參觀,有些不明白,於是找到劉韜詢問。
“如果商路閉塞,同時大家的產量都差不多,可以輕鬆控製糧食價格的話,他們當然巴不得糧食減產;可減產也有減產的風險,那就是他們也有可能會出現糧食不足的危險。
如今商道通暢,而且以後可能雲中的糧食產量會過度溢出,他們知道不能控製糧價,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產出一些糧食,然後運輸到別的地方,薄利多銷換取利潤。”劉韜大概明白他們的想法。
這樣當然會有風險,但總好過糧食砸在自己手中,或者一年辛辛苦苦,收獲更多糧食,結果還不比以前賺得多。
當然,為了規避風險的話,那麽也可以放棄種田,改為種植麻和其他經濟作物。通過出售價值高的經濟作物,來換取更多的資金,來繳納賦稅,剩餘的也能換點糧食。
甚至會用多餘的糧食釀酒,進而帶動釀酒行業。畢竟比起純粹出售糧食,出售酒的利潤更大一些。不過這玩意可以通過征稅,來限製釀酒行業的無限膨脹。
“沒想到治政這玩意,還有那麽多的門道。本來以為這,隻要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就已經很不錯了……”張飛感慨道。
據他了解,涿郡那邊各縣的縣令,差不多都是這樣就好的。甚至郡守也是得過且過,更多時候不會考慮如何讓涿郡發展更好,更繁榮,或許在他們看來,隻要處理好治安,定時征收賦稅就好,其他交給各縣自發進行發展就可以了。
所謂的牧守一方,其實無非就是管理好一方的治安,然後定時給上麵征收賦稅,征發徭役。至於如何改良牲畜的品種,如何讓牲畜在冬天也能吃得更肥,不會被凍死……這些本來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那是主家(陛下)需要考慮的。
“沒辦法……”劉韜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可是把雲中郡,當成自己的老巢來經營的。我不操心,誰來操心?!”
“哦……”劉韜那麽一說,張飛想了想覺得也是。作為雲中郡的實際掌控者,劉韜去思考這些問題,做這些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對於普通的縣官來說,首先上任的時候,順利掌控權力,就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手段。否則的話縣丞縣尉,還有那些從事,就能把他給架空。
掌控了縣城之後,還要考慮各士紳的感受。稍微出了點問題,那麽說不定好不容易得到的官位,就有可能會丟掉。出仕的難度太大,而且地方鄉紳的勢力太強,不是不想改革,而是改革難度很大,失敗率也很大!”劉韜想了想,進一步解釋道。
就說大漢的考核,隻要百姓安居樂業,城鄉繁榮興盛,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麽差不多就算優秀了。
如此幾年,就能升遷,那麽便利,為什麽要冒著被革職的風險多管閑事?
也就是說,官員的考核製度,本身就有一定問題。基本上隻是一個大概的‘表象’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什麽具體的數據,甚至是統計。
沒有數據和統計的考核,本身就不合格。隻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符合他要求的製度,這個需要他和眾人協商,然後才能知道結果。
其實若是可以,他甚至打算把吏員,也納入官員體係內,然後搞公務員製度。所以現在的問題在於,劉宏什麽時候才會死?
前不久劉戈倒來信,表示劉宏最近身體似乎弱了許多,甚至一次大朝沒有參加。到底是縱.欲過度,還是身體突然變得衰弱了,很難說。
劉韜看到這個來信,就知道有人已經開始動手,隻是有時候真的覺得,他們太保守了。
如此又十天,眼看進入七月,天氣開始變得熱得不行的時候,朝廷的封賞隊伍來到雲中,帶隊的是老熟人錢福。送來了兩千多個的宮女,還有五千多個流民,大多是青壯。
“感鎮北將軍,心懷社稷,主動前往前線平叛。依照功勳,封平侯,賞金十萬,布帛三百匹,宮女兩千,良馬一百匹……”錢福讀完,把聖旨交給劉韜,“恭喜將軍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