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本將不太喜歡繞彎子,還請董將軍明示!”劉韜笑了笑,之前還在推脫,現在卻是給得那麽爽快……
“既然如此……董某也不繞彎子。”董卓有些尷尬,好在閱曆也足夠,依然維持著討好的表情,“將軍在戰場屢建奇功,可繼續這樣下去,我等怕是連湯水都喝不到……”
“打算趕我離開?話說董將軍,你還沒有這個能耐吧?”劉韜戲謔的問道。
“趕您?當然不是!”董卓淡淡一笑,“隻是將軍身兼雲中太守,離開雲中已經半年有餘,難道不應該迴去看看?就算將軍還不想迴去,朝廷也應該考慮一下了。”
曆史上張溫打算調公孫瓚的兵過來,而公孫瓚隻有軍職,還沒有太守的身份,所以過來沒什麽。可劉韜不同,他有太守的職位,這次作為客軍過來,把雲中放下的確是事實。
“若太守繼續這樣外出不歸,雲中一直沒有人治理……”董卓繼續說道,“怕是朝廷要考慮,換一個人來擔任雲中太守了。”
喵了個去,董卓根本就是在威脅自己!問題是若他背後真的是袁閥,那麽說不定真的能說動袁閥,上奏讓自己迴去,甚至上奏換一個太守。
好不容易經營了一年多的地盤,怎麽可能隨便一個阿雞阿狗什麽的,就給奪了去?
到了這一步,劉韜大概明白了,董卓是直接和自己攤牌了。鬧翻也無所謂,反正不會去,那麽就乖乖在前線帶兵,打多久不知道,之後會有什麽封賞也難說。
現在迴去,至少餞別禮算是給備上了,怎麽都不讓劉韜吃虧!
想到之前張溫也那麽說過,劉韜明白,自己之前的表現,的確是讓這些大佬難做了。不過這樣光明正大的排擠,他算是第一次體驗到。
“加點碼!”劉韜迴道,“我來涼州這邊,最初的目的,就是弄到一批不錯的涼州馬,最好有大宛馬更好!”
“作為末將對將軍的敬仰……”董卓聞言笑了笑,他看得出劉韜已經打算妥協。其實若是能談得攏,他也不打算把自己兇殘的一麵暴露出來,“董某願意送給將軍五百匹涼州的好馬!大宛馬,都能送上個十匹前後……至於更多,或許可以牽線,或出售給將軍!”
“我準備得到一批物資,我帶不走那麽多,你估一下價,看看能買多少戰馬!”劉韜迴道,“隻要東西到手,我自然會上奏離開。”
“好說,好說……”董卓笑道,那些物資對劉韜這個即將要走的人沒用,但對前線作戰的他來說很有用。不僅可以自己用,還能分給其他友軍來賺點威望。
在臨涇呆了五天,知道劉韜要離開,張溫少不得還一番感慨,其實心裏是鬆了口氣。
物資該給還是給,劉韜留了一些,作為迴程使用,其他一股腦給了董卓。後者寫了一份手令,告訴劉韜,馬匹都在河東,過去的時候,可以順路去取。
也是,董卓也不可能隨軍帶著幾千匹戰馬晃來晃去的,萬一被賊人劫走那才叫慘。
然後在第五天,劉韜收到朝廷的調令。首先是劉戈調迴洛陽,同時勒令劉韜返迴雲中。這份調令算算時間,應該是董卓找到他前後,就已經送洛陽送出來的。
“居然還是先禮後兵啊……”劉韜把調令隨手丟到一邊,總覺得非常的不爽。自己在前線打生打死,打了那麽多勝仗,結果一道調令就要讓自己迴到雲中。
嶽飛當年是什麽感覺,他似乎都有些感覺得到了。給人打工,當你地位和影響力還不夠高的時候,說到底就是上層博弈的一個棋子。
不用想也知道,袁閥用一些政治退讓,換取劉宏的妥協。當然,估計也在忌憚他這樣贏下去,會風頭過盛,甚至還考慮到前線士卒的情緒……
反正劉韜就是不爽,自己主動離開是一迴事,被你們這樣耍陰謀趕走就不舒服了。甚至想著要不要繼續動用戰場自主權,然後好好浪一波再走。
“主公,適當藏拙也不錯。”郭嘉見劉韜神色陰晴不定,於是上前勸說,“至少能讓朝廷,主要是陛下安心一些。”
詔令都能開始不尊,那麽劉宏估計會覺得劉韜很難控製,甚至不聽話,有自己的想法。
“我沒有說不尊這份調令!”劉韜反駁,“我隻是在考慮,如何利益最大化!”
“這個簡單……”郭嘉聞言笑道,“給朝廷上奏訴苦,然後多敲詐一些好處便是。”
劉韜今年才二十四,非常的年輕,衝動和而且好勝,甚至必要的時候耍點小性子,這些都可以理解。或者說,性格缺陷越多,上麵用得越安心。
“也罷,似乎也隻有這樣了。”劉韜左思右想,最後發現自己也隻有那麽做了。
次日,大軍集結,然後開始返迴。看到劉韜離開,不管是張溫和董卓,其實都鬆了口氣。隊伍之中的皇甫嵩,已經迴到主力這邊的孫堅,則有些神色複雜。
兩人大概是從劉韜身上看明白了,隻要政治需要,那麽前線是否打勝仗,並不重要。
當然也可以借口,說賊人還沒有被消滅,所以這場仗還沒有獲得真正的勝利。可就劉韜部那強大的戰力,隻要不出什麽重大錯誤,都不需要其他人,他們三千五百人,說不定就能平定這場叛亂。
“安心討賊便是,這場仗還沒有結束……”皇甫嵩隨即來到孫堅身邊,告誡他。
“喏!”孫堅點頭,他自然明白這點。
劉韜這邊已經不管那麽多,一路折返,路過河東,拿了二千匹西涼馬,二十匹大宛馬,浩浩蕩蕩開始向北迴歸。
他的奏折,大概是兩天後送到洛陽。就如同他所料,士族那邊以一部分退讓作為代價,少不得以‘雲中太守離開郡治六月有餘’為借口,把劉韜調了迴去。
想過劉韜會有情緒,結果沒想到這家夥真的上書訴苦,滿篇奏折都是酸溜溜的味道。
“還懂得和朕耍脾氣……”劉宏淡淡一笑,“不過他這次的確表現很出色,先不說漆縣前擊敗上萬伏兵,之後居然火燒連營,擊潰賊人四萬大軍……可惜沒有能全殲賊人。”
想了想,看向身邊的張讓:“讓父,你說朕應該如何獎賞他才好?”
“宮中正好要更換一批宮女,不若都給他送過去。另外財帛方麵可以適當賞賜一些,最主要的,還是升爵!”張讓迴道,“也不需要太多賞賜,畢竟上前線效力是他主動請纓。”
“不愧是讓父!”劉宏大笑,隻是這番話,卻多少有些嘲諷的意味。
“既然如此……董某也不繞彎子。”董卓有些尷尬,好在閱曆也足夠,依然維持著討好的表情,“將軍在戰場屢建奇功,可繼續這樣下去,我等怕是連湯水都喝不到……”
“打算趕我離開?話說董將軍,你還沒有這個能耐吧?”劉韜戲謔的問道。
“趕您?當然不是!”董卓淡淡一笑,“隻是將軍身兼雲中太守,離開雲中已經半年有餘,難道不應該迴去看看?就算將軍還不想迴去,朝廷也應該考慮一下了。”
曆史上張溫打算調公孫瓚的兵過來,而公孫瓚隻有軍職,還沒有太守的身份,所以過來沒什麽。可劉韜不同,他有太守的職位,這次作為客軍過來,把雲中放下的確是事實。
“若太守繼續這樣外出不歸,雲中一直沒有人治理……”董卓繼續說道,“怕是朝廷要考慮,換一個人來擔任雲中太守了。”
喵了個去,董卓根本就是在威脅自己!問題是若他背後真的是袁閥,那麽說不定真的能說動袁閥,上奏讓自己迴去,甚至上奏換一個太守。
好不容易經營了一年多的地盤,怎麽可能隨便一個阿雞阿狗什麽的,就給奪了去?
到了這一步,劉韜大概明白了,董卓是直接和自己攤牌了。鬧翻也無所謂,反正不會去,那麽就乖乖在前線帶兵,打多久不知道,之後會有什麽封賞也難說。
現在迴去,至少餞別禮算是給備上了,怎麽都不讓劉韜吃虧!
想到之前張溫也那麽說過,劉韜明白,自己之前的表現,的確是讓這些大佬難做了。不過這樣光明正大的排擠,他算是第一次體驗到。
“加點碼!”劉韜迴道,“我來涼州這邊,最初的目的,就是弄到一批不錯的涼州馬,最好有大宛馬更好!”
“作為末將對將軍的敬仰……”董卓聞言笑了笑,他看得出劉韜已經打算妥協。其實若是能談得攏,他也不打算把自己兇殘的一麵暴露出來,“董某願意送給將軍五百匹涼州的好馬!大宛馬,都能送上個十匹前後……至於更多,或許可以牽線,或出售給將軍!”
“我準備得到一批物資,我帶不走那麽多,你估一下價,看看能買多少戰馬!”劉韜迴道,“隻要東西到手,我自然會上奏離開。”
“好說,好說……”董卓笑道,那些物資對劉韜這個即將要走的人沒用,但對前線作戰的他來說很有用。不僅可以自己用,還能分給其他友軍來賺點威望。
在臨涇呆了五天,知道劉韜要離開,張溫少不得還一番感慨,其實心裏是鬆了口氣。
物資該給還是給,劉韜留了一些,作為迴程使用,其他一股腦給了董卓。後者寫了一份手令,告訴劉韜,馬匹都在河東,過去的時候,可以順路去取。
也是,董卓也不可能隨軍帶著幾千匹戰馬晃來晃去的,萬一被賊人劫走那才叫慘。
然後在第五天,劉韜收到朝廷的調令。首先是劉戈調迴洛陽,同時勒令劉韜返迴雲中。這份調令算算時間,應該是董卓找到他前後,就已經送洛陽送出來的。
“居然還是先禮後兵啊……”劉韜把調令隨手丟到一邊,總覺得非常的不爽。自己在前線打生打死,打了那麽多勝仗,結果一道調令就要讓自己迴到雲中。
嶽飛當年是什麽感覺,他似乎都有些感覺得到了。給人打工,當你地位和影響力還不夠高的時候,說到底就是上層博弈的一個棋子。
不用想也知道,袁閥用一些政治退讓,換取劉宏的妥協。當然,估計也在忌憚他這樣贏下去,會風頭過盛,甚至還考慮到前線士卒的情緒……
反正劉韜就是不爽,自己主動離開是一迴事,被你們這樣耍陰謀趕走就不舒服了。甚至想著要不要繼續動用戰場自主權,然後好好浪一波再走。
“主公,適當藏拙也不錯。”郭嘉見劉韜神色陰晴不定,於是上前勸說,“至少能讓朝廷,主要是陛下安心一些。”
詔令都能開始不尊,那麽劉宏估計會覺得劉韜很難控製,甚至不聽話,有自己的想法。
“我沒有說不尊這份調令!”劉韜反駁,“我隻是在考慮,如何利益最大化!”
“這個簡單……”郭嘉聞言笑道,“給朝廷上奏訴苦,然後多敲詐一些好處便是。”
劉韜今年才二十四,非常的年輕,衝動和而且好勝,甚至必要的時候耍點小性子,這些都可以理解。或者說,性格缺陷越多,上麵用得越安心。
“也罷,似乎也隻有這樣了。”劉韜左思右想,最後發現自己也隻有那麽做了。
次日,大軍集結,然後開始返迴。看到劉韜離開,不管是張溫和董卓,其實都鬆了口氣。隊伍之中的皇甫嵩,已經迴到主力這邊的孫堅,則有些神色複雜。
兩人大概是從劉韜身上看明白了,隻要政治需要,那麽前線是否打勝仗,並不重要。
當然也可以借口,說賊人還沒有被消滅,所以這場仗還沒有獲得真正的勝利。可就劉韜部那強大的戰力,隻要不出什麽重大錯誤,都不需要其他人,他們三千五百人,說不定就能平定這場叛亂。
“安心討賊便是,這場仗還沒有結束……”皇甫嵩隨即來到孫堅身邊,告誡他。
“喏!”孫堅點頭,他自然明白這點。
劉韜這邊已經不管那麽多,一路折返,路過河東,拿了二千匹西涼馬,二十匹大宛馬,浩浩蕩蕩開始向北迴歸。
他的奏折,大概是兩天後送到洛陽。就如同他所料,士族那邊以一部分退讓作為代價,少不得以‘雲中太守離開郡治六月有餘’為借口,把劉韜調了迴去。
想過劉韜會有情緒,結果沒想到這家夥真的上書訴苦,滿篇奏折都是酸溜溜的味道。
“還懂得和朕耍脾氣……”劉宏淡淡一笑,“不過他這次的確表現很出色,先不說漆縣前擊敗上萬伏兵,之後居然火燒連營,擊潰賊人四萬大軍……可惜沒有能全殲賊人。”
想了想,看向身邊的張讓:“讓父,你說朕應該如何獎賞他才好?”
“宮中正好要更換一批宮女,不若都給他送過去。另外財帛方麵可以適當賞賜一些,最主要的,還是升爵!”張讓迴道,“也不需要太多賞賜,畢竟上前線效力是他主動請纓。”
“不愧是讓父!”劉宏大笑,隻是這番話,卻多少有些嘲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