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的確已經是吃完,下人陸續過來,把碟子收走,然後重新換上水酒和瓜果。隻是這水酒卻不是酒仙釀,那玩意的確是愛酒之人的寶貝,奈何度數太大。


    經過調香和窖藏,酒仙釀的滋味的確讓一些愛酒之人迴味無窮,但問題現在是文會。喝了幾杯酒就醉了,那文會還能開下去?


    所以用的是杜康酒,度數在10°到15°之間,度數在當時已經算是中高級別。饒是如此,這杜康酒,目前似乎還是濁酒。


    要麽等到曹操改良,要麽自己改良,否則想它清冽,有的等。


    劉韜暗道,喜歡美食有什麽不對,三國第一美食家,還是曹操來著——改良過杜康酒的釀造工藝,傳下好幾種醬的製作工藝,妥妥的一個吃貨。


    袁隗牽頭,接下來基本上就是年輕人吟詩作賦的,一展才藝的時間。劉韜敏銳發現,在不遠處的院子裏,女眷們在那裏嬉戲,這邊的動靜,應該可以傳到那邊。


    隻是感覺好奇怪,就好像二十個白馬在裏麵表演,外麵十幾個富婆在品評一樣……有這種想法之後,突然看到那些拚命賣弄才華的,真的有那味了。


    “聽聞劉中郎,也曾師從盧師數年,不知會些什麽才藝?”挑刺的果然還是出來了,“君子六藝,不知劉中郎,擅長哪些?”


    “劉中郎戰功獲封,自然是擅長射禦的。”皇甫酈出麵說道,他是皇甫嵩的侄子,也是年輕一代的後起之秀。或許是看來盧植和皇甫嵩的交情上麵,出麵幫忙。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和數,其實劉韜對禮、射和禦並不是很擅長。戰場上大多是坐鎮指揮,最多在親衛的保護下上陣,很少如同關羽張飛這樣,殺入敵陣的情況。


    “其實我對樂、書和數也略有研究。”這種情況,當然是要揚長避短,於是劉韜把身邊的張飛推了出來,“但要說畫作,卻遠遠不如我這義弟。”


    眾人聞言有些詫異,劉韜會君子六藝,大家不奇怪,可身邊的張飛,怎麽看都是個糙漢子,繪畫那麽高端,或者說講究細心的東西,他擅長?


    “哈哈,看來大家還不信?”劉韜見狀大笑,“益德,不是讓你把最近的畫作帶來的麽?讓大家品鑒品鑒!”


    張飛恍然,難怪出來之前,劉韜讓他選一兩幅新作帶過來,原來是為了這個時候。


    “兄長,我這信手塗鴉之作,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張飛謙虛的說道,哪怕畫得再好,現在也要那麽說。


    畢竟有更厲害的人出來,那麽自己原本就有過這句話,那麽不會丟臉。可若是沒有,那卻可以光明正大打人的臉,既然穩賺,為什麽不那麽做?


    丹青畫作,文會自然不會少,有才華的文士,本身也會交流一下畫作的技巧。換言之,其實在場的,有不少這方麵的愛好者。


    很多有閑的人都喜歡繪畫,這玩意很殺時間,在沒有遊戲的時代,這是消遣的最好方法。越優秀的作品,消耗的時間越多。


    當然主賓肯定是沒這個空的,三公九卿公務那麽多,怎麽可能還有閑情慢慢繪畫?最多,練個字什麽的,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但誰沒年輕過,參加的文會也不少。就算不擅長繪畫,對畫作的品鑒能力,還是有的。


    張飛緩緩展開畫作,不出所料,兩張仕女圖。一張是在廣宗那邊,閑著無聊所作,因為當時的氣氛,畫出的仕女,氣質上多出幾分英氣。


    於是劉韜當時就建議,可以畫成戎裝女性,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作為背景。甚至惡意去想,這幅畫作傳下去,會不會成為《花木蘭》的原型——他最初就衝這個,才去建議的。


    “這是女子吧?可為何是戎裝打扮?”畫作打開,果然給不少人帶來衝擊。


    畫中女子少了女子的清秀嫵媚,多了幾分英氣和戰意,甚至還有久征沙場的滄桑。明明隻是畫作,而且畫中女子也不是很美,卻在看到的第一時間,讓人有種憐惜的感覺。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劉韜看大家不解,於是索性把這句念了出來。


    “莫非,此女是真人真事?”眾人訝然,居然還有代父從軍的情況。


    “坊間傳聞,不可信……也就聽個樂子。”劉韜搖了搖頭。


    “剛剛劉中郎所念,應該是樂府詩,隻是為何,以前從未聽過?”皇甫驪似乎意識到了什麽,於是激動的看向劉韜。


    “也是偶然聽到這個傳聞,所以心有所感。我雖然是武功封官,但到底是儒家子弟。君子六藝,不說樣樣精通,至少也要會。”劉韜感慨道。


    “那,這詩可有全文?”少不得也有人對這首詩很好奇的,畢竟意境很好。


    “既然大家有興趣,那我就獻醜了……”劉韜看到大家的目光熾熱,沒辦法,隻能把《木蘭辭》背了下來,當然,有些地方少不得要改改。


    見軍帖可以保留,可汗就要改,否則肯定出大事。劉韜記得後來別人考究,說可汗和後來的天子應該不是一個人,可汗是木蘭居住區域的統領者,天子才是這個政權的統治者。


    天子要打仗,地方首領,征發地方族人,或者漢人征戰,戶戶都要出人,於是花木蘭家就被點到了。畢竟她所在的時期,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本身政權就比較亂。


    所以把可汗,改成郡守,或許比較好。各郡設置太守,以都尉輔佐掌管兵員征集、訓練、考核校閱、維持治安、率軍出征,以及武器裝備的製造、管理等。


    按照漢代的兵役,百姓23歲開始服兵役,56歲才能退役。花木蘭的父親,可能在服役的階段,所以被點到也正常。


    “沒想到劉中郎的詩才,同樣了得。”袁隗出麵稱讚。


    “以前在家中,不知從軍征戰之苦,入伍半年,感慨良多罷了。”劉韜自謙道。又當了一次文抄公,可以的話,他其實不想在這條路走太遠,畢竟這玩意越走越窄。


    本身又沒有真正鑽研的意思,以後能免則免。否則‘江郎才盡’,徒惹笑話。


    “軍旅的確很鍛煉人……”朱儁大笑,他說這句話,真的很有說服力。以小吏聞名,卻以征戰崛起,在立場上,他覺得劉韜和自己很像,所以也更有好感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