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低頭,「當年跟如今於罪臣而言其實都是一樣的處境。」
「哦?」蜀王蒼白的臉上雙目銳利,又有幾分深沉。
「必死,獨一條路可走才可求家人的活。」
蜀王沒說話,宋城則是沙啞著聲說:「罪臣知道前後反口乃是大忌,不可信,但罪臣想說縱然自知貪生怕死非君子所為,但也絕非一心汙衊上將,隻是...」
他躬下身,趴伏在地上,眼眶熱淚噴湧而出,濕潤了地麵。
「當年投狀之事,是顏將軍拚死讓我們幾個去做的,我們不肯,他便斬了自己一指。」
蜀王一怔,眉鋒終於沉沉壓下。
——————
傅東離這些人進去了,書房的們重重關上。
但這次,皇子不入內。
宴無好宴,卻不可散,其餘官員們心思起伏,隻能虛笑,宗室們一貫明哲保身,此時也沉默。
隱王忽然起身,走了出去。
不久後,野王也起身了。
兩人一前一後出去,其餘人的神色就更複雜了。
趙錦瑟見到了隱王出來,一向峻冷如仙的人此時眉目微垂,袖擺清盪,他出來後見到了這邊兩個女子,一個是他未來的妻,一個是間接將他太子之位算計飛走的政敵之妻。
沉默片刻,他略頷首,走出水閣台,但也沒走遠。
因為在等野王。
趙錦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但知道肯定跟此時內殿中說的事有關。
叛國大案麽。
先是太子案,接著是顏氏叛國大案。
這天是真的要變了。
風雨欲來,大廈將傾,就是不知道壓死的會是誰了。
第104章 .護住
「那時候帳內十五人,都是一起上陣殺敵的兄弟,將軍在上,我們十四人在下,眼看朝廷喻令斥責我軍通敵叛國在前,鐵騎稽查軍即將前來緝拿,國內民意沸騰鼎沸,所有人都說我們貪生怕死,放了敵軍入城,本來說好的軍機盟友一律反了口,我們百口莫辯,但也不想擔上這滔天大罪,便齊齊想辦法,奈何如何引證都是無用,所有旁證都被切斷,所有辨證都被指責是我們自己內部人,眼看著就要一同被以叛國罪論戰,吵架滅族,當時顏將軍無奈之下想出了一個法子,便是去一半留一半。」
去一半留一半?
幾個閣老年紀都不小,一聽到這裏就都齊齊挑了眉峰,神色複雜。
他們明白了宋城的意思。
「將軍...將軍讓我們十四人裏麵出一半人以投狀指證的名義擺脫叛國罪,可得生路,否則就是全軍覆沒,他於心不甘。」
傅東離淡淡道:「投狀的好像不足七人。」
宋城垂眸,「因為我們集體選出來的另外兩人不肯,說自己無妻兒老小,寧可跟將軍共黃泉。」
所以隻有五個人脫了罪名。
「這隻是你一派之詞,不足為信,何況若是真有冤屈,他顏琛上告就是,何至於如此,邏輯不通,簡直可笑!」
李閣老冷肅指責。
宋城卻猛抬頭,盯著他,「稽查官是太子府的人,閣內一半也是太子的人,加上朝堂一麵倒,連兩個盟友都督都反相指證我們,鐵證如山,辨無可辨,我們如何能有法子?將軍本想問詢邯煬顏氏族內消息,苦等之下卻隻得到顏老太爺艱難避開暗目傳出的一個消息——他說,大勢已去,要麽引頸就戮,要麽另謀生機。但我們都沒想到將軍會選擇這樣的法子。」
他這言語已經很直接了。
大勢所趨,誰的大勢?
□□。
因為當年除掉野王跟顏氏所得利益都在太子!
而細想來,當時查問此案的負責人幾乎都是□□的人,這就是當年顏老太爺看破的大勢。
他或許期待自己兒子遠在邯煬之外,能看破局勢,苟且偷生,就算不能洗刷冤屈,也起碼能保得一命,因為在邯煬的顏氏所有人都被看死了,逃不出去,必死無疑。
可顏琛迴去了,被看押迴去的。
他選擇了必死的路,讓宋城等人活了一命。
不過談及□□,李閣老這些年好像~~跟皇後那邊聯繫密切。
當年身上多少也有這樣的標籤,而他的門生當年也多有參與此案的。
這就耐人尋味了。
李閣老似乎察覺到其他人的表情跟眼神,手掌微微曲起,忽一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顏琛被定罪斬刑時,可是被敵國之人救走了,如此便是鐵證,如今你竟這般說話,不覺得可笑嗎?」
的確,這就是這個案子被判死後再無可能翻案的最大關健。
「太子已被玨王謀害,我倒覺得這是你宋城為了玨王才故意攀咬的!真是齊心險惡!」
李閣老一提,其他閣老跟宗室長老倒也想起來了,這宋城女兒似乎跟玨王差點成親了。
莫非...
宋城卻抬頭看向蜀王。
君臣對視,心知肚明,他的女兒宋玉寧就是玨王設計暗害的,他不可能為了玨王出麵,那是為了什麽呢?
蜀王隻知道宋城說他是為了求生,為了家人的生。
有勢力威脅到宋家了?是誰?
太子已死,那就是皇後?
對了,玨王之前代表皇後,宋玉寧遇害,多少跟皇後也脫不了幹係吧,或者說當年叛國案時太子還算年輕,未必有這麽大的能耐鉤劃如此巨案。
</br>
「哦?」蜀王蒼白的臉上雙目銳利,又有幾分深沉。
「必死,獨一條路可走才可求家人的活。」
蜀王沒說話,宋城則是沙啞著聲說:「罪臣知道前後反口乃是大忌,不可信,但罪臣想說縱然自知貪生怕死非君子所為,但也絕非一心汙衊上將,隻是...」
他躬下身,趴伏在地上,眼眶熱淚噴湧而出,濕潤了地麵。
「當年投狀之事,是顏將軍拚死讓我們幾個去做的,我們不肯,他便斬了自己一指。」
蜀王一怔,眉鋒終於沉沉壓下。
——————
傅東離這些人進去了,書房的們重重關上。
但這次,皇子不入內。
宴無好宴,卻不可散,其餘官員們心思起伏,隻能虛笑,宗室們一貫明哲保身,此時也沉默。
隱王忽然起身,走了出去。
不久後,野王也起身了。
兩人一前一後出去,其餘人的神色就更複雜了。
趙錦瑟見到了隱王出來,一向峻冷如仙的人此時眉目微垂,袖擺清盪,他出來後見到了這邊兩個女子,一個是他未來的妻,一個是間接將他太子之位算計飛走的政敵之妻。
沉默片刻,他略頷首,走出水閣台,但也沒走遠。
因為在等野王。
趙錦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但知道肯定跟此時內殿中說的事有關。
叛國大案麽。
先是太子案,接著是顏氏叛國大案。
這天是真的要變了。
風雨欲來,大廈將傾,就是不知道壓死的會是誰了。
第104章 .護住
「那時候帳內十五人,都是一起上陣殺敵的兄弟,將軍在上,我們十四人在下,眼看朝廷喻令斥責我軍通敵叛國在前,鐵騎稽查軍即將前來緝拿,國內民意沸騰鼎沸,所有人都說我們貪生怕死,放了敵軍入城,本來說好的軍機盟友一律反了口,我們百口莫辯,但也不想擔上這滔天大罪,便齊齊想辦法,奈何如何引證都是無用,所有旁證都被切斷,所有辨證都被指責是我們自己內部人,眼看著就要一同被以叛國罪論戰,吵架滅族,當時顏將軍無奈之下想出了一個法子,便是去一半留一半。」
去一半留一半?
幾個閣老年紀都不小,一聽到這裏就都齊齊挑了眉峰,神色複雜。
他們明白了宋城的意思。
「將軍...將軍讓我們十四人裏麵出一半人以投狀指證的名義擺脫叛國罪,可得生路,否則就是全軍覆沒,他於心不甘。」
傅東離淡淡道:「投狀的好像不足七人。」
宋城垂眸,「因為我們集體選出來的另外兩人不肯,說自己無妻兒老小,寧可跟將軍共黃泉。」
所以隻有五個人脫了罪名。
「這隻是你一派之詞,不足為信,何況若是真有冤屈,他顏琛上告就是,何至於如此,邏輯不通,簡直可笑!」
李閣老冷肅指責。
宋城卻猛抬頭,盯著他,「稽查官是太子府的人,閣內一半也是太子的人,加上朝堂一麵倒,連兩個盟友都督都反相指證我們,鐵證如山,辨無可辨,我們如何能有法子?將軍本想問詢邯煬顏氏族內消息,苦等之下卻隻得到顏老太爺艱難避開暗目傳出的一個消息——他說,大勢已去,要麽引頸就戮,要麽另謀生機。但我們都沒想到將軍會選擇這樣的法子。」
他這言語已經很直接了。
大勢所趨,誰的大勢?
□□。
因為當年除掉野王跟顏氏所得利益都在太子!
而細想來,當時查問此案的負責人幾乎都是□□的人,這就是當年顏老太爺看破的大勢。
他或許期待自己兒子遠在邯煬之外,能看破局勢,苟且偷生,就算不能洗刷冤屈,也起碼能保得一命,因為在邯煬的顏氏所有人都被看死了,逃不出去,必死無疑。
可顏琛迴去了,被看押迴去的。
他選擇了必死的路,讓宋城等人活了一命。
不過談及□□,李閣老這些年好像~~跟皇後那邊聯繫密切。
當年身上多少也有這樣的標籤,而他的門生當年也多有參與此案的。
這就耐人尋味了。
李閣老似乎察覺到其他人的表情跟眼神,手掌微微曲起,忽一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顏琛被定罪斬刑時,可是被敵國之人救走了,如此便是鐵證,如今你竟這般說話,不覺得可笑嗎?」
的確,這就是這個案子被判死後再無可能翻案的最大關健。
「太子已被玨王謀害,我倒覺得這是你宋城為了玨王才故意攀咬的!真是齊心險惡!」
李閣老一提,其他閣老跟宗室長老倒也想起來了,這宋城女兒似乎跟玨王差點成親了。
莫非...
宋城卻抬頭看向蜀王。
君臣對視,心知肚明,他的女兒宋玉寧就是玨王設計暗害的,他不可能為了玨王出麵,那是為了什麽呢?
蜀王隻知道宋城說他是為了求生,為了家人的生。
有勢力威脅到宋家了?是誰?
太子已死,那就是皇後?
對了,玨王之前代表皇後,宋玉寧遇害,多少跟皇後也脫不了幹係吧,或者說當年叛國案時太子還算年輕,未必有這麽大的能耐鉤劃如此巨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