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魏無羨召開軍議的時候,眾將並不是都認為河西軍就沒打算走,而是覺得自己追上了對方,對方不得已伏擊冒進部隊,從而為自己渡河爭取時間。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少。河西軍攏共就那麽點人,說他們想跟秦軍死戰那明顯不能取信於人,而且對方要是想戰先前就不該撤,如今地方丟了大半突然想往迴打了,那不是奇葩是什麽?
但是很快,持這種觀念的秦軍就被狠狠打了臉。九月九日,秦軍後方多條補給線遇襲。
一開始,眾將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不夠,但到了九月十日、十一日,隨著遇襲的後方部隊越來越多,敵人出動的戰鬥力量越來越大,甚至有團級部隊傷亡慘重,他們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河西軍沒想走,至少沒想輕易退走!
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兵力分散開來,大規模迂迴突進到了軍隊身後!在拉網式進攻的戰法下,隻要包圍圈足夠嚴密,河西軍不可能穿插到他們背後,可一開始嚴整的陣型後來因為各部爭功不再完全,就給了河西軍諸多可趁之機。
之前突進部隊遇襲,必然遭遇了河西軍主力,現在大軍背後冒出了大股晉軍,隻能說明當麵的敵人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溜到了他們身後!
這簡直匪夷所思。此時,針對接下來的軍事部署,秦軍內部出現了分歧。
一部分人認為河西軍攏共就那麽點,鬧不出多大亂子,讓後方部隊防著點就行了,最多分點兵去應付,主力還是應該繼續向東,去把官東、合陽、韓城打下來。
隻要這三地拿下,黃河東西隔絕,河西軍東歸之路被封死,也徹底斷了援軍,日後肯定隻有覆滅一途。
而秦軍則可以趁勢加強沿河防線,杜絕晉軍重現之前的戰法,從而保證側翼安全,讓大軍可以繼續進行針對蒲津關的攻勢。
另一部分將領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大軍應該全力圍剿河西軍。理由很充分,那就是趙晉不是一般的對手,反抗軍不同於別的軍隊,革新戰爭也不是常規戰爭,現在十幾萬大軍都沒抓住對方,還被對方竄到了背後到處惹事,兵少了根本沒用。
這樣的爭論持續了兩日,魏無羨幾次大發雷霆,但都沒有做出決斷。就是這兩日,河西軍的行動再度上升了一個規模。
本來是包圍進攻的秦軍,因為拉網式戰術被破壞,現在部隊分散在州縣各處,有些地方兵力薄弱,這就給了河西軍靶子。
針對團營級單位,河西軍不斷運動作戰,抓住就是以優勢兵力一頓胖揍,往往戰果頗大;而對師團級單位,河西軍則是遊擊作戰,一會兒在外圍放冷槍打掉幾個巡邏隊的戰士,一會兒又在深更半夜發動偷襲。
至於在鄉村裏行動的小股秦軍,那更是遭了秧,動不動就消失。九月十三日,魏無羨在吵吵嚷嚷的軍議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麽晉軍出擊那麽準確,總是能以合理兵力對秦軍進行有效進攻,就像是開了天眼似的,而秦軍卻總是摸不著河西軍的位置與數量?
“難道我們內部出了奸細?有人暗通河西軍,不斷給對方傳遞情報?!”魏無羨虎視眈眈的詢問讓眾將壓力不小。
這當然是一種可能,但可能性不大,畢竟誰能知道所有位置的秦軍虛實呢?
就連魏無羨本人,也弄不清楚方圓幾百裏的範圍內,哪裏有秦軍幾個連,哪裏有秦軍幾個營。
他就知道師旅部隊的位置而已。魏顧北道:“大帥容稟,末將其實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我們這段時間每收複一個地方,就會向當地百姓詢問河西軍的蹤跡,而他們的迴答都是河西軍走了,附近沒有對方殘留的力量。
“可後方部隊剛剛遇襲的時候很突然,那些河西軍絕對是隱藏在當地!
“大軍雖然是拉網式進擊,但也不可能每一寸土地都親自去看,每一片林子都進去搜查,很多時候我們會詢問當地百姓,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搜索。
“而現在,後方都被襲擾成一鍋亂粥了,我們的人對河西軍始終一無所知,問百姓百姓就迴答不知道。
“可河西軍在自身隱蔽的情況下,還能準確知道我們的兵力虛實,肯定不會沒有原因。
“一定是州縣鄉村的百姓,將我們的情況告知了河西軍,這些刁民出賣了我們!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的戰士在鄉野之間見不到河西軍就情有可原了,因為百姓會把我們部隊的位置告訴對方,隻要我們不能同時搜索所有土地,河西軍就能在百姓的指引下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從而避過我們的搜查!”此言一出,會議室霎時間陷入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秦國百姓都投敵了?秦國百姓不幫自家王師,反而都去幫敵國軍隊了?
這到底是秦國百姓道德的淪喪,還是秦國軍隊的不得人心?如果是前者,那便是秦國教化無方。
國不能育其民,使其知禮義守廉恥,怎麽說都是朝廷與官府的失敗,是統治者極度無能的體現;如果是後者......怎麽能是後者呢?
軍隊都不得人心了,國還能得人心嗎?國不能得人心,其政權合法性何在?
秦國豈不是活該覆滅?
“這幫刁民簡直是喪心病狂,狼心狗肺無君無父,我輩羞於與之為伍!大帥,末將建議立即啟動調查,探明所有勾結敵軍之人,將他們剝皮梟首!”一名將領立即進言。
沒有人迴應他的話,反而都用看傻子一樣的模樣看著他。這種時候早早把百姓定義為刁民,跟打自己的臉有什麽區別?
“大帥,末將聽聞晉人極善蠱惑人心,尤其長於利用底層百姓,想來地方上的百姓是一時受了蒙蔽......”將領發現形勢不對,連忙紅著臉補救。
依然沒有人接茬,大家都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什麽都沒聽見。各地秦軍情況被泄露這件事,就不能承認是秦國百姓做的,縱然大家心裏明白,但台麵上不能認。
不認,那事情就可以當做沒發生過,秦國也就不用把自己的政權合法性置於兩難之境。
“如今看來,晉軍先前的主動後撤並不是想東逃,而是要把我們放進來,這樣他們的耳目遍布各地,而我們都成了瞎子,這仗自然是朝著不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了。”魏顧北沉聲發言。
魏無羨冷冷地道:“不隻是耳目,還有實打實的支持,糧食、物資、向導等等,都是他們能夠在這片土地上運動作戰的基礎。”說著,他掃視眾將:“晉軍才來了多長時間,地方上就成了這個樣子,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我們倒是舉目皆敵了,諸位還以為可以放任這股晉軍不理,不全力將其盡快消滅嗎?”見魏無羨拿定了主意,眾將相繼應是。
見眾人神色凝重,魏無羨忽而嗤地一笑:“諸位這般嚴肅作甚?說到底不過是兩三萬人罷了,隻要我們及時調整戰略,放棄輕敵爭功之心,滅之何難?”
“大帥說的是。”
“大帥英明。”
“......”秦軍已經進駐到地方,自然不可能退出去再拉一次網,魏無羨調整戰術,將大軍分部派往地方,一個軍負責一個區域,以所占城池為核心,自行向外拉網搜索,不求速勝,但求讓河西軍不能翻騰起浪花。
......
“河西軍第一師能拖住秦軍,除了地方上百姓的支持,秦軍內部那些人提供的情報也至關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趙遜放下河西的最新軍報,雙目含笑地看向趙寧,意氣風發地道:“現在你是不是可以完全信任他們,信任我提出的決勝之策了?”趙寧略作沉吟,目光複雜地看向趙遜:“四叔要的兵馬已然準備完畢,範子清也做好了布置,現在我當然可以開始執行四叔的決勝之計,但......”趙遜擺了擺手,示意趙寧不必繼續往下說,他容光煥發地道:“這是我為國建功的最好機會,也是名垂青史的唯一可能,百十年後,大晉的子民們提起我趙遜,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一句不愧是趙氏子弟、革新英雄。
“隻要你認可我的計策,那就依照施行吧!河西軍拖不了秦軍太久,要是讓秦軍調整好策略展開整體行動,他們很快就會陷入絕境。
“我的意思是,箭已到了弦上,我即刻動身!”趙寧點了點頭,不複贅言。
當日黃昏,趙寧來到黃河之畔為趙遜送行,後者即將渡河,隻身西去秦國。
為了不引起注意,趙遜隻帶了兩名隨從,並無王極境高手貼身護衛,臨行前他轉身向趙寧抱拳,莊嚴鄭重地道:“寧小子,行百裏者半九十,我走之後一切就都托付給你了。
“你得答應我,萬一事有不諧,當以革新大局為重,萬勿因我節外生枝。我一生榮耀盡數係於此戰,無論如何你得保它成功!”趙寧抱拳承諾:“四叔放心。”趙遜灑然一笑,轉身踏上渡河的那葉扁舟,隨著小船掉頭踏波向前。
從離岸到靠岸,趙遜始終麵對河西,沒有迴過哪怕一次頭。趙寧靜靜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波光粼粼的大河上。
戰爭到了最為關鍵的一環,合作的雙方之間再也容不得半分懷疑與猶豫,趙寧始終保留餘地沒有完全信任對方,對方同樣不能毫無保留地信任大晉,所以,趙遜必須親自去那些人身邊。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少。河西軍攏共就那麽點人,說他們想跟秦軍死戰那明顯不能取信於人,而且對方要是想戰先前就不該撤,如今地方丟了大半突然想往迴打了,那不是奇葩是什麽?
但是很快,持這種觀念的秦軍就被狠狠打了臉。九月九日,秦軍後方多條補給線遇襲。
一開始,眾將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不夠,但到了九月十日、十一日,隨著遇襲的後方部隊越來越多,敵人出動的戰鬥力量越來越大,甚至有團級部隊傷亡慘重,他們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河西軍沒想走,至少沒想輕易退走!
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兵力分散開來,大規模迂迴突進到了軍隊身後!在拉網式進攻的戰法下,隻要包圍圈足夠嚴密,河西軍不可能穿插到他們背後,可一開始嚴整的陣型後來因為各部爭功不再完全,就給了河西軍諸多可趁之機。
之前突進部隊遇襲,必然遭遇了河西軍主力,現在大軍背後冒出了大股晉軍,隻能說明當麵的敵人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溜到了他們身後!
這簡直匪夷所思。此時,針對接下來的軍事部署,秦軍內部出現了分歧。
一部分人認為河西軍攏共就那麽點,鬧不出多大亂子,讓後方部隊防著點就行了,最多分點兵去應付,主力還是應該繼續向東,去把官東、合陽、韓城打下來。
隻要這三地拿下,黃河東西隔絕,河西軍東歸之路被封死,也徹底斷了援軍,日後肯定隻有覆滅一途。
而秦軍則可以趁勢加強沿河防線,杜絕晉軍重現之前的戰法,從而保證側翼安全,讓大軍可以繼續進行針對蒲津關的攻勢。
另一部分將領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大軍應該全力圍剿河西軍。理由很充分,那就是趙晉不是一般的對手,反抗軍不同於別的軍隊,革新戰爭也不是常規戰爭,現在十幾萬大軍都沒抓住對方,還被對方竄到了背後到處惹事,兵少了根本沒用。
這樣的爭論持續了兩日,魏無羨幾次大發雷霆,但都沒有做出決斷。就是這兩日,河西軍的行動再度上升了一個規模。
本來是包圍進攻的秦軍,因為拉網式戰術被破壞,現在部隊分散在州縣各處,有些地方兵力薄弱,這就給了河西軍靶子。
針對團營級單位,河西軍不斷運動作戰,抓住就是以優勢兵力一頓胖揍,往往戰果頗大;而對師團級單位,河西軍則是遊擊作戰,一會兒在外圍放冷槍打掉幾個巡邏隊的戰士,一會兒又在深更半夜發動偷襲。
至於在鄉村裏行動的小股秦軍,那更是遭了秧,動不動就消失。九月十三日,魏無羨在吵吵嚷嚷的軍議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麽晉軍出擊那麽準確,總是能以合理兵力對秦軍進行有效進攻,就像是開了天眼似的,而秦軍卻總是摸不著河西軍的位置與數量?
“難道我們內部出了奸細?有人暗通河西軍,不斷給對方傳遞情報?!”魏無羨虎視眈眈的詢問讓眾將壓力不小。
這當然是一種可能,但可能性不大,畢竟誰能知道所有位置的秦軍虛實呢?
就連魏無羨本人,也弄不清楚方圓幾百裏的範圍內,哪裏有秦軍幾個連,哪裏有秦軍幾個營。
他就知道師旅部隊的位置而已。魏顧北道:“大帥容稟,末將其實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我們這段時間每收複一個地方,就會向當地百姓詢問河西軍的蹤跡,而他們的迴答都是河西軍走了,附近沒有對方殘留的力量。
“可後方部隊剛剛遇襲的時候很突然,那些河西軍絕對是隱藏在當地!
“大軍雖然是拉網式進擊,但也不可能每一寸土地都親自去看,每一片林子都進去搜查,很多時候我們會詢問當地百姓,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搜索。
“而現在,後方都被襲擾成一鍋亂粥了,我們的人對河西軍始終一無所知,問百姓百姓就迴答不知道。
“可河西軍在自身隱蔽的情況下,還能準確知道我們的兵力虛實,肯定不會沒有原因。
“一定是州縣鄉村的百姓,將我們的情況告知了河西軍,這些刁民出賣了我們!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的戰士在鄉野之間見不到河西軍就情有可原了,因為百姓會把我們部隊的位置告訴對方,隻要我們不能同時搜索所有土地,河西軍就能在百姓的指引下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從而避過我們的搜查!”此言一出,會議室霎時間陷入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秦國百姓都投敵了?秦國百姓不幫自家王師,反而都去幫敵國軍隊了?
這到底是秦國百姓道德的淪喪,還是秦國軍隊的不得人心?如果是前者,那便是秦國教化無方。
國不能育其民,使其知禮義守廉恥,怎麽說都是朝廷與官府的失敗,是統治者極度無能的體現;如果是後者......怎麽能是後者呢?
軍隊都不得人心了,國還能得人心嗎?國不能得人心,其政權合法性何在?
秦國豈不是活該覆滅?
“這幫刁民簡直是喪心病狂,狼心狗肺無君無父,我輩羞於與之為伍!大帥,末將建議立即啟動調查,探明所有勾結敵軍之人,將他們剝皮梟首!”一名將領立即進言。
沒有人迴應他的話,反而都用看傻子一樣的模樣看著他。這種時候早早把百姓定義為刁民,跟打自己的臉有什麽區別?
“大帥,末將聽聞晉人極善蠱惑人心,尤其長於利用底層百姓,想來地方上的百姓是一時受了蒙蔽......”將領發現形勢不對,連忙紅著臉補救。
依然沒有人接茬,大家都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什麽都沒聽見。各地秦軍情況被泄露這件事,就不能承認是秦國百姓做的,縱然大家心裏明白,但台麵上不能認。
不認,那事情就可以當做沒發生過,秦國也就不用把自己的政權合法性置於兩難之境。
“如今看來,晉軍先前的主動後撤並不是想東逃,而是要把我們放進來,這樣他們的耳目遍布各地,而我們都成了瞎子,這仗自然是朝著不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了。”魏顧北沉聲發言。
魏無羨冷冷地道:“不隻是耳目,還有實打實的支持,糧食、物資、向導等等,都是他們能夠在這片土地上運動作戰的基礎。”說著,他掃視眾將:“晉軍才來了多長時間,地方上就成了這個樣子,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我們倒是舉目皆敵了,諸位還以為可以放任這股晉軍不理,不全力將其盡快消滅嗎?”見魏無羨拿定了主意,眾將相繼應是。
見眾人神色凝重,魏無羨忽而嗤地一笑:“諸位這般嚴肅作甚?說到底不過是兩三萬人罷了,隻要我們及時調整戰略,放棄輕敵爭功之心,滅之何難?”
“大帥說的是。”
“大帥英明。”
“......”秦軍已經進駐到地方,自然不可能退出去再拉一次網,魏無羨調整戰術,將大軍分部派往地方,一個軍負責一個區域,以所占城池為核心,自行向外拉網搜索,不求速勝,但求讓河西軍不能翻騰起浪花。
......
“河西軍第一師能拖住秦軍,除了地方上百姓的支持,秦軍內部那些人提供的情報也至關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趙遜放下河西的最新軍報,雙目含笑地看向趙寧,意氣風發地道:“現在你是不是可以完全信任他們,信任我提出的決勝之策了?”趙寧略作沉吟,目光複雜地看向趙遜:“四叔要的兵馬已然準備完畢,範子清也做好了布置,現在我當然可以開始執行四叔的決勝之計,但......”趙遜擺了擺手,示意趙寧不必繼續往下說,他容光煥發地道:“這是我為國建功的最好機會,也是名垂青史的唯一可能,百十年後,大晉的子民們提起我趙遜,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一句不愧是趙氏子弟、革新英雄。
“隻要你認可我的計策,那就依照施行吧!河西軍拖不了秦軍太久,要是讓秦軍調整好策略展開整體行動,他們很快就會陷入絕境。
“我的意思是,箭已到了弦上,我即刻動身!”趙寧點了點頭,不複贅言。
當日黃昏,趙寧來到黃河之畔為趙遜送行,後者即將渡河,隻身西去秦國。
為了不引起注意,趙遜隻帶了兩名隨從,並無王極境高手貼身護衛,臨行前他轉身向趙寧抱拳,莊嚴鄭重地道:“寧小子,行百裏者半九十,我走之後一切就都托付給你了。
“你得答應我,萬一事有不諧,當以革新大局為重,萬勿因我節外生枝。我一生榮耀盡數係於此戰,無論如何你得保它成功!”趙寧抱拳承諾:“四叔放心。”趙遜灑然一笑,轉身踏上渡河的那葉扁舟,隨著小船掉頭踏波向前。
從離岸到靠岸,趙遜始終麵對河西,沒有迴過哪怕一次頭。趙寧靜靜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波光粼粼的大河上。
戰爭到了最為關鍵的一環,合作的雙方之間再也容不得半分懷疑與猶豫,趙寧始終保留餘地沒有完全信任對方,對方同樣不能毫無保留地信任大晉,所以,趙遜必須親自去那些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