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廣接到自家臣子的稟報,不由得又驚又怒。


    如果楊延廣跟張京之間有信任基礎,那麽派遣心腹去問一問就能查明真相,可他們之間並無信任可言。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張京之所以要帶著兵馬去徐州,還就真是為了攻打徐州城!他本就打算奇襲吳軍,找機會殺入徐州城,讓吳軍內部大亂,給趙晉創造進軍機會,拉著楊延廣同歸於盡!


    戴罪立功不存在,報仇雪恨少不了。


    事到如今,張京早就看明白他已無處可去。


    張京篤信楊延廣為了削掉他這個諸侯,勾結神教擺了他一道。是對方讓他大軍戰敗地盤盡失,二三十萬大軍丟得隻剩下身邊的三四萬人。對方都坐下這些事了,日後豈能對他有好臉色?


    在他看來,神教跟楊延廣已經穿了一條褲子,他殺了神教那麽多人,日後去往神教勢大的吳國,楊延廣又不待見他,神教傾力報複起來,他在吳國還能有好日子過?


    生不如死罷了。


    說不定哪天就死得不明不白。


    效忠大晉更是不可能,趙寧不可能原諒他。


    去秦國?壓根兒去不了。


    左右是個死,張京當然是要在臨死前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讓楊延廣知道戲耍他、加害他的下場!


    至於他帶著三四萬人,即便是到了徐州,又有多少機會襲擊吳軍,殺入徐州城中,成功把楊延廣拉下水,張京已是無暇多作考慮。


    怎麽考慮?考慮清楚,得出一個做不成的結論,那就不去了?在亳州等死,還是幹脆自刎?他總是要在臨死前做些事的。


    楊延廣在單方麵確認張京憑借跟趙寧的舊情,再度投靠了趙寧,是真的要禍亂徐州戴罪立功後,立即調動張京路途左右的吳軍,隱蔽向張京合圍過去。


    當時趙寧正在兗州、沂州主持戰事,吳軍將領看見了他的身影,所以楊大將軍也跟著過去製衡,楊延廣沒有王極境後期的高手可派,要不然,他是要直接讓楊大將軍帶著高手過去摘下張京人頭的。


    卻說張京帶著人馬出了亳州一路東行,路上沒少觀察那幾個有問題的部將。


    這一觀察又讓他發現了問題——他在這些人臉上沒有看到失望失落之情,反而是察覺出對方興奮暗藏!


    這讓張京意識到不對勁。


    他都自請去徐州了,如果楊延廣相信他的忠心,能夠讓他順利抵達徐州,那麽這些部將就沒了用處,許諾給他們的好處不會再兌現,部將們為何還如此喜悅?


    部將們興奮不減,就說明楊延廣還要用到他們!


    張京頓時怒不可遏,大罵楊延廣無恥之尤,當日便不再遮掩,找了個由頭,帶著其他部將驟起發難,將那些人當眾拿下!


    一番血腥殘酷的嚴刑拷打,張京得知了事情真相:


    楊延廣已經派了兵馬隱蔽靠近,會在合適的地方突然冒出來,威懾張京麾下所有將士,然後他們便會配合吳國高手,將張京當場擒下,給這些將士換個統帥!


    如此這般,張京的這些部曲,便能一個不差的全都被吳國帶走。


    聽到了這樣的真相,張京哪裏還坐得住,千刀一個,把這些部將都砍成了肉泥來發泄心頭恨意。


    因為是千刀一個,效率就不算高,幾名部將臨死前大聲唿喊,將張京的處境公之於眾,告訴將士們張京已是窮途末路,跟著張京隻有死路一條,號召將士們立即聯手把張京拿下,向吳王換取榮華富貴。


    懾於張京的舊日之威與王極境中期修為,在場的將領沒一個敢於當場動手,這些背叛部將臨死前的鬥爭,也沒有救下他們自己的性命。


    張京除叛成功,但已經無法挽救軍心。


    這一路來,將士們逮著機會就逃散,拉也拉不住,防也防不了。


    三萬多人走到新興城就剩了兩萬多人,昨日一夜過去,現在連兩萬人都不到了。


    “誰要是再敢當逃兵,這就是下場!”張京將手裏一大包血淋淋的人頭丟在地上,修羅一樣惡狠狠地瞪著城前的部曲。


    ——他剛剛確認副將不曾投靠吳國後,便立即帶著幾名強者出去了一趟,把一些沒走遠的逃兵殺了,每個人都帶迴來好幾包人頭。


    將士們看到雨點般灑下來,落在自己附近的人頭,無不心驚膽戰。


    “本帥知道你們在想什麽,在顧忌什麽,本帥也不為難你們,這徐州便不要你們去了。本帥現在隻有一條軍令:殺迴亳州!”


    吳軍已經到了近前,靠眼前這些人突破對方封鎖進入徐州,那是癡心妄想,隻怕一碰到吳軍他們就會投降。


    張京想通了這一點。


    他盯著自己的將士:“拿下亳州,城破之日,就是本帥卸掉這身甲胄之時,屆時你們可以在城中予取予奪,本帥絕無任何約束!


    “為本帥完成這最後一戰,本帥再也不會強行要你們跟著本帥!


    “亳州城破之後,你們能搶多少財物全靠你們自己,到時候你們是帶著那些財物迴家,還是去投別的地方的吳軍,亦或是去投反抗軍,全憑你們自願,本帥再不幹涉!”


    說到這,張京露出沾染鮮血的牙齒——也不知鮮血是怎麽糊了他一嘴的——盯著將士們一字一句地道:“但在此之前,誰要是再敢半路逃走,本帥見一個殺一個!”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眾將士再無它言。


    別的不說,亳州州城頗為富庶,能去大搶一場大發一筆,怎麽都是劃算的,對他們這樣的藩鎮軍而言,這樣的機會沒道理放過。


    於是乎,張京再度得到萬眾響應,大軍隨即調轉兵鋒,甩掉要合圍新興城的吳軍,扭頭向著來時的亳州州城快速襲去。


    張京一馬當先,眉眼如劍,神色似鐵,殺氣滔天。


    徐州他去不了了,大亂他製造不出來了,但怎麽也得拉著亳州的吳軍陪葬!


    ......


    時至今日,宋州、亳州的地方官員仍是張京的人,吳軍依舊是借城屯駐的身份,縱然張京名義上早就成了吳臣,州縣依舊在他這個節度使的掌控中。


    當張京帶著自家兵馬迴亳州城時,城上吳軍緊閉城門,拒絕讓張京所部入城——吳軍主將已經接到楊延廣命令,知道了張京投靠大晉的“事實”。


    張京在城前大罵吳軍反客為主、鳩占鵲巢、恬不知恥,發誓要把他們下油鍋烹炸,而後下令城內地方官吏與留守的藩鎮軍將領衝突吳軍阻攔,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宋、亳二州有少量張京的部曲,作為地主協助吳軍駐守,以彰顯張京對這些城池的所有權,同樣也有防備意外的意思。


    張京沒道理讓客人住進了自己宅院,而宅院卻沒有自己人的這種情況出現。


    然而城內的少量張京部曲,包括地方官員在內,都已經被吳軍主將先一步告知了張京背叛吳王、投降大晉的事實,恩威並濟之下,取得了他們效忠吳國的保證。


    此時此刻,沒有人冒頭出來接應張京!


    張京已是眾叛親離。


    眾叛親離的張京怒火萬丈,沒有絲毫耽擱,立即下令大軍強攻城池,他自己帶著一名王極境高手與一些元神境強者,直接躍上城頭向吳軍展開進攻。


    之所以隻有一名王極境高手,是因為其他的王極境高手不是先前跟吳國使者勾結,被他在半路殺了,就是感覺他大勢已去,今日之前就已溜走。


    就他身邊跟著的這名王極境高手,還是他的義子,他對這位義子恩重如山,所以對方至今都沒有離他而去。


    亳州主將本身是一名王極境初期修行者,但絕對不是張京對手,更加擋不住張京與他義子的聯手攻殺,正常情況他根本不會露麵,不第一時間逃跑就算好的。


    但是現在,這名吳國王極境高手在城頭迎戰。


    原因很簡單:他有援手。


    吳國派了高手過來。


    來的是一名王極境中期!


    也隻有一名王極境中期。


    原因同樣很簡單:吳國分撥不出更多高手過來。兗州戰事處於關鍵時期,沂州戰局更是對吳軍不利,晉軍主力進入宋、亳地界,此間會戰一觸即發。


    這種時候,吳國要傾盡全力應付大晉高手,穩住各處戰局,容不得半分失誤,能調遣一名王極境中期高手過來已是分外不易。


    若非如此,楊延廣之前沒必要費事安排大軍合圍新興城。


    不過吳國已經與神教結盟,若是蕭不語還活著,有蕭不語助陣,兩名王極境中期足以拿捏張京。隻可惜蕭不語已死,小蝶作為首席不會輕易出現在晉軍大群高手附近作戰。


    當然,如果吳國與神教合作良好、親密無間,神教還是能派幾個王極境初期高手過來幫忙的。


    隻可惜,雙方哪裏談得上什麽親密無間?之前小蝶親自去見楊延廣,請對方處理張京,結果可是吃了癟,什麽都沒有得到。


    這種時候,神教不會屁顛屁顛盡力幫助吳國。


    他們已經被張京搗毀了數州之地的教壇,上師弟子死傷數萬,在如今這種形勢下,最需要的是把有限力量投入到在吳國的傳教大業中,重新擴張自己的實力。


    結盟是利益聯合,注定了處處充滿利益算計。


    四名王極境高手在亳州城上空鏖戰,張京的部曲卻被擋在城外,根本攻不進城去——他們倉促而來,沒有打造完備的攻城器械,再加上士卒是抱著發財而非拚命的目的,能拿一座堅城怎麽樣?


    情況對張京不利。


    越拖越是對張京不利。


    當躍上城頭的修行者被一次次擊退,將士死傷超過兩百而城池依舊堅如磐石的時候,這些藩鎮軍想要進城掠奪的意誌已經開始動搖。


    之前合圍新興城的吳軍,可還在後麵跟著,戰事耽誤得久了,他們攻不進城得不到城池作為依托保護,那些吳軍就會殺將過來,屆時他們被內外夾擊必是有死無生!


    張京部曲的作戰意願正在崩解式降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氏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蓬蒿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蓬蒿人並收藏第一氏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