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先見到的是黃遠岱。


    耿安國這個義成節度使,進入反抗軍大營需要通報,黃遠岱就不必有這個過程。


    他身上雖然掛著義成監軍的職銜,本質仍是朝廷的人,早就獲得了隨意進出反抗軍大營的資格。


    趙寧跟黃遠岱照麵之際,除了簡單見禮,沒有半分客套寒暄,連辛苦了這樣的話都沒說,一起進了大帳。


    看到趙寧跟黃遠岱相處得十分隨意,簡直比自己跟趙寧更像兄弟,趙英羨慕不已。


    在他心目中,總是在朝堂上跟父親對答如流,高居東宮主殿指派高手強者的大哥,無數輝煌強悍的功績擺在那裏,腳下無數敵人的屍骸也不會消失,每一言就能決定皇朝國是,每一行都能影響天下大勢,身影怎麽看都實在是太過偉岸高大。


    對方身上仿佛時刻籠罩著威嚴之氣,讓人不得不心生敬佩與敬畏。


    雖然趙寧對他關愛有加,平日裏相處也很隨性,但他心中對趙寧的敬重之情始終大於其他感情,他看趙寧的主要目光是看待英雄的目光。


    真要他降低些發自肺腑的尊重去跟對方隨意相處,他覺得自己根本做不到。


    趙英早就把趙寧視作指引光明方向的啟明星,對自己的要求是緊跟對方的步伐,追隨對方的身影,竭盡全力去拚搏奮戰,讓自己能夠多擁有一些對方的品質、才能,凡事不能墜了對方的威風,不能有辱自己這個太子親弟弟的身份,讓天下人看了笑話。


    趙寧坐上大帳主位,吩咐軍使傳耿安國。


    不多時,耿安國進了大帳。


    他進帳的時候,趙英與趙平銳利的目光同時盯在了他身上。


    身為帝室貴胄、趙氏子弟,對耿安國這種擁兵自重,聽調不聽宣,自行其是乃至擅行征伐的一方節度使,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容忍的。


    他們對耿安國有本能的厭惡。


    所以這一刻他們很想看看,趙寧這位皇朝太子,他們眼中近乎無所不能的絕頂高手,要如何敲打這個佞臣,給予對方足夠深刻的教訓。


    “耿安國參見太子殿下!”


    耿安國兀一進帳,便高喊著大禮參拜,他不曾穿戴甲胄,行大禮的時候沒有半分滯澀。


    趙英、趙平暗暗撇嘴,耿安國的態度雖然恭敬,但這在他們看來都是場麵功夫,不值一提。


    趙寧抬了抬手:“起來吧,這些年你也辛苦了,入座吧。”


    耿安國致謝之後,沒有任何忐忑緊張之情的,自然坐到了一旁的座位上——趙寧之下,左首的位置坐著黃遠岱,而後是趙英趙英,其次是範子清。


    趙英、趙平見趙寧不僅沒有訓斥耿安國,反而還讓他落座,一個瞪大了眼睛,一個麵露驚詫之色,都不理解趙寧為何這麽輕巧的放過對方。


    這就更不必說,趙寧還說對方“辛苦”——這廝有什麽辛苦的?


    趙寧好似能一眼看穿趙英、趙平的心思,笑了笑,“自我在乾符末年放棄軍權,耿帥便一直跟我有頻繁的書信往來。


    “他帶著梁山營反抗前義成節度使,我也是讚同的,而後跟張京大戰於曹州一線,扼製張京向齊魯進軍的步伐,亦在我的授意之內。”


    趙英與趙平一陣愕然。


    耿安國主動解釋:“國戰時期,耿某就已被太子殿下所折服,下定決心要一直追隨太子殿下,故而始終跟殿下保持著緊密聯係。


    “國戰後齊君無道,帝室遭受不公,耿某就曾多次給殿下去信,而後反抗軍征戰河北,耿某多次請命在鄆州起兵唿應。


    “隻不過殿下對鄆州另有打算,所以一直沒有讓耿某以反抗軍的名義舉事,哪怕耿某成了義成節度使,都沒有讓耿某公布自己效忠大晉皇朝的事實。


    “這是因為殿下很清楚,在朝廷進行革新戰爭,河北河東之外眾藩鎮都各行其是,王師暫時又不能出征的情況下,耿某一旦表明立場,自身與義成軍都極可能很快遭遇不測。


    “事實證明殿下所慮不差,且不說外部勢力,單論義成內部的隱患,都差些讓耿某翻船。


    “而正因為耿某沒有表明立場,這才能堪堪穩住義成軍,若是老早就宣布效忠朝廷,隻怕早已萬劫不複!


    “這迴殿下擋住了楊氏北上的高手強者,絕了義成軍內部隱患的外援,耿某終於能在黃先生到來的時候,宣布義成的立場,襄助王師征討中原的大計!”


    聽到這裏,趙英目瞪口呆,趙平亦心神震動。


    原來耿安國、義成軍還有這等秘辛。


    想到趙寧竟然那麽早就對鄆州有所布局,而且布局確實成功了,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一起看向趙寧,眼中充滿敬佩。


    與此同時,他們對耿安國的印象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對方從一個割據一方見風使舵的佞臣小人,變成了一個忍辱負重的不世忠良。


    這讓他們再看耿安國時,眼中都帶上了濃烈的親近、信任之意。


    接下來,趙寧與耿安國敘談良久,期間趙英問了無數問題,漸漸對耿安國也充滿尊重,趙平相對穩重,但也聽得聚精會神。


    末了,耿安國離開大帳,迴城中準備大宴——今晚趙寧要見義成的高級官將,以及城中的仁人誌士,這些人都需要耿安國去安排。


    因為反抗軍明日就要開拔,營中需要準備,範子清亦有軍務得主持,暫時離開了大帳。


    帳中隻剩下趙氏兄弟與黃遠岱時,趙英發自肺腑地感概道:“想不到耿帥身居高位,竟然沒有被權勢腐蝕心智,一直保持著赤子之心。


    “我更想不到,原來鄆州始終都是朝廷的,王師渡過大河不會有丁點兒意外,大軍進入中原亦不會都半分阻力!”


    趙寧瞧了他一眼,輕笑一聲搖了搖頭。


    趙英察覺出趙寧的不以為然,疑惑地怔了怔:“大哥,我說錯了?”


    趙寧道:“錯了一半。”


    這迴不僅是趙英疑惑,連趙平都滿臉不解,“難道耿安國不是絕對的忠良,鄆州不是牢牢把控在朝廷手裏?”


    “當然不全是。”趙寧並未直言,而是指了指黃遠岱,示意他倆去問對方。


    “耿安國撒了謊?”雲裏霧裏的趙英與趙平,將詢問的目光投向黃遠岱。


    黃遠岱嗬嗬笑著道:“耿安國沒有撒謊,他的確跟殿下有書信往來,而且確實很頻繁,凡有要事都會請示——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麽。


    “黃遠岱身為一方節度使,想要在這個局麵詭譎的烽煙亂世,保全自身的榮華富貴、權勢地位,為了讓義成生存下去、發展壯大,必須要學會左右逢源、八麵玲瓏。


    “所以無論他心裏的真實想法是什麽樣,都一定會跟殿下保持聯係,並且表現得十分恭敬,這能讓他少一個威脅,多一條生路。


    “可一旦形勢有變,到了真正需要抉擇的時候,依照這些節度使的秉性,他們隻會注重實際利益,隨時可能棄大晉而去。


    “正因如此,雖然他表現得很好,我們也不能太相信他,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所以殿下才會去徐州,謀求自己掌控局勢。”


    說到這,黃遠岱摸出酒囊,像是喝水一般自顧自飲了一口,給了趙英、趙平思考的時間。


    趙英嗔目結舌,仿佛看到了新天地,大受震撼,沒想到這裏麵還有這麽些門道。趙平反應較小,陷入沉思,檢討自己的思慮簡單。


    “如此說來,鄆州的確不是牢牢掌控在我們手裏,耿安國這種節度使也不值得托付信任。”


    趙英喃喃自語,“怪不得,前段時間陳奕將軍接觸耿安國時,傳迴的消息是對方態度模棱兩可。


    “如果對方真的忠於大晉,哪裏還需要先生特意提前來鄆州,謀劃著‘說服’他?”


    黃遠岱哈哈一笑,“韓王殿下這話可就又錯了。”


    趙英呆了呆,不明所以:“又錯了?”


    趙平也是茫然地看向黃遠岱。


    黃遠岱喝一口酒,咋摸了下嘴,娓娓道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耿安國的態度一定是模棱兩可的。


    “作為我們其中的一員,陳奕當然不會太信任耿安國,而鄆州是關鍵之地,容不得半分差池,在局勢格外緊張之時,想要陳奕確信耿安國效忠大晉,後者說得天花亂墜、賭咒發誓都沒用,必須要做出強有力的行動。


    “這些行動,或許是立即布告天下義成的立場,或許是囚禁乃至誅殺跟楊氏有聯絡的梁山將領,或許是把鄆州的兵馬盡數調走......


    “而無論哪一種,耿安國但凡是不想義成內部大戰、手足相殘,都做不到,也不能做。


    “可陳奕也不能放鬆要求,他畢竟看不到耿安國的內心。


    “所以陳奕傳迴的消息,隻能是耿安國的態度模棱兩可,而在我們看來,耿安國的態度也不可能不是模棱兩可。


    “一言以蔽之,但凡梁山諸將還有楊氏高手的支持,義成內部可能分裂大戰,耿安國就會一直處在兩難之境。


    “唯有杜絕了梁山諸將的楊氏外援,令梁山諸將無法想著忤逆他,並且自己可以借助大晉力量鎮壓諸將的貳心,諸將才會乖乖跟著他效忠大晉。


    “也隻有在這個時候,耿安國方能表明自己的立場。”


    一席話讓趙英的心靈不斷遭受衝擊,臨了腦中一團漿糊,差些暈頭轉向,聽黃遠岱這麽說,耿安國又成了大晉忠良。


    趙平的反應比他好一些,五官不曾各自僵硬,但也沒有本質區別,內心的混亂讓他的鼻子眼睛無法湊出一副完整的表情。


    半響後,趙英怔怔地問:“那耿安......耿帥,究竟是不是大晉忠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氏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蓬蒿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蓬蒿人並收藏第一氏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