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北望所說的策略,是跟雁門軍眾將仔細商議過的,尤其經過了王柔花這個軍師的多日推演,此時說出來,趙玄極也挑不出什麽毛病。


    “目前,我們還不知天元、契丹兩部,可能派往鳳鳴山、紅葉原的軍隊有多少。但此戰,兩部就算精銳盡出,兵馬至多也隻有四十多萬。


    “除去進攻達旦王庭的部分,能夠用來攔截我們的,再多也不會超過二十萬。


    “在他們兵力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即便是有地形給他們借助,想要攔住我們,那也是癡心妄想。”


    趙玄極摸了摸下巴,隻是稍作沉吟,便同意了趙北望的進軍策略,“我十六萬雁門軍,就算留下兩三萬戍守關隘,主力也足以勇猛直進,鏟除一切攔路之敵。”


    趙北望點頭道:“正是如此。”


    趙玄極看了看他:


    “草原軍隊一向軍紀渙散,倘若戰事順利,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席卷千裏,侵略如火,但若是戰事不順,他們絕對沒有韌性苦戰,很容易一哄而散。


    “所以初戰很重要。先鋒大軍的行動,必須要有雷霆之勢,能迅速衝潰對方陣型,撕裂對方防線,取得豐厚戰果,擊垮對方士氣。


    “初戰告捷,喚醒草原軍隊對雁門軍的恐懼,後麵的戰事就會很順利,初戰若是不勝,他們的氣焰就會更加囂張,戰事就會拖延。


    “先鋒大將任重道遠,誰能勝任?”


    在此之前,趙北望已經選好了先鋒,但眼下趙玄極到了雁門關,這個人選就可以有所變化。


    “大都督,末將請為先鋒!”趙北望直接行軍禮,態度堅決。


    對將門子弟來說,沒有比領兵十萬,縱橫沙場更熱血動人的事了。對趙北望個人而言,他一生所學都在衝鋒陷陣上,真要他運籌帷幄,還不如王柔花。


    這迴有趙玄極坐鎮中軍,他正好騰出手來,沒有顧忌的施展平生抱負。


    趙玄極跟趙鎮中相視一眼,應允了趙北望的請求。


    最終,趙玄極等人決定選擇鳳鳴山,作為雁門軍主力的行進方向。理由是從鳳鳴山往北去達旦王庭,路線更直,路程更近,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紅葉原雖然地形相對平坦,但是有很多水泡子——類似於湖泊,地勢低窪濕地密布,不利於兵力展開、大規模陣戰,而且距離契丹腹地也比較近。


    鳳鳴山雖然多山,但畢竟位於草原,不是山地地形,山勢和緩,多為丘陵狀的草坡。


    真正當得“崇山峻嶺”這個評價的,隻有很少一片地區,構不成太大阻礙。


    趙寧卻在這時候發表了不同意見。


    他讚同從鳳鳴山進軍,但認為不應該直接去,最好大軍做出向東邊紅葉原進發的假象,調動天元、契丹兵力。在兩軍向東布置的時候,鳳鳴山防禦力量就弱了,雁門軍先鋒一舉衝殺過去就不難。


    在眼下這個時候,天元、契丹兩部的軍隊,也不知道雁門軍具體走哪一條道。


    他們就隻能在鳳鳴山、紅葉原都布置兵力,再將大股騎兵放在中間,時刻準備左右支援。


    雁門軍主力可以先向紅葉原進發,吸引對方注意,等到時機恰當,再讓趙北望率領精騎,在半路往西突擊,這樣就能順利達成目標。


    然而趙寧的這個建議,並沒有被采納。


    眾人一致認為,跟草原軍隊交戰,沒必要彎彎繞,雁門軍有絕對戰力優勢——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修行者實力,都占據壓倒性上風。


    故而最有效的用兵策略,就是最簡單直接的進攻,從正麵堂堂正正擊敗對方。這樣既能取得戰局進展,又能殺傷對方有生力量,還可以擊垮對方的心理防線。


    就像一個壯漢跟一個少年比武,既然擁有實力的絕對優勢,那就隻需幹脆利落一拳過去,第一時間擊倒對方就行。沒有必要繞來繞去,跟對方用什麽武術套路。


    那是給對方機會。


    趙玄極拍了拍趙寧的肩膀,半是告誡半是勉力道:“兩軍交戰,戰力永遠是決定勝負的最大因素,強則勝,弱則亡。


    “如何建立一支強軍,才是兵法首要奧義,也是軍國第一要務。計謀都是在實力不夠的時候,作為補充的。也隻有在軍隊戰力劣勢的時候,才需要使用計謀。


    “古往今來,以弱勝強的例子雖然不少,但它們之所以被記載在史書上,就是因為這樣的事少,但凡出現一件,就值得拿出來大書特書一番。


    “戰爭的常態,比拚的是兩軍實打實的戰力。”


    “我雁門軍是皇朝精銳,弓強弩勁、甲堅兵利,實力非草原軍隊可比。這時候,用兵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要犯錯,不露出破綻,不給敵人機會。


    “堂堂正正進攻,看似愚笨,實則是最佳策略。”


    趙寧張了張嘴,還想說什麽,趙玄極卻麵色一正,口吻嚴厲起來:


    “小寧子,你這一年來,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家族做出了很大貢獻,如今誰也不敢小覷你。但你要記住,你是將門子弟,未來的大齊軍方柱石!


    “智謀算計,頂多隻能算是術,能幫你得逞一時,但若是你過分依賴這些,就不可避免會失手。而沙場征戰,一旦輸了戰機,那就是全軍潰敗!


    “你就是思慮太多,才導致現在才元神境初期,否則,以你的資質和家族提供的資源,若是潛心修煉,怎會在境界上輸給楊氏那個小妮子?


    “你要記住,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趙氏跟大齊,未來都需要你來鎮國,切不可目光短淺!”


    趙玄極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趙寧縱然還有千言萬語,也沒法說出口了。其實佯裝向紅葉原行軍的策略,他之前就跟趙北望、王柔花說過,也是被他們否決。


    見趙寧神色有些黯然,趙玄極露出一個慈祥的笑容,用力按了按他的肩膀:


    “其實你已經做得足夠好,隻是老家夥們貪心,想要你走得更高更遠而已,誰又能說,時隔五百年,我趙氏不會再出一個天人境?”


    趙寧想要見縫插針說出自己的想法,趙玄極卻先一步知道了他的心思,搖頭道:


    “百餘年前,我趙氏先祖率軍征伐草原,之所以能七戰七捷,一舉掃平突厥王庭,靠得不是別的,正是軍隊的無雙戰力,高手強者的縱橫無匹!


    “世人隻記得那個大雪之夜,先祖親率三萬精騎,突襲突厥王庭成功。於是,這麽多年來,所有人都在大肆讚揚這個出奇製勝的精妙之筆。


    “卻不知,若無之前大軍正麵戰場的連戰連捷,氣勢如虹,打亂了突厥軍隊的部署,扯碎了對方的防線,讓對方顧此失彼,那三萬精騎,又如何能長驅直入王庭?”


    這道理的確沒錯,趙寧暗歎一聲,隻能點點頭。


    他沒有再說什麽的意思。


    其實他也知道,此時此刻,以大齊官將看待草原軍隊的目光,無論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讓自己的策略得到施行。


    之所以三番兩次努力,不過是盡力而為罷了。


    趙氏一族,眼下雖然是大齊皇朝內,對天元部的狼子野心,認識最充分的存在,但在趙寧這個重生者看來,大家的認知還遠遠不夠,而且偏差離譜。


    最根本的問題是,是眾人都發自內心的覺得,齊軍戰力遠非草原軍隊可比。


    從古至今,隻要中原皇朝沒有內亂,草原軍隊就不可能戰勝中原軍隊,而且基本都是被打得找不著北。


    本朝更是如此。開國之初那一戰,奠定了百餘年的和平局麵,也建立了大齊對北胡根深蒂固的優越感。


    原因當然不隻是中原皇朝自我膨脹那麽簡單。


    草原民族雖然悍不畏死,但草原軍隊曆來有多個明顯弱點。


    其一,軍紀渙散。草原大軍,說到底是各個大小部落的聯軍,平時大家各自生活,沒有統一訓練不說,本質上都是牧民,是百姓,不是什麽職業軍人。


    對黎民百姓而言,個人生存、生活永遠是最根本追求。


    曆來草原對中原的戰爭,絕大部分都是劫掠性質。


    今年草原年景不好,大家生活艱難,眼看不好過冬,部落要死很多人了,於是相約一起襲擾中原皇朝的邊境,劫掠一番財物、人丁後離去。


    這樣的劫掠戰爭,規模有大有小。如果是王庭出麵,那就是可汗帶著大家一起搶劫。仗打完(搶劫完),大家各迴各家,靠著帶迴來的生活物資繼續過日子。


    因為是搶劫,所以草原軍隊能打順風仗,每當戰局順利,就會爆發出極強的戰力,一窩蜂的到處肆虐,蝗蟲過境一樣,勢不可擋。


    但也正因為是搶劫,一旦戰事不順,死傷過多,大家一看情況不妙,跑路就是最先冒出來的想法。不得帶迴財物,戰死就毫無價值,誰願意?


    草原王庭又不像中原朝廷那樣,有儒家學說控製百姓思想,讓百姓可以為了“忠君報國”“家國大義”等理念甘願戰死。


    其二,善於騎射,卻不善於陣戰、攻堅。草原牧人從小生活在馬背上,弓馬嫻熟不用多說,但也正因如此,缺乏步卒、不通曉步軍戰法的他們,沒法攻堅。


    其三,裝備差。草原軍隊的武器,都是牧民自備,王庭可不會給他們發兵甲,統一武裝他們,沒那個實力,也沒那個必要。


    富足的大部落,兵器好些,尋常中小部落,兵器就差些,且上下相差懸殊。連鐵箭鏃都沒有,隻能用狼牙箭的戰士多不勝數。


    射術再好,箭射得沒大齊將士遠,殺傷力不如大齊軍隊,屁用不頂。


    草原戰士的甲胄更是少得可憐,基本隻屬於大部落,而且多為皮甲,鐵甲寥寥無幾。沒辦法,草原貧瘠,沒有中原那麽多礦產。


    如若不然,草原軍隊劫掠邊地時,也不會連鐵鍋、鋤頭都搶。


    這樣的軍隊,碰到中原皇朝的精銳軍隊,譬如說雁門軍,怎麽正麵交鋒、打陣戰?隻要雁門軍步軍擺好陣型,強弓勁弩幾輪齊射,他們就得在衝鋒路上死大半。


    其四,草原地廣人稀,修行者不如中原皇朝多。


    凡此種種,造就了曆史上,中原皇朝的精銳大軍,但凡跟草原軍隊正麵交戰,後者就必然戰敗的結果。


    實話說,這樣的草原軍隊,能打贏中原軍隊,那才真是有鬼了。


    這就是趙玄極口中的,軍隊戰力強弱決定戰爭勝負的最大依據。


    南北戰爭史之所以延續千年,不是中原軍隊能不能打贏的問題,而是皇朝北方邊境線太長,對草原軍隊的襲擾防不勝防。


    所以衡量中原皇朝軍隊強大與否的標準,是能不能在廣袤的草原上縱橫馳騁,在保證漫長補給線的前提下,找到並抓住草原的軍隊主力,一舉殲滅,不讓他們跑掉。


    鳳鳴山的地形,雖然對先到那裏設防的天元軍有利,但在趙玄極、趙北望等人看來,天元、契丹兩軍哪怕是占著地利,也不會打陣地戰。


    他們沒有步卒,不知步軍戰法,想抗衡雁門軍進攻,並不容易。再者,鳳鳴山並非崇山峻嶺,地勢沒那麽險要,不存在天塹雄關這種說法。


    故而,趙玄極等人還希望天元、契丹兩軍阻截雁門軍的主力,都集中在鳳鳴山。這樣一來,正好給了雁門軍將他們一舉擊潰的機會。


    要是讓他們從鳳鳴山跑了,遁入茫茫草原,並放棄進攻達旦王庭,跟雁門軍繞圈子,那雁門軍想要追趕他們,可就難上加難。


    中原大地,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城池就在那裏,占領城池就控製一片區域,但在草原,人家幾乎沒城池。


    王庭說要遷徙,牧民們把氈帳一打包,放在馬背上就走了。


    戰事一旦拖延,雁門軍的後勤壓力就會驟增——達旦部雖然答應給軍糧,但部落牛羊也是有數的,不可能養十幾萬雁門軍太久。


    要是最終雁門軍沒能抓到天元大軍主力,耗費大量錢糧後無功而返,那草原問題就沒解決,皇帝下達的收拾天元王庭的軍令也沒完成。


    這豈不是要被門第文官們趁勢反擊?


    趙氏跟將門期待已久的戰爭,最終要是這麽個結果,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趙玄極等人鳳鳴山之戰的目標,是殲滅天元、契丹兩軍有生力量,獲得實實在在的人頭斬獲,真真正正打擊到天元、契丹兩部。


    趙寧理解趙玄極等人的想法。


    但關鍵在於,天元大軍並不是他們認為的那種草原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氏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蓬蒿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蓬蒿人並收藏第一氏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