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哈廉,又作薩哈連,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孫子,禮親王代善的第三子。《清史稿》等書都載有他的傳記。說他“天資聰敏,通滿漢蒙古文義”,“禮部典文製度,多所裁奪”。因他“屢從征戰,所向有功”,天命十一年(1625年)封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擬封多羅郡王,而這年五月二十七日他便病死了,時年33歲。死後追封和碩穎親王。薩哈廉是代善第三子、嶽托之弟。天命末年他馳援科爾沁和征代喀爾喀巴林部連續立功,封為貝勒。太宗繼位後,他隨從伐明,表現極為英勇果敢。天聰三年,太宗率伐明大軍至菠羅河屯,代善等密請班師,太宗不高興,薩哈廉與嶽托力主進取,從而攻克遵化,迫近北京。第二年後金兵攻下永平,薩哈廉與濟爾哈朗駐守這裏。殺了一個散布謠言說後金兵要屠城的李春旺,招降了遷安、灤州、建昌、台頭營、鞍山堡等地。
天命十一年(1628)八月,後金汗努爾哈赤去世。薩哈廉與父兄相商,主張並最終促成由皇太極繼承汗位。其後的歲月裏,薩哈廉始終保持著對皇太極的忠誠,在清初開拓疆域的軍事和政治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皇太極即位之初,喀爾喀蒙古紮魯特部背盟,劫殺後金派往科爾沁部的使臣。薩哈廉與其父奉命率兵征伐,擒獲紮魯特十四貝勒,又“殺其貝勒鄂爾寨圖,盡俘其子女人民牲畜而還”。皇太極親自到沈陽鐵嶺界,迎接凱旋而迴的薩哈廉等貝勒。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率大軍攻明,攻占永平府,並命令薩哈廉與濟爾哈朗統兵萬人鎮守永平城,從而在關內打進一顆釘子,由此向西可以隨時攻略北京,向東則可夾擊山海關、寧遠和錦州等八城。在鎮守永平期間,薩哈廉首先查清城中府庫明細,任用降官降將,放還降兵迴籍,處死造謠生事之徒;其次,招降永平府所屬各州縣,安撫漢人,嚴禁掠奪,並請皇太極嚴令禁止蒙古喀喇沁部攻掠歸順人民。同時,不降者殺無赦;再次,安撫明將族屬。薩哈廉為使明將祖大壽歸降,善待祖大壽的永平親屬,其未剃發的,非但不殺,反而更加優待。對那些明朝高官的永平府親屬,也善待有加,意在招降。這些措施,取得一係列成效,穩固了永平城這個前沿基地,為後金統一中原的大業做出卓越貢獻,也表現出了薩哈廉非凡的政治才幹。天聰五年(1631)十一月,皇太極親征一直與後金為敵的察哈爾蒙古林丹汗,薩哈廉與皇太極長子豪格為前鋒。次年,後金軍將林丹汗逼至青海,薩哈廉與濟爾哈朗等率右翼兵2萬,攻占歸化城。其後,薩哈廉按照皇太極德部署,整頓歸附後金的蒙古諸部,重建蒙古秩序,從而達到了削弱蒙古勢力的目的。薩哈廉在其政治生涯中,曾上書三次,為後金政權的建設和完善提出自己的政治見解,眼光獨到,見識敏銳。第一次上書,薩哈廉直言不諱地指出,滿洲貴族中有許多無能之輩身居高位,且八旗旗主分權,與君權矛盾,主張改變所用大臣“未必盡得其人”和八旗各行其政的局麵。第二次上書,是針對皇太極關於察哈爾、朝鮮和明三者首先征伐哪一個為宜的問題做出迴答。薩哈廉明確指出“征明實不可緩”,積極主張“寬朝鮮、拒察哈爾,而專征明國”,並提出具體的對明作戰指導方針。皇太極采納了薩哈廉的意見。第三次上書,薩哈廉促成了皇太極稱帝之事。薩哈廉三次上書,均關乎後金重要國是,他的許多見解和方針政策對後金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薩哈廉忠言直諫,一心謀國,正如他自己所說:“夫忠臣者,鬼神且不懼,何懼於人!是以忠臣無所忌諱,盡言之於上。”皇太極稱帝之時,薩哈廉已經病重臥床。薩哈廉遺憾地表示,大金功業將成,自己卻不能為國盡力,隻能躺在床上,實在可恨!皇太極知道後,沉痛地說:一個國家哪有專靠堅甲利兵進行治理的?一旦疆土越來越大,直至統一中國,而薩哈廉這位懂得治理國家的才能之士已死,誰又能幫助我治理國家?皇太極屢次探視薩哈廉,每次都不禁流淚。崇德三年(1636)五月初九日,薩哈廉病故,年僅33歲。皇太極深為悲痛,為薩哈廉舉行了隆重的悼念儀式,並追封薩哈廉為穎親王。
本溪市區太子河南岸明山附近,舊稱東墳,現改東芬。清末民初,這裏還是鬆柏蒼翠,林木茂密,樹陰下掩映著一座孤兀的高墳,墳前贔屭的背上,立著高大的石碑。碑高3。94米,寬1.15米,厚0。4米,碑頭雕刻四龍,碑周浮雕雲龍圖案,滿漢文文字刊,碑文如下:“自古帝王創業垂統,必懋建本枝以作藩屏,故生隆顯爵,歿錫豐碑,典甚重也。爾薩哈廉貝勒負姿忠亮,中外所推,膚功屢建,甲胃躬擐,努力行間,職司邦禮,盡心典則,益著寅清,洵百代所當瞻仰者也。擬封多羅郡王,忽焉長逝。太宗文皇帝眷爾勳勞,追封為和碩穎親王,以示隆眷。於康熙二年特賜恤典,敕建豐碑。膚今追念前徽,另諡曰‘毅’,重勒貞瑉,用傳不朽,以示敦睦懿親之意雲爾。康熙十一年八月初一日。”根據碑文考知,葬者是清代和碩穎親王薩哈廉。薩哈廉,又作薩哈連,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孫子,禮親王代善的第三子。《清史稿》等書都載有他的傳記。說他“天資聰敏,通滿漢蒙古文義”,“禮部典文製度,多所裁奪”。因他“屢從征戰,所向有功”,天命十一年(1625年)封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擬封多羅郡王,而這年五月二十七日他便病死了,時年33歲。死後追封和碩穎親王。薩哈廉生前深得其叔父清太宗皇太極的賞識,皇太極曾說:清朝貴族子弟中,“啟我所不及,助我所不能,唯有薩哈廉一人而已”。傳說薩哈廉死後,.皇太極晝寢鳳凰樓,忽做一夢,夢見有人對他說薩哈廉請賜一牛。因此,祭奠薩哈廉時,多以牛為祭物。薩哈廉的原葬處在新賓。據《興京縣誌》記載:“穎親王墓初在興京(今新賓)城東南五裏,後遷至太子河南,平頂山卜。”遷葬緣由,是因“卜吉此地”。遷葬時間,當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立碑之前。光緒三於年(1904年)日俄戰爭時期,雙方在本溪展開激戰,砍盡薩哈廉墓周圍的林木,僅餘下光禿禿的孤墳。後修築太子河大橋時,因該墳妨礙施工,遂被遷徙,墓碑被遷立於今本溪市明山區群建街的一座小山坡,處於居民區中。由於東芬地區城市改造,薩哈廉碑正式遷移至平頂山碑林,從而得到更好的保護,並供遊人觀瞻。薩哈廉墓為什麽稱作東墳呢?原來,在它西部的山崗上,過去有一片古老的荒墳,兩地相對,人們便習慣地稱它為“東墳”。如今,這座墳墓雖然不在了,然而“東墳”這個名字,卻一直傳了下來。
天命十一年(1628)八月,後金汗努爾哈赤去世。薩哈廉與父兄相商,主張並最終促成由皇太極繼承汗位。其後的歲月裏,薩哈廉始終保持著對皇太極的忠誠,在清初開拓疆域的軍事和政治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皇太極即位之初,喀爾喀蒙古紮魯特部背盟,劫殺後金派往科爾沁部的使臣。薩哈廉與其父奉命率兵征伐,擒獲紮魯特十四貝勒,又“殺其貝勒鄂爾寨圖,盡俘其子女人民牲畜而還”。皇太極親自到沈陽鐵嶺界,迎接凱旋而迴的薩哈廉等貝勒。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率大軍攻明,攻占永平府,並命令薩哈廉與濟爾哈朗統兵萬人鎮守永平城,從而在關內打進一顆釘子,由此向西可以隨時攻略北京,向東則可夾擊山海關、寧遠和錦州等八城。在鎮守永平期間,薩哈廉首先查清城中府庫明細,任用降官降將,放還降兵迴籍,處死造謠生事之徒;其次,招降永平府所屬各州縣,安撫漢人,嚴禁掠奪,並請皇太極嚴令禁止蒙古喀喇沁部攻掠歸順人民。同時,不降者殺無赦;再次,安撫明將族屬。薩哈廉為使明將祖大壽歸降,善待祖大壽的永平親屬,其未剃發的,非但不殺,反而更加優待。對那些明朝高官的永平府親屬,也善待有加,意在招降。這些措施,取得一係列成效,穩固了永平城這個前沿基地,為後金統一中原的大業做出卓越貢獻,也表現出了薩哈廉非凡的政治才幹。天聰五年(1631)十一月,皇太極親征一直與後金為敵的察哈爾蒙古林丹汗,薩哈廉與皇太極長子豪格為前鋒。次年,後金軍將林丹汗逼至青海,薩哈廉與濟爾哈朗等率右翼兵2萬,攻占歸化城。其後,薩哈廉按照皇太極德部署,整頓歸附後金的蒙古諸部,重建蒙古秩序,從而達到了削弱蒙古勢力的目的。薩哈廉在其政治生涯中,曾上書三次,為後金政權的建設和完善提出自己的政治見解,眼光獨到,見識敏銳。第一次上書,薩哈廉直言不諱地指出,滿洲貴族中有許多無能之輩身居高位,且八旗旗主分權,與君權矛盾,主張改變所用大臣“未必盡得其人”和八旗各行其政的局麵。第二次上書,是針對皇太極關於察哈爾、朝鮮和明三者首先征伐哪一個為宜的問題做出迴答。薩哈廉明確指出“征明實不可緩”,積極主張“寬朝鮮、拒察哈爾,而專征明國”,並提出具體的對明作戰指導方針。皇太極采納了薩哈廉的意見。第三次上書,薩哈廉促成了皇太極稱帝之事。薩哈廉三次上書,均關乎後金重要國是,他的許多見解和方針政策對後金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薩哈廉忠言直諫,一心謀國,正如他自己所說:“夫忠臣者,鬼神且不懼,何懼於人!是以忠臣無所忌諱,盡言之於上。”皇太極稱帝之時,薩哈廉已經病重臥床。薩哈廉遺憾地表示,大金功業將成,自己卻不能為國盡力,隻能躺在床上,實在可恨!皇太極知道後,沉痛地說:一個國家哪有專靠堅甲利兵進行治理的?一旦疆土越來越大,直至統一中國,而薩哈廉這位懂得治理國家的才能之士已死,誰又能幫助我治理國家?皇太極屢次探視薩哈廉,每次都不禁流淚。崇德三年(1636)五月初九日,薩哈廉病故,年僅33歲。皇太極深為悲痛,為薩哈廉舉行了隆重的悼念儀式,並追封薩哈廉為穎親王。
本溪市區太子河南岸明山附近,舊稱東墳,現改東芬。清末民初,這裏還是鬆柏蒼翠,林木茂密,樹陰下掩映著一座孤兀的高墳,墳前贔屭的背上,立著高大的石碑。碑高3。94米,寬1.15米,厚0。4米,碑頭雕刻四龍,碑周浮雕雲龍圖案,滿漢文文字刊,碑文如下:“自古帝王創業垂統,必懋建本枝以作藩屏,故生隆顯爵,歿錫豐碑,典甚重也。爾薩哈廉貝勒負姿忠亮,中外所推,膚功屢建,甲胃躬擐,努力行間,職司邦禮,盡心典則,益著寅清,洵百代所當瞻仰者也。擬封多羅郡王,忽焉長逝。太宗文皇帝眷爾勳勞,追封為和碩穎親王,以示隆眷。於康熙二年特賜恤典,敕建豐碑。膚今追念前徽,另諡曰‘毅’,重勒貞瑉,用傳不朽,以示敦睦懿親之意雲爾。康熙十一年八月初一日。”根據碑文考知,葬者是清代和碩穎親王薩哈廉。薩哈廉,又作薩哈連,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孫子,禮親王代善的第三子。《清史稿》等書都載有他的傳記。說他“天資聰敏,通滿漢蒙古文義”,“禮部典文製度,多所裁奪”。因他“屢從征戰,所向有功”,天命十一年(1625年)封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擬封多羅郡王,而這年五月二十七日他便病死了,時年33歲。死後追封和碩穎親王。薩哈廉生前深得其叔父清太宗皇太極的賞識,皇太極曾說:清朝貴族子弟中,“啟我所不及,助我所不能,唯有薩哈廉一人而已”。傳說薩哈廉死後,.皇太極晝寢鳳凰樓,忽做一夢,夢見有人對他說薩哈廉請賜一牛。因此,祭奠薩哈廉時,多以牛為祭物。薩哈廉的原葬處在新賓。據《興京縣誌》記載:“穎親王墓初在興京(今新賓)城東南五裏,後遷至太子河南,平頂山卜。”遷葬緣由,是因“卜吉此地”。遷葬時間,當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立碑之前。光緒三於年(1904年)日俄戰爭時期,雙方在本溪展開激戰,砍盡薩哈廉墓周圍的林木,僅餘下光禿禿的孤墳。後修築太子河大橋時,因該墳妨礙施工,遂被遷徙,墓碑被遷立於今本溪市明山區群建街的一座小山坡,處於居民區中。由於東芬地區城市改造,薩哈廉碑正式遷移至平頂山碑林,從而得到更好的保護,並供遊人觀瞻。薩哈廉墓為什麽稱作東墳呢?原來,在它西部的山崗上,過去有一片古老的荒墳,兩地相對,人們便習慣地稱它為“東墳”。如今,這座墳墓雖然不在了,然而“東墳”這個名字,卻一直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