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濟爾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和碩莊親王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第六子;己亥年十月初二日(11月19日)醜時生,母為舒爾哈齊五娶福晉烏喇納喇氏,布幹貝勒之女。順治十二年乙未五月初八日(1655年6月11日)寅時薨,年五十七。。濟爾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努爾哈赤的宮中,由努爾哈赤加以撫養,所以他與努爾哈赤的兒子們關係很好,尤其是與皇太極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這樣他才會在父兄反叛後依舊受到信任和重用。濟爾哈朗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討,因軍功受封為和碩貝勒。是努爾哈赤時期共柄國政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也是皇太極時代四大親王之一。成為清朝曆史上惟一一位受“叔王”封號的人。後入享太廟。
“濟爾哈朗”是一個蒙古名,意為“幸福、快樂”。一個滿族人,為什麽取了一個蒙古名呢?滿族在入關(1644)以前,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東部,西部則是蒙古族的傳統活動區域。曆史上,東北平原與蒙古草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兩個民族互相交往,不僅在血緣上彼此融合,文化上也有許多交流。滿族人取蒙古名,就是這種交流的一個側麵。像濟爾哈朗的二哥叫“阿敏”(意為“氣息”、“生命”),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叫“德格類”(意為“緊身短上衣”),第八子皇太極(即清太宗)又名“阿巴海”(意為“尊如兄長”),也都是取的蒙古名。濟爾哈朗從呱呱落地時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願,希望他一生快樂幸福。他經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歲壽終正寢時,其他同輩諸王早已先他而去。濟爾哈朗的晚年,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前死後,備極榮光。在清初諸王中,他雖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運的一位。在清初愛新覺羅皇族中,濟爾哈朗的家世很特殊。他的父親舒爾哈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親弟弟,但舒爾哈齊本人以及濟爾哈朗的三位兄長,卻先後為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所害。兩個家庭,本為骨肉至親,卻形成父一輩子一輩的積怨。濟爾哈朗12歲時被努爾哈赤收養,對於他來說,努爾哈赤既是伯父兼養父,又是加害父親的仇人。麵對兩個家庭間的情與仇,濟爾哈朗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實際決定了他後來的命運。
父親舒爾哈齊之死
努爾哈赤兄弟5人,他居長,和三弟舒爾哈齊、四弟雅爾哈齊為同母所生。還有庶弟穆爾哈齊,幼弟巴雅喇,為繼母和庶母所生。舒爾哈齊生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比努爾哈赤小5歲。他的幼年同努爾哈赤有著相近的經曆,5歲喪母,受繼母那拉氏虐待,青少年時代經常隨兄出外謀生,曆盡艱辛。但在這過程中他也鍛煉了體魄,增長了智慧。明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不過是建州女真中一個噶柵(村屯)的首領。外有強敵環峙,內有宗族戚友的迫害,處境極其險惡。當時成為他得力助手的,隻有幾位胞弟。雅爾哈齊去世早,舒爾哈齊被努爾哈赤依為臂膀。在以後的十餘年裏,舒爾哈齊經曆了數十次戰鬥。清朝史書說他“自幼隨征,無處不到”。因作戰英勇,頗得部眾擁戴,人們尊稱他為“達爾罕巴圖魯”。巴圖魯,蒙古語,意為“勇”、“勇士”,一向是蒙古族中勇武者的美號。“達爾罕”,原為漠北遊牧民族的武職官號。元代,蒙古人隻有大汗本人或其子孫有特殊貢獻者始有榮受此號的資格,且享有種種特權。明代,蒙古對建立軍功的勇士,才頒給此號。舒爾哈齊的雙重勇號雖然都是借自毗鄰的蒙古,卻足以說明他的勇武及其在部落中的崇高地位。努爾哈赤兄弟同仇敵愾,加快了戰爭勝利的步伐,而戰爭的順利發展,也加強了兩兄弟的權勢。16世紀末,他們在撫順以東蘇子河畔的煙囪山麓(今遼寧省新賓縣舊老城)占山為王。努爾哈赤擁有萬餘眾,酋長150餘名,戰馬700匹;舒爾哈齊擁有5000餘眾,酋長40餘名,戰馬400匹。兩人平日各聚屬下著甲練兵,出征時分別召集兵丁。當時的舒爾哈齊雄心勃勃,躊躇滿誌。訪問過當地的朝鮮使者曾記載說,在舒爾哈齊的家門上,貼著一副“跡處青山,身居綠林”的對聯。這個小小的細節說明,舒爾哈齊經常往來漢人地區,對漢人的文化相當了解,他大概熟讀《水滸》、《三國》之類的演義小說,不僅以綠林豪傑自詡,且以“跡處青山”的處境解嘲。隨著勢力的發展,兄弟間的裂痕開始出現。努爾哈赤不希望弟弟的勢力過於強大,威脅自己的地位;舒爾哈齊也不甘心永居兄長下風,而希望獨立發展自己的力量。萬曆三十七年(1609)初,舒爾哈齊決心離開努爾哈赤。他與長子阿爾通阿、次子阿敏、三子劄薩克圖,攜部出城,前往一處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造新城。努爾哈赤聞訊大怒,預先派人截斷道路,設計將舒爾哈齊囚禁。同時下令將兩個侄子——舒爾哈齊的長子阿爾通阿、三子劄薩克圖處死。據說,本來還想處死阿敏,隻是由於皇太極等人極力勸阻才免其一死。舒爾哈齊被囚禁2年後死去,時年48歲。關於舒爾哈齊的死因,清朝史籍諱莫如深,但同一時期的明朝與朝鮮史書都有記載,證實是被努爾哈赤所害。舒爾哈齊死後43年,即順治十年(1653),這時濟爾哈朗已是清朝輩分最高、地位最顯赫的親王,年輕的順治帝福臨顯然考慮到了這一點,不僅恢複了其父舒爾哈齊的名譽,還追封他為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共有9子,除長子、三子被害,其餘諸子均被努爾哈赤收養。父親被囚時,次子阿敏25歲,四子濟爾哈朗12歲。一個已是成人,一個還是孩童,從後來的結局看,父兄的死,對他們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兄長阿敏之死
舒爾哈齊被害19年後(即後金天聰四年,1630),兩個家庭間,又爆發了新的衝突。天命十一年(1626),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八子皇太極受諸貝勒推舉繼承汗位。4年後,他基於加強汗權(皇權)的需要,斷然幽禁了濟爾哈朗的哥哥阿敏。阿敏生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父親被囚時他僥幸免於一死,從此跟隨伯父努爾哈赤南征北戰。阿敏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天命元年(1616),努爾哈赤稱汗建國(大金國,史稱後金),封阿敏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在四大和碩貝勒中,依齒序阿敏位居第二,稱二貝勒,地位僅次於努爾哈赤的第二子大貝勒代善。阿敏戰功卓著,地位很高,為什麽與新汗皇太極反目成仇?第一,對於父親的死,耿耿於懷。努爾哈赤生前,阿敏畏於伯父的威嚴,不敢流露異誌,一旦堂弟皇太極繼位,他便無所顧忌。有一次,他居然對皇太極說:“我與眾貝勒共議你為汗,你即位後,讓我出居外藩就行了。”阿敏的要求令皇太極頗感震驚。由於皇太極和眾貝勒的一致反對,阿敏的謀劃沒有得逞。阿敏還在眾貝勒中揚言:“我怕誰?他(指皇太極)能把我怎麽樣?”這些桀驁不遜的言語,矛頭直指皇太極,其間還夾雜著對先汗的宿怨。第二,出征朝鮮,欲行分裂。天聰元年(1627),阿敏奉命率師征朝鮮,直逼朝鮮王京,朝鮮國王被迫求和。阿敏往征朝鮮,真實的用意可能在於自立門戶,所以當朝鮮國王接受和議條件後,他並不急於退兵,而是對隨行的諸貝勒說:“你們願意迴去就自己迴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進朝鮮都城,我一向羨慕明朝皇帝與朝鮮國王居住的宮殿,無緣得見,現在既然來了,一定要進去看看。”他甚至打算在朝鮮屯居久住,不再歸國。但他的意圖遭到其他貝勒的一致反對,其中包括他的親弟濟爾哈朗。阿敏欲留不能,怒不可遏,縱兵擄掠三日而歸。第三,心懷異誌,態度專橫。阿敏生性鹵莽,口無遮攔,常在大庭廣眾中散布怨言,諸如:“我何故生而為人?”“還不如山上的一棵樹,或者坡上的一塊石頭”,“即使被人砍伐為柴,甚至被野獸澆上一泡尿,也比現在的處境強”。這些話不僅是牢騷,也是對皇太極的影射,說明阿敏心懷不滿,態度跋扈。阿敏還向叔父貝和齊說,自己在夢中被努爾哈赤捶打,但是有黃蛇護身。這顯然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著篡奪汗位的野心。第四,帶兵出征,兵敗棄城。天聰三年(1629)十月,皇太極親統大軍征明,攻克了山海關內的永平(河北盧龍)、灤州(河北灤縣)、遷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極派阿敏率軍前往駐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反擊,後金軍隊連戰失利,損失慘重,阿敏驚慌失措,棄城而逃。逃跑前,他下令將城中漢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殺,財產洗掠一空。阿敏平日妄自尊大、專橫跋扈,積怨甚多,這次大敗而歸,受到舉國上下的譴責。皇太極乘機利用此事,拔除了這個眼中釘。皇太極在精心羅織的16條罪狀中,首先列出的一條大罪是:“(太祖在時)挑嗾其父,欲離兄汗。”其他重罪還有“自視為汗,欺淩在下諸貝勒”“丟棄永平,殘殺降民”“使惡名揚於天下”等等。經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敏應當處斬。皇太極則下令免死,改為囚禁。3年後,有漢官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為由,奏請皇太極效法周文王,赦免阿敏,讓他戴罪立功。但皇太極沒有接受。阿敏被囚,客觀上為皇太極加強汗權掃清了道路。這個事件,實際是雙方矛盾逐步激化所致。阿敏被囚10年後,死在獄中,終年55歲。他的命運,與其父簡直如出一轍。濟爾哈朗的父、兄先後被努爾哈赤父子囚禁致死,但他卻沒流露像阿敏那樣的積怨。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父親被囚時,濟爾哈朗隻有12歲,實際是在伯父家長大的。他不僅對伯父的養育感恩戴德,與諸位堂兄堂弟也親如手足。另外,阿敏性情暴躁,為人專橫,濟爾哈朗卻生性寬厚,處世謹慎。由於秉性不合,濟爾哈朗與阿敏的關係日益疏遠。兩件事可證明:第一件,天聰元年征朝鮮,阿敏想久居朝鮮自立,濟爾哈朗不讚同其意見,而是與其他貝勒一起堅持戰前的決策,與朝鮮議和盟誓後罷兵迴國。這年濟爾哈朗28歲,在大是大非上已有獨立的判斷。第二件,天聰四年,皇太極命阿敏率兵替代鎮守永平的濟爾哈朗,阿敏卻節外生枝,請求與濟爾哈朗同駐永平。皇太極以濟爾哈朗“久駐當地,辛苦可念”為由而婉拒。為此,阿敏大為不滿,對送行的諸貝勒說:“先汗(努爾哈赤)在時,曾命我弟與我同行,今上(皇太極)即位,乃不令與我同行。我到永平後,一定留他同駐。若他不從,我當用箭射他!”送行的貝勒趕忙予以製止,他卻越說越氣,最後幹脆抬起胳膊大聲說:“我自己殺我弟弟,誰能把我怎麽樣?”這一方麵反映了阿敏的專橫,另一方麵也說明他對濟爾哈朗早有不滿。阿敏獲罪後,其名下的鑲藍旗轉歸濟爾哈朗所有,濟爾哈朗由此成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他還繼承了阿敏的龐大家產和人口。可見,阿敏的獲罪,對濟爾哈朗不僅沒有傷害,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人。不久,濟爾哈朗率領諸弟和子侄輩一同發誓:“我父、兄行為有罪,自遭報應。如果我們認為有罪的父、兄做得對而產生異心,一定不得好死!”這確實不是他希圖自保的無奈之舉,而是發自肺腑的誓言,印證了他一貫的態度。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濟爾哈朗晉封和碩鄭親王。與其父、兄的悲劇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濟爾哈朗在皇太極執政的17年中從未受到過責罰,在政治上也是一帆風順,這種情況在他的同輩兄弟中也不多見。這可能得益於他處事的精明和審慎,當然也可能是由於堂兄皇太極對他的信任。
開國元勳,助帝親政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在盛京(沈陽)清寧宮猝死。關於他的死因,朝鮮史書披露說,他得的是“風眩症”,症狀為肝鬱不舒、易於發怒、血流上湧,導致頭腦昏眩,引發中風症、高血壓。從皇太極的死亡之速看,很可能是腦血栓引起的腦溢血。皇太極突然駕崩,最高權力一下子出現真空,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皇室內部發生激烈的衝突。其中,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是帝位的主要競爭者。皇太極領有的兩黃旗大臣力主立豪格為帝,多爾袞與其同母弟阿濟格、多鐸擁有的兩白旗則堅決擁戴多爾袞。雙方發生尖銳對立,劍拔弩張。濟爾哈朗一向為人謹慎,在繼統的最大權力角逐上,不能卷入過深。濟爾哈朗,在“恭順”之間卻深深的影響了政治格局的走向,這個時候,表麵上頗為軟弱的濟爾哈朗站到了豪格一邊。濟爾哈朗是鑲藍旗旗主,同代善一樣,為人頗為沉穩,但是又有不同。更多的時候,他似乎給人們一種軟弱聽話的感覺。當年阿敏獲罪,皇太極之所以把空出的鑲藍旗交給他來統轄,顯然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皇太極死後,麵對勢力強大的多爾袞集團和咄咄逼人的豪格,濟爾哈朗似乎同代善一樣采取了中立態度。有一種說法是在雙方為皇位你爭我奪之時,由濟爾哈朗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多爾袞提出):讓同樣是皇子但卻不是豪格的福臨繼承大統。從這裏我們應該可以看得出濟爾哈朗對於皇太極是非常忠心的。那麽在內心深處,他應該或多或少傾向於豪格。但是濟爾哈朗對於豪格登上帝位並無多少信心,為防自己日後遭到政治清算,同時也為了能夠使帝係繼續保持在皇太極一脈手中,故而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其實不難看出這個方案的背後更多的是在針對多爾袞集團。皇帝年幼,表麵上看似乎是一個缺點。z國曆史上那些皇帝年幼、權臣天下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小皇帝終究有一天要長大,要掌權。等到順治真正掌權的那一天到來時,大權也就等於迴到了反多爾袞集團的勢力手中。想必這才是方案背後最隱晦,也是最高明的地方。但是幼弱的福臨登基,勢大熏天的多爾袞集團必定會操控實權,甚至有可能取而代之。可是非如此多爾袞等人又絕不會善罷幹休。顯然對於反多爾袞集團一方而言,應該說這一段時間是最為危險和艱難的。而從多爾袞一方的角度看來,由於反對派勢力並未遜色自己多少,若強行登基就有可能招致八旗分裂,並最終危及清朝國基。麵對這樣一種巨大的淺顯危險,多爾袞顯然很難抉擇。而濟爾哈朗也恰恰是看中了這一點,這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心機和睿智。最後結果是雙方妥協,立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登極,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福臨即位,以明年為順治元年(1644)。他雖然君臨天下,畢竟隻是一個幼童,國家大事全委托給兩位叔父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在此後的12年中,濟爾哈朗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輔助多爾袞,處理朝政。福臨即位時,濟爾哈朗45歲,多爾袞32歲,濟爾哈朗年長13歲,兩人同為輔政王。盡管擁有崇高的軍功、威望和地位,但可能受父親舒爾哈齊與哥哥阿敏命運的影響,濟爾哈朗為人很是低調,遠不像阿敏那樣鋒芒畢露。因此,福臨繼位以後,他主動要求將自己排在多爾袞前麵的名次放到多爾袞之下,並要求諸王大臣商討國事時,隻報告多爾袞即可,不必報告自己。他諭令部院各官,以後有事先啟知睿親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後頭。從此,多爾袞排名在前。濟爾哈朗能力固然有限,但辦起事來一向兢兢業業。擔任輔政王後,他在盛京盡心輔佐幼帝,多爾袞則率領大軍攻明,直搗北京。順治元年九月,濟爾哈朗護駕進入北京。福臨首先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接著封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短短幾個月間,清朝的形勢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多爾袞統率的清軍,一路勢如破竹,他的威望也如日東升。曆史的機遇,把多爾袞推向了前台,使他成為眾人景仰的大英雄,清王朝無往不勝的象征。與此同時,濟爾哈朗卻在幕後做些日常性工作。一個在前台發號施令,一個在後台默默無聞,兩個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多爾袞為人專擅,權力欲極強,濟爾哈朗卻一事當前,首先考慮如何明哲保身。這種性情的差異,決定了濟爾哈朗在處理與多爾袞的關係時,總是一味退讓,甘居下風。順治四年(1647),由濟爾哈朗領銜,與其他王公聯名上書多爾袞,稱國家已經安定,享有升平,都是由於蒙受皇叔父攝政王的福澤,考慮到攝政王素有風疾,跪拜不便,請求在皇上麵前免於跪拜。對於這樣的請求,多爾袞竟也恬然受之。濟爾哈朗一再退讓,不惜阿諛奉承,固然為了避免矛盾,維護皇族內部的團結與統治集團的最高利益,遷都北京後,他還率領諸王大臣主動要求在禮儀上,大幅度提高多爾袞的待遇。他做得應該算是足夠了。同時也助長了多爾袞的野心,促使他不斷以合法方式加強自己的權力。多爾袞先是稱叔父攝政王,接著稱皇叔父攝政王,又稱皇父攝政王,大權獨攬,專擅自恣,最後連皇帝的印璽也搬到自己的家中。濟爾哈朗雖一再隱忍退讓,卻沒能維護住自己的權位。多爾袞為了滿足多鐸的要求,還是不肯放過他。當時,多爾袞的王府壯麗不亞於皇宮,卻以濟爾哈朗的王府超標為由,罷黜了他的輔政王,換上了多鐸。這種仗勢欺人、公然行私的行徑實在太過乖張,次年,又有人揭發他在皇太極死後,曾迎合兩黃旗,讚同立肅親王豪格為君。為此,他的爵位從親王降為郡王。次月恢複了他的親王爵。豪格身陷獄中,不久暴亡,時年40歲。本來被舉報的主要對象濟爾哈朗處分頗輕,反而是被牽連進來的豪格身陷囫圇。這顯然是多爾袞集團精心策劃下的結果。那麽濟爾哈朗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一個什麽樣的角色呢?前麵已經說過,濟爾哈朗對於皇太極,顯然是忠心耿耿的。那麽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應該盡量避免與豪格接觸,從而給人以口實,使多爾袞集團借機發難,甚至間接影響到福臨的帝位。他確實是這麽做的,但是卻不徹底。這樣做的結果或許會讓多爾袞集團意識到,豪格與鑲藍旗之間有著說不清楚的關係。麵對這樣的切實威脅,必然要加速對於豪格一派的處置。從大的方麵來說,如果豪格做為政治勢力長期存在,那麽在長期鬥爭中,雙方的損失會越來越大,必然會威脅到福臨的帝位和整個清朝的國基。相對於多爾袞而言,豪格顯然不占優勢,所以濟爾哈朗選擇以犧牲相對處於弱勢的豪格為代價來換取福臨帝位和政局的相對平穩。接著,多爾袞將濟爾哈朗徹底排除出權力中樞,委派他為定遠大將軍,率師下湖廣,與南明軍隊作戰。濟爾哈朗在湖南等地整整作戰一年,順治七年(1650)正月才凱旋迴師。之所以如此大費周折的談論濟爾哈朗在平衡雙方勢力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想表達我這樣一個觀點:即縱觀整個反對多爾袞集團的各方和他們在與多爾袞集團的鬥爭過程當中極大的影響了政局走勢的恰恰是這位看似“恭順”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雖然還不能據此將其做為反對各方的核心來看待,但是他所起到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在當時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下,能夠不溫不火的做到這一點,的確需要十足的勇氣和無比的睿智。第二件事,定罪多爾袞,還大政於帝。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病死,隻有39歲。多爾袞年紀輕輕,已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的早死,無疑給自己留下了許多遺憾,但對他的堂兄濟爾哈朗來說,卻是人生一次難得的轉機。在此前的7年裏,濟爾哈朗在多爾袞麵前,唯唯諾諾,加倍小心,仍免不了受排斥受打擊。一旦多爾袞撒手塵寰,他成為朝中資曆最老、地位最高的親王。於是,他審時度勢,聯合諸王參劾多爾袞一黨,將大權歸於順治帝。這成為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業績。多爾袞攝政7年,重用親信,誅除異己,在朝中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濟爾哈朗清算其黨羽,采取了循序漸進,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首先,清算多爾袞的親兄阿濟格。阿濟格一向恃功自傲,在朝中積怨甚多。他聽到多爾袞死訊後,首先想到的是承襲攝政王位。他私下派人往召自己的兒子勞親,讓他多帶兵前來。多爾袞靈車到京,福臨親迎,阿濟格父子分左右坐在福臨兩旁的首座。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濟爾哈朗等人早已暗中伏下甲兵,一舉擒獲了阿濟格父子。接著,以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等罪名,將他削爵幽禁。阿濟格爭取攝政王不成,反而落得人財兩空,身陷牢獄,性情越發狂暴。順治八年(1651)十月,福臨賜阿濟格自盡。其次,整肅多爾袞的親信。拜音圖、鞏阿岱、錫翰是努爾哈赤幼弟巴雅喇之子。皇太極時,拜音圖任鑲黃旗固山額真,封貝勒,弟鞏阿岱、錫翰封授輔國將軍。皇太極死後,鞏阿岱、錫翰、拜音圖隨同兩黃旗大臣,堅決擁立皇太極長子豪格為嗣君。鞏阿岱和錫翰還是前往豪格家中密議立汗大事的八大臣之一。
“濟爾哈朗”是一個蒙古名,意為“幸福、快樂”。一個滿族人,為什麽取了一個蒙古名呢?滿族在入關(1644)以前,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東部,西部則是蒙古族的傳統活動區域。曆史上,東北平原與蒙古草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兩個民族互相交往,不僅在血緣上彼此融合,文化上也有許多交流。滿族人取蒙古名,就是這種交流的一個側麵。像濟爾哈朗的二哥叫“阿敏”(意為“氣息”、“生命”),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叫“德格類”(意為“緊身短上衣”),第八子皇太極(即清太宗)又名“阿巴海”(意為“尊如兄長”),也都是取的蒙古名。濟爾哈朗從呱呱落地時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願,希望他一生快樂幸福。他經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歲壽終正寢時,其他同輩諸王早已先他而去。濟爾哈朗的晚年,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前死後,備極榮光。在清初諸王中,他雖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運的一位。在清初愛新覺羅皇族中,濟爾哈朗的家世很特殊。他的父親舒爾哈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親弟弟,但舒爾哈齊本人以及濟爾哈朗的三位兄長,卻先後為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所害。兩個家庭,本為骨肉至親,卻形成父一輩子一輩的積怨。濟爾哈朗12歲時被努爾哈赤收養,對於他來說,努爾哈赤既是伯父兼養父,又是加害父親的仇人。麵對兩個家庭間的情與仇,濟爾哈朗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實際決定了他後來的命運。
父親舒爾哈齊之死
努爾哈赤兄弟5人,他居長,和三弟舒爾哈齊、四弟雅爾哈齊為同母所生。還有庶弟穆爾哈齊,幼弟巴雅喇,為繼母和庶母所生。舒爾哈齊生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比努爾哈赤小5歲。他的幼年同努爾哈赤有著相近的經曆,5歲喪母,受繼母那拉氏虐待,青少年時代經常隨兄出外謀生,曆盡艱辛。但在這過程中他也鍛煉了體魄,增長了智慧。明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不過是建州女真中一個噶柵(村屯)的首領。外有強敵環峙,內有宗族戚友的迫害,處境極其險惡。當時成為他得力助手的,隻有幾位胞弟。雅爾哈齊去世早,舒爾哈齊被努爾哈赤依為臂膀。在以後的十餘年裏,舒爾哈齊經曆了數十次戰鬥。清朝史書說他“自幼隨征,無處不到”。因作戰英勇,頗得部眾擁戴,人們尊稱他為“達爾罕巴圖魯”。巴圖魯,蒙古語,意為“勇”、“勇士”,一向是蒙古族中勇武者的美號。“達爾罕”,原為漠北遊牧民族的武職官號。元代,蒙古人隻有大汗本人或其子孫有特殊貢獻者始有榮受此號的資格,且享有種種特權。明代,蒙古對建立軍功的勇士,才頒給此號。舒爾哈齊的雙重勇號雖然都是借自毗鄰的蒙古,卻足以說明他的勇武及其在部落中的崇高地位。努爾哈赤兄弟同仇敵愾,加快了戰爭勝利的步伐,而戰爭的順利發展,也加強了兩兄弟的權勢。16世紀末,他們在撫順以東蘇子河畔的煙囪山麓(今遼寧省新賓縣舊老城)占山為王。努爾哈赤擁有萬餘眾,酋長150餘名,戰馬700匹;舒爾哈齊擁有5000餘眾,酋長40餘名,戰馬400匹。兩人平日各聚屬下著甲練兵,出征時分別召集兵丁。當時的舒爾哈齊雄心勃勃,躊躇滿誌。訪問過當地的朝鮮使者曾記載說,在舒爾哈齊的家門上,貼著一副“跡處青山,身居綠林”的對聯。這個小小的細節說明,舒爾哈齊經常往來漢人地區,對漢人的文化相當了解,他大概熟讀《水滸》、《三國》之類的演義小說,不僅以綠林豪傑自詡,且以“跡處青山”的處境解嘲。隨著勢力的發展,兄弟間的裂痕開始出現。努爾哈赤不希望弟弟的勢力過於強大,威脅自己的地位;舒爾哈齊也不甘心永居兄長下風,而希望獨立發展自己的力量。萬曆三十七年(1609)初,舒爾哈齊決心離開努爾哈赤。他與長子阿爾通阿、次子阿敏、三子劄薩克圖,攜部出城,前往一處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造新城。努爾哈赤聞訊大怒,預先派人截斷道路,設計將舒爾哈齊囚禁。同時下令將兩個侄子——舒爾哈齊的長子阿爾通阿、三子劄薩克圖處死。據說,本來還想處死阿敏,隻是由於皇太極等人極力勸阻才免其一死。舒爾哈齊被囚禁2年後死去,時年48歲。關於舒爾哈齊的死因,清朝史籍諱莫如深,但同一時期的明朝與朝鮮史書都有記載,證實是被努爾哈赤所害。舒爾哈齊死後43年,即順治十年(1653),這時濟爾哈朗已是清朝輩分最高、地位最顯赫的親王,年輕的順治帝福臨顯然考慮到了這一點,不僅恢複了其父舒爾哈齊的名譽,還追封他為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共有9子,除長子、三子被害,其餘諸子均被努爾哈赤收養。父親被囚時,次子阿敏25歲,四子濟爾哈朗12歲。一個已是成人,一個還是孩童,從後來的結局看,父兄的死,對他們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兄長阿敏之死
舒爾哈齊被害19年後(即後金天聰四年,1630),兩個家庭間,又爆發了新的衝突。天命十一年(1626),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八子皇太極受諸貝勒推舉繼承汗位。4年後,他基於加強汗權(皇權)的需要,斷然幽禁了濟爾哈朗的哥哥阿敏。阿敏生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父親被囚時他僥幸免於一死,從此跟隨伯父努爾哈赤南征北戰。阿敏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天命元年(1616),努爾哈赤稱汗建國(大金國,史稱後金),封阿敏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在四大和碩貝勒中,依齒序阿敏位居第二,稱二貝勒,地位僅次於努爾哈赤的第二子大貝勒代善。阿敏戰功卓著,地位很高,為什麽與新汗皇太極反目成仇?第一,對於父親的死,耿耿於懷。努爾哈赤生前,阿敏畏於伯父的威嚴,不敢流露異誌,一旦堂弟皇太極繼位,他便無所顧忌。有一次,他居然對皇太極說:“我與眾貝勒共議你為汗,你即位後,讓我出居外藩就行了。”阿敏的要求令皇太極頗感震驚。由於皇太極和眾貝勒的一致反對,阿敏的謀劃沒有得逞。阿敏還在眾貝勒中揚言:“我怕誰?他(指皇太極)能把我怎麽樣?”這些桀驁不遜的言語,矛頭直指皇太極,其間還夾雜著對先汗的宿怨。第二,出征朝鮮,欲行分裂。天聰元年(1627),阿敏奉命率師征朝鮮,直逼朝鮮王京,朝鮮國王被迫求和。阿敏往征朝鮮,真實的用意可能在於自立門戶,所以當朝鮮國王接受和議條件後,他並不急於退兵,而是對隨行的諸貝勒說:“你們願意迴去就自己迴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進朝鮮都城,我一向羨慕明朝皇帝與朝鮮國王居住的宮殿,無緣得見,現在既然來了,一定要進去看看。”他甚至打算在朝鮮屯居久住,不再歸國。但他的意圖遭到其他貝勒的一致反對,其中包括他的親弟濟爾哈朗。阿敏欲留不能,怒不可遏,縱兵擄掠三日而歸。第三,心懷異誌,態度專橫。阿敏生性鹵莽,口無遮攔,常在大庭廣眾中散布怨言,諸如:“我何故生而為人?”“還不如山上的一棵樹,或者坡上的一塊石頭”,“即使被人砍伐為柴,甚至被野獸澆上一泡尿,也比現在的處境強”。這些話不僅是牢騷,也是對皇太極的影射,說明阿敏心懷不滿,態度跋扈。阿敏還向叔父貝和齊說,自己在夢中被努爾哈赤捶打,但是有黃蛇護身。這顯然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著篡奪汗位的野心。第四,帶兵出征,兵敗棄城。天聰三年(1629)十月,皇太極親統大軍征明,攻克了山海關內的永平(河北盧龍)、灤州(河北灤縣)、遷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極派阿敏率軍前往駐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反擊,後金軍隊連戰失利,損失慘重,阿敏驚慌失措,棄城而逃。逃跑前,他下令將城中漢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殺,財產洗掠一空。阿敏平日妄自尊大、專橫跋扈,積怨甚多,這次大敗而歸,受到舉國上下的譴責。皇太極乘機利用此事,拔除了這個眼中釘。皇太極在精心羅織的16條罪狀中,首先列出的一條大罪是:“(太祖在時)挑嗾其父,欲離兄汗。”其他重罪還有“自視為汗,欺淩在下諸貝勒”“丟棄永平,殘殺降民”“使惡名揚於天下”等等。經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敏應當處斬。皇太極則下令免死,改為囚禁。3年後,有漢官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為由,奏請皇太極效法周文王,赦免阿敏,讓他戴罪立功。但皇太極沒有接受。阿敏被囚,客觀上為皇太極加強汗權掃清了道路。這個事件,實際是雙方矛盾逐步激化所致。阿敏被囚10年後,死在獄中,終年55歲。他的命運,與其父簡直如出一轍。濟爾哈朗的父、兄先後被努爾哈赤父子囚禁致死,但他卻沒流露像阿敏那樣的積怨。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父親被囚時,濟爾哈朗隻有12歲,實際是在伯父家長大的。他不僅對伯父的養育感恩戴德,與諸位堂兄堂弟也親如手足。另外,阿敏性情暴躁,為人專橫,濟爾哈朗卻生性寬厚,處世謹慎。由於秉性不合,濟爾哈朗與阿敏的關係日益疏遠。兩件事可證明:第一件,天聰元年征朝鮮,阿敏想久居朝鮮自立,濟爾哈朗不讚同其意見,而是與其他貝勒一起堅持戰前的決策,與朝鮮議和盟誓後罷兵迴國。這年濟爾哈朗28歲,在大是大非上已有獨立的判斷。第二件,天聰四年,皇太極命阿敏率兵替代鎮守永平的濟爾哈朗,阿敏卻節外生枝,請求與濟爾哈朗同駐永平。皇太極以濟爾哈朗“久駐當地,辛苦可念”為由而婉拒。為此,阿敏大為不滿,對送行的諸貝勒說:“先汗(努爾哈赤)在時,曾命我弟與我同行,今上(皇太極)即位,乃不令與我同行。我到永平後,一定留他同駐。若他不從,我當用箭射他!”送行的貝勒趕忙予以製止,他卻越說越氣,最後幹脆抬起胳膊大聲說:“我自己殺我弟弟,誰能把我怎麽樣?”這一方麵反映了阿敏的專橫,另一方麵也說明他對濟爾哈朗早有不滿。阿敏獲罪後,其名下的鑲藍旗轉歸濟爾哈朗所有,濟爾哈朗由此成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他還繼承了阿敏的龐大家產和人口。可見,阿敏的獲罪,對濟爾哈朗不僅沒有傷害,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人。不久,濟爾哈朗率領諸弟和子侄輩一同發誓:“我父、兄行為有罪,自遭報應。如果我們認為有罪的父、兄做得對而產生異心,一定不得好死!”這確實不是他希圖自保的無奈之舉,而是發自肺腑的誓言,印證了他一貫的態度。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濟爾哈朗晉封和碩鄭親王。與其父、兄的悲劇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濟爾哈朗在皇太極執政的17年中從未受到過責罰,在政治上也是一帆風順,這種情況在他的同輩兄弟中也不多見。這可能得益於他處事的精明和審慎,當然也可能是由於堂兄皇太極對他的信任。
開國元勳,助帝親政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在盛京(沈陽)清寧宮猝死。關於他的死因,朝鮮史書披露說,他得的是“風眩症”,症狀為肝鬱不舒、易於發怒、血流上湧,導致頭腦昏眩,引發中風症、高血壓。從皇太極的死亡之速看,很可能是腦血栓引起的腦溢血。皇太極突然駕崩,最高權力一下子出現真空,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皇室內部發生激烈的衝突。其中,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是帝位的主要競爭者。皇太極領有的兩黃旗大臣力主立豪格為帝,多爾袞與其同母弟阿濟格、多鐸擁有的兩白旗則堅決擁戴多爾袞。雙方發生尖銳對立,劍拔弩張。濟爾哈朗一向為人謹慎,在繼統的最大權力角逐上,不能卷入過深。濟爾哈朗,在“恭順”之間卻深深的影響了政治格局的走向,這個時候,表麵上頗為軟弱的濟爾哈朗站到了豪格一邊。濟爾哈朗是鑲藍旗旗主,同代善一樣,為人頗為沉穩,但是又有不同。更多的時候,他似乎給人們一種軟弱聽話的感覺。當年阿敏獲罪,皇太極之所以把空出的鑲藍旗交給他來統轄,顯然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皇太極死後,麵對勢力強大的多爾袞集團和咄咄逼人的豪格,濟爾哈朗似乎同代善一樣采取了中立態度。有一種說法是在雙方為皇位你爭我奪之時,由濟爾哈朗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多爾袞提出):讓同樣是皇子但卻不是豪格的福臨繼承大統。從這裏我們應該可以看得出濟爾哈朗對於皇太極是非常忠心的。那麽在內心深處,他應該或多或少傾向於豪格。但是濟爾哈朗對於豪格登上帝位並無多少信心,為防自己日後遭到政治清算,同時也為了能夠使帝係繼續保持在皇太極一脈手中,故而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其實不難看出這個方案的背後更多的是在針對多爾袞集團。皇帝年幼,表麵上看似乎是一個缺點。z國曆史上那些皇帝年幼、權臣天下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小皇帝終究有一天要長大,要掌權。等到順治真正掌權的那一天到來時,大權也就等於迴到了反多爾袞集團的勢力手中。想必這才是方案背後最隱晦,也是最高明的地方。但是幼弱的福臨登基,勢大熏天的多爾袞集團必定會操控實權,甚至有可能取而代之。可是非如此多爾袞等人又絕不會善罷幹休。顯然對於反多爾袞集團一方而言,應該說這一段時間是最為危險和艱難的。而從多爾袞一方的角度看來,由於反對派勢力並未遜色自己多少,若強行登基就有可能招致八旗分裂,並最終危及清朝國基。麵對這樣一種巨大的淺顯危險,多爾袞顯然很難抉擇。而濟爾哈朗也恰恰是看中了這一點,這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心機和睿智。最後結果是雙方妥協,立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登極,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福臨即位,以明年為順治元年(1644)。他雖然君臨天下,畢竟隻是一個幼童,國家大事全委托給兩位叔父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在此後的12年中,濟爾哈朗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輔助多爾袞,處理朝政。福臨即位時,濟爾哈朗45歲,多爾袞32歲,濟爾哈朗年長13歲,兩人同為輔政王。盡管擁有崇高的軍功、威望和地位,但可能受父親舒爾哈齊與哥哥阿敏命運的影響,濟爾哈朗為人很是低調,遠不像阿敏那樣鋒芒畢露。因此,福臨繼位以後,他主動要求將自己排在多爾袞前麵的名次放到多爾袞之下,並要求諸王大臣商討國事時,隻報告多爾袞即可,不必報告自己。他諭令部院各官,以後有事先啟知睿親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後頭。從此,多爾袞排名在前。濟爾哈朗能力固然有限,但辦起事來一向兢兢業業。擔任輔政王後,他在盛京盡心輔佐幼帝,多爾袞則率領大軍攻明,直搗北京。順治元年九月,濟爾哈朗護駕進入北京。福臨首先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接著封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短短幾個月間,清朝的形勢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多爾袞統率的清軍,一路勢如破竹,他的威望也如日東升。曆史的機遇,把多爾袞推向了前台,使他成為眾人景仰的大英雄,清王朝無往不勝的象征。與此同時,濟爾哈朗卻在幕後做些日常性工作。一個在前台發號施令,一個在後台默默無聞,兩個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多爾袞為人專擅,權力欲極強,濟爾哈朗卻一事當前,首先考慮如何明哲保身。這種性情的差異,決定了濟爾哈朗在處理與多爾袞的關係時,總是一味退讓,甘居下風。順治四年(1647),由濟爾哈朗領銜,與其他王公聯名上書多爾袞,稱國家已經安定,享有升平,都是由於蒙受皇叔父攝政王的福澤,考慮到攝政王素有風疾,跪拜不便,請求在皇上麵前免於跪拜。對於這樣的請求,多爾袞竟也恬然受之。濟爾哈朗一再退讓,不惜阿諛奉承,固然為了避免矛盾,維護皇族內部的團結與統治集團的最高利益,遷都北京後,他還率領諸王大臣主動要求在禮儀上,大幅度提高多爾袞的待遇。他做得應該算是足夠了。同時也助長了多爾袞的野心,促使他不斷以合法方式加強自己的權力。多爾袞先是稱叔父攝政王,接著稱皇叔父攝政王,又稱皇父攝政王,大權獨攬,專擅自恣,最後連皇帝的印璽也搬到自己的家中。濟爾哈朗雖一再隱忍退讓,卻沒能維護住自己的權位。多爾袞為了滿足多鐸的要求,還是不肯放過他。當時,多爾袞的王府壯麗不亞於皇宮,卻以濟爾哈朗的王府超標為由,罷黜了他的輔政王,換上了多鐸。這種仗勢欺人、公然行私的行徑實在太過乖張,次年,又有人揭發他在皇太極死後,曾迎合兩黃旗,讚同立肅親王豪格為君。為此,他的爵位從親王降為郡王。次月恢複了他的親王爵。豪格身陷獄中,不久暴亡,時年40歲。本來被舉報的主要對象濟爾哈朗處分頗輕,反而是被牽連進來的豪格身陷囫圇。這顯然是多爾袞集團精心策劃下的結果。那麽濟爾哈朗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一個什麽樣的角色呢?前麵已經說過,濟爾哈朗對於皇太極,顯然是忠心耿耿的。那麽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應該盡量避免與豪格接觸,從而給人以口實,使多爾袞集團借機發難,甚至間接影響到福臨的帝位。他確實是這麽做的,但是卻不徹底。這樣做的結果或許會讓多爾袞集團意識到,豪格與鑲藍旗之間有著說不清楚的關係。麵對這樣的切實威脅,必然要加速對於豪格一派的處置。從大的方麵來說,如果豪格做為政治勢力長期存在,那麽在長期鬥爭中,雙方的損失會越來越大,必然會威脅到福臨的帝位和整個清朝的國基。相對於多爾袞而言,豪格顯然不占優勢,所以濟爾哈朗選擇以犧牲相對處於弱勢的豪格為代價來換取福臨帝位和政局的相對平穩。接著,多爾袞將濟爾哈朗徹底排除出權力中樞,委派他為定遠大將軍,率師下湖廣,與南明軍隊作戰。濟爾哈朗在湖南等地整整作戰一年,順治七年(1650)正月才凱旋迴師。之所以如此大費周折的談論濟爾哈朗在平衡雙方勢力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想表達我這樣一個觀點:即縱觀整個反對多爾袞集團的各方和他們在與多爾袞集團的鬥爭過程當中極大的影響了政局走勢的恰恰是這位看似“恭順”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雖然還不能據此將其做為反對各方的核心來看待,但是他所起到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在當時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下,能夠不溫不火的做到這一點,的確需要十足的勇氣和無比的睿智。第二件事,定罪多爾袞,還大政於帝。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病死,隻有39歲。多爾袞年紀輕輕,已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的早死,無疑給自己留下了許多遺憾,但對他的堂兄濟爾哈朗來說,卻是人生一次難得的轉機。在此前的7年裏,濟爾哈朗在多爾袞麵前,唯唯諾諾,加倍小心,仍免不了受排斥受打擊。一旦多爾袞撒手塵寰,他成為朝中資曆最老、地位最高的親王。於是,他審時度勢,聯合諸王參劾多爾袞一黨,將大權歸於順治帝。這成為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業績。多爾袞攝政7年,重用親信,誅除異己,在朝中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濟爾哈朗清算其黨羽,采取了循序漸進,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首先,清算多爾袞的親兄阿濟格。阿濟格一向恃功自傲,在朝中積怨甚多。他聽到多爾袞死訊後,首先想到的是承襲攝政王位。他私下派人往召自己的兒子勞親,讓他多帶兵前來。多爾袞靈車到京,福臨親迎,阿濟格父子分左右坐在福臨兩旁的首座。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濟爾哈朗等人早已暗中伏下甲兵,一舉擒獲了阿濟格父子。接著,以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等罪名,將他削爵幽禁。阿濟格爭取攝政王不成,反而落得人財兩空,身陷牢獄,性情越發狂暴。順治八年(1651)十月,福臨賜阿濟格自盡。其次,整肅多爾袞的親信。拜音圖、鞏阿岱、錫翰是努爾哈赤幼弟巴雅喇之子。皇太極時,拜音圖任鑲黃旗固山額真,封貝勒,弟鞏阿岱、錫翰封授輔國將軍。皇太極死後,鞏阿岱、錫翰、拜音圖隨同兩黃旗大臣,堅決擁立皇太極長子豪格為嗣君。鞏阿岱和錫翰還是前往豪格家中密議立汗大事的八大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