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清朝初期的大臣。1608年與褚英征伐烏喇。後三年再伐烏喇,擊敗布占泰。因作戰勇敢,戰功卓著,天命元年與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並被封為和碩貝勒,號稱“四大貝勒”,阿敏以序稱二貝勒。1619年,參加薩爾滸大戰。後出征朝鮮。其後數年,數次出師進攻明境。但因桀驁不馴,不遵上命,燒殺搶掠,被皇太極削爵囚禁,不久病卒。舒爾哈齊被害19年後(即後金天聰四年,1630),兩個家庭間,又爆發了新的衝突。天命十一年(1626),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八子皇太極受諸貝勒推舉繼承汗位。4年後,他基於加強汗權(皇權)的需要,斷然幽禁了濟爾哈朗的哥哥阿敏。阿敏生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父親被囚時他僥幸免於一死,從此跟隨伯父努爾哈赤南征北戰。阿敏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天命元年(1616),努爾哈赤稱汗建國(大金國,史稱後金),封阿敏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在四大和碩貝勒中,依齒序阿敏位居第二,稱二貝勒,地位僅次於努爾哈赤的第二子大貝勒代善。阿敏戰功卓著,地位很高。
對於父親的死,耿耿於懷。
努爾哈赤生前,阿敏畏於伯父的威嚴,不敢流露異誌,一旦堂弟皇太極繼位,他便無所顧忌。有一次,他居然對皇太極說:“我與眾貝勒共議你為汗,你即位後,讓我出居外藩就行了。”阿敏的要求令皇太極頗感震驚。由於皇太極和眾貝勒的一致反對,阿敏的謀劃沒有得逞。阿敏還在眾貝勒中揚言:“我怕誰?他(指皇太極)能把我怎麽樣?”這些桀驁不遜的言語,矛頭直指皇太極,其間還夾雜著對先汗的宿怨。
出征朝鮮,欲行分裂。
天聰元年(1627),阿敏奉命率師征朝鮮,直逼朝鮮王京,朝鮮國王被迫求和。阿敏往征朝鮮,真實的用意可能在於自立門戶,所以當朝鮮國王接受和議條件後,他並不急於退兵,而是對隨行的諸貝勒說:“你們願意迴去就自己迴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進朝鮮都城,我一向羨慕明朝皇帝與朝鮮國王居住的宮殿,無緣得見,現在既然來了,一定要進去看看。”他甚至打算在朝鮮屯居久住,不再歸國。但他的意圖遭到其他貝勒的一致反對,其中包括他的親弟濟爾哈朗。阿敏欲留不能,怒不可遏,縱兵擄掠三日而歸。
心懷異誌,態度專橫。
阿敏生性鹵莽,口無遮攔,常在大庭廣眾中散布怨言,諸如:“我何故生而為人?”“還不如山上的一棵樹,或者坡上的一塊石頭”,“即使被人砍伐為柴,甚至被野獸澆上一泡尿,也比現在的處境強”。這些話不僅是牢騷,也是對皇太極的影射,說明阿敏心懷不滿,態度跋扈。阿敏還向叔父貝和齊說,自己在夢中被努爾哈赤捶打,但是有黃蛇護身。這顯然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著篡奪汗位的野心。
帶兵出征,兵敗棄城。
天聰三年(1629)十月,皇太極親統大軍征明,攻克了山海關內的永平(河北盧龍)、灤州(河北灤縣)、遷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極派阿敏率軍前往駐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反擊,後金軍隊連戰失利,損失慘重,阿敏驚慌失措,棄城而逃。逃跑前,他下令將城中漢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殺,財產洗掠一空。阿敏平日妄自尊大、專橫跋扈,積怨甚多,這次大敗而歸,受到舉國上下的譴責。皇太極乘機利用此事,拔除了這個眼中釘。皇太極在精心羅織的16條罪狀中,首先列出的一條大罪是:“(太祖在時)挑嗾其父,欲離兄汗。”其他重罪還有“自視為汗,欺淩在下諸貝勒”“丟棄永平,殘殺降民”“使惡名揚於天下”等等。經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敏應當處斬。皇太極則下令免死,改為囚禁。3年後,有漢官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為由,奏請皇太極效法周文王,赦免阿敏,讓他戴罪立功。但皇太極沒有接受。阿敏被囚,客觀上為皇太極加強汗權掃清了道路。
雙方矛盾逐步激化
阿敏被囚10年後,死在獄中,終年55歲。他的命運,與其父簡直如出一轍。天聰元年征朝鮮,阿敏想久居朝鮮自立,濟爾哈朗不讚同其意見,而是與其他貝勒一起堅持戰前的決策,與朝鮮議和盟誓後罷兵迴國。這年濟爾哈朗28歲,在大是大非上已有獨立的判斷。第二件,天聰四年,皇太極命阿敏率兵替代鎮守永平的濟爾哈朗,阿敏卻節外生枝,請求與濟爾哈朗同駐永平。皇太極以濟爾哈朗“久駐當地,辛苦可念”為由而婉拒。為此,阿敏大為不滿,對送行的諸貝勒說:“先汗(努爾哈赤)在時,曾命我弟與我同行,今上(皇太極)即位,乃不令與我同行。我到永平後,一定留他同駐。若他不從,我當用箭射他!”送行的貝勒趕忙予以製止,他卻越說越氣,最後幹脆抬起胳膊大聲說:“我自己殺我弟弟,誰能把我怎麽樣?”這一方麵反映了阿敏的專橫,另一方麵也說明他對濟爾哈朗早有不滿。阿敏獲罪後,其名下的鑲藍旗轉歸濟爾哈朗所有,濟爾哈朗由此成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他還繼承了阿敏的龐大家產和人口。可見,阿敏的獲罪,對濟爾哈朗不僅沒有傷害,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人。不久,濟爾哈朗率領諸弟和子侄輩一同發誓:“我父、兄行為有罪,自遭報應。如果我們認為有罪的父、兄做得對而產生異心,一定不得好死!”這確實不是他希圖自保的無奈之舉,而是發自肺腑的誓言,印證了他一貫的態度。與其父、兄的悲劇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濟爾哈朗在皇太極執政的17年中從未受到過責罰,在政治上也是一帆風順,這種情況在他的同輩兄弟中也不多見。這可能得益於他處事的精明和審慎,當然也可能是由於堂兄皇太極對他的信任。
對於父親的死,耿耿於懷。
努爾哈赤生前,阿敏畏於伯父的威嚴,不敢流露異誌,一旦堂弟皇太極繼位,他便無所顧忌。有一次,他居然對皇太極說:“我與眾貝勒共議你為汗,你即位後,讓我出居外藩就行了。”阿敏的要求令皇太極頗感震驚。由於皇太極和眾貝勒的一致反對,阿敏的謀劃沒有得逞。阿敏還在眾貝勒中揚言:“我怕誰?他(指皇太極)能把我怎麽樣?”這些桀驁不遜的言語,矛頭直指皇太極,其間還夾雜著對先汗的宿怨。
出征朝鮮,欲行分裂。
天聰元年(1627),阿敏奉命率師征朝鮮,直逼朝鮮王京,朝鮮國王被迫求和。阿敏往征朝鮮,真實的用意可能在於自立門戶,所以當朝鮮國王接受和議條件後,他並不急於退兵,而是對隨行的諸貝勒說:“你們願意迴去就自己迴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進朝鮮都城,我一向羨慕明朝皇帝與朝鮮國王居住的宮殿,無緣得見,現在既然來了,一定要進去看看。”他甚至打算在朝鮮屯居久住,不再歸國。但他的意圖遭到其他貝勒的一致反對,其中包括他的親弟濟爾哈朗。阿敏欲留不能,怒不可遏,縱兵擄掠三日而歸。
心懷異誌,態度專橫。
阿敏生性鹵莽,口無遮攔,常在大庭廣眾中散布怨言,諸如:“我何故生而為人?”“還不如山上的一棵樹,或者坡上的一塊石頭”,“即使被人砍伐為柴,甚至被野獸澆上一泡尿,也比現在的處境強”。這些話不僅是牢騷,也是對皇太極的影射,說明阿敏心懷不滿,態度跋扈。阿敏還向叔父貝和齊說,自己在夢中被努爾哈赤捶打,但是有黃蛇護身。這顯然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著篡奪汗位的野心。
帶兵出征,兵敗棄城。
天聰三年(1629)十月,皇太極親統大軍征明,攻克了山海關內的永平(河北盧龍)、灤州(河北灤縣)、遷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極派阿敏率軍前往駐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反擊,後金軍隊連戰失利,損失慘重,阿敏驚慌失措,棄城而逃。逃跑前,他下令將城中漢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殺,財產洗掠一空。阿敏平日妄自尊大、專橫跋扈,積怨甚多,這次大敗而歸,受到舉國上下的譴責。皇太極乘機利用此事,拔除了這個眼中釘。皇太極在精心羅織的16條罪狀中,首先列出的一條大罪是:“(太祖在時)挑嗾其父,欲離兄汗。”其他重罪還有“自視為汗,欺淩在下諸貝勒”“丟棄永平,殘殺降民”“使惡名揚於天下”等等。經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敏應當處斬。皇太極則下令免死,改為囚禁。3年後,有漢官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為由,奏請皇太極效法周文王,赦免阿敏,讓他戴罪立功。但皇太極沒有接受。阿敏被囚,客觀上為皇太極加強汗權掃清了道路。
雙方矛盾逐步激化
阿敏被囚10年後,死在獄中,終年55歲。他的命運,與其父簡直如出一轍。天聰元年征朝鮮,阿敏想久居朝鮮自立,濟爾哈朗不讚同其意見,而是與其他貝勒一起堅持戰前的決策,與朝鮮議和盟誓後罷兵迴國。這年濟爾哈朗28歲,在大是大非上已有獨立的判斷。第二件,天聰四年,皇太極命阿敏率兵替代鎮守永平的濟爾哈朗,阿敏卻節外生枝,請求與濟爾哈朗同駐永平。皇太極以濟爾哈朗“久駐當地,辛苦可念”為由而婉拒。為此,阿敏大為不滿,對送行的諸貝勒說:“先汗(努爾哈赤)在時,曾命我弟與我同行,今上(皇太極)即位,乃不令與我同行。我到永平後,一定留他同駐。若他不從,我當用箭射他!”送行的貝勒趕忙予以製止,他卻越說越氣,最後幹脆抬起胳膊大聲說:“我自己殺我弟弟,誰能把我怎麽樣?”這一方麵反映了阿敏的專橫,另一方麵也說明他對濟爾哈朗早有不滿。阿敏獲罪後,其名下的鑲藍旗轉歸濟爾哈朗所有,濟爾哈朗由此成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他還繼承了阿敏的龐大家產和人口。可見,阿敏的獲罪,對濟爾哈朗不僅沒有傷害,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人。不久,濟爾哈朗率領諸弟和子侄輩一同發誓:“我父、兄行為有罪,自遭報應。如果我們認為有罪的父、兄做得對而產生異心,一定不得好死!”這確實不是他希圖自保的無奈之舉,而是發自肺腑的誓言,印證了他一貫的態度。與其父、兄的悲劇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濟爾哈朗在皇太極執政的17年中從未受到過責罰,在政治上也是一帆風順,這種情況在他的同輩兄弟中也不多見。這可能得益於他處事的精明和審慎,當然也可能是由於堂兄皇太極對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