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


    落針可聞。


    滿朝群臣皆頭皮炸開,冷汗直冒。


    臣子們萬萬想不到,這些節度使如此大膽,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聯手造反?


    朔方節度使前車之鑒,他們看得還不夠清楚?


    唯有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麵色平靜,翻閱著呈遞上來的戰報。


    “清君側?”


    李祀望著戰報,臉上泛出一絲冷意。


    北庭節度使倒也聰明,沒有直接起身就造反,而是打著‘清君側’的名頭,想要先掌控長安,將皇帝身邊的奸臣鏟除......


    隻是,掌控長安之後,究竟是‘清君側’,還是窺視其他,恐怕都是由趙珙說的算了。


    “念。”


    李祀將戰報丟在龍案之上。


    “遵旨。”


    近侍太監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將戰報捧在手上,高聲道:“聖人無道,重奸臣,輕忠臣,不辨是非,肆意殺戮......”


    “今臣趙珙決定匡扶寰宇,為大唐萬萬生靈起兵,望陛下迷途知返......”


    近侍太監顫著聲音念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敢起身:“陛下恕罪。”


    朝堂百官聽到戰報內容,紛紛臉色難看至極。


    清君側?


    鏟除陛下身邊的奸臣?


    這北庭節度使的意思,是滿朝文武都是奸臣嗎?


    一時間,群臣激憤。


    在他們看來,當今陛下雄才大略,乃百年不遇的明君,怎麽到了趙珙嘴裏,就成了暴君?


    不僅如此,連他們這些臣子,也都成了奸臣?


    隻不過,戰報之中,透露出的其他東西,卻是讓眾人心驚。


    北庭節度使聯合幽州等五地節度使,聯手發兵一百五十萬,一路上所向睥睨,即將抵達南亭關。


    南亭關距離長安城不到五百裏,其間再無任何關卡。


    一旦叛軍攻破南亭關,將會一馬平川,直入長安城下。


    到那時,長安被一百五十萬大軍圍住,恐怕真有被攻破的危險。


    想明白這點,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李祀微微靠在龍椅寶座之上,望著百官們的反應,緩緩說道:“眾愛卿有何話要說?”


    李祀話音剛落,內閣首輔張居正走出列,拱手道:“啟稟陛下,當務之急,是要決定是否派兵迎戰叛軍。”


    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聲音迴響在太極殿上。


    張居正並沒有被叛軍嚇到,反而直接詢問天子,是否迎戰。


    這確實是目前最需要考慮事。


    朝堂群臣神色微微一變。


    迎戰?


    叛軍擁兵一百五十萬。


    拿什麽迎戰?


    “愛卿繼續說。”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望向張居正,微微頷首道。


    “迴稟陛下,臣想知道,如今南亭關守軍如何?”張居正高聲問道。


    “啟稟陛下。”


    兵部尚書斬出,躬身道:“南亭關常備守軍大概十萬人,除此之外,南亭關有百姓三十餘萬,必要時刻,可全員參戰!”


    兵部尚書的話讓臣子們手腳冰涼。


    十萬守軍?


    一百五十萬叛軍?


    這拿命去守啊?!


    “啟稟陛下,南亭關守將董正清乃臣好友,董正清極為擅長守城,安史之亂時,董正清曾以五大大軍,擋住三十萬大軍圍城十多日,最後堅持到援軍支援......”


    “臣以為,如今南亭關有十萬守軍,即便叛軍多達一百五十萬,但有董正清在,堅持兩三日當無問題。”


    兵部尚書的話讓李祀微微詫異。


    董正清?


    李祀默念了一句。


    李祀到現在才知道,大唐帝國之中,竟然有如此將才?


    以五萬守軍守住三十萬大軍圍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守城固然占據地利。


    可一旦攻城一方數量占據絕對優勢,光用人海戰術,就足以耗死守城方了......


    “陛下,臣願意率軍支援南亭關,誓死守住南亭關,將叛軍抵擋在外!!”


    兵部尚書高聲說道。


    在兵部尚書看來,當今天子,乃重振大唐的最後希望,兵部尚書絕對不允許有其他人敢傷害到陛下。


    作為大唐帝國的老臣,兵部尚書做夢都希望看到大唐帝國重新興盛,而不是以前那般腐朽不堪。


    “陛下,臣也願意請戰!”


    “陛下臣請旨隨兵部尚書大人一起,迎擊叛軍!”


    ...


    陸續有一些武將站了出來,高聲說道。


    朝堂之上的臣子們心裏清楚,一旦讓叛軍真的攻進長安城,第一個死的恐怕就是他們。


    因為叛軍打的就是‘清君側’的旗子。


    即便是做做樣子,叛軍也不會放過朝中這些大臣......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望著滿朝群臣,擺了擺手,說道:“既然如此,傳朕旨意,命令兵部尚書率領五十萬大軍,迎戰叛軍。”


    李祀話音剛落,兵部尚書立即說道:“臣領旨。”


    長安城中,一共有八十萬守軍。


    這八十萬守軍,分別為神策軍以及皇宮禁軍。


    兵部尚書領旨後退出太極殿。


    兵部尚書離開後。


    李祀目光一轉,望向滿朝群臣,開口問道:“愛卿們還有其他事要上奏嗎?”


    “臣沒有。”


    “臣也沒有。”


    文武百官相互看了一眼,拱手道。


    李祀直接起身,一甩衣袖:“退朝。”


    “恭送陛下。”


    朝堂群臣叩拜高唿道。


    李祀走出太極殿後。


    臣子們才敢起身,低聲議論起來。


    雖然,朝堂之上,陛下表現的非常輕描淡寫,但大臣們卻是憂心忡忡。


    哪怕陛下已經讓兵部尚書率領五十萬大軍迎戰,但叛軍可是多大一百五十萬之眾啊!


    區區五十萬大軍,能擊退叛軍嗎?


    再說。


    南亭關隻有十萬守軍。


    哪怕兵部尚書對南亭關守將再看好,但能不能將叛軍擋在南亭關外,還是兩說。


    萬一......


    萬一南亭關淪陷,大唐境內,還有誰能擋住叛軍?


    ...


    ...


    今日早朝,北庭等五地節度使叛亂的消息迅速傳開。


    長安城中,宛若炸開了鍋一般。


    無數百姓開始恐慌,甚至有些人帶頭逃離長安城。


    然而。


    就在這個時候。


    東廠之內,發出一道命令。


    所有人等,不得議論,不得擅自逃離。


    否則,按叛逆罪處理。


    一時間,東廠督衛紛紛出動。


    整個長安城,在東廠督衛的巡視下,膽戰心驚,不敢有絲毫忤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萬界之神話帝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到原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到原初並收藏召喚萬界之神話帝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