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作坊開工
重生農家:種種田,撩撩漢 作者:蘇離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為劉姥爺等人接風。劉氏宰了隻雞,又叫明誌到鎮上割了五斤豬肉,買了尾魚……明月和劉氏母女兩人忙碌了半日,張羅出了一桌子豐盛的菜肴。
黃燜雞、迴鍋肉、豬肉白菜燉粉條、粉蒸排骨、紅燒魚、涼拌豬皮、炸茄盒、青菜羹、玉米餅……一道道菜端上來,兩張炕桌拚起來才將將擺的下這些菜。
王氏活了半輩子,當真是過年都沒吃上過這麽好的席麵。她不由再一次驚歎,看來小妹家,是真發達了……她此刻,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來時便應該把文慧也一起帶了來,好叫她與明誌兩個多親近親近……如今的李家,可是個福窩啊。
飯桌上,劉姥爺眼泛淚光,大口的喝著酒,臉上一直掛著欣慰的笑容。“壽哥,桂芝……你們有今天……爹高興……爹為你們高興。”
李壽也頗為動容,他斟了一杯酒,對著劉姥爺哽咽的道“爹,您放心,我一定會對桂芝好,一定會好好孝敬您和我娘。”
“好!好!好!”劉姥爺聲音洪亮的連說了三個好字,抬起酒杯,仰頭飲盡了杯中酒。
這一晚,翁婿倆拉了劉永強作陪,三人一直喝到半夜子時,方才醉醺醺的睡過去了。
劉姥爺是個極有原則的人,第二天照樣起了個大早,不顧李壽和劉氏的勸阻,擼起袖子就開始去幫忙收紅薯了。
有了劉姥爺三人的幫忙,紅薯的收購日益順遂。隨著院子裏的紅薯越堆越多,明月便打算著,開始重新做粉條。
粉條這東西也是天涼了才能做的,它跟做臘腸是一個道理,都需要掛曬晾幹才能長時間保存,若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做出來,還不等曬幹就都餿了。
現在已是十月,得趁著這段時日多做些粉條出來。進了十一月中旬,便要開始做臘腸了。現在粉條還未打開市場,臘腸才是福生記的招牌,不能耽誤了。算一算時間,卻是有些趕不及。
明誌提議可以從村裏再請幾個人來幫忙,明月卻有些猶豫……畢竟這也算是個手藝活,粉條現在也還是個稀罕物,若是被有心人學去了,福生記便多了一個競爭對手,那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雖然粉條的製作方法簡單,可若是不懂得其中的奧妙,古人想要山寨出粉條來,卻也不易。所以,隻要明月這裏保密工作做的好,至少三年之內,這粉條生意隻會是福生記獨一家的。三年之後,那便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到時候福生記所倚靠的便是三年以來積累的口碑和品牌效應了。
所以,未想出萬全的辦法之前,明月能信任的隻有自家人。
思來想去,明月最後請了李栓子和隔壁周嬸的兒子周二樁來家裏幫忙收紅薯,明蘭還是負責記賬,王氏負責發錢,劉姥姥負責做飯、帶孩子。其餘的人,都到作坊裏開工做粉條。
好在,李家前院和後院早前便砌了堵牆隔開來。小門一關,自是沒人能來打擾。前頭大院裏熱熱鬧鬧的收著紅薯,後頭作坊裏熱火朝天的做著粉條,倒是兩不耽誤。
黃燜雞、迴鍋肉、豬肉白菜燉粉條、粉蒸排骨、紅燒魚、涼拌豬皮、炸茄盒、青菜羹、玉米餅……一道道菜端上來,兩張炕桌拚起來才將將擺的下這些菜。
王氏活了半輩子,當真是過年都沒吃上過這麽好的席麵。她不由再一次驚歎,看來小妹家,是真發達了……她此刻,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來時便應該把文慧也一起帶了來,好叫她與明誌兩個多親近親近……如今的李家,可是個福窩啊。
飯桌上,劉姥爺眼泛淚光,大口的喝著酒,臉上一直掛著欣慰的笑容。“壽哥,桂芝……你們有今天……爹高興……爹為你們高興。”
李壽也頗為動容,他斟了一杯酒,對著劉姥爺哽咽的道“爹,您放心,我一定會對桂芝好,一定會好好孝敬您和我娘。”
“好!好!好!”劉姥爺聲音洪亮的連說了三個好字,抬起酒杯,仰頭飲盡了杯中酒。
這一晚,翁婿倆拉了劉永強作陪,三人一直喝到半夜子時,方才醉醺醺的睡過去了。
劉姥爺是個極有原則的人,第二天照樣起了個大早,不顧李壽和劉氏的勸阻,擼起袖子就開始去幫忙收紅薯了。
有了劉姥爺三人的幫忙,紅薯的收購日益順遂。隨著院子裏的紅薯越堆越多,明月便打算著,開始重新做粉條。
粉條這東西也是天涼了才能做的,它跟做臘腸是一個道理,都需要掛曬晾幹才能長時間保存,若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做出來,還不等曬幹就都餿了。
現在已是十月,得趁著這段時日多做些粉條出來。進了十一月中旬,便要開始做臘腸了。現在粉條還未打開市場,臘腸才是福生記的招牌,不能耽誤了。算一算時間,卻是有些趕不及。
明誌提議可以從村裏再請幾個人來幫忙,明月卻有些猶豫……畢竟這也算是個手藝活,粉條現在也還是個稀罕物,若是被有心人學去了,福生記便多了一個競爭對手,那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雖然粉條的製作方法簡單,可若是不懂得其中的奧妙,古人想要山寨出粉條來,卻也不易。所以,隻要明月這裏保密工作做的好,至少三年之內,這粉條生意隻會是福生記獨一家的。三年之後,那便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到時候福生記所倚靠的便是三年以來積累的口碑和品牌效應了。
所以,未想出萬全的辦法之前,明月能信任的隻有自家人。
思來想去,明月最後請了李栓子和隔壁周嬸的兒子周二樁來家裏幫忙收紅薯,明蘭還是負責記賬,王氏負責發錢,劉姥姥負責做飯、帶孩子。其餘的人,都到作坊裏開工做粉條。
好在,李家前院和後院早前便砌了堵牆隔開來。小門一關,自是沒人能來打擾。前頭大院裏熱熱鬧鬧的收著紅薯,後頭作坊裏熱火朝天的做著粉條,倒是兩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