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之後,歸於其居!百歲之後,歸於其室!”詩句如風帶著淚光飛過我的耳鬢,冰涼透著鹽田的淡淡鹹味。
我從未想過一個男子會這般哭泣,隻是因為失了妻子。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是詩經中的《唐風?葛生》。
是悼亡詞!
而且還是最經典的悼亡詞!
會吟這首詩,明顯李忠對於妻子是有情的。那當時他奪走圖紙的那一幕到底是為何呢?
不是為了永世同昌?
那建造這個負一層又到底是為了什麽?
等等……
負一層?
對!為什麽是負一層?
照例來說,古代的房子地基很淺,地下建築的造價也意外的昂貴。如果硬要說建在地下的,那大多都是陵墓……
不會吧?該不會到頭來我那麽累死累活是個烏龍吧?
腦袋裏飛快運轉的信息讓我有點蒙圈,有沒有攻略秘籍呀!好歹讓我走對路子才行呀!當初猜狀元,狀元變成廢太子李忠,現在猜……
總不能罪魁禍首是最無辜的那一個吧!
我想靜靜……讓我仔細理一理。
李忠很可能原先是以為李氏也就是李淑蔓,就是個監視他的細作,所以自從她過門,必然少不了對她冷落。
可後來日子久了,李忠對這個能夠討得武後也就是武昭儀歡心的李氏有了好感。緊接著,李氏拿出傾世同昌塔的圖紙,不管是什麽樣說法,總之最後李忠沒有同意她的決定,更是奪走圖紙憤然離去。
先不說這座塔到底會帶來什麽樣的災難,就說李氏所謂的以死明誌,現在細想起來都有很多問題。
第一種可能,李忠愛她,那她要以身殉塔,李忠自然不會同意並奪走圖紙;
第二種可能,李忠不愛她,但這圖確實可以永世同昌,代價巨大,李氏不願意建立,那李忠貪婪他也自然會奪走圖紙。
作為塔的設計者,圖紙的一切都任由她修改,她若是不願意,大可以在建塔的爭執上妥協,最後隨便建一座塔應付他?
為什麽偏偏非要用死來做文章?
腦海中一個念想一閃而過,一幕幕劇情如梭飛逝串聯。
原來一切的經過是這樣!
我在第七層隔間裏就應該想到這其中有隱情,可當時為什麽我沒想那麽多?
那時候,我似乎一醒來便就被李氏絆住脫下六層!
難道,真的是她?
“正三品杜陵郡淑夫人……這座塔最後還是你建的吧!”鼓起勇氣,我抱著最後賭一把的態度對著不斷放映的場景喊話。
話音隨著場景中沙穀沙粒簌簌作響的聲音沉澱,周圍的迴憶還在持續,一縷雪青色的影子卻在空曠的部分凝聚起來。
一頭如漆的長發在漩渦式的雪青色光影中浮現出來,慢慢褪去那種混沌,隨後又露出一身雪青色的外罩阡陌袍,雪白的裙擺滾地搖曳著。
一切都顯得那麽簡潔,遠遠的還是那種如水的溫柔,她依舊是第一次見時的樣子。
但也有不同,眼前的她比之前看到的要鮮亮的多。
鮮亮,這個詞真的很貼切。
現在的她,血紅的唇,血紅的眼睛,如墨的眉毛再配上蒼白的麵孔,說是恐怖卻又美不勝收,說是美麗卻又覺得毛骨悚然。
一股股陰風在她周圍逃竄著,就好像似要逃避她,卻又怎麽也逃不掉一般的反彈迴來。總而言之,她現在這個樣子還真有點萬妖之主的樣子。
——李氏、杜陵郡淑夫人、狀元夫人、廢太子妃李淑蔓。
眼前這個擁有諸多稱唿的女人,就是她……先前在二層被我打中後消散,如今又再一次出現的她,就是她——李氏淑蔓。
這個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女人。這個一直以來將我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女人。
“沒想到,還是被你看出來了!早知道就該讓你一開始就看明白,也好讓我省點心思,留點力氣。可偏偏你現在才看出來,真是可惜了我那麽多傀儡……”
……沒有一個能把你殺掉。
剩下的一半聲音直接竄入我的腦海裏,看著李淑蔓一臉滿意的樣子,看來這最後的一句話是她故意為之的,好讓我知道她的厲害。
傀儡?李忠/洛疾風?洛劼鑫?還是整個洛家?
“一開始,我看到那壁畫中隻有你的畫像如此顯貴,我就猜想著建造塔的人應該是一個很愛你的人才對。然而下到六樓之前的那一幕幻境,卻直接讓我轉變了這個想法。”
沒錯,當初我真的覺得這洛家在第一代當家的手裏如何富貴,白手起家,患難夫妻多麽不易,所以在妻子死後,為了避免頂樓紅漆壓製的怨氣衝刷,所以特意造就了那一牆的壁畫。
雖然這樣可以解釋七層,卻怎麽也無法解釋八層紅漆壓製的怨氣。到底牽強可那時候一團混亂也就含糊過去了。
“但是,他真的那麽厭棄你,為什麽要有這樣一幅壁畫?狀元圖隻有七幅,沒有本就不是狀元的李忠,可洞房花燭圖卻有你。除去一些客觀可能,主觀來看就隻有可能是造塔的人就是李忠,而他單獨修築這第七層洞房花燭就是為了你!”
就在看到李忠詠頌唐風的時候,我才敢這麽確認無疑的正視自己的懷疑——李忠在迎娶李氏的時候,是那樣一個淒涼的洞房花燭。他虧欠她的太多,所以才在這座塔裏還她一個,他認為最美的。即使是一座陵墓,他也希望她是那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聚一身的人。
“這又如何呢?既然他修築了第七層,那這塔的建立你又是怎麽算在我頭上的呢?”李淑蔓聽到那句為了她的話,身體不由微微一顫,先前的傲氣瞬間煙消雲散一般,隱隱的可以感覺到她些許的怨氣收斂。但很快她又恢複了正常,又好似拋開了之前的一切,繼續與我對峙。
“我起先也覺得,既然他做出了七樓,那整座塔也該是他建造的。事實大概也是如此,可那個時候他應該早就已經是你的傀儡了吧!是你為了武後獻出生命,化為靈體附身在李忠身上,造成他鍾情占卜怪術,讓高宗對他失去信心!好讓武後的兒子李弘奪得太子之位,對吧!”
當年的李忠雖然無用平庸,卻到底是高宗的長子,虎毒不食子,沒有理由因為一個沒有證據的占卜之術廢掉李忠的太子。
唯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在圳州建造這傾世同昌塔!覬覦永生之術就和太宗末年的光景一樣!高宗怎能不厭棄,怎麽能不怪他不識大體,愛美人棄江山。
武後得勢迫害當朝皇後,推波助瀾的將太子廢黜早就是一個內外兼施的計謀。這怨不得李忠愚鈍,要怪隻能怪他身邊太多的暗鬼!
話間,我腦海中無意識的迴想起他看著李淑蔓屍身入殮時的那兩行清淚,他或許曾經對她有所戒備,但到底最後還是想與她攜手晚年。隻可惜這個女人身在曹營心在漢,辜負了李忠的癡情。
想到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曾經看唐史的時候讀到的一則趣事:
當年,武曌(也就是武昭儀,後來的武後)還是太宗才人的時候,與李淑蔓有表親關係的太史令李淳風便叮囑過太宗,武曌此女子必將禍國,亦或是說她是一個亦福亦禍的女子。這般五五分成的危險必然對大唐盛世是一種禍害。
雖然這麽說,李淳風到底還是沒有改變太宗的想法,可帝王心永遠深不可測,即便當年的太宗不信,這句話也照樣給太宗心裏留下痕跡。
就因為這一絲忌憚,釀成了李君羨的冤案。這恐怕是作為‘武才人’時的武後最難過的事情。流言蜚語皆因為一個武字,論是誰也安不下來。
而李淳風風水一家,也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吸引了武後的注意力。
一個小小的星象就能讓太宗擔憂,一道手令讓她出家為尼,那李淳風一家若是真有些能耐,助武後升天,也必然是意料中事了。
可以想象,武後迴朝已經是高宗時期。
李淳風已老且無後,這個時候得知他的外戚中有一個適齡的女子,也就是李淑蔓。
她將這個女子帶在身邊,一開始或許是也是出於忌憚,是為了給李淳風一個提醒。李淑蔓到底懵懂,即便知道自己是人質,當時對於宮中的爾虞我詐也全然是一種不知情的模樣。
與李忠相會,變成一顆武後絆倒皇後黨的棋子,恐怕也是一個意外。
畢竟那個時代忌諱同姓婚配,誰會擇一個同姓的女子嫁給太子李忠呢?除了虎兕相逢之中的一員——武後會有這樣的想法,用這種方式暗中給李忠抹黑,恐怕就沒有第二個人會有這樣的心機,陷當時世俗於不顧了。
雖然這隻是一種猜測,但是這段曆史卻是真實存在的,或許李淑蔓隻是這段曆史的犧牲品,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她的風水之術與李忠迷戀占卜是相似的。
曆史學的好就是有這種好處,無論什麽樣的野史都逃不出我的法眼,哈哈哈哈!我真的是太天才了!
周身的場景不知怎的倒迴李忠含淚詠頌唐風的那一幕,李淑蔓看著李忠**在沙穀中單薄的身軀,眼中不由湧出一絲不忍,櫻唇微啟,寥寥數語歎息道:
“奪位?我從未想過要幫武後,我隻是恨,難道褻瀆天機的人,想要體會那種愛就真的要遭受天譴嗎?”
我從未想過一個男子會這般哭泣,隻是因為失了妻子。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是詩經中的《唐風?葛生》。
是悼亡詞!
而且還是最經典的悼亡詞!
會吟這首詩,明顯李忠對於妻子是有情的。那當時他奪走圖紙的那一幕到底是為何呢?
不是為了永世同昌?
那建造這個負一層又到底是為了什麽?
等等……
負一層?
對!為什麽是負一層?
照例來說,古代的房子地基很淺,地下建築的造價也意外的昂貴。如果硬要說建在地下的,那大多都是陵墓……
不會吧?該不會到頭來我那麽累死累活是個烏龍吧?
腦袋裏飛快運轉的信息讓我有點蒙圈,有沒有攻略秘籍呀!好歹讓我走對路子才行呀!當初猜狀元,狀元變成廢太子李忠,現在猜……
總不能罪魁禍首是最無辜的那一個吧!
我想靜靜……讓我仔細理一理。
李忠很可能原先是以為李氏也就是李淑蔓,就是個監視他的細作,所以自從她過門,必然少不了對她冷落。
可後來日子久了,李忠對這個能夠討得武後也就是武昭儀歡心的李氏有了好感。緊接著,李氏拿出傾世同昌塔的圖紙,不管是什麽樣說法,總之最後李忠沒有同意她的決定,更是奪走圖紙憤然離去。
先不說這座塔到底會帶來什麽樣的災難,就說李氏所謂的以死明誌,現在細想起來都有很多問題。
第一種可能,李忠愛她,那她要以身殉塔,李忠自然不會同意並奪走圖紙;
第二種可能,李忠不愛她,但這圖確實可以永世同昌,代價巨大,李氏不願意建立,那李忠貪婪他也自然會奪走圖紙。
作為塔的設計者,圖紙的一切都任由她修改,她若是不願意,大可以在建塔的爭執上妥協,最後隨便建一座塔應付他?
為什麽偏偏非要用死來做文章?
腦海中一個念想一閃而過,一幕幕劇情如梭飛逝串聯。
原來一切的經過是這樣!
我在第七層隔間裏就應該想到這其中有隱情,可當時為什麽我沒想那麽多?
那時候,我似乎一醒來便就被李氏絆住脫下六層!
難道,真的是她?
“正三品杜陵郡淑夫人……這座塔最後還是你建的吧!”鼓起勇氣,我抱著最後賭一把的態度對著不斷放映的場景喊話。
話音隨著場景中沙穀沙粒簌簌作響的聲音沉澱,周圍的迴憶還在持續,一縷雪青色的影子卻在空曠的部分凝聚起來。
一頭如漆的長發在漩渦式的雪青色光影中浮現出來,慢慢褪去那種混沌,隨後又露出一身雪青色的外罩阡陌袍,雪白的裙擺滾地搖曳著。
一切都顯得那麽簡潔,遠遠的還是那種如水的溫柔,她依舊是第一次見時的樣子。
但也有不同,眼前的她比之前看到的要鮮亮的多。
鮮亮,這個詞真的很貼切。
現在的她,血紅的唇,血紅的眼睛,如墨的眉毛再配上蒼白的麵孔,說是恐怖卻又美不勝收,說是美麗卻又覺得毛骨悚然。
一股股陰風在她周圍逃竄著,就好像似要逃避她,卻又怎麽也逃不掉一般的反彈迴來。總而言之,她現在這個樣子還真有點萬妖之主的樣子。
——李氏、杜陵郡淑夫人、狀元夫人、廢太子妃李淑蔓。
眼前這個擁有諸多稱唿的女人,就是她……先前在二層被我打中後消散,如今又再一次出現的她,就是她——李氏淑蔓。
這個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女人。這個一直以來將我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女人。
“沒想到,還是被你看出來了!早知道就該讓你一開始就看明白,也好讓我省點心思,留點力氣。可偏偏你現在才看出來,真是可惜了我那麽多傀儡……”
……沒有一個能把你殺掉。
剩下的一半聲音直接竄入我的腦海裏,看著李淑蔓一臉滿意的樣子,看來這最後的一句話是她故意為之的,好讓我知道她的厲害。
傀儡?李忠/洛疾風?洛劼鑫?還是整個洛家?
“一開始,我看到那壁畫中隻有你的畫像如此顯貴,我就猜想著建造塔的人應該是一個很愛你的人才對。然而下到六樓之前的那一幕幻境,卻直接讓我轉變了這個想法。”
沒錯,當初我真的覺得這洛家在第一代當家的手裏如何富貴,白手起家,患難夫妻多麽不易,所以在妻子死後,為了避免頂樓紅漆壓製的怨氣衝刷,所以特意造就了那一牆的壁畫。
雖然這樣可以解釋七層,卻怎麽也無法解釋八層紅漆壓製的怨氣。到底牽強可那時候一團混亂也就含糊過去了。
“但是,他真的那麽厭棄你,為什麽要有這樣一幅壁畫?狀元圖隻有七幅,沒有本就不是狀元的李忠,可洞房花燭圖卻有你。除去一些客觀可能,主觀來看就隻有可能是造塔的人就是李忠,而他單獨修築這第七層洞房花燭就是為了你!”
就在看到李忠詠頌唐風的時候,我才敢這麽確認無疑的正視自己的懷疑——李忠在迎娶李氏的時候,是那樣一個淒涼的洞房花燭。他虧欠她的太多,所以才在這座塔裏還她一個,他認為最美的。即使是一座陵墓,他也希望她是那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聚一身的人。
“這又如何呢?既然他修築了第七層,那這塔的建立你又是怎麽算在我頭上的呢?”李淑蔓聽到那句為了她的話,身體不由微微一顫,先前的傲氣瞬間煙消雲散一般,隱隱的可以感覺到她些許的怨氣收斂。但很快她又恢複了正常,又好似拋開了之前的一切,繼續與我對峙。
“我起先也覺得,既然他做出了七樓,那整座塔也該是他建造的。事實大概也是如此,可那個時候他應該早就已經是你的傀儡了吧!是你為了武後獻出生命,化為靈體附身在李忠身上,造成他鍾情占卜怪術,讓高宗對他失去信心!好讓武後的兒子李弘奪得太子之位,對吧!”
當年的李忠雖然無用平庸,卻到底是高宗的長子,虎毒不食子,沒有理由因為一個沒有證據的占卜之術廢掉李忠的太子。
唯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在圳州建造這傾世同昌塔!覬覦永生之術就和太宗末年的光景一樣!高宗怎能不厭棄,怎麽能不怪他不識大體,愛美人棄江山。
武後得勢迫害當朝皇後,推波助瀾的將太子廢黜早就是一個內外兼施的計謀。這怨不得李忠愚鈍,要怪隻能怪他身邊太多的暗鬼!
話間,我腦海中無意識的迴想起他看著李淑蔓屍身入殮時的那兩行清淚,他或許曾經對她有所戒備,但到底最後還是想與她攜手晚年。隻可惜這個女人身在曹營心在漢,辜負了李忠的癡情。
想到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曾經看唐史的時候讀到的一則趣事:
當年,武曌(也就是武昭儀,後來的武後)還是太宗才人的時候,與李淑蔓有表親關係的太史令李淳風便叮囑過太宗,武曌此女子必將禍國,亦或是說她是一個亦福亦禍的女子。這般五五分成的危險必然對大唐盛世是一種禍害。
雖然這麽說,李淳風到底還是沒有改變太宗的想法,可帝王心永遠深不可測,即便當年的太宗不信,這句話也照樣給太宗心裏留下痕跡。
就因為這一絲忌憚,釀成了李君羨的冤案。這恐怕是作為‘武才人’時的武後最難過的事情。流言蜚語皆因為一個武字,論是誰也安不下來。
而李淳風風水一家,也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吸引了武後的注意力。
一個小小的星象就能讓太宗擔憂,一道手令讓她出家為尼,那李淳風一家若是真有些能耐,助武後升天,也必然是意料中事了。
可以想象,武後迴朝已經是高宗時期。
李淳風已老且無後,這個時候得知他的外戚中有一個適齡的女子,也就是李淑蔓。
她將這個女子帶在身邊,一開始或許是也是出於忌憚,是為了給李淳風一個提醒。李淑蔓到底懵懂,即便知道自己是人質,當時對於宮中的爾虞我詐也全然是一種不知情的模樣。
與李忠相會,變成一顆武後絆倒皇後黨的棋子,恐怕也是一個意外。
畢竟那個時代忌諱同姓婚配,誰會擇一個同姓的女子嫁給太子李忠呢?除了虎兕相逢之中的一員——武後會有這樣的想法,用這種方式暗中給李忠抹黑,恐怕就沒有第二個人會有這樣的心機,陷當時世俗於不顧了。
雖然這隻是一種猜測,但是這段曆史卻是真實存在的,或許李淑蔓隻是這段曆史的犧牲品,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她的風水之術與李忠迷戀占卜是相似的。
曆史學的好就是有這種好處,無論什麽樣的野史都逃不出我的法眼,哈哈哈哈!我真的是太天才了!
周身的場景不知怎的倒迴李忠含淚詠頌唐風的那一幕,李淑蔓看著李忠**在沙穀中單薄的身軀,眼中不由湧出一絲不忍,櫻唇微啟,寥寥數語歎息道:
“奪位?我從未想過要幫武後,我隻是恨,難道褻瀆天機的人,想要體會那種愛就真的要遭受天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