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說到趙構忽悠自己幾個親信,嶽飛是北鬥七星下凡,這些人不僅沒對他的說法有任何懷疑,甚至還把趙構直接升華為北極星下凡。
藍珪康履和四個百夫長擔心自己陽壽有損,都沒有把北極星或者北鬥七星的事傳出去。但別忘了,趙構早上在廚房炒油茶麵的時候,也玩過一次神秘,再加上磁州那邊傳言他可以點樹成兵,很快,趙構受命於天的傳言便幾乎人盡皆知了。隻是,這傳言實在有些跑偏——
康王大元帥本是天宮趙天王,因為偷吃了天帝的油茶麵,被罰下降人間。
趙構聽到相州上上下下都在傳這個事,差點沒暈過去。要知道,宋代的人信奉道教,全國普遍迷信。舉個例子,金軍在中原所向無敵,除了因為金軍本身戰鬥力確實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宋人都在傳金軍的元帥宗望是宋太祖趙匡胤轉世。宋太宗從趙匡胤手中奪了江山,如今太祖把天下再從太宗子孫手中討迴,也算是因果報應。
現在,相州都在傳言趙構是偷吃油茶麵被天庭扔下來的,再加上他發明的油茶麵真心好吃得如同天上美食,兩件事合起來相互作證,使得整個相州的老百姓,幾乎個個深信不疑。
偷吃油茶麵被罰下凡,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名聲,元帥府的個人個個義憤填膺,但趙構這個人心還是挺大的,臉皮又很厚,他想了一會兒,便說,被罰下凡,被派下凡,畢竟都是下凡嘛,哈哈哈哈。
雖然趙構表明了自己無所謂,但四個百夫長都替趙構委屈叫怨,尤其是石二郎,被氣得兩隻眼睛淚汪汪的,說自己寧可減壽四十年,也要把真相說出去,不能讓大家這麽傳大王的壞話。
趙構心底感動了一下,然後揮手阻止,“不可,不可,石二郎,本元帥還要看著你征戰沙場呢,不可破壞天命。”
藍珪康履也在邊上阻止,說官家(宋代皇帝稱官家)仍在,如果把大王是北極星的事情說出去,對元帥府來說是誅九族的大罪。
趙構心說欽宗那腦殘皇帝本身不也是自己的九族嗎?但他還是很同意絕對不能說出去的,他倒是不擔心欽宗會怎樣,他提心吊膽的對象是金人,萬一金人也信了他是什麽北極星下凡,派出大股軍力來殺他,那就不好了。於是,他再次嚴令,無論如何不可講出去,畢竟天機不可泄露。
------------------------------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得飛快,按照趙構的記錄,已經到了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十七日,此時整個中國都彌漫著一股悲觀恐慌的氣息,金軍將東京汴梁圍得如鐵桶一般,他們要做什麽,他們能做什麽,大宋的皇帝會怎樣?宋人以後該怎麽辦?從士大夫到平頭百姓,每個關心國家、甚至自己未來的人,都在提心吊膽的觀望。自然而然的,觀望的他們會看見趙構,此時唯一一個不在汴梁的嫡係親王。他在相州、也可能在磁州開了大元帥府,招收義勇舉兵報國。
磁州、相州的愛國誌士,整個河北(宋代的河北指黃河以北)的愛國誌士,都在往磁相兩州聚攏。趙構到相州不到五天,已有一千多名河北青年通過考核,成為義勇軍。而磁州那邊的斷臂李子明、小員外林雪鬆、水鬼王衝一也率領磁州人馬來相州與趙構匯合,不知不覺間,相州城外已有二千多義勇軍駐紮。一派星星之火足可燎原的朝氣景象。
趙構還跟在相州時一樣,每天都會到訓練場與義勇軍們一起訓練,隻是以前人少,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與那些能拉開二百斤的十夫長成為好友。而現在,光是十夫長就有了一百多人,他肯定不能像在磁州時那樣,再與這些人說說笑笑了,隻是每人草草聊過幾句,再了解一下他們的家世背景,也算是拚盡全力了。
“大元帥”,林雪鬆是百夫長中見世麵最多的,所以,也成了類似政委的角色,每天都在軍營內外跑來跑去,這天下午,他興衝衝到正在練習射箭的趙構身邊,拱手道,“恭喜大元帥,您說的嶽飛,已經成功詔安吉倩了。”
趙構聽嶽飛這個名字,心想,艾瑪,嶽大英雄你可算迴來了!實話說,五天前嶽飛請命詔安,說吉倩團夥在相州附近,趙構當時還以為嶽飛當晚便會帶著吉倩迴城,既然是沒有汽車的年代,那第二天也能迴來。可誰知,嶽飛走了這麽些天,而且沒有任何音信。趙構急了兩天,才想到這個年代,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話,嶽飛找一群落草為寇的“梁山壯士”,不可能十分快速。
時間過了這麽久,義勇軍軍營都蓋好了,趙構終於盼到嶽飛的消息,他放下弓箭,拍著自己的肚子期待的說,“快,快請嶽卿過來!”
林雪鬆恭敬道,“大元帥,嶽飛還沒迴來,但吉倩派了自己的族弟吉野送信來表示忠誠。”說完,林雪鬆雙手遞上一封信。
聽到吉野這個名字,趙構心說,吉野,還吉野家呢,但表麵上,他還是強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點了點頭,接過吉倩的信,當場打開細讀。裏麵文縐縐寫了七八頁,吉倩這位老兄不停的說自己多麽的忠誠,多麽想在國難之際為國家奉獻。趙構一方麵很感動,一方麵又覺得宋人的文化水平真的是意外的高。現代人對古代平民的印象往往是:沒文化到不識字。但在宋代,可能確實不少人文化水平不高,比如張二郎張三郎,他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連大名都沒給他們倆起,但他們在識字方麵,卻沒有任何問題。
想想也是,蘇東坡時代的城門看守,業餘讀物是《論語》;嶽飛是河北農民,能寫出流傳千古的《滿江紅》;吉倩是山上的土匪,冠冕堂皇的廢話都能寫出七八頁。可見,中華文明在宋以後,確實是下滑了,而且,下滑的速度簡直如自由落體。
藍珪康履和四個百夫長擔心自己陽壽有損,都沒有把北極星或者北鬥七星的事傳出去。但別忘了,趙構早上在廚房炒油茶麵的時候,也玩過一次神秘,再加上磁州那邊傳言他可以點樹成兵,很快,趙構受命於天的傳言便幾乎人盡皆知了。隻是,這傳言實在有些跑偏——
康王大元帥本是天宮趙天王,因為偷吃了天帝的油茶麵,被罰下降人間。
趙構聽到相州上上下下都在傳這個事,差點沒暈過去。要知道,宋代的人信奉道教,全國普遍迷信。舉個例子,金軍在中原所向無敵,除了因為金軍本身戰鬥力確實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宋人都在傳金軍的元帥宗望是宋太祖趙匡胤轉世。宋太宗從趙匡胤手中奪了江山,如今太祖把天下再從太宗子孫手中討迴,也算是因果報應。
現在,相州都在傳言趙構是偷吃油茶麵被天庭扔下來的,再加上他發明的油茶麵真心好吃得如同天上美食,兩件事合起來相互作證,使得整個相州的老百姓,幾乎個個深信不疑。
偷吃油茶麵被罰下凡,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名聲,元帥府的個人個個義憤填膺,但趙構這個人心還是挺大的,臉皮又很厚,他想了一會兒,便說,被罰下凡,被派下凡,畢竟都是下凡嘛,哈哈哈哈。
雖然趙構表明了自己無所謂,但四個百夫長都替趙構委屈叫怨,尤其是石二郎,被氣得兩隻眼睛淚汪汪的,說自己寧可減壽四十年,也要把真相說出去,不能讓大家這麽傳大王的壞話。
趙構心底感動了一下,然後揮手阻止,“不可,不可,石二郎,本元帥還要看著你征戰沙場呢,不可破壞天命。”
藍珪康履也在邊上阻止,說官家(宋代皇帝稱官家)仍在,如果把大王是北極星的事情說出去,對元帥府來說是誅九族的大罪。
趙構心說欽宗那腦殘皇帝本身不也是自己的九族嗎?但他還是很同意絕對不能說出去的,他倒是不擔心欽宗會怎樣,他提心吊膽的對象是金人,萬一金人也信了他是什麽北極星下凡,派出大股軍力來殺他,那就不好了。於是,他再次嚴令,無論如何不可講出去,畢竟天機不可泄露。
------------------------------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得飛快,按照趙構的記錄,已經到了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十七日,此時整個中國都彌漫著一股悲觀恐慌的氣息,金軍將東京汴梁圍得如鐵桶一般,他們要做什麽,他們能做什麽,大宋的皇帝會怎樣?宋人以後該怎麽辦?從士大夫到平頭百姓,每個關心國家、甚至自己未來的人,都在提心吊膽的觀望。自然而然的,觀望的他們會看見趙構,此時唯一一個不在汴梁的嫡係親王。他在相州、也可能在磁州開了大元帥府,招收義勇舉兵報國。
磁州、相州的愛國誌士,整個河北(宋代的河北指黃河以北)的愛國誌士,都在往磁相兩州聚攏。趙構到相州不到五天,已有一千多名河北青年通過考核,成為義勇軍。而磁州那邊的斷臂李子明、小員外林雪鬆、水鬼王衝一也率領磁州人馬來相州與趙構匯合,不知不覺間,相州城外已有二千多義勇軍駐紮。一派星星之火足可燎原的朝氣景象。
趙構還跟在相州時一樣,每天都會到訓練場與義勇軍們一起訓練,隻是以前人少,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與那些能拉開二百斤的十夫長成為好友。而現在,光是十夫長就有了一百多人,他肯定不能像在磁州時那樣,再與這些人說說笑笑了,隻是每人草草聊過幾句,再了解一下他們的家世背景,也算是拚盡全力了。
“大元帥”,林雪鬆是百夫長中見世麵最多的,所以,也成了類似政委的角色,每天都在軍營內外跑來跑去,這天下午,他興衝衝到正在練習射箭的趙構身邊,拱手道,“恭喜大元帥,您說的嶽飛,已經成功詔安吉倩了。”
趙構聽嶽飛這個名字,心想,艾瑪,嶽大英雄你可算迴來了!實話說,五天前嶽飛請命詔安,說吉倩團夥在相州附近,趙構當時還以為嶽飛當晚便會帶著吉倩迴城,既然是沒有汽車的年代,那第二天也能迴來。可誰知,嶽飛走了這麽些天,而且沒有任何音信。趙構急了兩天,才想到這個年代,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話,嶽飛找一群落草為寇的“梁山壯士”,不可能十分快速。
時間過了這麽久,義勇軍軍營都蓋好了,趙構終於盼到嶽飛的消息,他放下弓箭,拍著自己的肚子期待的說,“快,快請嶽卿過來!”
林雪鬆恭敬道,“大元帥,嶽飛還沒迴來,但吉倩派了自己的族弟吉野送信來表示忠誠。”說完,林雪鬆雙手遞上一封信。
聽到吉野這個名字,趙構心說,吉野,還吉野家呢,但表麵上,他還是強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點了點頭,接過吉倩的信,當場打開細讀。裏麵文縐縐寫了七八頁,吉倩這位老兄不停的說自己多麽的忠誠,多麽想在國難之際為國家奉獻。趙構一方麵很感動,一方麵又覺得宋人的文化水平真的是意外的高。現代人對古代平民的印象往往是:沒文化到不識字。但在宋代,可能確實不少人文化水平不高,比如張二郎張三郎,他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連大名都沒給他們倆起,但他們在識字方麵,卻沒有任何問題。
想想也是,蘇東坡時代的城門看守,業餘讀物是《論語》;嶽飛是河北農民,能寫出流傳千古的《滿江紅》;吉倩是山上的土匪,冠冕堂皇的廢話都能寫出七八頁。可見,中華文明在宋以後,確實是下滑了,而且,下滑的速度簡直如自由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