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閣不是讓你們來鬥法的,不想學趁早滾蛋!”常六韜不知何時出現在兩人中間,一手抓著恢複原樣的青黑斧子,一手衣袖一揮,化解掉馬川的金色音波。
“常師伯。”張玉娘麵色如常的行禮。
馬川兩人各自收迴法器,對常六韜行禮。
“都出來,坐下。”常六韜站在閣樓前,一揮衣袖,五個蒲團出現在不遠處。
五人依言在天井中的五個蒲團上坐下,常六韜隨手一抓,給了每人一塊玉簡。
“先看看,玉簡裏麵是本穀曆代兵法的匯總,以及各代軍事前輩的經典戰例。不太明白的不要急,在世俗中領過兵的也別得意。”常六韜兩手抱臂,在閣樓前走來走去。
馬川本來很不在意,但大慨一看玉簡裏麵的內容,就收起來了輕浮的心態,甚至凝重細看起來。
實際上的領兵打仗,真沒有他想的那麽容易,他在心中的演練,純粹紙上談兵。
給養上的考慮,也遠比心中要複雜得多,不談作戰,單單是把數萬兵馬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就要解決諸多的麻煩。
不過這些都不是馬川凝重的原因,畢竟他是個修真者,又不帶兵打仗,學這些有何用。
讓他凝重的原因是玉簡裏麵幾部兵法中,其中一部的篇目,第一個就是擒龐涓。他帶著一絲驚疑,看了裏麵的詳細內容。
裏麵講述的是清溪穀祖師,兩名親傳弟子在世俗戰場上的廝殺,最終名叫龐涓的自殺身亡。
馬川根據這裏麵所載的事,推測出鎮妖塔那位就是玉簡裏麵提到的龐涓,龐大將軍。
這位龐大將軍和諸葛丞相,是馬川見過最厲害的人物,既然玉簡中都提到了龐大將軍的事,他豈敢不凝重對待。
“我就先說說奇正。”常六韜見五人都觀看完畢,說道。
常六韜所講,其他四人有相關的底子,倒豁然開朗。
馬川從來沒有接觸過兵法,聽得是雲山霧裏,好在他胸口上的右符,似乎和清溪穀大有關聯,裏麵的七靈之術,和奇正也有共同之處。
兵法上他毫無長進,不過對七靈之術有了新的領悟。
他常用正,為堂堂之師,正正之旗。奇為智略計謀,兵者,詭道也。
數天下來,馬川對兵法一道和帶兵打仗有了個大慨認識,卻遠不及其他四人所獲良多。
常六韜一測驗,馬川自然墊底,那名花杏年華的女子蘇清芸第一,其他三人次之,反正就是比馬川好太多。
除了張玉娘和冷傲外,林戰和蘇清芸都覺得馬川浪得虛名,不值一提。
林戰更是沉不住氣,拿著常六韜評定的第二名成績,去找張玉娘探討兵法,想高談闊論一番。
結果張玉娘直接走到馬川麵前,怒道:“來我給講解一二,居然墊底,以後還怎麽讓我叫你師兄。”
“張師妹,不要在意這些虛名嘛,那些考驗隻是紙上談兵,要真是帶兵打仗,這裏除了常師伯外,你們四個加起來都不是我的對手。你們要知道我曾經得到一位武侯丞相,和一位大將軍的親自指點,在用兵一途上真要有機會,你們就站在旁邊和我好好學學!”馬川說這些話倒不是故意激起眾怒,惹事生非,而是他一直都把自己想象成大司馬,手握心中二十萬軍隊,戰無不勝,現在兵法測驗墊底,自然很打擊他的自信,所以不惜得罪眾人,讓心中的軍隊信服。
馬川覺得反正又不會真去帶兵打仗,現在說些大話得罪眾人,也在所不惜。隻要心中的軍隊信服,能找迴自信,彌補心境上的破綻就行。
至於得罪的人,他也不在意,反正在清溪穀中都不敢動手,出去了想找他算賬,他早就溜之大吉了,不過他相信張玉娘是個例外,不會真生他的氣。
果然馬川的話一出口,不但蘇清芸忍不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就是冷傲都忍不住,眼中厲色一閃。
“你哪裏來的自信?”張玉娘怒不可遏,走到馬川一步之遙的地方,質問道。
“師……”馬川感覺這句話在哪裏聽過,太熟悉了,張玉娘的神態也熟悉,腦袋一陣空白,突然想起這時倪梨花說過的話,一句師姐差點脫口而出。
“馬川,既然你如此厲害,我今天就挑戰你!”林戰因為張玉娘的事,本來就強行忍住了心中的怒氣,哪想到馬川不識好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更可恨的是,現在居然滿眼柔情的看著張玉娘,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一聲暴喝,正好讓馬川清醒過來。
“那就來吧!”馬川麵色有一絲羞紅,那是因為他差點把張玉娘當成倪梨花造成的,這也是他暴露對至親之人的感情,才會顯露幾分真性情。現在正好借林戰的話,擺脫尷尬。
“林戰,你別想挑戰人,先過我這一關!”張玉娘不知為何,是發自內心的怒了,眼冒寒芒的道。
“不錯,三位師侄都是鬥誌昂揚,值得嘉許,蘇師侄和冷師侄難道不參加嗎?”一直在旁邊的常六韜突然道。
“我也挑戰馬川!”蘇清芸雖然不知道常六韜何意,但既然有挑戰的機會,當然就很不順眼的馬川。
“你們走開,讓我來。”冷傲看了馬川一眼,冷冷的道。
“馬師侄對帶兵打仗如此自信,我也相信你的實力,有三位師侄都要挑戰你,我這就成全你們。兵閣測驗其實隻是第一步,下麵你們就是帶領軍隊實戰的時候了,那裏才是你們能不能得到好處的關鍵。”常六韜說出了一番讓眾人意外的話,感情同意他們五人挑戰,還真是讓他們去比試帶兵打仗。
馬川始料未及,暗自猜測是弄到哪個幻境裏去比試,還是去世俗曆練,要是後者,他肯定會想辦法開溜,不然剛才的大話沒能實現,丟了臉麵是小,失去信心才是要命的事。
“都上來吧。”常六韜祭出一杆金筆,打出數道法訣,化為五六丈大小。
馬川五人聞言,都躍上柱子粗的金筆上站定,心裏明白這就是金丹修士的法寶。
金筆化為一道流光衝天而起,出了兵閣所在地,並竄出八卦峰頂,向一個方向而去。
轉瞬間,就將五人帶到了另一座山峰頂,竟然是蟠龍峰。
蟠龍峰頂建築非常少,還是保持著峰頂的原樣,不過很平坦,除了碎石遍布,顯得很荒涼外,東西兩端相隔一裏,各有一座石壇非常顯眼。
蟠龍峰峰主是個瘦小的老頭,名叫牟天成,馬川當日在魔測試時見過,這時自然稱牟師叔。
常六韜在半空中就和牟天成溝通過,這才能直接降落到蟠龍峰頂。
六人到了蟠龍峰頂,牟天成自然也在峰頂靜候多時。
在牟天成口中,東邊那座石壇,上麵是一輛戰車,上麵戰立著兩名全副武裝的兵士,雖然是石雕,卻栩栩如生,名為軍壇。
給馬川的感覺卻是麵對百萬虎狼之師,這種氣勢他從未遇到過,和蜀山那種威勢可有一拚,卻不是同一種力量。
西邊那座石壇,上麵是一位將軍騎著戰馬,給人的感覺是豪放,睥睨天下,百萬軍中也能來去自如,名為將壇。
“牟師弟,我們準備。”常六韜說完,就向軍壇奔去,牟天成則去了將壇。
“林戰你要挑戰馬川,你們兩個都站出來!”常六韜雖然盤坐在軍壇附近,但他的聲音在整個峰頂都清晰可辨。
馬川兩人聞言,都走到軍壇和將壇居中的位置。
“林戰,既然是你提出的挑戰,那就由馬川選擇進入哪個石壇。”常六韜一邊掐訣,一邊說道。
“我選軍壇!”馬川想了想,覺得自己在心中好歹是個大司馬,豈能做掉價的事,選擇聽起來就像軍將地位的將壇,所以毫不猶豫選擇了聽起來像將帥地位的軍壇。
“各自進入選定的石壇,其他人退到界限外。”常六韜對於馬川的選擇毫不在意,因為兩者都是一樣的,輸贏的關鍵是各自本身的實力。
張玉娘三人立即退出,軍壇和將壇包含的直徑一裏範圍內。
馬川很快就到了軍壇邊,常六韜遞給他一個普通的布袋。
馬川打開一看,卻微微一愣,裏麵竟然是黃豆,掂量了一下大約有兩斤。
“常師伯,這是?”馬川記得當初進入穀中,還給青油油的黃豆苗澆過水,鋤過草,結果連續數月,都沒見長過,更別說開花結果。現在常六韜給他一布袋黃豆,他暗自猜想,是不是給他當辟穀丹服食,也隻有這個解釋才勉強說得通。
“不要多問,在軍壇上盤膝坐下,按我說的做。”常六韜卻不願解釋。
馬川也不再多問,見軍壇上果然你有塊容納他盤坐的地方,就躍了上去,按照常六韜說的做。
“牟師弟,我們開始。”常六韜和牟天成各自一揮衣袖,同時出現一架丈許高的戰鼓,然後用鼓錘擂響。
隨著戰鼓齊鳴,一股殺伐之氣,在軍壇和將壇直徑一裏範圍內彌漫開來,最顯著的便是,範圍內開始了狂風肆虐,烏雲壓頂,電閃雷鳴,一時間地麵上飛沙走石,近在咫尺不見人。
軍壇和將壇直徑一裏範圍內如此狂暴,界限外麵卻依然是陽光明媚,仙氣繚繞。
請輸入正文
“常師伯。”張玉娘麵色如常的行禮。
馬川兩人各自收迴法器,對常六韜行禮。
“都出來,坐下。”常六韜站在閣樓前,一揮衣袖,五個蒲團出現在不遠處。
五人依言在天井中的五個蒲團上坐下,常六韜隨手一抓,給了每人一塊玉簡。
“先看看,玉簡裏麵是本穀曆代兵法的匯總,以及各代軍事前輩的經典戰例。不太明白的不要急,在世俗中領過兵的也別得意。”常六韜兩手抱臂,在閣樓前走來走去。
馬川本來很不在意,但大慨一看玉簡裏麵的內容,就收起來了輕浮的心態,甚至凝重細看起來。
實際上的領兵打仗,真沒有他想的那麽容易,他在心中的演練,純粹紙上談兵。
給養上的考慮,也遠比心中要複雜得多,不談作戰,單單是把數萬兵馬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就要解決諸多的麻煩。
不過這些都不是馬川凝重的原因,畢竟他是個修真者,又不帶兵打仗,學這些有何用。
讓他凝重的原因是玉簡裏麵幾部兵法中,其中一部的篇目,第一個就是擒龐涓。他帶著一絲驚疑,看了裏麵的詳細內容。
裏麵講述的是清溪穀祖師,兩名親傳弟子在世俗戰場上的廝殺,最終名叫龐涓的自殺身亡。
馬川根據這裏麵所載的事,推測出鎮妖塔那位就是玉簡裏麵提到的龐涓,龐大將軍。
這位龐大將軍和諸葛丞相,是馬川見過最厲害的人物,既然玉簡中都提到了龐大將軍的事,他豈敢不凝重對待。
“我就先說說奇正。”常六韜見五人都觀看完畢,說道。
常六韜所講,其他四人有相關的底子,倒豁然開朗。
馬川從來沒有接觸過兵法,聽得是雲山霧裏,好在他胸口上的右符,似乎和清溪穀大有關聯,裏麵的七靈之術,和奇正也有共同之處。
兵法上他毫無長進,不過對七靈之術有了新的領悟。
他常用正,為堂堂之師,正正之旗。奇為智略計謀,兵者,詭道也。
數天下來,馬川對兵法一道和帶兵打仗有了個大慨認識,卻遠不及其他四人所獲良多。
常六韜一測驗,馬川自然墊底,那名花杏年華的女子蘇清芸第一,其他三人次之,反正就是比馬川好太多。
除了張玉娘和冷傲外,林戰和蘇清芸都覺得馬川浪得虛名,不值一提。
林戰更是沉不住氣,拿著常六韜評定的第二名成績,去找張玉娘探討兵法,想高談闊論一番。
結果張玉娘直接走到馬川麵前,怒道:“來我給講解一二,居然墊底,以後還怎麽讓我叫你師兄。”
“張師妹,不要在意這些虛名嘛,那些考驗隻是紙上談兵,要真是帶兵打仗,這裏除了常師伯外,你們四個加起來都不是我的對手。你們要知道我曾經得到一位武侯丞相,和一位大將軍的親自指點,在用兵一途上真要有機會,你們就站在旁邊和我好好學學!”馬川說這些話倒不是故意激起眾怒,惹事生非,而是他一直都把自己想象成大司馬,手握心中二十萬軍隊,戰無不勝,現在兵法測驗墊底,自然很打擊他的自信,所以不惜得罪眾人,讓心中的軍隊信服。
馬川覺得反正又不會真去帶兵打仗,現在說些大話得罪眾人,也在所不惜。隻要心中的軍隊信服,能找迴自信,彌補心境上的破綻就行。
至於得罪的人,他也不在意,反正在清溪穀中都不敢動手,出去了想找他算賬,他早就溜之大吉了,不過他相信張玉娘是個例外,不會真生他的氣。
果然馬川的話一出口,不但蘇清芸忍不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就是冷傲都忍不住,眼中厲色一閃。
“你哪裏來的自信?”張玉娘怒不可遏,走到馬川一步之遙的地方,質問道。
“師……”馬川感覺這句話在哪裏聽過,太熟悉了,張玉娘的神態也熟悉,腦袋一陣空白,突然想起這時倪梨花說過的話,一句師姐差點脫口而出。
“馬川,既然你如此厲害,我今天就挑戰你!”林戰因為張玉娘的事,本來就強行忍住了心中的怒氣,哪想到馬川不識好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更可恨的是,現在居然滿眼柔情的看著張玉娘,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一聲暴喝,正好讓馬川清醒過來。
“那就來吧!”馬川麵色有一絲羞紅,那是因為他差點把張玉娘當成倪梨花造成的,這也是他暴露對至親之人的感情,才會顯露幾分真性情。現在正好借林戰的話,擺脫尷尬。
“林戰,你別想挑戰人,先過我這一關!”張玉娘不知為何,是發自內心的怒了,眼冒寒芒的道。
“不錯,三位師侄都是鬥誌昂揚,值得嘉許,蘇師侄和冷師侄難道不參加嗎?”一直在旁邊的常六韜突然道。
“我也挑戰馬川!”蘇清芸雖然不知道常六韜何意,但既然有挑戰的機會,當然就很不順眼的馬川。
“你們走開,讓我來。”冷傲看了馬川一眼,冷冷的道。
“馬師侄對帶兵打仗如此自信,我也相信你的實力,有三位師侄都要挑戰你,我這就成全你們。兵閣測驗其實隻是第一步,下麵你們就是帶領軍隊實戰的時候了,那裏才是你們能不能得到好處的關鍵。”常六韜說出了一番讓眾人意外的話,感情同意他們五人挑戰,還真是讓他們去比試帶兵打仗。
馬川始料未及,暗自猜測是弄到哪個幻境裏去比試,還是去世俗曆練,要是後者,他肯定會想辦法開溜,不然剛才的大話沒能實現,丟了臉麵是小,失去信心才是要命的事。
“都上來吧。”常六韜祭出一杆金筆,打出數道法訣,化為五六丈大小。
馬川五人聞言,都躍上柱子粗的金筆上站定,心裏明白這就是金丹修士的法寶。
金筆化為一道流光衝天而起,出了兵閣所在地,並竄出八卦峰頂,向一個方向而去。
轉瞬間,就將五人帶到了另一座山峰頂,竟然是蟠龍峰。
蟠龍峰頂建築非常少,還是保持著峰頂的原樣,不過很平坦,除了碎石遍布,顯得很荒涼外,東西兩端相隔一裏,各有一座石壇非常顯眼。
蟠龍峰峰主是個瘦小的老頭,名叫牟天成,馬川當日在魔測試時見過,這時自然稱牟師叔。
常六韜在半空中就和牟天成溝通過,這才能直接降落到蟠龍峰頂。
六人到了蟠龍峰頂,牟天成自然也在峰頂靜候多時。
在牟天成口中,東邊那座石壇,上麵是一輛戰車,上麵戰立著兩名全副武裝的兵士,雖然是石雕,卻栩栩如生,名為軍壇。
給馬川的感覺卻是麵對百萬虎狼之師,這種氣勢他從未遇到過,和蜀山那種威勢可有一拚,卻不是同一種力量。
西邊那座石壇,上麵是一位將軍騎著戰馬,給人的感覺是豪放,睥睨天下,百萬軍中也能來去自如,名為將壇。
“牟師弟,我們準備。”常六韜說完,就向軍壇奔去,牟天成則去了將壇。
“林戰你要挑戰馬川,你們兩個都站出來!”常六韜雖然盤坐在軍壇附近,但他的聲音在整個峰頂都清晰可辨。
馬川兩人聞言,都走到軍壇和將壇居中的位置。
“林戰,既然是你提出的挑戰,那就由馬川選擇進入哪個石壇。”常六韜一邊掐訣,一邊說道。
“我選軍壇!”馬川想了想,覺得自己在心中好歹是個大司馬,豈能做掉價的事,選擇聽起來就像軍將地位的將壇,所以毫不猶豫選擇了聽起來像將帥地位的軍壇。
“各自進入選定的石壇,其他人退到界限外。”常六韜對於馬川的選擇毫不在意,因為兩者都是一樣的,輸贏的關鍵是各自本身的實力。
張玉娘三人立即退出,軍壇和將壇包含的直徑一裏範圍內。
馬川很快就到了軍壇邊,常六韜遞給他一個普通的布袋。
馬川打開一看,卻微微一愣,裏麵竟然是黃豆,掂量了一下大約有兩斤。
“常師伯,這是?”馬川記得當初進入穀中,還給青油油的黃豆苗澆過水,鋤過草,結果連續數月,都沒見長過,更別說開花結果。現在常六韜給他一布袋黃豆,他暗自猜想,是不是給他當辟穀丹服食,也隻有這個解釋才勉強說得通。
“不要多問,在軍壇上盤膝坐下,按我說的做。”常六韜卻不願解釋。
馬川也不再多問,見軍壇上果然你有塊容納他盤坐的地方,就躍了上去,按照常六韜說的做。
“牟師弟,我們開始。”常六韜和牟天成各自一揮衣袖,同時出現一架丈許高的戰鼓,然後用鼓錘擂響。
隨著戰鼓齊鳴,一股殺伐之氣,在軍壇和將壇直徑一裏範圍內彌漫開來,最顯著的便是,範圍內開始了狂風肆虐,烏雲壓頂,電閃雷鳴,一時間地麵上飛沙走石,近在咫尺不見人。
軍壇和將壇直徑一裏範圍內如此狂暴,界限外麵卻依然是陽光明媚,仙氣繚繞。
請輸入正文